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赫兹是响度的单位
    C. 因为次声波响度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D. 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如图是甲骨文“聲”,字同“声”,像“手执槌敲击磬而声音传于耳”形,这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敲击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磬声是由槌的振动产生的B. 磬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C. 敲击磬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D. 用力敲击磐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3.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 )是静止的。
    A. 火车头B. 路边的树木C. 车站的站台D. 经过的列车员
    4.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在教室周围植树
    5.用累积的方法将某些常规仪器难以直接测量的量从小量变成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还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小误差,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以下测量方法不属于累积法的是( )
    A.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取平均值
    B. 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了3次,然后求平均值
    C. 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先测出60滴水的体积,然后取平均值
    D. 测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先测出脉搏跳动20次的总时间,再取平均值
    6.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气温曾经达到-58℃,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此时该地不能使用哪种液体温度计( )
    A. 甲苯B. 水银C. 酒精D. 以上都能使用
    7.清晨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绿叶上有晶莹的露珠,而课间活动时露珠又不见了。在上述现象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升华B. 升华 汽化C. 升华 液化D. 液化 汽化
    8.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和试管中都装有冰水混合物。在烧杯内还有冰剩余之前,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烧杯和试管中的冰都在熔化
    B. 烧杯中混合物的温度在持续上升
    C. 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熔化
    D. 试管中的混合物温度在持续上升
    9.要求较准确地测出45g水,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合适的是( )
    A. 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B. 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2mL
    C. 量程是40mL、分度值是1mLD. 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10.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各种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由图可知,偏折程度最大和最小的色光分别是( )
    A. 红色光和紫色光B. 紫色光和红色光C. 红色光和蓝色光D. 紫色光和蓝色光
    11.小强同学想用激光笔去照亮水中漂亮的小石子,他应该如何照射( )
    A. 看到的小石子的下方照射B. 看到的小石子照射
    C. 看到的小石子的上方照射D. 以上都不能照射到小石子
    12.如图,从凸透镜主光轴上S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S1点,现有一点P发出一束光平行于从S点发出的光射向凸透镜,则在透镜的另一侧的折射光线将( )
    A. 和主轴不相交B. 和主轴相交,交点仍在S1点
    C. 和主轴相交,交点在S1的左侧D. 和主轴相交,交点在S1的右侧
    13.某发光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像距为30厘米。若将发光体向透镜方向移动10厘米,关于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成倒立的像B. 一定成放大的像C. 一定成缩小的像D. 一定成正立的像
    14.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烛焰通过小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的折射
    B. 雨后的彩虹——光的反射
    C. 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
    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15.小华查找密度表,发现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他估算了一下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是( )
    A. 2tB. 200gC. 20kgD. 200kg
    16.把一大块冰制成一个冰雕作品( )
    A. 质量不变 密度不变B. 质量变大 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 密度不变D. 质量不变 密度变大
    17.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 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 对同种物质而言,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水未溢出),水面升高较少的是( )(ρ铜>ρ铁>ρ铝)
    A. 放铜块的杯子B. 放铁块的杯子
    C. 放铝块的杯子D. 三杯子水面升高相同
    19.下列是小明周末复习错题本时观看的笔记,其中还应该纠正的是( )
    A.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
    B. 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所形成
    D.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的
    20.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关于物理实验仪器操作规范的是( )
    A.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刚好与刻度线对齐的情况可以不用估读
    B. 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移动游码
    C. 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该将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D.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4分。
    2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2.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的时间不能少于______分。
    2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我们会听到______次声音,这是因为______。
    24.在平静的湖边常可以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看到的“云”和“鱼”这分别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
    25.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假设以-273.15℃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新方法,它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摄氏温度用t来表示,新温度用T来表示,那么这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可以写为______。雪后,环节工人经常在路上撒盐化雪,撒盐化雪主要原因是雪和盐混合后,能降低雪的______。
    26.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的实像,这个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经过目镜的放大作用,______就可以变得很大,我们就能看到远处物体清晰的像了。
    27.生活中煮熟饺子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虽然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并不能使饺子更快煮熟。这是因为水在沸腾后______保持不变,继续使用大火只会加速水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浪费水和燃料。因此水沸腾后,应将大火改为小火。
    28.一个澡盆大致是长方体,其长、宽、高分别约为1.2m、0.5m、0.3m,它最多能装______kg水。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其体积是______dm3。
    29.修缮某文物需要使用厚度为0.25μm的金箔,这种金箔主要由黄金制成,假设没有损耗,那么9.65g的黄金能修缮______m2的金箔(ρ黄金=19.3×103kg/m3)。有一个容积为10L的氧气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密度为4kg/m3。要想使瓶内氧气密度达到10kg/m3符合使用要求,需要向瓶内充______kg的氧气。
    30.如图甲所示,利用超声波测速仪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测速仪在跑道上对一辆跑车进行测速时,向飞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超声波测速仪可以测距离,是声音传递______的应用。在图乙中,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2)匀速运动的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3)匀速运动的跑车速度大小是______m/s。
    31.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每秒滴下n滴水的“滴水计时器”。他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并把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用来测量玩具车运动的速度,如图甲所示。释放玩具车后,水滴在木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如果他要测量玩具车在AD间的速度,他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玩具车在A、D间的速度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32.某同学将热水和冰水分别装入两个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请画出两只纸杯中小水珠大致的位置。
    33.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两条入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b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b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34.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实验中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关系,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35.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A、B所示的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准备多套图A、B所示的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甲组同学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图中的______。(填“A”或“B”)
    (3)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D、E所示,则图______(填“D”或“E”)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6.小华学过物理后,想测出家中绿豆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一台小电子秤。经过思考后,他通过以下的实验测出了家中绿豆的密度,聪明的你能否补全他的实验过程呢?
    (1)一个小矿泉水瓶装水,并且使水与瓶口平齐,用电子秤测出______的质量为m1;
    (2)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后,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3)用碗装一些绿豆,测出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m3;
    (4)把碗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______,测出此时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m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绿豆密度的表达式ρ绿豆= ______。
    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当蜡烛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继续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接下来他按照如图丙所示:将某一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这个眼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4)正常人眼看远景或看近景都能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填焦距、像距)来实现的。小双同学因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近视越来越严重,为保护视力,请提出一条保护视力的建议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38.当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向______移动,并通过作图说明。
    39.小明平时步行上学,当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2m/s时,从家里出发,10min可以到达学校。求:
    (1)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某次从家里出发时,离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还有4min,为了保证不迟到,小明改为跑步前进。小明的速度至少为多少m/s?
    (3)某次小明的妈妈正好要出门,顺路骑电动车送小明上学,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5m/s,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40.某同学用天平测得一瓶还没用使用过的消毒液,质量为105.1g。他观察到消毒液上标有100mL的字样。用完这瓶消毒液后,装上同体积的水后,再次测得总质量为119.6g。求这种消毒液体的密度。这个消毒液与酒精的密度相同吗?并试着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无介质的情况下,声音无法传播,故A错误;
    B.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其单位是分贝,故B错误;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之间,次声波的频率在20Hz以下,所以人耳听不到,是因为次声波频率很低,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超声波震碎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A.磬声是磬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空气可以传声;人体周围充满空气,磬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故B正确;
    C.敲击磬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见,而次声波人耳听不见,故C错误;
    D.用力敲击磐时,振幅变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3.A
    【解析】A、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火车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CD、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路边的树木、车站的站台、经过的列车员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A、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取平均值,运用了累积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了3次,然后求平均值,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B符合题意;
    C.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先测出60滴水的体积,然后取平均值,运用了累积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测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先测出脉搏跳动20次的总时间,再取平均值,运用了累积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解析】-58℃在甲苯、酒精的熔点和沸点之间,-58℃比固态水银的熔点低,故该地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清晨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绿叶上有晶莹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而课间活动时露珠又不见了是露珠由液态变成的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在烧杯内还有冰剩余之前,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是不能从外界吸热,因此不能熔化。故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9.A
    【解析】水的质量m=45g,密度ρ=1.0×103kg/m3=1.0g/cm3,
    因为ρ=mV,
    所以45g酒精的体积V=mV=45g1.0g/cm3=45cm3=45mL。
    因为要准确测出水的质量,因此答案C不符合要求;
    总容量为50mL、100mL和2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总容量为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较合适。
    故选:A。
    10.B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出7种颜色的光,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偏折能力不同,由图可知,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说明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
    故选:B。
    11.B
    【解析】小石子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小石子的位置用激光笔正对小石子照射,才能把小石子照亮。
    故选:B。
    12.C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
    凸透镜主光轴上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点S1,所以点S1即为点S的实像;
    由图知,P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S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点P的物距大于S点的物距(uP>uS),因为凸透镜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P经凸透镜所成像P1的像距小于点S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vP130cm>f,解得:15cmρ铝,
    由V=mρ可知:
    V铜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蜡烛向左移动后,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此时所成像将变小;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继续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应将凸透镜向下调整;
    (3)接下来他按照如图丙所示:将某一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
    (4)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等。
    故答案为:(1)放大;左;变小;(2)下;(3)凹;(4)焦距;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38.【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逐渐往杯中加水,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水面升高,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法线仍然与水面垂直,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但光斑会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右;。
    39.【解析】(1)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s=vt=1.2m/s×10×60s=720m,
    720米=0.72千米;
    (2)小明的速度至少为v1=st1=720m4×60s=3m/s;
    (3)电动车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t2=sv2=720m5m/s=144s。
    答:(1)小明家离学校有720米,合0.72千米;
    (2)小明的速度至少为3m/s;
    (3)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5m/s,从家里到学校需要144s。
    40. 【解析】根据总质量等于瓶子与液体质量之和,结合密度公式有:
    m总=m0+ρ液V;
    代入数据有:105.1g=m0+ρ液×100cm3;
    119.6g=m0+ρ水×100cm3;
    解得ρ液=0.855g/cm3;大于酒精的密度;原因是酒精与水混合后密度大于酒精密度。
    答:这种消毒液体的密度是0.855g/cm3;这个消毒液与酒精的密度不同,酒精与水混合后密度大于酒精密度。
    标准大气压
    物质
    熔点/℃
    物质
    沸点/℃
    固态甲苯
    -94.9
    甲苯
    111
    固态水银
    -39
    水银
    357
    固态酒精
    -117
    酒精
    78

    相关试卷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