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7光年, 与图中①大气层相比,②大气层, 图中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狮子座流星雨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大致在每年的11月中旬出现,在极盛年份数量很多,被称为“流星雨之王”。轩辕十四星是狮子座中最亮的星,距离太阳系7.7光年。下图示意狮子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狮子座中最亮的轩辕十四星属于( )
    A. 恒星 B. 彗星 C. 行星 D. 卫星
    2. 狮子座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3. 下列关于狮子座流星雨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极盛年份时流星雨规模较大
    B. 是由流星体与大气摩擦而形成
    C. 流星体下落过程中质量增加
    D. 晴朗无云的夜晚观测效果较好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轩辕十四星是狮子座中最亮的星,会发光发热,属于恒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轩辕十四星是狮子座中最亮的星,距离太阳系7.7光年。银河系主体直径约为10万光年,因此,狮子座与太阳系都处于银河系,D正确,BC错误,地月系所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A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狮子座流星雨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大致在每年的11月中旬出现,在极盛年份数量很多,被称为“流星雨之王”,极盛年份时流星雨规模较大,A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流星雨是由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而形成,流星体下落过程中质量减少,B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C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晴朗无云的夜晚大气能见度高,观测效果较好,D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并运行在330多千米高度。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
    4. 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运行时,主要位于地球大气的( )
    A. ①—对流层 B. ②—平流层 C. ③—高层大气 D. ③—臭氧层
    5. 与图中①大气层相比,②大气层( )
    A. 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B. 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 含有大量的水汽和杂质 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表示对流层,②表示平流层,③表示高层大气。实践十九号卫星运行在330多千米高度,位于高层大气,C正确,AB错误。臭氧层位于②表示的平流层,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吸收大量紫外线,使大气增温,A正确;③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B错误;①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平流层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少,C错误;①对流层大气的水汽和杂质多,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而平流层天气现象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A。
    煤电行业曾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最大的行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建成了10.6亿千瓦煤电机组并实现超低排放,占煤电总装机的94%,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大气受热过程( )
    A. ①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 ②一晴朗天气比多云天气作用强
    C. ③一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 D. ⑤一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的作用
    7. 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对大气受热过程产生的影响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④减弱 D. ⑤减弱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误。②为云层的反射作用,晴朗无云,比多云天气反射作用弱,B错误。③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是地面的主要热源,C错误;⑤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温室效应减轻,大气逆辐射(⑤)也随之减弱,但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云层的反射作用(②)、地面辐射(④)影响不大。故选D。
    圃(pǔ)田泽是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九大湖泊之一,因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导致地势越来越高,如今,圃田泽已彻底消失。下图示意古圃田泽与周边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古圃田泽消失,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植物蒸腾 B. 地下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
    9. 古圃田泽的变迁,体现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A. 促进各种水体更新 B. 塑造地表形态
    C. 调节全球水热平衡 D. 向海洋输送泥沙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圃田泽是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湖泊之一,湖泊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该湖泊的消失改变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古圃田泽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导致地势变高,湖泊逐渐消失,体现了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地理意义,B正确;促进各种水体更新,调节全球水热平衡,向海洋输送泥沙均是水循环的意义,但是古圃田泽的变迁并没有体现这几个方面,ACD错误。故选B。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可以观测到两次海水涨落。下图为某地9月22日(农历八月十五)潮汐时刻表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次大潮出现的日期最接近( )
    A. 10月30日 B. 10月7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2日
    11.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海滩照片,拍摄乙图的时刻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
    A. 4:00 B. 6:00 C. 10:00 D. 16:00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的最高,落的最低,是观潮的最佳时间,该地9月22日为农历的八月十五,此时出现大潮,下一次出现大潮的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一,即15天之后,因此可推算出下次大潮出现的时间最接近10月7日。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结合照片可知,与甲图相比,乙图沙滩出露较多,潮水位低,沙滩游客数量多,适合沙滩活动,结合潮汐时刻表曲线图可知,选项中10:00的潮水位较低,故最可能拍摄于10: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干谷是指岩溶地区干涸的河道,地表水因渗漏而通过落水洞转入地下,地表原来的河谷即变成干谷。当地面河转入地下河时,河谷的前方常有石灰岩壁所阻,岩壁的脚下是地下河入口。完成下面小题。
    12. 干谷中的落水洞所属的地貌类型是( )
    A. 风成地貌 B. 冰川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海岸地貌
    13. 干谷反映出该地貌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①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②气候干旱,多大风
    ③岩石易溶于水,地表多裂隙④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4. 在地下河发育的空间内还可能观测到的地貌有( )
    A. 石笋、石钟乳 B. 溶沟、孤峰 C. 石柱、石林 D. 石林、石笋
    【答案】12.C 13. C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干谷是岩溶地区干涸的河谷,地表石灰岩广布,受流水溶蚀形成的落水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干谷主要是地表水渗漏并通过落水洞转入地下形成的干涸河谷,地表的岩石具有可溶性,地表多裂隙,并发育出较多落水洞,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较丰富,①③正确。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气候湿润,②错误。干谷地区不能反映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④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干谷主要发育在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河,在形成的地下空间内流水继续溶蚀或堆积,形成如石笋、石钟乳、石柱等地下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沟和孤峰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故选A。
    下面左图为楼兰故城遗址附近的一种雅丹地貌景观图,右图为楼兰故城遗址周边区域雅丹地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示雅丹地貌( )
    A. 排列走向与主导风向垂直 B. 南方丘陵地区多有分布
    C. 主要受流水长期堆积形成 D. 具有“顶平身陡”的特点
    16. 楼兰故城遗址附近雅丹地貌广布,可推测出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B. 大风天气较少,气候温和
    C. 降水季节变化小,地表径流多 D. 气候严寒,地表冻土广布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雅丹地貌主要受到风力侵蚀而形成,排列走向与主导风向相一致,A错误;南方丘陵地区多分布丹霞地貌,且南方地区风力作用弱,B错误;雅丹地貌间歇性受到流水侵蚀,C错误;雅丹地貌受风力侵蚀,形成沟槽,具有“顶平身陡”的特点,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地貌特征能够反映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楼兰故城遗址附近雅丹地貌广布,反映出当地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强,大风天气多,A正确,B错误;如果地表径流多,地貌都受流水作用影响,C错误;如果气候严寒,地表冻土广布,多发生冻融作用,形成冻融地貌,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图1示意某地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图2示意城区与郊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1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大小关系。
    (2)在图1中分别标出城区和郊区,并用箭头补全城、郊近地面与高空间热力环流。
    (3)若在图2中P地建设一座煤电厂,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大小关系:①>②=③>④。
    (2)
    (3)不合理。理由:煤电厂通过燃烧煤炭发电会产生大气污染,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将污染物带到城市内,会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
    【解析】
    【小问1详解】
    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故②=③;根据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的规律,可以判断出近地面气压①>④(①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④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①>②,④小于图中与其同一垂直方向上等压面上某点(故其小于②和③)。故①②③④四点气压大小排序是①>②=③>④。
    【小问2详解】
    根据气压①>④,所以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从①流向④;在垂直方向上,④处为低压区(表明其气温高,应为城区),①处为高压区(表明其气温低,应为郊区),故④处气流上升,①处气流下沉;高空气压形势与地面相反,故高空水平方向上气流从城区高空流向郊区高空。所以图中热力环流运动的方向是顺时针。如下图:
    【小问3详解】
    本题结合城郊热力环流,判断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受城市风影响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煤炭发电厂会产生大气污染,若在郊区P地建设有大气污染物的煤电厂是不合理的,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下面左图示意考察队乘坐的“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时部分航线,右图示意甲、乙、丙三地不同纬度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
    (1)描述“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时途经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特点。
    (2)丙海域盐度变化规律曲线是_____,说出判断依据。_____
    (3)甲、乙、丙三地船舶吃水深度(指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最小的位置是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
    【答案】(1)从极地行至赤道地区,海水温度不断上升;从赤道行至上海码头,沿途行经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不断下降。
    (2)① 丙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表层海水盐度最高。
    (3)甲 甲纬度最高,海水密度最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水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全球海水温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路线大致为:从极地地区到赤道地区再到亚热带地区(上海),途经海域表层水温变化大致是先不断上升后不断下降。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极地海区下降。丙处在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较大,表层海水盐度最大,①②③中①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应为丙海域盐度变化规律曲线。
    【小问3详解】
    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越大,浮力大,轮船吃水深度越浅,海水密度越小,浮力小,轮船吃水深度越深。海水密度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增,甲、乙、丙三地甲纬度最高,海水密度最大,浮力最大,船舶吃水深度最小。
    19. 下面左图示意某河流流域地貌,右图示意某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上游因流水____作用明显,河谷剖面多呈____形。
    (2)右图地貌名称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多发育于左图中的位置是____(填序号),说出自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____。
    (3)左图中③地河流入海口处常常发育的地貌是____,简述该地貌的成因____。
    【答案】(1)侵蚀(或下切) V
    (2)冲积扇(洪积扇) 流水堆积 ① 变化:自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3)三角洲 成因:河流流量大,携带的泥沙量大:入海口地势平坦,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解析】
    【小问1详解】
    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流水下切侵蚀强,导致河谷多V形。
    【小问2详解】
    右图地貌名称是冲积扇(洪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多发育于左图中的位置是①。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自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是自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小问3详解】
    左图中③地河流入海口处常常发育的地貌是三角洲,河流流量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缓慢,再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相关试卷

    内蒙古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公园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4:

    这是一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