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黄冈金盘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3584/0-17393283607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海口黄冈金盘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3584/0-17393283607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海口黄冈金盘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3584/0-17393283607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海口黄冈金盘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黄冈金盘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下列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3.无机盐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Ca2+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B.人输液时用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以属于微量元素
D.哺乳动物体内Na+含量增加,会导致肌无力
4.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B.有些病毒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C.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密切相关
5.细胞巨自噬是细胞自噬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表示某种巨自噬的过程,其中自噬小体来自内质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巨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细胞进行巨自噬活动的部分产物可被重新利用
C.细菌细胞也存在图中的巨自噬过程和机制
D.受控条件下,一定程度的自噬利于细胞的稳定
6.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所示的载体蛋白运输时发生构象改变
B.甲、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均不消耗能量
C.水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能通过乙方式进入细胞
D.图中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可统称为转运蛋白
7.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了和
C.通过设置有氧条件组(对照组)和无氧条件组(实验组)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若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的,说明在两种条件下葡萄糖的消耗量相等
8.关于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色素带上,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许多吸能反应密切相关
B.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储存了大量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D.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10.在植物细胞分裂周期中,下列哪--个时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 )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11.以下人体细胞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
1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斯图尔德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在任何条件下植物细胞都能表达其全能性
C.一般情况下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3.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14.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B.杂交、自交和测交
C.测交、自交和杂交D.杂交、测交和自交
15.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为( )
A.3∶4∶1B.9∶6∶1
C.3∶5∶2D.1∶2∶1
二、非选择题
16.图1表示黄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图2是科研小组在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⑤过程产生的[H]功能是 ,图1中不能产生ATP的过程是 (填序号)。
(2)图2中n点时黄瓜叶肉细胞消耗[H]的具体场所是 ,该点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 (填“>”或“=”或“ 右
(3) m 140 光照强度、CO2浓度
【详解】(1)⑤过程产生的[H]功能是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还原C3。
(2)图2中n点表示CO2补偿点,此时黄瓜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H]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阶段)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此时整株植株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由题意可知,图示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结果,则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呼吸速率增强,光合速率减弱,则图中n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右移动。
(3)由图2可知,从m点开始,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有上升趋势,说明从m点开始,黄瓜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真正的光合速率固定的CO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20+20=140mg·h-1;P点前,随光照强度、CO2浓度的增加,植物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光照强度、CO2浓度是限制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17.(1) ② ②中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 高尔基体 无细胞壁
(3) 前 植物细胞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详解】(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故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图中的②,判断的依据是②中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根据图乙中“囊泡内含有形成细胞壁的物质”可推测囊泡的形成很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若高尔基体功能紊乱,则此次细胞分裂可能形成无细胞壁的细胞。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①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的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②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18.(1)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分泌蛋白
(2) 核糖体 放射性标记物质
(3)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 线粒体
【详解】(1)科学家在试验中用3H标记的亮氨酸观察,故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观察不同时间亮氨酸转移路径,证实了分泌蛋白的形成途径和加工场所。
(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后,此后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核糖体上正在合成的多肽链中,随后转移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通过追踪放射性标记物质依次出现的部位从而确定分泌蛋白的分泌途径。
(3)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依次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的部位,据此推测,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途径是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线粒体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19.(1)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
(2)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测交 隐性纯合子 性状分离 假说-演绎法
(3)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不断淘汰白花植株
【详解】(1)正反交的作用可以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核基因还是质基因,还可以进一步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豌豆细胞内不存在性染色体,所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
(2)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孟德尔为了解释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假设,认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并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即用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分离比,从而验证了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在此研究过程中,孟德尔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3)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出现紫花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而且紫花基因是显性基因。欲获得更多的显性纯合子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可以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不断淘汰白花植株。
20.(1) 白果 白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和白果,出现性状分离
(2) Aa 黄果:白果=1:5
(3) ①③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根据F1中的白果个体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白果对黄果为显性。
(2)根据第一问可知,白果对黄果为显性,图中亲本的白果基因型Aa,亲本黄果基因型aa,亲本交配后得到F1的白果基因型Aa,其自交后得到F2中的白果的基因型AA:Aa:aa=1:2:1,黄果:白果=1:3。F₂ 中白果南瓜自交,黄果比例为2/3×1/4=1/6,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黄果:白果=1:5。
(3)亲本和F1白果基因型Aa,Aa产生的配子为A:a=1:1,②黄果为纯合子无法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①③证明 A/a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C
C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B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创新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