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8/0-17393133100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8/0-17393133101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8/0-17393133101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中继卫星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月球 B. “鹊桥”中继卫星 C. 地球 D. 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
2. 与月球相比,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自身条件是( )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液态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其属于自然天体,A错;鹊桥中继卫星属于人造天体,B错;地球属于行星,其属于自然天体,C错;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不属于天体,符合题意,D对。 故选D。
【2题详解】
①属于适宜生命生存的外部条件,不属于自身条件,排除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合的温度,液态水都属于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所以②③④正确,B对,ACD错。故选B。
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和东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经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读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广东省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拔高度 B. 海陆位置 C. 天气状况 D. 纬度位置
4. 仅考虑太阳辐射量,广东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的城市为( )
A. 连州 B. 罗定 C. 阳山 D. 汕头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和东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可知,广东省太阳辐射量东多西少,是因为西部多山地丘陵、夏季多地形雨,云雨和大雾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东部地形平坦,对夏季风及海风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雨天气相对更少,因此导致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C对;广东在第三级阶梯,海拔高度差异对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小,A错;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B错;东西的纬度差异小,D错。故选C。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连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在1150-1200之间,罗定在1300-1350之间,阳山在1200-1250之间,汕头在1400-1450之间;仅考虑太阳辐射量,连州的“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A对,BCD错。故选A。
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极深地下极低辐射物理实验室),位于四川凉山的锦屏水电站锦屏山隧道中部地下2400米处,它巧妙地利用了锦屏山作为天然平台,并以水电站的深埋长隧洞为基础构建而成。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实验室( )
A. 位于地壳,横波不可通过
B. 位于地幔,有岩浆侵入的风险
C.位于地壳,横波较纵波速度慢
D. 位于地幔,横波较纵波速度快
6. 选择在大山深处建设该极深实验室的目的是( )
A. 建立低宇宙射线干扰的科研环境
B. 建立不受地震影响的牢固实验室
C. 利用水电站的深埋长隧洞成本低
D. 靠近水电站,水源充足电力充沛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位于地下2400米处。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故该实验室位于地壳,BD错;联系已学可知,横波能通过地壳,A错;横波较纵波速度慢,C对。故选C。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实验室为极深地下极低辐射的物理实验室,选择在大山深处建设,是因为受岩层的阻挡、大山深处的宇宙射线影响极小,故选择在大山深处建设该极深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低宇宙射线干扰的科研环境,为科研创造良好环境,A对;地震的影响范围很广,在大山深处也不能完全避免地震的影响,B错;利用水电站的深埋隧洞可以降低成本,属于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目的,C错;靠近水电站的地点很多,不是大山深处独有的,且建立该极深实验室主要考虑当地地质条件稳定和受辐射影响,D错。故选A。
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龙里县南部,风景区内的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表现为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分布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自然景观,以及由这些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气候、植被等有机组合。如图示意该风景区一洞穴内部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下列与图中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 a——石芽,b——石柱,c——石笋
B. a——石钟乳,b——石笋,c——石柱
C. a——石芽,b——石笋,c——石柱
D. a——石钟乳,b——石柱,c——石笋
8. 下列关于猴子沟风景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岩浆岩分布广泛 B. 洼地储水条件良好
C. 气候温暖湿润 D. 适合大规模放牧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石芽是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石钟乳是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碳酸钙堆积体;石笋是由洞底向上生长的碳酸钙堆积体;石柱是石笋和钟乳石连接起来形成的柱状体。结合图中信息可知,a从洞顶向下生长,且较为细长,a为石钟乳;b从地面向上生长,且较为矮小,b为石笋;c是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柱状体,c为石柱,石芽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该处展现了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龙里县南部,该地区主要是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与岩浆岩关系不大,A错误;喀斯特地貌岩石易被溶蚀,出现渗漏,洼地储水条件较差,B错误;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C正确;大规模放牧会破坏植被,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易出现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不适合大规模放牧,D错误。故选C。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高度约120km处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约60km高度后,返回器被弹起,之后返回器再次向下运动,实施二次气动减速,最后成功着陆。下图为“嫦娥六号”返回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在初次气动减速时,“嫦娥六号”经过了( )
①平流层②高层大气③电离层④臭氧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 返回器在距地表50km高空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是( )
A. 持续降低 B. 先降低,后升高 C. 持续增高 D. 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地面至约12千米高度为对流层,12千米至50千米高度为平流层,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图文信息表明,“嫦娥六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因此此时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的上层即为电离层,②③正确,C对;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中,高度不超过50千米,因此“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不可能位于臭氧层,①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返回器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大致经过了大气的平流层和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降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升高,因此返回器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
某研究团队以天津自动气象站2009—2017年逐时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卫星遥感选站方法,对典型居住建筑全年逐时用电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显示,天津建筑物供暖期的高负荷时段主要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冷期高负荷时段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且一天内供暖及制冷单位负荷具有明显波动性。图示意2009—2017年天津城市和乡村建筑物供暖负荷(a)与制冷负荷(b)。完成下面小题。
11. 造成天津市建筑物供暖与制冷负荷城乡之间单位耗能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数量 B. 热岛效应 C. 机动车数量 D. 能源类型
12. 天津市城市建筑物在一天内制冷用电负荷最低的时段位于( )
A. 0:00~2:00之间 B. 4:00~6:00之间
C. 12:00~14:00之间 D. 17:00~19:00之间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城市与乡村相比,热岛效应显著,无论夏季或者冬季,城市热岛效应始终存在,由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夏季制冷负荷较大,而冬季供暖负荷相对较小,B正确,与人口数量、机动车数量、能源类型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夏季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制冷负荷较大,最低时段应该位于上下班高峰期,即每天7点~9点、17点~19点之间,其他时间段,在室内时间长,制冷需求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年10月,吉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以“校园植被调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调查发现校园内火炬树(外来树种,)长势茂盛,面积大(左图);教学楼北侧的黑松、毛桃的树干明显向北倾斜……(右图)。学生还访问了后勤校长,得知校园原本地形低洼,修建时先是用砖头瓦块填充,后在上面覆盖了10多厘米的黑土。完成下面小题。
13. 火炬树属于引进树种,但在校园内数量很多,长势特别好,主要原因( )
①与其原产地气候相似,可快速适应
②火炬树的根系比较浅,繁殖能力强
③火炬树是外来的物种,少天敌竞争
④校园内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其生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 教学楼北侧的黑松、毛桃的树干明显倾斜,主要原因是( )
A. 校内土层薄,树木扎根不深
B. 常年冻土层,树木难以扎根
C. 冬季积雪厚,树干被压弯曲
D. 偏南风强劲,树木被吹倾斜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火炬树生长环境与其原产地气候相似,可快速适应,①正确;火炬树的根系比较发达,繁殖能力强,②错误;火炬树是外来的物种,少天敌竞争,③正确;校园内土壤是修建时先是用砖头瓦块填充,后在上面覆盖了10多厘米的黑土,土层较薄瘠,不利于其生长,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校园内土壤是修建时先是用砖头瓦块填充,后在上面覆盖了10多厘米的黑土”得知,校内土层薄,树木扎根不深,A正确;吉林省有季节性冻土,基本无常年冻土层,B错误;冬季积雪量对树干的影响较小,且对树干不会造成永久性影响,C错误;该地偏南风不强劲,且位于教学楼北部,受南风影响小,D错误。故选A。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海南省定安县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月份0~30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差异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撂荒地相比,土层有机碳( )
A. 一熟制含量更多 B. 耕作的土壤含量更多
C. 二熟制年变化小 D. 三熟制垂直差异更大
16. 提高该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措施为( )
A. 减少耕作次数 B. 种植绿肥 C. 增加撂荒时间 D. 增施化肥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一熟制的有机碳含量不如撂荒地,A错;一熟制的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如撂荒地,B错;二熟制土层有机碳年变化比撂荒地大,C错;三熟制土层有机碳垂直差异比撂荒地大的多,D对。故选D。
【16题详解】
提高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措施有很多。根据图可知,一熟制的土层有机碳含量较低,所以,减少耕作次数并不能提高有机碳含量,A错;绿肥属于有机肥的一种,种植绿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B对;由图可知,撂荒地中土层有机碳含量没有二熟制和三熟制土层有机碳含量高,所以增加撂荒时间不能提高该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C错;化肥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D错。故选B。
二、综合题(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疏勒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雪山冰川,是一条自东南向西北流淌的内流河。在祁连山北麓形成呈现完美扇形的昌马洪积扇。扇缘地带是当地绿洲集中地,农田和村庄多分布于此。下图为昌马洪积扇位置和景观图。
(1)描述昌马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变化特征。
(2)简述图示40°N以南区域的地形特征。
(3)简述农田和村庄多集中在扇缘绿洲地带的原因。
【答案】(1)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分布;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由厚到薄,沉积物磨圆度较差。
(2)以山地为主,多山间谷地或盆地;地势南高北低
(3)在洪积扇扇缘地带,地势平坦;土壤颗粒物较细,肥力相对较高;地下水丰富且易出露,易获取水源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洪积扇的顶部,河流速度较快,能够携带较大的颗粒物;随着水流速度的减缓,颗粒物逐渐沉积下来,因此昌马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到细分布;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由厚到薄,地势逐渐降低,洪积扇的堆积物颗粒较粗大,磨圆度低。
【小问2详解】
图示40°N以南区域的地形特征为: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多山间谷地或盆地;地势特征:地势南高北低(根据河流流向判定)。
【小问3详解】
结合洪积扇地形特征,洪积扇扇缘地形平坦,同时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且易出露,易获取水源,水源充足,且扇缘以细小颗粒物沉积为主,土壤肥力较高,所以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居住。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陆风是指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现象。白洋淀是保定市与沧州市交界处的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白洋淀的湖风增强,但圈头乡的湖陆风现象不显著。下图为白洋淀区域简图。
(1)简述圈头乡湖陆风现象不显著的原因。
(2)说明雄安新区的建设导致白洋淀湖风增强的原因。
(3)说明湖陆风对雄安新区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圈头乡四面环水,陆地面积小,周围水域面积较大;该地与周边湖泊的温差小,湖陆风昼夜变化不明显。
(2)白天湖风从白洋淀吹向城区;雄安新区的建设,使城区面积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增大了城区与白洋淀湖区之间的温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湖风增强。
(3)调节了雄安新区周围的气温,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加快雄安新区污染物扩散,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大气环境;增加了雄安新区城区空气湿度,使空气更加清新。
【解析】
【小问1详解】
湖陆风的形成需要较大的湖陆热力性质差异,结合白洋淀区域简图可知,圈头乡四面环水,陆地面积小,周围水域面积较大,陆地面积小,气温升高较小,湖泊调节作用明显,该地与周边湖泊的温差小,使得湖陆风昼夜变化不明显。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湖泊升温慢,气流下沉,湖风从白洋淀吹向城区,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城区面积扩大,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陆地比热容变小,升温快,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白天陆地升温比湖泊快,增大了城区与白洋淀湖区之间的温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增强,湖风增强。
【小问3详解】
湖陆风在白天带来凉爽的湖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雄安新区的气温,使气温更加适宜,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湖陆风的存在促进了空气的流动,加快雄安新区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优化雄安新区的大气环境;湖泊蒸发提供水蒸气,湖风带来湿润的空气,增加了雄安新区的空气湿度,使空气更加清新,有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示意两种不同地面状况水循环环节的差异。
(1)与自然路面相比,说出城市路面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城市化后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
(3)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2)城市热岛效应增强,降水增多,强度增大;绿地、水域减少,蓄洪、泄洪能力减弱;城市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形成涝灾。
(3)建设城市蓄洪系统;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透水路面比重;建设海绵城市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自然路面蒸发为40%、地表径流为10%、浅层渗透为25%,深层渗透为25%;城市路面蒸发为30%、地表径流为55%、浅层渗透为10%,深层渗透为5%;所以城市路面影响水循环的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小问2详解】
城市化后地面硬化面积增大,人口、工业企业数量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降水增多,强度增大;绿地、水域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减少,蓄洪、泄洪能力减弱;城市地面硬化,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加上城市排水不畅,形成涝灾。
【小问3详解】
增加内涝应急调蓄措施,建设城市蓄洪系统;改造升级排水系统,抓紧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滞留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同时增加蒸发与植物蒸腾;铺设透水砖,提高透水路面比重;建设海绵城市。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份海洋表层温度(单位:℃)分布图,图中虚线代表北回归线。
(1)图中④、⑤两地的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是_______(填④或⑤),同时请说明其原因_______。
(2)图中③、⑥两地的盐度较高是_______(填③或⑥),请并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
【答案】(1)⑤ 原因:④地有(千岛)寒流流经,寒流具有降温作,而⑤地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暖流具有增温作用。
(2)⑥ 原因:⑥地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③地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④、⑤的纬度相当,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为洋流。④位于中高纬度太平洋的西部,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水温更低,⑤位于中高纬度太平洋的东部,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水温更高。
【小问2详解】
读图,③、⑥位于不同纬度大洋的内部,盐度主要受蒸发与降水的影响。⑥地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副热带海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③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南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