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3489/0-173932731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读懂文意,再读课文,感受“春趣”,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屉、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
教学重点:
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红楼梦》影视剧片段。
3.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风筝有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屉、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默读课文,能猜测难懂语句的大致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交流:《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流传很广。课前大家收集和阅读了一些有关《红楼梦》的资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2.指名交流相关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书中的主要人物。
3.揭示课题:《红楼梦》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大观园。在作者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是宝玉、黛玉等人生活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楼春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二、初读课文,读懂文意
1.让学生默读“学习提示”,用横线画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2.提问: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大致读懂”古典名著的方法?
预设:运用多种方法猜读、借助资料或影视作品帮助读懂、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跳过去继续往下读等。
3.让学生默读课文,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文中难理解的语句,教师相机点拨。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①引导学生随文认读“屉”。
②提问: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或联系平时看过的影视剧,猜猜“窗屉子”是指什么吗?
预设:“窗屉子”是指窗户上糊布或纱用的木框子,平时可以用竹竿撑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窗外一声巨响,把大家吓了一跳。
(2)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①引导学生随文认读“讳”和“晦”。
②提问:探春话中的“忌讳”指什么?黛玉说的“放晦气”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可相机提示学生:遇到一时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放晦气”的注释以及后文“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就能明白前面说的“放晦气”是指把不好的事情放掉。“放风筝”代表“放晦气”,而捡掉落的风筝则是“忌讳”。
(3)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①引导学生随文认读“墩”,读准多音字“喇”。
②提问:“捆剪子股儿”“籰子”“顶线”这些词语和什么有关?
教师相机提示: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这些词语都和放风筝有关,指的是放风筝时使用的工具,不用反复琢磨具体的意思。
(4)教师补充资料,介绍文中宝玉、黛玉、宝钗以及紫鹃、袭姑娘、晴雯、翠墨等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再读课文,感受“春趣”
1.引导学生交流:课文题目叫“红楼春趣”,“春趣”指的是什么?文中讲述了哪些你觉得有趣的内容?
预设:
(1)“春趣”指的就是放风筝的事。
(2)宝玉放风筝的过程很曲折,先……后……,让我感到很有趣。
(3)他们放风筝居然都用“绢子垫着手放”,我觉得太好玩了。
(4)文中写风筝“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风筝在空中变化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趣。
2.小结:无论是丫头们七手八脚地准备放风筝,还是宝玉因为无法放飞风筝而恼怒不已,都是那样地有趣。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主感悟,交流对宝玉的印象,激发兴趣,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段分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课后字词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案设计,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