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30/0-17393304037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30/0-17393304038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30/0-17393304038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2024年12月8日,“青花汾酒”杯2024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半程马拉松赛在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盛大开赛。下列是几位同学关于这场比赛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气温约为36℃,感觉比较凉爽
B. 观众热情呐喊助威,声音的响度约为20dB
C. 运动员奔跑时脉搏跳动10次用时约为1min
D. 一些运动员全程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5km/h
2.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正式投入使用,并完成商业首飞,如图所示。C919大型客机准备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在登机的过程中,若要说客机上就座的乘客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B. 旁边跑道滑行的飞机
C. 座椅D. 塔台
3.在重庆潼南大佛寺有一段石梯,步履所触会发出颇似古琴的声音,每级石阶的音高也稍有变化,最上层的七级石阶发声最洪亮,古人称为“七步弹琴”。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颇似古琴是指声音的音调与古琴声相似
C. 每级石阶音高不同是指声音的音色不同D. 最上层的七级石阶发声最洪亮即响度最大
4.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5.毛主席不仅仅是伟大领袖还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句中也蕴含着一些物理光学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练是光的色散现象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色的树林是因为树吸收红光形成的
D.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飞雁是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看到的
6.冬天洗澡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打开暖风,浴室很快就会充满“白气”,“白气”的产生原因与下列描述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燃烧的蜡烛在“流泪”B. 清晨花草上的露珠
C. 冰冻的衣服变干D. 冬天雪的形成
7.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只需站在距摄像头40~60cm的距离处,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B. 镜头的焦距小于20cm
C. 刷脸支付时,人脸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加盖子是为了减慢水的沸腾
B. 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 只增加水的质量,则T-t关系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d
D. 盖子上开小孔是为了防止沸点变高
9.如图甲所示为正在工作的无人配送车,配送车全程沿直线行驶,如图乙所示为配送车运动的s-t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4~10min内配送车的行驶速度大于14~16min内的行驶速度
B. 10~13min内配送车做匀速运动
C. 6~14min配送车行驶的路程为0.6km
D. 0~10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h
10.小明为了辨别一枚纪念币的材质,用调好的天平对其质量进行了准确测量,如图所示是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然后使用量筒测出该纪念币的体积为1.8cm3,结合表格,这枚纪念币的材料可能是( )
A. 金B. 银C. 铜镍合金D. 锌铜合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小明在错题笔记中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2.图中,光线AO自空气斜射向水面,画出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13.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__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___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象是图______(填“①”或“②”)。
14.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将硬纸板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折转,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
(4)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15.小明和学习小组的其他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记录并绘制了水透镜成像时像距v跟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当光屏上成倒立清晰的像时,若小明将发光二极管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透镜与光屏位置保持不动,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进行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与正常视力的人晶状体凸度不同,于是准备通过水透镜模拟眼睛的晶状体。
①图甲中的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
②如图甲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内注水,加大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会缩短,代表了近视眼模型,此时发光二极管所成的像在光屏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③若要矫正近视眼成像。应在水透镜和发光二极管之间放置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4)学习较长时间后眼睛容易疲劳,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_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16.如图所示为小明配制密度为1.05g/cm3的盐水的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适量的配制好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加减砝码,当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mL。
(4)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
17.天气渐渐寒冷,妈妈想购买一个保温杯给小伟在学校学习时使用。购买时看到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一个是双层不锈钢杯,另一个是双层玻璃杯,妈妈不知道哪一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伟妈妈判断哪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8.国庆假期,小红和妈妈乘坐列去黄山游玩。当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山洞时,坐在车窗前的小红通过计时测出她通过山洞的时间为100s,列车从刚进入山洞到全部通过山洞的时间为106s,求:
(1)山洞的长度是多少?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19.汾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有着5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汾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而酒液的度数是指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白酒不同的度数都是用蒸馏出来的酒液勾兑而成,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lg/cm3.求:
问题一:100 毫升48度汾酒中所含酒精的质量;
问题二:48度汾酒的密度。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到近时鸣笛声变强、变尖,而火车从近到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文中描述的“火车从远到近时鸣笛声变强、变尖”是指声音的______变强,______变高;(均填声音的特性)
(2)交通中的测速仪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远离声源处运动,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是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的。
21.寒冷的冬天,小红的妈妈把刚刚洗完的湿衣服拿到室外晾晒。过了一会儿,她妈妈发现湿衣服变成硬邦邦的冻衣服。经过一天的晾晒,结冰的衣服也慢慢地变干了。请解释湿衣服变成硬邦邦的冻衣服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A、气温约为16℃,感觉比较凉爽,故A不符合实际;
B、观众热情呐喊助威,声音的响度约为90dB,故B不符合实际;
C、运动员奔跑时脉搏跳动120次用时约为1min,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些运动员全程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5km/h,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B
【解析】在登机的过程中,客机上就座的乘客相当于地面、座椅和塔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相对于旁边跑道滑行的飞机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D
【解析】A、石梯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颇似古琴是指声音的音色与古琴声相似,故B错误;
C、每级石阶音高不同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
D、最上层的七级石阶发声最洪亮,是指声音比较最大,声音的响度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A.“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中的“彩练”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经过折射后产生的现象,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红色”是因为物体反射红光形成的,故C错误;
D.“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中的“飞雁”是“飞雁”处反射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看到的,故D错误。
故选:A。
6.B
【解析】冬天洗澡时浴室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是固态的蜡受热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清晨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与“白气”的物态变化相同,故B正确。
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冬天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C
【解析】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
BC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物距为40-60cm,则焦距要小于20cm,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C。
8.D
【解析】A、图甲中的盖子可阻止热量散失,从而加快水的沸腾,故A错误;
B、由图乙知,温度计的读数为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多校联考(月考)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1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