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湘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1589/0-1739268939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湘教版,共3页。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D.草原带
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D.远离北冰洋
[2024·江苏苏州模拟]下图为我国40°N~45°N植被水平分布与降水、土壤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按照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甲地植被类型为( )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
C.荒漠D.草原
5.导致该区域植被呈东西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
C.水分D.土壤
6.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是( )
A.棕漠土B.灰漠土
C.栗钙土D.黑钙土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 )
A.印度半岛B.新西兰北岛
C.马来群岛D.马达加斯加岛
8.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光照
C.地形D.热量
课时作业42 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1~3.解析:第1题,读图中信息可知,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主要位于西风带内,两地的水汽主要是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由于西西伯利亚平原距大西洋较远,且有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阻挡,所以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部分降水较东欧平原少,故D正确。第2题,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降水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其两侧的景观、物种均会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相比之下,两侧差异较小的自然带应是受热量条件影响大、受水分条件影响小的苔原带,故A正确。第3题,读题中信息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所以导致南部较干的原因不是降水,而是由于南部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故B正确。
答案:1.D 2.A 3.B
4~6.解析:第4题,自东向西由针阔混交林到森林草原,再到甲,再到半荒漠、荒漠带,且降水量逐渐减少,体现出了水分的差异,甲地降水量在250~350mm之间,降水少,属于我国半干旱地区,处于森林草原和半荒漠、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应是草原植被类型,D正确。第5题,年降水量的东西变化和植被分布的东西变化紧密相关,说明植被分布呈东西向变化主要受水分分布的影响,C正确;东西向的热量条件没有明显变化,东西向的地形差别不大,土壤是受植被分布影响,不是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第6题,四种土壤中黑钙土是生长在森林草原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生物量最多,兼有森林和草原土壤的共同特点,因此有机质含量最高,D正确;栗钙土是半干旱环境条件下的草原土壤,由于降水较少,生物量较黑钙土少,因此有机质含量较黑钙土低,棕漠土和灰漠土分布区降水量稀少,生物量更少,因此有机质含量更少。
答案:4.D 5.C 6.D
7~8.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选项中最接近该地区的热带地区是马来群岛,故最有可能源自马来群岛,故选C。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快速递减,可推测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选A。
答案:7.C 8.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3垂直分异规律湘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共5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