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95938/0-17391677859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95938/0-1739167786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95938/0-17391677861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填,六年级,我会算,我会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自然数1-20中,质数一共有( )个。
A. 20B. 8C. 10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据此写出自然数1-20中所有的质数即可。
【详解】在自然数1-20中,质数有2、3、5、7、11、13、17、19,共8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质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下面各组线段中,( )组线段首尾相接不能围成三角形。(单位:cm)
A. 2.5、8.5、6.5B. 8、5、4
C. 4、9、5D. 6、6、6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A.因为2.5+6.5>8.5,6.5+8.5>2.5,8.5+2.5>6.5,
8.5-6.5<2.5,8.5-2.5<6.5,6.5-2.5<8.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B.因为5+4>8,5+8>4,8+4>5,
5-4<8,8-5<4,8-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C.因为4+5=9,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D.因为6+6>6,6-6<6,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3.7、370%、、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370%B. 3.7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进行解答。
【详解】370%=3.7,≈3.667;=3.75
3.75>3.7=3.7>3.667
即>3.7=370%<
3.7、370%、、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D
【点睛】根据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4. 7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如果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A. 21B. 36C. 42D. 49
【答案】A
【解析】
【分析】每两个队之间赛一场,那么每个队要赛6场,一共是(6×7)场,但是两队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6×7)场比赛就多算了一倍,再除以2即可。
【详解】7×(7-1)÷2
=42÷2
=21(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属于握手问题,可利用握手问题的公式求解:握手次数=人数×(人数-1)÷2进行求解。
5. 银行在学校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银行( )方向。
A. 东偏北60°B. 西偏北30°C. 北偏西30°D. 西偏南30°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距离不变,看物体的方位不同了,角度也就不同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银行在学校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银行北偏西30°方向。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向角的概念,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解答。
6. 同时是2、3、5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
A. 100B. 120C. 150D. 180
【答案】B
【解析】
【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这个三位数是2、5的倍数,所以个位是0;因为这个数最小,所以最高位百位为1;而1+0+2=3,3是3的倍数,所以十位最小是2;因此同时是2、3、5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特征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4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A. 20B. 16C. 12D. 16或20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由此判断出三角形两边长8cm和4cm谁是底,谁是腰,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8=4+4,所以该等腰三角形不能用4厘米做腰,由此可知该等腰三角形的底是4厘米,一条腰是8厘米,另外一条腰也是8厘米。
三角形周长为:
4+8×2
=4+16
=20(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应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及应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
8. 口袋中有大小、材质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4个,黄球5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到( )可能性最大。
A. 红球B. 黄球C. 白球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可以直接根据球的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小。据此解答。
【详解】口袋中有大小、材质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4个,黄球5个,5>4>3,黄球最多,所以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如果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根据各种球个数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9.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的比是( )。
A. 2π∶1B. π∶1C. π∶10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可知,圆柱体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由此写出圆柱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
【详解】设圆柱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
有分析可知,底面周长即圆柱的高=2πr
圆的半径r
圆柱高与底面半径比:2πr∶r=2π∶1
故答案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10.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B.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C.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
D. 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选项依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A.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说法正确;
B.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而不是看数的个位数,说法错误;
C.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不一定;
D.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说法错误,例如被除数是0。
故答案:A
【点睛】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比较简单,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1. 鸡兔同笼,有20个头,70条腿,鸡与兔的只数比是( )。
A. 3∶1B. 3∶2C. 1∶3D. 2∶3
【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设全是鸡,则有腿(2×20)条,比实际少了(70-2×20)条,而每只兔有4条腿,少算了2条,然后用除法求出兔的只数,再求出鸡的只数,再根据比的意义,用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即可解答。
【详解】兔子:
(70-2×20)÷(4-2)
=(70-40)÷2
=30÷2
=15(只)
鸡:20-15=5(只)
5∶15
=(5÷5)∶(15÷5)
=1∶3
故答案: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鸡与兔的只数,然后将比进行化简。
12. 下面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 7.5+23.4+6.6=7.5+(23.4+6.6)
B. 7.36×0.4×2.5=7.36×(0.4×2.5)
C. 0.36×2.5=0.9×(0.4×2.5)
D. 12.5×(8+0.8)=12.5×8+12.5×0.8
【答案】D
【解析】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如a×(b+c)=ab+ac;据此解答。
【详解】A.7.5+23.4+6.6=7.5+(23.4+6.6),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B.7.36×0.4×2.5=7.36×(0.4×2.5),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C.0.36×2.5=0.9×(0.4×2.5),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D.12.5×(8+0.8)=12.5×8+12.5×0.8,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在四则运算中的应用,需熟练掌握:a×(b+c)=a×c+b×c。
13. 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腰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
【详解】180°×=90°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
14. 港珠澳大桥长约54968米,工程造价超过720亿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这两个数都是近似数B. 桥长大约55千米
C. 造价大于桥长D. 720亿是一个11位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一个数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这个数称为准确数;根据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求出54968米约等于多少千米,再逐个分析价格和长度单位即可。
【详解】A.54968和720亿都是近似数,原题说法正确;
B.54968米≈55千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C.造价与桥长的单位不一样,无法比较,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D.720亿=72000000000,是一个11位数,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整数取近似数的方法。
15. 甲的等于乙的(甲、乙均不为0),甲和乙比较,( )。
A. 甲>乙B. 甲<乙C.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因为甲的等于乙的,所以甲×=乙×。假设甲×=乙×=1,两个数的乘积为1,那么它们互为倒数,所以甲=,乙=,因为<,所以甲<乙。
【详解】假设甲的等于乙的等于1,所以甲×=乙×=1。根据倒数的定义,求出甲=,乙=,因为<,所以甲<乙。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把甲的和乙的的值假设为1,然后求出甲和乙的值比较大小。
16. 下面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单位:cm)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四个选项每个图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长方形面积为:
4×1.6=6.4(平方厘米)
B.三角形面积为:
8×1.6÷2
=12.8÷2
=6.4(平方厘米)
C.平行四边形面积为:
4×1.6=6.4(平方厘米)
D.梯形面积为:
(2+5)×1.6÷2
=7×1.6÷2
=11.2÷2
=5.6(平方厘米)
5.6<6.4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是2
B. 最小的自然数是1
C.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D.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像0、1、2、3、4……,统称为自然数;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是2,说法正确;
B.最小的自然数是1,说法错误,因为是0;
C.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说法正确;
D.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自然数、质数、合数和偶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已知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2,4)、B(2,2)、C(5,2),则点D是( )。
A. (2,5)B. (5,2)C. (4,2)D. (5,4)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B、C三点的坐标可以判断几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再根据长方形的特点,判断D点的坐标位置,即可解答。
【详解】A(2,4)、B(2,2)、C(5,2),AB在一条线上,AB平行于纵轴,BC在一条线上,BC平行于横轴,根据长方形的特点,D点的行坐标和C点的行坐标相等,都是5,A和B的列坐标相差2,同样,D的列坐标和C的列坐标相差2,2+2=4,D的坐标是(5,4)。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根据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19. 如图的图形是( )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图形为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折成正方体,有空白圆与涂色圆的面相对,有两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相邻,且有一个公共锐角顶点,有涂色圆的面与有两个涂色三角形的非涂色点为公共顶点,有空白圆的面与涂色三角形的两涂色点为公共顶点。据此即可作答。
【详解】如图:
是的正方体展开图。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该正方体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各图案的位置关系。
20. 下面单位换算,错误的是( )。
A. 5.07吨=5070千克B. 2.5时=150分
C. 80mL=0.08LD. 0.35公顷=350m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小时=60分,1升=1000毫升,1公顷=10000m2,解答即可。
【详解】5.07吨=5070千克
2.5时=150分
80mL=0.08L
0.35公顷=3500m2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图形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过对每个选项从左面的观察,得出每个选项从左面能看到的形状,再跟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A.根据观察选项,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B.根据观察选项,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C.根据观察选项,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D.根据观察选项,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2. 按如图的规律摆图形,第n个图形的周长是( )cm。(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
A. 3n+4B. 4n+2C. 2n+4D. 5n+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每个图形的图,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再判断规律即可。
【详解】第1个图形的周长是6cm,6=2×1+4;
第2个图形的周长是8cm,8=2×2+4;
第3个图形的周长是10cm,10=2×3+4;
……
第n个图形的周长是:2n+4。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此类探究性问题,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
23. 一条5米长的彩带,先剪去,再剪去米,还剩( )米。
A. 4.2B. 3.8C. 3.2D. 2.6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这条彩带全长看作单位“1”,先剪去全长的,剩下部分占全长的(1-),用彩带的长度×(1-),求出剪去,剩下的长度,再剪去米,即可解答。
【详解】5×(1-)-
=5×-
=3-
=2.6(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与“米”的意义,前者是分率,后者是具体数量。
24. 一种长4mm的精密零件在图纸上长8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2B. 1∶20C. 2∶1D. 20∶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详解】8cm∶4mm
=80mm∶4mm
=20∶1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25. 下列变化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
A. 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
B. 4a=5b(a不为0),那么a和b
C. 一袋大米,已吃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D. 圆柱的体积不变,它的底面积与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长方形的面积÷宽=长(一定),商一定,所以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B.因为4a=5b(a不为0),所以a∶b=5∶4=1.25(一定),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
C.已吃的数量+剩下的数量=这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和一定,所以已吃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不成比例;
D.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26. 将一个长方体从中间切开后得到两个正方体,其中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20B. 24C. 30D. 36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减少了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6=2(平方厘米)
12×2-2×2
=24-4
=2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灵活运用,关键是是熟记公式。
2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以较短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3。
A. 12B. 16πC. 36D. 48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较短的直角边旋转一周,是以3cm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cm,高是3cm,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r2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即可。
【详解】××42×3
=×42
=16(cm3)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8. 如图,4个纸杯叠起来高18cm,6个纸杯叠起来高22cm。1个纸杯的高度是( )cm。
A. 12B. 10C. 14D. 13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6个纸杯叠起来的高度减去4个纸杯叠起来的高度就是2个纸杯叠起来的高度,再除以2就是重叠部分的高度,最后利用18减去3个重叠部分的高度即可。
【详解】22-18=4(厘米)
4÷2=2(厘米)
18-2×3
=18-6
=12(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求出2个杯子叠起来重叠部分高度是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29. 在含盐率为20%的盐水中,再加入5克盐和15克水,混合后得到的盐水的含盐率( )。
A. 小于20%B. 等于20%
C. 大于2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公式:含盐率=×100%,求出新加入的盐水的含盐率,跟原来的含盐率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新加入的盐水的含盐率:
5÷(5+15)
=5÷20
=25%
所以混合后得到的盐水的含盐率大于2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百分率问题,一般用部分量除以总体量来解决。
30. 如图是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豆瓣评分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约有26万人参与评价
B. 给5颗星的人最多
C. 1颗星是2分,5颗星是10分
D. 96%的奇幻片的评分超过了8.7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A.将259589人精确到万位求近似数即可;
B.比较5个百分数的大小即可;
C.根据满分10分,最多5颗星判断;
D.好于96%的奇幻片,是指比96%的奇幻片的豆瓣分都高。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259589人参与评价,精确到万位约是26万人。原题说法正确。
B.47.7%>39.7%>11.8%>0.6%>0.2%,给5颗星的人最多。原题说法正确。
C.满分10分,5颗星是10分,每颗星2分。原题说法正确。
D.好于96%的奇幻片,意思是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比96%的奇幻片的豆瓣分都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能从图中读出信息并利用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是关键。
二、我会填。
31. 用4、5、8、0、0、0、0组成的七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数是__________。
【答案】4005800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要想一个“零”也不读,就要把所有的0都写在每级的末尾。
要组成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数,则最高位即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万位上是0,千位上是5、百位上是8,十位、个位上是0。
【详解】用4、5、8、0、0、0、0组成的七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数是4005800。
【点睛】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法,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0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32. 把240本科技书按3∶5的比分给五、六年级。那么六年级分到( )本。
【答案】150
【解析】
【分析】此题要分配的总量是240本书,是按照五、六年级的本数比为3∶5进行分配,先求出五、六年级分得本数的总份数,进一步求出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六年级分得的本数。
【详解】总份数:3+5=8(份)
六年级分得的本数:240×=150(本)
【点睛】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再看此总量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分配的,再进一步按照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其中的一个量。
33.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8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251.2
【解析】
【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3.14×4×18+3.14×(4÷2)2×2
=12.56×18+3.14×4×2
=226.08+12.56×2
=226.08+25.12
=251.2(平方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 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得校门口到升旗台的距离是7.6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米。
【答案】380
【解析】
【分析】要求校门口到升旗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实际距离为:
7.6÷=38000(厘米)
38000厘米=380米
【点睛】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35. 把两个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包装在一起,用最节省的方法包装需要( )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答案】1360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可知,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盒子包装在一起,最节省的包装纸的方法是把两个长方体盒子的最大面重合一起,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把两个长方体盒子摞起来的高是:5×2=10(厘米)
需要包装纸的面积为:
(20×16+20×10+16×10)×2
=(320+200+160)×2
=(520+160)×2
=680×2
=1360(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三、我会算。
36. 计算题
+[×(-)] 24×(-)×25
45%x-×21= x∶6.3=∶1.5
【答案】;285
x=10;x=
【解析】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0.45求解;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1.5x=6.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求解。
【详解】(1)+[×(-)]
=+[×]
=+
=
(2)24×(-)×25
=24××25-24××25
=525-240
=285
(3)45%x-×21=
解:0.45x-=
0.45x-+=+
0.45x=
0.45x=4.5
0.45x÷0.45=4.5÷0.45
x=10
(4)x∶6.3=∶1.5
解:1.5x=6.3×
1.5x=3.5
1.5x÷1.5=3.5÷1.5
x=
四、我会画。
37. 将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
【点睛】掌握作旋转后的图形的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五、我会解决问题。
38. 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两天一共修了220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答案】400米
【解析】
【分析】由题,把这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先求出两天修的220米占公路全长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详解】220÷(25%+)
=220÷0.55
=400(米)
答:这条公路长40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分数和百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220米占全长的分率。
39. 有一个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10分米的圆柱形水桶,里面装水的高度是4分米。在桶内放入一个圆锥形的铁器(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高度上升至6分米,这个圆锥形铁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答案】100.48立方分米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圆柱形水桶中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形的铁器的体积,用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即可,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14×(8÷2)2×(6-4)
=3.14×16×2
=50.24×2
=100.48(立方分米)
答:这个圆锥形铁器的体积是100.48立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上升的液体的体积就等于这个物体的体积。
40. 淘气对六(1)班同学上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图A和图B是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六(1)班共有多少人?
(2)步行上学的有多少人?
(3)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答案】(1)40人
(2)8人
(3)见详解
【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六(1)班乘车的有20人,占了总人数的50%,用六(1)班乘车的人数除以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共多少人;
(2)用步行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乘总人数,即可求出步行上学的有多少人;
(3)根据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详解】(1)20÷50%=40(人)
答:六(1)班共有40人。
(2)20%×40=8(人)
答:步行上学的有8人。
(3)
如图: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4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