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第1页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第2页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1准确把握概念,共6页。

    课时1 准确把握概念
    核心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
    1.概念的含义
    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提醒 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提醒 (1)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2)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语词可以表达概念。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 概念的特征
    典例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饱含深情地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从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角度看,恩格斯所使用的“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位巨人”之间的关系是( )
    A.属种关系 B.种属关系
    C.全同关系 D.交叉关系
    变式 假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①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和B“等边三角形”
    ②A“小说”和B“文学作品”
    ③A“化合物”和B“有机物”
    ④A“中学生”和B“团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核心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提醒 “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比如,“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提醒 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1.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有固定界限。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一 明确内涵的方法——下定义
    典例1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提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遵循相应的逻辑规则。对下列定义分析正确的是( )
    ①商品就是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正确,符合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
    ③乐观主义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1 “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它( )
    ①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②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
    ④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逻辑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典例2 一位老师为支援麦收的学生安排任务。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同学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老师的分类错在( )
    A.划分不全 B.划分标准不一
    C.多出子项 D.越级划分
    变式2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从划分的逻辑规则角度看,上述划分( )
    ①正确,是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真实反映
    ②正确,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
    ③错误,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④错误,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A:司马迁
    B:《史记》的作者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A:哲学
    B:中国哲学

    B:动物
    A:马
    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不相容
    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关系
    A:输
    B:赢
    含义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结构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方法
    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要求
    ①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或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结构
    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要求
    ①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相关学案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2大题攻略主观题对“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考查: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六课课时2大题攻略主观题对“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考查,共2页。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八课课时2超前思维与开拓创新: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八课课时2超前思维与开拓创新,共5页。

    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八课课时1善于联想与多路探索: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新教材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十八课课时1善于联想与多路探索,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