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抚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物理学理论的突破时常会带来新科技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B.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C.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D. 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 如图所示,线框ABCD从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穿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有感应电流
B. 在匀强磁场中加速运动时,ABCD 中有感应电流
C. 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时,ABCD 中有感应电流
D. 离开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没有感应电流
3. 一质点做简谐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A对应的时刻到B对应的时刻之间的这段时间内,则其速度v、加速度a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
A. v变大, a变小B. v变小, a变小
C. v变大, a变大D. v变小, a变大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₁和R₂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计,A为理想电流表. 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
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方向由a到b的电流
B. 在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方向由b至a的电流
C.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G 中有方向由a至b的电流
D. 将S断开,当电路稳定时,A表的示数为零,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
答案第1页,共 4页
5.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 A 的量程为0~0.6A,内阻;rₑ=5Ω,电阻R₁=1.25Ω,R₂=4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用接线柱1、2测电流,则量程为0~1.2A
B. 若用接线柱1、2 测电流, 则量程为0~2.4A
C 若用接线柱1、3测电压,则量程为0~12V
D 若用接线柱1、3测电压,则量程为0~15V
7.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的4根长直导线垂直纸面放置在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电流方向如图所示,O为正方形的中心。已知A通电导线在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 0 B.2B
C. 2B D.22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上部为半圆形光滑槽的木块,开始时木块是静止的,把一个小球放到槽边从静止开始释放,关于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木块有最大速率
B. 当小球的速率最大时,木块有最小速率
C.当小球再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木块的速率为最大
D.当小球再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木块的速率为零
9. 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 t=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₀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 随时间 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
A.在0到t。时间内,合力的冲量大小为12ma0t0
答案第2页,共4页
B. t。时刻, 力F等于0
C. 在0到t。时间内力F 大小恒定 D. 在0到t。时间内物体的动量逐渐变大
10.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个光滑的斜面体,斜面的倾角为37°,高度为h,将一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斜面体的质量是小球质量的两倍,小球运动到斜面底部的过程中(sin37°=0.6, cs37°=0.8) ( )
A. 斜面体对小球做负功 B. 斜面体的机械能守恒
C. 斜面体和小球组成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D. 斜面体运动距离为 49h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16 分)
11. (6分)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 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 般表达式g=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用公式法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 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 次摆动的时间
C. 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 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12. (10分)某同学准备测量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选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
(1)某次测量,电压表的表盘如图4所示,则读数为v;
(2)由于电表存在内阻,会导致测量结果有一定的系统误差。对于图1方案,下列有关系统误差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源电动势测量值偏大 B. 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源内阻测量值偏小
C. 电流表分压导致电源电动势测量值偏小 D. 电流表分压导致电源内阻测量值偏大
(3)为了消除电表内阻带来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改进实验如图2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₀阻值已知,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答案第3页,共4页
①闭合S₁,将S₂掷向1,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有较大偏转,记下示数.Iₐ,U₉,则电流表的内阻RA=¯;
②将S₂掷向2,调节变阻器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U,然后利用数据作出图3的U-I图像, 图中a、 b已知, 则测量得到的电动势E=, 内阻.r=(用测得的量和已知量表示)。
四、计算题(共38分)
13. (12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₁=12Ω,R₂=6Ω, 电压表视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9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 开关 S 断开时, 流过 R₁的电流;
(2) 开关闭合时,回路的总电流:
(3) 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14. (12分)如图,两条长度均为1的轻绳,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分别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A、B。现将小球A拉起一定高度,当左侧轻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释放小球A,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结合在一起继续向上摆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两球碰撞时间极短,两球均可视为质点。求:
(1) 碰撞前瞬间小球A的速度大小 vA;
(2) 碰撞后小球A、B上升的最大高度h。
15. (16分)如图所示,轨道ABC,其中水平轨道BQ-长L₁=1,375m斜面轨道 AB与水平轨道 BC倾角θ=37°,物块m₂静止放在离C 点 0.5m 的E处,物块m₁静止放到斜面AB某位置上,从斜面下滑后经过B点无机械能损失滑上BC平面,然后和物块m₂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后物块m₂恰好滑停在C点.已知m₁=2kg,m₂=4kg,物块m ₁与AD段的动摩擦因数μ₁=0.5,AD段足够长,与DB段动摩擦因数为μₐ=0.25,两滑块与水平段B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₃=0.4, BD长L₂=1.5m,sin37°=0.6,g=10m/s².求:
(1) 碰撞后物块m₂获得多大的速度可恰好滑停在C 点;
(2) 将物块m₁放在斜面AB上距离B点多远的距离可恰好使 m₂碰后滑停在C点。
答案第4页,共4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_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