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9020/3/1_1739284782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9020/3/2_1739284782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9020/3/3_1739284782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在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跨栏比赛中,运动员比赛时的运动方式有( )
①行走 ②奔跑 ③跳跃 ④飞翔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2.青少年、儿童的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 )
A.骨髓腔中有大量的红骨髓B.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组织
C.骨松质中有大量的红骨髓D.骨膜中有大量造血细胞
3.小东的爸爸在外务工,因总睡在潮湿的工棚而患上了关节炎,关节肿胀,出现积液。则出现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囊D.关节腔
4.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蚂蚁B.海马C.大象D.鲨鱼
5.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毛虫后并不会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
A.繁殖行为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D.社群行为
6.在大棚内种植的反季节瓜果类农作物,往往“华而不实”,主要原因是大棚内缺少( )
A.二氧化碳B.传粉的昆虫C.氧气D.分解者
7.1958年,某市曾经为了保证农业粮食而大量捕杀麻雀,麻雀的急剧减少使农业害虫数量大增,致使农作物被过度啃食,粮食产量不增反减。该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废止了此行动,粮食产量又恢复稳定。该事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8.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我国特有动物的一组是( )
A.中华鲟、大熊猫、企鹅B.丹顶鹤、大熊猫、黑猩猩
C.扭角羚、白唇鹿、大熊猫D.扬子鳄、火烈鸟、华南虎
9.如图是大肠杆菌示意图,下列对其细胞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进行分裂生殖B.大肠杆菌依靠①进行运动
C.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②D.⑤区域有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10.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可应用于生产抗生素B.甲烷菌可应用于污水处理
C.酵母菌可应用于面包等食品的制作D.链球菌可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11.人的一生中经历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
12.男女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
A.睾丸和卵巢B.附睾和卵巢C.睾丸和子宫D.阴茎和子宫
13.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一位女性多年不孕,经检查发现是某器官发生堵塞导致的,该器官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⑤
14.蝗虫的发育过程不包括( )
A.受精卵B.蛹C.若虫D.成虫
15.雄蛙可以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
A.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16.要让一株牡丹花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园艺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嫁接B.扦插C.压条D.组织培养
17.园艺爱好者经常将多肉的叶片放在湿润的地面上,不久就会生根,形成小植株(如图)。下列与这种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A.播种水稻B.玉米萌发C.发黄豆芽D.甘蔗茎发芽
18.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扦插的方法繁育甘薯新植株B.雌蛾与雄蛾交尾后产下受精卵
C.用嫁接的方法繁育苹果优良品种D.一个细菌分裂形成两个细菌
19.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
A.B.
C.D.
20.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鸟卵发育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①和③B.②和⑤C.④和⑥D.⑥和⑦
2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A型血与B型血B.人的黑头发与黄头发
C.人的大耳垂与小耳垂D.衣服的红色与白色
22.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
A.患苯丙酮尿症B.经手术形成的漂亮脸蛋
C.红绿色盲D.太空环境培育出来的甜椒
23.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红色,ddB.黄色,ddC.红色,DdD.黄色,Dd
24.如图是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B.染色体由DNA和糖类组成
C.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D.性染色体的成分与常染色体的不同
25.下列人类疾病的发生与基因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糖尿病B.骨质疏松C.坏血病D.红绿色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
26.2024年中国女排屡克强敌杀入巴黎奥运会决赛圈,最终获得第五名。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她们艰苦、持久地训练。图甲表示她们训练中的一个综合性动作——“深蹲起”,这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图乙为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相关示意图。
(1)如图甲,图中股四头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骨骼肌靠两端的 (填“a”或“b”)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当运动员从图甲所示的下蹲状态起身时,肌肉收缩牵引着相应的骨绕 活动共同完成运动。
(2)完成蹲起动作之前需要热身,热身运动能够加速滑液分泌,减少骨与骨的摩擦,图乙中与膝关节的灵活有关的结构还有[ ] 。(填“A”或“B”及相应名称)
(3)女篮队员在训练、比赛中往往易出现膝关节损伤,可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应当被注射入图乙的 (填结构名称)中。
(4)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需要 和循环系统共同配合提供。
27.如图1所示,把章鱼和虾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一玻璃板,章鱼第一次看见虾时,只是扑向玻璃板,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虾;第二次放入虾,章鱼绕过玻璃板捉到虾。图2表示某学习小组探究“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迷宫中的黑点表示食物)的实验设计:选取3只月龄相同的不同种仓鼠(标记为A、B、C),经饥饿处理后,记录成功取到食物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1)章鱼、仓鼠越过障碍获取食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都属于 行为;仓鼠刚出生时只有人的拇指一般大小,眼睛也没有睁开,但可以迅速找到奶头,吮吸母乳,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
(2)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仓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章鱼和仓鼠两者中, 的学习能力更强。
(3)从图2同一次取食成功所需的时间看,三只仓鼠穿越迷宫获取食物的能力不同,说明动物的行为同时受 和 的影响。
28.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下图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形态模式图。
(1)将图中生物进行分类,A、B、C、D为一类,E为一类,分类的依据可能是 ;将图中A、B、C、D进行分类,A为一类,B、C、D为一类,分类的依据可能是 。
(2)流感病毒的蔓延是由图中的 (填字母)类生物引起的。A类生物分布广泛,一是与它繁殖速度很快有关,二是与它可以借助自身形成的 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3)图中B、C、D类生物都能利用 进行生殖。
(4)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图中的[ ] ,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时,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
29.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使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下图甲表示松毛虫发育的两个阶段,图乙表示自然界昆虫的发育过程。
(1)根据图甲判断松毛虫的个体发育属于 发育;图甲中①表示的是 阶段。
(2)图乙表示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若C为成虫,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作茧自缚”是指家蚕的发育过程进入了 (填名称)期。
(3)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 (填名称)期。2024年6月,某地区爆发了几十年不遇的蝗灾,防治蝗虫最好应在其 (填名称)期进行。
30.图1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某人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的示意图;图3中的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甲、乙两个有白化病患者家庭的遗传图谱如下(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1)卵细胞在 (填图1中的数字)中产生,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填图1中的数字)。
(2)图2所示细胞的个体性别为 ,其染色体中有 条来自母亲。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家庭中亲代都不患白化病,他们的子代都有白化病患者出现,这在遗传学上属于 现象。肤色正常与白化病是一对 。
(4)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 。基因与DNA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基因是 。
(5)甲、乙两个家庭的父母肤色都正常,两个家庭中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 。两个家庭都打算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B
【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行走、奔跑、爬行、跳跃、蠕动等方式。
【详解】在跨栏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方式通常包括奔跑和跳跃,因此为②奔跑和③跳跃。行走和飞翔不符合运动员在跨栏比赛中的实际运动模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答案】A
【分析】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详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可见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因此儿童少年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详解】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若关节囊发生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因此,出现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关节腔,ABC错误,D正确。
4.【答案】C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详解】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在A蚂蚁、B海马、C大象、D鲨鱼四种生物中,大象最高等,其学习能力最强,C正确,ABD错误。
5.【答案】A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详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所以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毛虫后并不会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繁殖行为,A符合题意。取食行为是指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C不符合题意。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D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在大棚生产的环境中,因昆虫的缺乏,作物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由此可知,在大棚里种植反季节瓜果类农作物,往往是“华而不实”,主要原因是大棚内缺少昆虫传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7.【答案】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这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题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题目中并未提及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的作用,且这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题无关,B不符合题意。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这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题无关,C不符合题意。事实表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由于狼的减少,野兔数量大增,导致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这充分说明了动物(在这里是狼)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8.【答案】C
【分析】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扬子鳄、大熊猫、扭角羚、丹顶鹤、中华鲟、白唇鹿等。
【详解】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以竹子为食,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及周边地区,并非中国特有,故A不符合题意。丹顶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大熊猫:如上所述,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并非中国特有,故B不符合题意。扭角羚:又称羚牛,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秦岭等地;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鹿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大熊猫:如上所述,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故C符合题意。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火烈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并非中国特有;华南虎:虽然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但现已野外灭绝,且并非中国独有,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分析】观图可知:①鞭毛、②荚膜、③细胞壁、④细胞膜、⑤DNA集中的区域、⑥细胞质。
【详解】大肠杆菌进行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依靠①鞭毛进行运动,B正确。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的结构。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用来抵抗不良环境。故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②荚膜并不是所有细菌都具备的,C错误。⑤是DNA集中的区域,主要作用是储存遗传物质,不是真正的细胞核,所以细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
10.【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等。
【详解】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为抗生素,青霉可产生青霉素,A正确。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甲烷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B正确。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C正确。真菌可引起人患手癣、足癣,链球菌是细菌,D错误。
11.【答案】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其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人体的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过程,胚后发育是指从胎儿出生到性成熟的发育阶段。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出生的第一年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的特点是,婴儿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两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发育已达到能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坐、开始学走等。第二个高峰期是10到20岁,即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A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详解】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精子,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A符合题意。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附睾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部分,但它并不产生生殖细胞,而是储存和输送精子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精子;子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不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C不符合题意。阴茎是交配的器官,不产生生殖细胞;子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不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D不符合题意。
13.【答案】B
【分析】图示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子宫内膜、⑤是阴道。
【详解】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负责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A错误。
B.②输卵管:是卵子和精子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的地方,同时也是受精卵向子宫移动的通道。根据题目描述,一位女性多年不孕,经检查发现是某器官发生堵塞导致的。由于输卵管是卵子和精子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的地方,同时也是受精卵向子宫移动的通道,因此如果输卵管发生堵塞,就会导致卵子和精子无法相遇,或者受精卵无法顺利移动到子宫,从而导致不孕,B正确。
C.③子宫: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成胎儿的场所,C错误。
D.⑤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的管道,是胎儿娩出和月经血流出的通道,D错误。
14.【答案】B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详解】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其发育过程没有蛹期。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5.【答案】A
【分析】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在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明显不同,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方式分别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A正确,BCD错误。
16.【答案】A
【分析】无性生殖是指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嫁接是一种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它通过将一株植物(接穗)的部分接到另一株植物(砧木)上来实现。由于接穗保持了原来植株的遗传特性,因此嫁接后的植物通常会表现出接穗的性状。在这个问题中,园艺师可以通过将开红花和开白花的牡丹枝条分别作为接穗,嫁接到同一株或不同株的砧木上,从而实现一株牡丹上既有开红花的枝条,又有开白花的枝条,故A符合题意。 扦插是将植物的茎、叶等部分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植株的方法。由于扦插繁殖得到的新植株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扦插实现一株牡丹上既有红花又有白花,故B不符合题意。压条是将植物的枝条部分埋入土壤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后再与母株分离成为新植株的方法。与扦插类似,压条繁殖得到的新植株也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不能通过压条实现一株牡丹上既有红花又有白花,故C不符合题意。. 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方法。虽然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但由于它得到的新植株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也不能通过组织培养实现一株牡丹上既有红花又有白花,故D不符合题意。
17.【答案】D
【分析】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BC.水稻播种、发黄豆芽和玉米萌发,都是用种子来繁殖,种子是植物传粉、受精后形成的,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有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甘蔗茎发芽,跟题干中多肉用叶繁殖一样,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D符合题意。
18.【答案】B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用扦插的方法繁育甘薯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的个体,A不符合题意。
B.雌蛾与雄蛾交尾后产下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B符合题意。
C.用嫁接的方法繁育苹果优良品种,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的个体,C不符合题意。
D .一个细菌分裂形成两个细菌,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的个体,D不符合题意。
19.【答案】D
【分析】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
【详解】图中A是压条,B树皮环割,C是扦插,D是嫁接,①是接穗,②是砧木,故ABC错误,D正确。
20.【答案】C
【分析】图中,①卵壳,②卵壳膜,③气室,④卵白,⑤胚盘,⑥卵黄,⑦系带,⑧卵黄膜。
【详解】鸟卵的结构中,⑥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④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养料,因此,鸟卵发育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④卵白和⑥卵黄,ABD错误,C正确。
21.【答案】D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ABC.人的A型血与B型血 ,人的黑头发与黄头发, 人的大耳垂与小耳垂,均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BC不符合题意。衣服的红色与白色,衣服不属于生物,不具有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22.【答案】B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之分。
【详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患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太空环境培育出来的甜椒,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都属于遗传的变异。经手术形成的漂亮脸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所以ACD错误,B正确。
23.【答案】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果皮和种皮的颜色由母本的基因控制,种子的胚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其基因来自父方和母方。
【详解】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Dd。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是黄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24.【答案】C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称为XY。
【详解】受精时,如果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含有XX染色体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所以,女孩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故A错误。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故B错误。男性体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Y,受精时,如果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含有XY染色体的受精卵并发育成男性;所以,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故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因此性染色体的成分与常染色体的相同,故D错误。
25.【答案】D
【分析】疾病与基因的关系: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即与基因直接相关;而有些则与环境因素或生活方式等外界条件相关。
【详解】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1型糖尿病通常与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这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所有糖尿病都直接由基因引起,比如2型糖尿病就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因素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糖尿病与基因有直接关系,A错误。
B.骨质疏松主要与骨骼中的钙质流失、骨密度下降有关,这通常与年龄增长、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减少)、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虽然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但它并非主要由基因直接决定,B错误。
C.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长期缺乏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这是一种营养缺乏症,与基因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导致。患者无法准确区分红色和绿色,这是一种典型的与基因有直接关系的疾病,D正确。
26.【答案】(1)b 膝关节
(2)A关节软骨
(3)关节腔
(4)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分析】图乙:A关节软骨,B关节腔,1关节头,2关节窝,图甲中,a肌腹和b肌腱。
【详解】(1)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通过肌腱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图中股四头肌由a肌腹和b肌腱组成,骨骼肌靠两端的b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当运动员从图甲下蹲的状态起身时,臀肌和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会收缩,牵引着相应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共同完成运动。
(2)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因此除了滑液,图乙中与膝关节的灵活有关的结构还有A关节软骨。
(3)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起到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因此可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应当被注射入图乙的B关节腔中。
(4)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运动所需的能量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配合提供,消化系统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是体内物质的运输。
27.【答案】(1)学习 先天性
(2)逐渐减少 仓鼠
(3)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详解】(1)资料中章鱼、仓鼠越过障碍获取食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都属于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仓鼠刚出生时只有人的拇指一般大小,眼睛也没有睁开,但可以迅速找到奶头,吮吸母乳,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2)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仓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这种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仓鼠属于哺乳动物,仓鼠比章鱼更高等,因此仓鼠的学习能力更强。
(3)三只仓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8.【答案】(1)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E 芽孢
(3)孢子
(4)D酵母菌 二氧化碳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是蘑菇,D是酵母菌,E是病毒。
【详解】(1)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是蘑菇,D是酵母菌,均有细胞结构,只是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青霉,C蘑菇和D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E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将图中生物进行分类,A、B、C、D为一类,E为一类,分类的依据可能是有无细胞结构;将图中A、B、C、D进行分类,A为一类,B、C、D为一类,分类的依据可能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流感病毒的蔓延是由图中的E病毒类生物引起的,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条件下,芽孢可以生存几十年。芽孢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所以A细菌类生物分布广泛,一是与它繁殖速度很快有关,二是与它可以借助自身形成的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3)图中B是青霉,C是蘑菇,D是酵母菌,均属于真菌,都能利用孢子进行生殖,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
(4)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做面包和蒸馒头,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做出的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因此,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图中的D酵母菌,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
29.【答案】(1)完全变态 幼虫
(2)B→A→D→C 蛹
(3)幼虫 若虫(或幼虫)
【分析】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1)松毛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图甲中①表示的是幼虫阶段。
(2)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若C为成虫,则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B卵→A幼虫→D蛹→C成虫。“作茧自缚”是指家蚕的发育过程进入了蛹期。
(3)家蚕在幼虫期吐丝,因此,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幼虫期。蝗虫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而且能飞,运动能力强,会对禾本科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灭蝗最好在若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蝗灾,我们应该对蝗虫发育过程中的若虫时期进行干预。
30.【答案】(1)3 1
(2)男性 23
(3)变异 相对性状
(4)蛋白质 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5)Dd 25%/1/4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4)图1中,1子宫、2输卵管、3卵巢。
【详解】(1)3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胎儿在母体的1子宫内发育,子宫中有羊水,羊水为胎儿提供了良好舒适的环境,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图2中共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没有标注的)染色体大小不相同,为XY染色体,故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其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23条来自母亲。
(3)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甲、乙两个家庭中亲代都不患白化病,他们的子代都有白化病患者出现,这在遗传学上属于变异。肤色正常和肤色白化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4)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通常,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甲、乙两个家庭的父母肤色都正常,而生出了白化病的孩子,因此新出现的白化病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Dd(用D 、d表示), 两个家庭都打算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5%(或1/4),遗传图解如下: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