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7/0-17393133076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7/0-17393133077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3057/0-17393133077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45分)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96%的地区有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图中乙地相比,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原因可能是( )
A.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雨较少 B. 地处干热河谷,降水稀少
C. 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D. 距海远,夏季风弱,空气干燥
2. 若在丙地建设光伏电站,发电量比较稳定的季节是( )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横断山区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受西南季风影响小,多晴朗天气,A正确。
【2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丙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云雨天气多,光伏电站发电量波动大,冬季为少雨季节,多晴朗天气,发电量稳定,B正确。春秋为过渡季节,较冬季而言,稳定性较差。所以选B。
下图示意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值范围分别为( )
A. 1005~1010、1025~1030 B. 1010~1015、1025~1030
C. 1005~1010、1030~1035 D. 1010~1015、1030~1035
4. 此时,福州、贵阳的风向分别为( )
A. 偏南风、偏北风 B. 偏北风、偏南风
C. 偏南风、偏南风 D. 偏北风、偏北风
5. 此时,乌鲁木齐的天气最可能是( )
A. 冷晴 B. 暖晴 C. 阴雨 D. 暴雪
【答案】3. C 4. A 5. A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判读的原则是在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有一条闭合等值线,那么根据“取大则大,取小则小”的等值线原理,甲地在闭合等值线1010以内,两边的等值线为1010和1020,乙地同理。故选C。
【4题详解】
近地面风向的画法是,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在图中等压线图中作福州和贵阳的风向,福州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西北,地转偏向力向右与气压梯度力呈30°-45°左右的夹角,由此可知福州地区的风向为偏南风。贵阳同理,即可知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由图可知,乌鲁木齐受高压脊控制,为晴天;盛行偏北风,气温较低。因此最可能是冷晴天气。故选A。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潮汐发电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B. 日发电量稳定,年发电量不稳定
C. 投资小造价低,是一种较经济能源 D. 不需要与大电网并网运行
7. 利用潮汐能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的次数为( )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潮汐是利用海水落差发电,清洁无污染,A正确;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B错误;潮汐电站投资大,造价高,C错误;潮汐发电需要并入电网,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一天海水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可以发电四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新西兰西北部的怀托摩小城,分布着大量钟乳石溶洞,溶洞里聚居数量巨大的洞穴萤火虫,如下图所示。萤火虫借“荧光陷阱”捕食,但是遇到强光和噪音,萤火虫就会“关灯”,回归黑暗寂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推测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和多雨 B. 寒冷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9. 关于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②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
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溶洞钟乳石
④内力作用使岩层上升出露海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10. 为维持洞内原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 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 B. 允许游客用闪光灯摄影
C. 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 D. 播放音乐营造艺术氛围
【答案】8. A 9. D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故选A。
【9题详解】
萤火虫溶洞分布着大量钟乳石,岩石是石灰岩,是海洋生物死亡后遗体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岩层上升出露海面;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钟乳石,最后,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形成今天的萤火虫溶洞景观,因此,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①④③②,故选D。
【10题详解】
为维持洞内原貌,尽量保护性开发,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对溶洞的不利影响较小,A正确;由材料可知,萤火虫害怕遇到强光和噪音,游客用闪光灯摄影会发出强光,播放音乐会破坏洞内的安静氛围,BD错误;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人员大量进入会干扰萤火虫的正常生长,对洞内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C错误。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树根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景观植被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热带草原
12. 该植被的特征表现为( )
A. 叶片多呈蜡质 B. 秋季落叶,春季发芽
C. 一年四季常绿 D. 耐寒耐旱,多针状叶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树木高大稠密,多板状根,板状根多形成在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树木高大,板状根有强有力支撑作用,避免头重脚轻站不稳,不易被热带的暴风雨摧倒。由于热带雨林处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长的雨季总是处于饱和或近于饱和的状况,土壤湿重,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它们很难深入到空气缺乏的深土层中,板状根利于树木呼吸。热带雨林为常绿阔叶林,A正确。故选A。
【12题详解】
叶片多呈蜡质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征,A错误。秋季落叶,春季发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B错误。一年四季常绿为常绿林的特征,符合热带雨林的特征,C正确。耐寒耐旱,多针状叶为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D错误。故选C。
某小集水区(海拔介于3565~3716米)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某科研小组通过样带调查发现,坡向和坡位对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影响较大。下图示意该集水区及样带设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相对于甲样带,乙样带的土壤( )
A. 厚度大、含水量高 B. 厚度大、含水量低
C. 厚度小、含水量高 D. 厚度小、含水量低
14. 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①生物量②土壤湿度③成土母质④地表径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5. 三个样带中,丙样带的土壤( )
A. 黏粒比重小 B. 腐殖质分解快
C. 通气效果好 D. 保水性能强
【答案】13. D 14. A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受坡向和坡位的影响较大。读图对比甲、乙样带坡位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更有利于发育深厚土壤,土壤厚度比乙样带大。因此,相对于甲样带,乙样带的土壤厚度小、含水量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题详解】
腐殖质含量多少与枯枝落叶归还量以及分解量有关。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因此,生物量多于乙样带。因此,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为①生物量、②土壤湿度,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5题详解】
丙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流速较慢,因此土壤黏粒比重较大,保水性能强,土质黏重,通气效果差,因此D正确,A、C错误。该集水区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温度较低,腐殖质分解慢,B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主要受降水、蒸发等因素影响;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下图示意冬季北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描述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表层海水盐度差异的成因。
【答案】(1)表层海水盐度东低西高(孟加拉湾表层海水盐度低于阿拉伯海);东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北向南升高;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北向南降低。
(2)阿拉伯海周边地区河流稀少,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孟加拉湾周边地区有河流入海,陆地淡水汇入量大,对海水的冲淡作用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等值线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先整体描述,再关注特殊。整体特点:图示海域的盐度大致西高东低,阿拉伯海的盐度整体高于孟加拉湾;特殊表现:孟加拉湾的海水盐度大致由北向南升高,阿拉伯海的盐度大致由南向北升高。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阿拉伯海周边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注入的陆地淡水少,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孟加拉湾周边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径流量大,注入的河流淡水多,对海水稀释作用强。
17. 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冲积扇的分布及景观特点。
(2)分析该区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3)近年来,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增长变缓,试分析原因。
【答案】(1)分布:太行山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
景观特点: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流水侵蚀能力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中上游水库增多,拦截泥沙增多,入海泥沙减少;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用水的影响,河流水量减少,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洪积扇)形成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山口处。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故冲积扇的景观特点:以出山口为扇顶,呈现为扇形,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减少,地势降低;随着地势降低,流速减慢,沉积物的粒径由粗变细。
【小问2详解】
冲积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利于古城的发展;冲积扇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便于灌溉,为古城提供生活用水;冲积扇位于太行山东麓,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温度适宜,适合人们生存。
【小问3详解】
河流下游的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增长变缓主要和河流输沙能力下降相关;该地区河流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流水侵蚀能力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中上游水库增多,大量泥沙在库区沉积,搬运到下游的泥沙减少;受气候变化以及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多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下降,同时受海水的侵蚀作用的影响, 使三角洲面积增长趋势减慢。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左图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右图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___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2)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答案】(1)东南 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
(2)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解析】(1)读图可知,泥石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图中显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附近,地形起伏大,地壳活跃,岩石破碎,为泥石流产生准备了条件。从气候条件来看,读图可知,7月份多数日期甲地日均温高于常年月均温,表明当地此时气温偏高,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量增加,容易诱发泥石流;右图中9-11日期间、21-25日期间,降水较多且集中,导致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诱发泥石流。
(2)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工程措施应从拦截、导流、护坡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了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危害,应在泥石流多发地段的河谷修筑多个拦水坝,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山区公路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泥石流顺坡流下会导致山区公路冲毁,可在泥石流多发谷地构筑护坡工程,用以削弱泥石流的物质来源,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修建排导工程,建设排流、导流设施,以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