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

    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第1页
    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第2页
    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西南大学附中2027届高一上定时检测(三)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12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留存,以备评讲)。
    一 、现代文阅读(29分)
    ( 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 的区别。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 更在于雅俗。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 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 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
    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 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 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 一处用《诗经 ·卫风 ·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 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渚”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 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 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 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 一犯在违制。如“蓼汀花溆”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 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 藏着对政治的不满。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 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确定之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三犯在“颓 丧”。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指出“斜阳” 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靡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
    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
    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 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前者如怡红院之处,有人提出“蕉鹤”,有人提“崇光 泛彩”,宝玉就说“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 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后者如在蘅芜苑中清客们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 洲”“三程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二联。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 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 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 概念和比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尤其彰显宝玉才华的,或者说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 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蘅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 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 “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 的“实在”。之所以“含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对眼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拟,而要将自我 的生命经验沉浸于作为整体的园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将之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来。
    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 真实的此刻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 “真实”是极难寻找的。这一回的 叙事展现出,对真实的意义的寻找乃是基于对许多“不真”的表达的涤除与反省,在这种反省 之后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中来,回归到在此的自我中来,世界的“真”便从被遮蔽的俗套和 成见中显露现身了。
    (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从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二:
    中国古代园林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场地、修身养性的乐土、结社雅集的处所和文学创作的基 地。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 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 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源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沧浪亭的“沧 浪”二字取自屈原《渔父》中的典故,园中临水的“观鱼处”得名于《庄子》“观鱼于濠梁之 上”;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拙政园 “留听阁”用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园林中的对联、 刻石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留园五峰仙馆题有“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这与李白 《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 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房宫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 篇。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三: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烟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薨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
    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 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
    ‘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 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 极,是极。‘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 用一 ‘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 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 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 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 B. 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 C. “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D. “稻香村”拟题“杏花村”获赞赏,贾政却认为不宜用“杏花村”这类已有实指的名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一 项是()(3分)
    A.《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关于匾额和对联命名的记述,展现了园林命名是如何在一种细 致的审思及体悟中诞生的过程。
    B. 园林中匾额和对联为了追求文辞华美,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这不应该归于“俗”
    的命名方式。
    C. 宝玉对沁芳桥的命名,表露出了“新雅”的含义,得到了贾政的赞赏,也有力证明了
    “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
    D . 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因为出自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会引起 游人“不中”的感受。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的一项是()(3分)
    A. 宋代司马光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入独乐园,则衣之”,表达对董仲舒、陶渊明、 王子猷、白居易等七位先贤的敬慕。
    B. “园林文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园林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 园林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C. 古典园林中洞门有种“穿越”性,“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与 古人造园反复借用的“桃花源”意境有关。
    D. 未来的园林设计建造者,要想提高园林艺术的理论水平,必须广泛地阅读中国古典园 林文学,站在更高层次上来鸟瞰园林艺术自身。
    高一语文第3页(共10页)
    4.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这样描写“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
    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 ……步入茆堂,里 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下列选项中,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和这一建筑不一致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
    A.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B.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C.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D.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汉江血【注】 叶雨蒙
    直到后半夜冯子恩苏醒了,那时寒风刮得更紧了。向荒坡四周寻望,只见灌丛的暗影在疾 风中索索抖动,不见一丝人迹。敌人早已不见了,那么掩护自己的古建禄呢?他怎么样了?狂 风的间歇中,他微微抬起头来,忽见距他十几公尺外地面上有一团暗影,好似一个倒伏的人, 他一怔,便挪动着向前爬……真的是古建禄!他扑上去抱住他歪着的头颅,双手感到了他脸部 肌肉的僵硬和冰凉!他走了,这样匆匆忙忙,甚至没来得及与战友说一声再见 ……
    冯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处土质稍显松软的地段,用手抠挖地面,却有如摸到 一块满是锈砂的生铁。他发愁了。但是必须尽快办好这件事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 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刷刷抖动着干枯的茎叶。要是把战友的遗体沉到江里倒不错, 等于是水葬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冯子恩终于将古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 之后从右肩取下冲锋枪,检查了一下准星和击发处,还行。好啦,这一回成功在枪!
    先安葬战友,再为他复仇!
    他望了望江岸开阔地,那条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条路后面向坡上缓缓升起的稀疏的灌木丛,
    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奇怪,那些兔崽子们都缩到哪儿去了? 他愤愤地想。好吧,现在先不管他们, 一会他们会来的, 一定会叫他们来!他从后腰上取下那 颗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拧开弹柄后的盖帽,几秒钟后,手榴弹咝咝冒着青烟划一个弧形落到不 远处的江面上。随即便轰然一响,碎冰块和弹片一阵雨似地哗哗落下来。爆炸过后,前方冰面 上出现一个窟窿,好像有缕缕水气向天空升浮着。冯子恩盯着那袅袅飘升的水气, 一点点把战 友的遗体推到冰窟前。水很洁净,呈钢蓝色,汩汩地从冰层下流过。他伸手向冰窟里撩了些江 水,擦拭着死者脸上的血迹,同时感到冰凉的江水渐渐浸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将古建禄遗 体头朝下, 一点点送往水中 ……
    白蒙蒙的晨雾里,那帮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兵一路跑步奔到江边, 一个瘦高个儿的士兵向江 面指了指,大概是发现了卧倒的冯子恩吧,唿啦一下,全部卧倒了。
    冯子恩没有开枪。他纹丝不动地卧在冰面上,脸贴冰面,忍受着极度的虚弱和伤痛以及冰 面上浸漫过来的冰凉的江水。
    高一语文第4页(共10页)
    这样过去好一阵,双方都没有动静。
    敌兵们不能断定江面上趴卧的是死人还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个志愿军,刚 才的手榴弹爆炸又是怎么一回事?谁投的?志愿军不会自己炸自己吧?
    后来,那个瘦高个子敌兵试探着朝冯子恩打过来一梭子弹,“叭叭叭……”却不见反应。 他们放心了,可能是具死尸。敌兵接着又乱放一阵枪,估计即便是活的也让这一阵乱枪打死了。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
    冯子恩右肩中了一弹,大概锁骨被击碎了,鲜血急速流淌下来,在冰面上聚了一滩。其余 的子弹都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溅。他很瞧不起这帮美国兵,枪法太差啦!他依旧 一动不动地趴在冰上,双手在怀里抱紧冲锋枪。其实不用他装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 将要流尽,体力早已耗完,唯有一颗心脏还在跳动……
    敌人成散兵线向他走来,皮靴踩踏着冰面,发出橐橐的响声……近些,再近些……冯子恩 用顽强的毅力又坚持了最后几秒钟,之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向前伸出冲锋枪。
    “哒哒哒 …… ”一梭子复仇的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敌兵们惊叫着翻滚倒地。冯子 恩痛楚地闭上双眼,知道自己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右肩负了伤,几乎无法握枪瞄准了,手 指也冻得僵硬难以弯曲。冲锋枪在他的怀中乱跳,一串子弹打飞了。
    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拖过冲锋枪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挣扎着翻了两个滚,
    到了冰窟窿前。敌人开始还击了,子弹刮风似地从他四周掠过,他先将双脚和两条小腿探入江 水中,上半身留在冰面上,顿时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动他双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 骨……他知道,这已是他最后的痛苦了,再过一小会儿,他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两手按着 冰面,使自己的身体继续向江水里下沉。江水浸过了他的臀部,接着又浸过他的腰腹……就在 他的头颅入水的一霎间,他抬头向天空望了最后一眼。
    那时初升的阳光已从东山泻过来,碧蓝而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静静地盘旋。江岸高 耸的山峰上,树林被阳光照亮了……
    【注】节选自叶雨蒙长篇纪实小说《汉江血》,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 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在冯子恩埋葬战友、报仇杀敌的叙述中,生动感人的细节 描写突出了冯子恩的形象。
    B. “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既渲染了战场上看似平静、迷蒙的环境,也表 现了冯子恩内心的痛苦、绝望。
    C.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对事件的描述不做作、不矫情,使小说的叙述较为客观,直 白真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 小说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按照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组织情节,刻画志愿军战士的形 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一语文第5页(共10页)
    6 . 关于小说结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一 项是()(3分)
    A. 小说结尾处“阳光”“山峰”等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 B. 优美宁静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渴望胜利、向往和平等丰富情感。 C. 景物描写烘托出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风貌,推动情节的发展。
    D. 结尾笔意突转、与前文惨烈战斗形成反差,为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
    7、小说题目“汉江血”的“血”字,内涵丰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5分)
    8. 同样是战争题材的小说,本文与茹志鹃的《百合花》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从手 法、主旨、语言风格等角度谈谈有哪些不同。(6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 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 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 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 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 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 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 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
    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 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
    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始秦与周A 合 B 合 C 五百岁D 而 离E 离七十岁F 而霸王者G 出 焉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人一般刚出生不久取名,长大以后取字,二者之间又常常有某种联系。
    B. “孔子适周”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其一)》)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C. “或言二百余岁”与“或曰,此东海也”(《登泰山记》)两句中的“或”字含义相同。 D. “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与“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高一语文第6页(共10页)
    11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 一 项是()(3分)
    A.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 十多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
    B.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要去掉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要去掉自得的情态和过 高的志向,这些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C. 老子研究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以隐秘而不求名声为主旨。他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 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请求他写书。
    D. 因为学老子学说的人排斥儒家学说,所以学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老子认为
    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4分)
    (2)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4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 张 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会陈俊卿、虞允 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拭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 说规之械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 师往平之。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 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 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十四年夏旱,万里复应诏,言:“旱及两月,然后求言,不曰迟乎? 上自侍从,下止馆职,不曰隘乎?今之所以旱者,以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故天地之气隔绝 而不通。”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迁秘书少监。会高宗崩,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
    配飨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
    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韩佗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 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日:“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作胄恚,改命 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佗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 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佗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 日:“韩佗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 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 · 杨万里传》)
    高一语文第7页(共10页)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侍讲张村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拭虽不果留/而 公论伟之
    B. 侍讲/张械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拭虽不果留/ 而公论伟之
    C. 侍讲张拭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拭虽不果留/ 而公论伟之
    D. 侍讲张拭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拭虽不果留/ 而公论伟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忧,意为“忧虑、忧愁”,其与曹操《短歌行》“忧思难忘”中的“忧”意义相同。 B. 东宫,古代宫殿称谓。因其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故又称“储宫”。
    C. 属,通“嘱”,其与苏轼《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意义不同。
    D. 文节,谥号。据此可知,朝廷对杨万里的褒奖主要体现在文才与品德两个方面。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叛贼沈师进犯南粤时,杨万里亲自率军队前往平定叛乱。并向朝廷请求修筑城寨,在 潮州修寨用来震慑贼巢,在惠州修寨用来扼断贼路。
    B. 东宫缺少讲官,杨万里被皇帝提拔为太子侍读。东宫官员因为太子得正直之人侍读而 感到高兴,杨万里也因为能联系实际进行劝告而被太子敬重。
    C. 在发生夏旱后,杨万里主动上疏。他认为出现旱灾,是因为朝廷恩泽不能下及百姓, 百姓苦情不能上达朝廷,所以天地之气断绝。
    D. 洪迈没有经过讨论,就将吕颐浩列入配飨人选。杨万里对此上疏抨击了洪迈,并认为
    张浚当在配飨之列。他惹怒了孝宗,被贬为筠州知州。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4分)
    (2)佗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
    官居戏咏(其一)
    陆 游
    万里飘然似断蓬,桐庐江上又秋风。 判余牍尾栖鸦湿,衙退庭中立雁空。 灯火市楼知酒贱,歌呼村路觉年丰。
    谁言病守无欢意,也与邦人一笑同。 高一语文第8页(共10页)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首联以“断蓬”为喻写出自己宦游之状,用江上“秋风”营造出凄清的意境。 B. 诗人忙完公务后,文书上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 C. 颔联和颈联实现空间变换,由空寂的衙内而至灯火通明的酒楼与丰收的乡村。
    D. 全诗写诗人任所内外的常见之物、常见之事,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切动人。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 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衬托出和谐安宁的意境。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了《诗经》中的名句“ _ ”,借写 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3)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从侧面表现了箫声的幽怨感人。
    (4)《登泰山记》中“ "两句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光的 照耀下,红白交错,宛如鞠躬致敬。
    四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20.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 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
    直不绝如缕。
    C.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 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 现在的中国游客不同往日,不再是花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而是走马观花地游玩, 拍照了事。
    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
    A. 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 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2013 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 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C. “速生鸡”事件发生后,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贮藏鸡肉产品的冷库进行全面摸排, 并将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就地封存。
    D. 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 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
    高一语文第9页(共10页)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4分)
    免疫反应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① _,免疫系统就开始反应,免疫细胞、体液 等就向受感染处汇聚,消灭病毒或冲淡病毒的毒性。 ② _,免疫细胞过多会无差别攻 击正常细胞,体液汇流也可能造成其他器官能量不足,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即所谓“杀敌 一千,自损八百”。目前人类尚没有特效药物来对付病毒,只能依靠间接方法来调控人体 免疫反应的强度。
    五 、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两千多年前,荀子在《劝学》中有言:“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古 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今人学习则是为了炫耀于人。
    作为求学多年的当代学子,你怎样认识学习“为己”和“为人”的问题?请结合以上 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当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人:戴鑫、杨柳审题人:胡雪何文修) 高一语文第10页(共10页)

    相关试卷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定时检测(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定时检测(一)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定时检测(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定时检测(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1月线上定时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1月线上定时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命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