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0-1739334227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0-17393342271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0-17393342271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1-17393342285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1-17393342285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3810/1-17393342286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26份)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ocx、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一代秦皇龙气魄,七千兵俑虎精神”说出了“千古一帝”席卷天下、实现统一的丰功伟业。其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B)
A.商鞅变法起了决定作用
B.秦顺应了人民渴望统一的历史潮流
C.长平之战起了关键作用
D.秦王嬴政具备实现统一的雄才大略
2.(2024·乐山中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D)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3.(2024·湛江模拟)有学者认为:“秦统一后,原六国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该学者意在强调(D)
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4.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
A.以农为本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D.重农抑商
5.(2024·济南模拟)年代尺是历史学习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年代尺中①处发生的事件可能是(A)
A.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淝水之战前秦瓦解
6.(2024·湖北中考)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B)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7.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指出:“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材料所指的“四大发明”中,东汉蔡伦改进(A)
A.造纸术B.火药
C.指南针D.印刷术
B层 能力提升
8.(2024·广东中考)《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B)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B.重视农业生产
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D.注重兴修水利
9.(2024·河南中考)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C)
A.建筑用途广泛B.史料价值突出
C.艺术价值较高D.材料来源丰富
10.东汉灵帝时,侍从左右的有张让、赵忠等人,他们可以参与阅览朝臣奏章,而灵帝却公然称呼:“张常侍乃我公,赵常侍乃我母。”东汉统治陷入混乱局面。这反映了当时(D)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皇帝受制于外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宦官把持了朝政
11.如图分别是在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B)
A.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C.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
12.(2024·汕头模拟)汉简中关于“伤寒”的记载跨度长达270余年,最早为汉武帝时期,记载中治疗伤寒常用药“麻黄”源自西域楼兰。2世纪末,《伤寒杂病论》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医学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汉朝(D)
A.伤寒长时流行
B.医学领先世界
C.丝绸之路开通
D.文化包容开放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
材料二
材料三 下图为轮台古城遗址,它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当地人称轮台城为“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中的城”。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摘编自央广网《丝路遗产》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其“功齐三代”的理由。
答:时间:公元前221年。理由: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思想方面各有什么重大举措。
答:举措:政治:秦朝确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实施“推恩令”;思想: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汉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在此“设官”的名称。“行使国家主权”意味着什么?
答:名称:西域都护。意味: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综合材料二、三,用一句话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答: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层 素养挑战
14.(2024·武汉中考)【丝绸与中华文明】
材料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发现于古代西域精绝国遗址。精绝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接受汉朝西域都护统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面积不大,但色彩极为丰富,代表了当时丝织技术的高超水平,反映了以精绝国为代表的西域民众对中央王朝的认同。
——摘编自郑茜《何以中华》等
材料二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帛以及偏旁从丝的100多个与丝有关的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受到制丝过程中产生的丝茸沉淀物与凸版印花技术的启发;汉代以来,丝织物不断西传,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诸国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产品。丝绸延绵数千年,至今依旧光耀神州,已成为国家文化的名片,将中国货通世界、与世交好的愿景传递。
——摘编自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考古发现蕴含的历史信息。
答:历史信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重要见证;当时丝织技术高超;西域民众认同中央王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答:作用:丝绸催生了大量甲骨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受到制丝过程的启发;丝绸将中国货通世界、与世交好的愿景传递。
(3)学校准备开展“建设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历史研学活动,请你从丝绸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角度拟定一个活动主题。
答:活动主题:丝绸:链接古代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名片。
朝代
政治
思想
秦
朝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
皇本纪》
汉
朝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数百”;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
六朝时期的教育
变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 2025年中考历史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练习(山东)(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学生版docx、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2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版),共33页。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02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0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专题0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