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288/0-17390835566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288/0-17390835567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288/0-1739083556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30°N)举行。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8点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开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巴黎(东一区)繁星满天B. 旧金山(西八区)旭日东升
C. 纽约(西五区)夕阳西下D. 里斯本(中时区)烈日当空
2. 杭州亚运会结束当天,杭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A. 52° B. 56°C. 60° D. 90°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开幕式时间为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晚8点,巴黎(东一区)此时为13点,不是繁星满天,A错误;旧金山(西八区)此时是4点,太阳还未升起,B错误;纽约(西五区)此时是7点,是清晨,C错误;里斯本(中时区)此时是12点,烈日当空,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结束,由于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从9月23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到10月8日共计15天,故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约为4°S,杭州正午太阳高度=90°-(30°+4°)=56°,故选B。
雅丹地貌是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过一系列外力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垄脊和沟槽地貌组合。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下图),有着世界罕见的水上雅丹地貌。这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湖中,被誉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完成下面小题。
3. 与雅丹地貌成因类似的地理事物是( )
A. 风蚀蘑菇B. 河漫滩
C. 三角洲D. 新月形沙丘
4. 下列地区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 广东北部B. 西藏南部
C. 浙江西部D. 甘肃北部
5. 图中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 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湖水入侵
C. 湖水入侵——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D. 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答案】3. A 4. D 5.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与雅丹地貌一样是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A正确;河漫滩、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地貌,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均与题意不符,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甘肃北部为干旱区,D正确;广东北部与浙江西部属于湿润区,AC错误;西藏南部降水较多,B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而水上雅丹则是风力侵蚀之后湖水入侵后形成。柴达木盆地的水上雅丹先是由湖泊沉积碎屑物质,随青藏高原隆起形成褶皱,气候逐渐干旱,,发育雅丹地貌;随气候变迁,近代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冰川融水增多,汇入干涸的湖泊,故形成水上雅丹;形成过程为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故选D。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锋线),M、N、P代表三条等压线的气压值,①②③④点位于锋线两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图示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压值M>N>PB. ①点风力大于③点
C. ②点附近为冷锋D. ④点即将出现强降水
7. 如果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有一气团将会主动沿锋面爬升,该气团位于( )
A. ①B. ②
C. ③D. ④
8. 假设②点为九江市,下列关于九江市未来几天天气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答案】6. C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①②③④点位于锋线两侧,锋线位于低压槽内,故图中M处气压值最低,A错误;③处等压线较①处密集,故③点风力大于①点,B错误;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C正确;④侧位于暖锋附近,强降水是冷锋的特点,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如果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有一气团将会主动沿锋面爬升,暖气团暖而轻,会主动爬升,说明其为暖锋,北半球气旋为逆时针,结合图可知,④地为暖气团,位于暖锋附近,故选D。
【8题详解】
假设②点为九江市,读图可知,②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几天将受到冷锋的影响,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选B。
下图为某海域示意图,图中M、N为洋流,P为纬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图示海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P纬线为赤道B. 位于大洋东岸
C. M洋流为寒流D. N洋流为寒流
10. 如果图示海域位于北大西洋,M洋流的名称为( )
A. 加纳利寒流B. 墨西哥湾暖流
C. 巴西暖流D. 拉布拉多寒流
11. 如果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东岸,下列与N洋流无关的地理事物为( )
A. 东南信风B. 上升补偿流
C. 厄尔尼诺D. 沙漠东西窄
【答案】9. C 10. D 11.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N 为南北向交汇的洋流,存在于中纬度大洋西岸和赤道大洋东岸两个区域,故P纬线不一定是赤道,图示海域不一定位于大洋东岸,AB错误;不管图示海域是中纬度大洋西岸,还是赤道大洋东岸,M洋流均为寒流,N洋流有可能是暖流,也有可能寒流,C正确,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如果图示海域位于北大西洋,M洋流的名称为拉布拉多寒流,N为墨西哥湾暖流,D正确,ABC错。故选D。
【11题详解】
如果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东岸,N洋流则为秘鲁寒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形成的上升补偿流,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寒流减弱,ABC不符合题意;受秘鲁寒流影响,沙漠向北延伸,东西窄是受当地地形影响,与秘鲁寒流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垂直自然带谱并不完整,假如庐山高度足够,理想自然带谱将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植被类型为( )
A. 常绿阔叶林、高寒荒漠B. 常绿硬叶林、高寒荒漠
C. 常绿阔叶林、高山混交林D. 常绿硬叶林、高山混交林
13. 假如庐山顶部形成永久冰川积雪,雪线较低的一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南坡、光照B. 北坡、光照
C. 南坡、降水D. 北坡、降水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图可知,①为基带,故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的变化,②处气温低,降水少,形成高寒荒漠,故选A。
【13题详解】
若庐山顶部形成永久冰川积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庐山的南坡为阳坡,且为迎风坡,北坡为阴坡,且为背风坡,故南坡雪线低,是因降水量大,故选C。
下图为沿0°经线穿过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主要为地中海气候B. 甲乙之间海峡有寒流流经
C. 丙所在大洲面积世界第一D. 丙丁之间海域属于大西洋
15. 图示丙区域南部夏季主导风向为( )
A. 东南风B. 西南风
C. 西北风D. 东北风
16. 有关图示丁区域所在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都能出现极夜现象B. 沿岸洋流为补偿流
C. 淡水资源位居大洲之首D. 北极星在夜空闪耀
【答案】14. D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图为沿0°经线穿过的海陆分布示意图,甲位于北欧,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甲乙之间的海峡有暖流流经,AB错误;丙位于非洲,大洲面积世界第一的是亚洲,C错误;丙为非洲西端,丁为南极洲,丙丁之间属于大西洋,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位于非洲,其南部位于几内亚湾,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位于南极洲,陆地有部分区域不在南极圈内,故不能都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沿岸洋流为风海流,B错误;南极冰川储量大,故淡水资源位居大洲之首,C正确;南极地区看不到北极星,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4小题,共52分)
17. 一艘轮船从九江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37°N,122°W)当轮船途经图中P点时,P、Q同时日出。Q的经度为120°E,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15°。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日,P、Q的日出方位分别为____和____。
(2)此日,九江比旧金山白昼更____(长或短),正午影长更____(长或短)。
(3)图示时刻,全球与九江在同天的经度范围为____。
【答案】(1)东南 东南
(2)长 短
(3)45°E往东至18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P、Q同时日出,说明PQ所在的线为晨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此时全球日出方向都为东南。
【小问2详解】
由上题已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九江比旧金山所处的纬度低,故昼长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故正午影长更短。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度为135°E,为6点,可计算出0点所在的经线为45°E,故45°E往东到180°与九江在同一天。
18. 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下图),图中M为某季节气压带位置示意,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试说出M气压带的名称及我国此时所处的季节。
(2)N区域植被叶片表面多有蜡质层,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指出P气候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的大洲并分析其范围分布最广的原因。
【答案】(1)M:副热带高压带;夏季。
(2)该区域夏季炎热干燥,水分供应不足;叶片表面蜡质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以降低叶片温度,减少植被蒸腾损失的水分,利于植被生存。
(3)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带(盛行西风)的深入;海岸线曲折破碎,区域气候海洋性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M气压带位于30°附近,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M气压带移动到30°至40°之间,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为我国夏季。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N为地中海气候区,该区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水分供应不足;叶片表面蜡质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以降低叶片温度,减少植被蒸腾损失的水分,利于植被生存。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P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的大洲是欧洲。因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带(盛行西风)的深入;海岸线曲折破碎,区域气候海洋性强,降水多;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使该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大。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盛产剑麻,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医药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世界剑麻进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尤卡坦半岛大体上与玛雅文明的影响范围一致,玛雅文明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过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及景观示意图(单位:米)
(1)试说出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
(2)试分析尤卡坦半岛剑麻产业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试分析玛雅文明在尤卡坦半岛兴起的原因。
【答案】(1)以山地、平原地形为主;西南高,东北低。
(2)劳动力成本低,剑麻价格优势明显;技术的进步;剑麻纤维用途广,国际市场需求大;多港口,海运便利。
(3)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平原面积广,有利于聚落的定居与农耕。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中等高线可知,等高线在500米以上和200米以下的区域面积较大,说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图中东北部为平原,西南部为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小问2详解】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剑麻价格优势明显;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剑麻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医药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说明剑麻纤维用途广,国际市场需求大;尤卡坦半岛多港口,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尤卡坦半岛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适宜人类定居和生存;东北部平原面积广,有利于聚落的定居与农耕,故促进玛雅文明的兴起。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西侧海雾多发生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发生频率低。北大西洋西侧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说明高频率的海雾对沿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3)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试分析洋流对其渔业资源的影响。
【答案】(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高;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2)北美洲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和航海安全;降低能见度,影响海洋捕捞;湿度过大,影响人体健康。
(3)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故海雾生成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及水汽凝结,读图可知,M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高;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海雾高发地区位于北美洲的东北沿海地区,该区域经济发达,海洋贸易繁忙,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若此处的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和航海安全;此处有纽芬兰渔场,海雾降低能见度,影响海洋捕捞;海雾中水汽含量高,湿度过大,影响人体健康。
【小问3详解】
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此处浮游生物的繁殖,鱼类的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鱼的数量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