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3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湘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1432/0-1739268743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3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湘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1432/0-1739268743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3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3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我国法规体系中,《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基本法②环境保护单行法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
2.在民事责任上,“避免噪声扰民”是( )
A.赔偿损失B.排除危害
C.强制执行D.分析抽样
3.在我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中,“要求他对美术社进行整治”依据的制度是( )
A.“三同时”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下表为某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资源环境承载力
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5.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是( )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青海海东地区强调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以有效制止建设项目中未审批就建设、未验收就投产的违法行为。据此完成6~7题。
6.海东地区环境管理部门主要运用的手段有( )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④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7.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北京从一个古老的都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并且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1)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大气质量很差。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4分)
(2)为了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应采取哪些治理环境的措施?(6分)
(3)加强每个企业的环境法治观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什么意义?(4分)
课时作业83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1~3.解析:第1题,该《条例》是针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属于专门法;该《条例》是哈尔滨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属于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第2题,“避免”是关键词,是为了避免噪声污染,在民事责任上属于“排除危害”。第3题,“整治”是关键词,说明该行为不是“收费”,不属于排污收费制度,而是限期治理制度;该美术社已经存在,不是“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重点工程、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做出预测和评估。
答案:1.C 2.B 3.C
4~5.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生态红线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说明了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故A正确;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在生态红线内区不得搞城市建设,B错误;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生态红线区,C错误;设置红线区将有利于南京市城市的发展,不会阻碍城市面积扩大,D错误。第5题,保护生态红线区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缩小昼夜温差,A错误;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减小,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而非改变)植被类型,C错误;据材料,生态红线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故D正确。
答案:4.A 5.D
6~7.解析:第6题,海东地区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①对。有效制止违法行为,运用了法律手段,②对。材料中没有经济处罚、宣传教育信息,未体现经济手段、教育手段,③④错。故选A。第7题,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是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的评价。故选A。
答案:6.A 7.A
8.解析:第(1)题,图示的是工业污染,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又因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第(2)题,环境管理,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第(3)题,法律手段是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包括制定环境法律法规,组建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裁。通过加强企业的环境法治观念可促进环境保护。
答案:(1)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排放的废气较多;法律法规不健全。
(2)制定环保法规及规划,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程度;加强环境治理,搬迁污染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种草,美化环境等。
(3)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企业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禁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类型
总面积(km2)
类型
总面积(km2)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2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河下游断流产生的影响有,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9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8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图中基地,输电通道的建成投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