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73/0-17390800662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73/0-17390800663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73/0-17390800663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题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白鹇形似鸽,摇曳尾能长”。这是宋代诗人苏辙描写白鹇的美妙诗句,白鹇也被喻为厂东“省鸟”。从结构角度分析,与白鹇同为脊椎动物的是( )
A. 金斑喙凤蝶B. 生蚝C. 鲍鱼D. 白海豚
【答案】D
【分析】动物根据其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只有两类:哺乳动物和鸟类。
白鹇属于鸟类,属于脊椎动物。
【详解】A.金斑喙凤蝶是节肢动物,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A错误。
B.生蚝是软体动物,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B错误。
C.鲍鱼是软体动物,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错误。
D.白海豚是哺乳动物,身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D正确。
故选D。
2. 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中,它全身几乎透明,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用于捕食,据此可推断它属于( )
A. 扁形动物B. 环节动物
C. 刺胞动物D. 线虫动物
【答案】C
【分析】不同类群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腔肠(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线形(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详解】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桃花水母不符合,A错误。
B.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桃花水母没有此特征,B错误。
C.桃花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符合腔肠(刺胞)动物的特征,C正确。
D.线形(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与桃花水母特征不同,D错误。
故选C。
3. 血吸虫和蛔虫都是寄生虫,下列关于它们的共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体表都有角质层B. 都寄生在小肠内
C. 消化器官都发达D. 生殖器官都发达
【答案】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体表没有角质层;蛔虫属于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A错误。
B.血吸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膀胱、肝脏、血管、尿道等部位。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B错误。
C.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蛔虫消化管的结构简单,但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肠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口有肛门,C错误。
D.血吸虫和蛔虫的生殖器官都非常发达,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数量巨大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D正确。
故选D。
4. 如果将弯头吸管的圈内部分表示某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备此特点的是( )
A. 蛔虫B. 沙蚕C. 蚯蚓D. 蜈蚣
【答案】A
【分析】线形(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弯头吸管的圈内部分表示身体分节。
【详解】A.蛔虫属于线形(线虫)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A符合题意。
BC.沙蚕、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BC不符合题意。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台山盛产黄鳝,其有鳃,鳍退化,具脊柱,卵无壳,水中孵化。由此,请你判断它属于( )
A. 鱼类B. 两栖类C. 软体动物D. 爬行动物
【答案】A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鱼类完全符合黄鳝的所有特征,包括用鳃呼吸、有鳍帮助游泳、体内有脊柱以及终生生活在水中,故A正确。
B.两栖动物:虽然可能在水域附近生活,但通常不会终生都待在水中,也不符合黄鳝的特征,故B错误。
C.软体动物: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黄鳝体内有脊柱的特征,故C错误。
D.爬行动物通常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不符合黄鳝的特征,故D错误。
故选A。
6. 打造“好蜂景”,铺就“甜蜜路”。现在很多农户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周边配套养蜜蜂,让产业立体互促,既得药又得蜜,这体现了蜜蜂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B. 帮助植物传粉
C. 维持碳一氧平衡D. 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药+蜂”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是让蜜蜂帮助植物传粉,并未体现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物质循环的功能,维持碳—氧平衡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喜马拉雅早獭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然而其身上可能携带引起鼠疫的细菌,下列生物属于细菌的是( )
A. 疟原虫B. 噬菌体C. 酵母菌D. 链球菌
【答案】D
【分析】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详解】A.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噬菌体又称细菌病毒,属于病毒,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不符合题意。
D.链球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产乙醇梭菌因其芽孢呈梭状而得名。我国科研人员将其置于无氧环境下,它能利用一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真核生物B. 可通过芽孢繁殖
C. 无氧也能生存D. 需要现成的有机物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产乙醇梭菌因其芽孢呈梭状而得名”可知,乙醇梭菌属于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详解】A.产乙醇梭菌是一类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属于原核生物,故A错误。
B.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而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故B错误。
C.产乙醇梭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一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故C正确。
D.根据题目信息:产乙醇梭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一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9. 在学习完细菌的知识后,某同学制作了细菌模型,如图所示。其模型中明显缺失的基本结构是( )
A. 荚膜B. DNAC. 细胞核D. 叶绿体
【答案】B
【分析】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详解】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荚膜或鞭毛,没有叶绿体、成形的细胞核、液泡等结构,因此,细菌模型中明显缺失的是DNA,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 近日,浙江一女子发现家里的苹果上居然长出了蘑菇(如图所示),经鉴定为裂褶菌。它可食用,常生长在腐木上,也作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但在苹果上出现的情况较为罕见。因此此事引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千里求菌”。关于裂褶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裂褶菌的细胞无成形细胞核
B. 它与苹果共生,为苹果提供无机盐
C. 苹果果肉中有裂褶菌菌丝生长
D. 研究者主要探究此菌是否可自养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苹果上居然长出了蘑菇(如图所示),经鉴定为裂褶菌。它可食用,常生长在腐木上,也作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可知,裂褶菌属于大型真菌。大型真菌的菌体由菌丝构成。
【详解】A.裂褶菌属于真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A错误。
B.根据题干“作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可知裂褶菌会导致植物生病,因此裂褶菌和苹果的关系不是共生,而是寄生,故B错误。
C.根据题干“苹果上居然长出了蘑菇(裂褶菌)”,这表明裂褶菌的菌丝已经在苹果果肉中生长,故C 正确。
D.自养生物是指那些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物。裂褶菌是一种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它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而是依赖分解有机物质为生,因此它是异养生物。题目中并没有提到研究者主要探究此菌是否可自养,故D错误。
故选C。
11. 汤飞凡(1897-1958)是中国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微生物学家。1941年正值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许多受伤将士因伤口发炎而死去。汤飞凡了解到青霉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便决心研制青霉素为抗战出力。最终,他分离出一株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在我国首次提取出青霉素。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青霉素对A、B两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设置①号培养基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
B. 培养基表面变浑浊与细菌繁殖有关
C. ②和④对照,变量为青霉素
D. 实验证明青霉素对A、B细菌均有杀菌作用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①号培养基不接种细菌,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A正确。
B.细菌培养基上繁殖形成菌落,使培养基表面浑浊,B正确。
C.②和④除是否加青霉素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②和④对照,变量为青霉素,C正确。
D.②和④接种的是A细菌,变量为青霉素,②号培养基全表面变浑浊,④号培养基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说明青霉素可以杀死A细菌;③和⑤接种的都是B细菌,但是③和⑤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青霉素,不能形成对照,不能说明青霉素可以杀死B细菌,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各种微生物中,从细胞角度来看,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 大肠杆菌B. 乳酸菌C. 酵母菌D. 流感病毒
【答案】D
【分析】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
【详解】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从细胞角度来看,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流感病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利用病毒对昆虫的致病性,科学家发明了多种病毒杀虫剂,如杀棉铃虫的病毒杀虫剂。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 病毒可以独立生活
C. 病毒具有遗传物质D. 杀虫病毒是动物病毒
【答案】B
【分析】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
【详解】AC.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C正确。
B.病毒只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B错误。
D.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杀虫病毒属于动物病毒,D正确。
故选B。
14. 新会柑栽培采用的圈枝技术始于宋朝,具体步骤是:选择适当的枝条,进行环切,然后用湿润的泥土和禾草包裹环切部位,促使该部位生根,生根后,再将新形成的植株剪下并移植到田地中。下列生殖方式与其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杂交B. 嫁接C. 扦插D. 压条
【答案】A
【分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新会柑栽培采用的圈枝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杂交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技术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嫁接、扦插、压条和新会柑栽培采用的圈枝技术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下列诗句描写的昆虫中,其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 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
【答案】C
【分析】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ABD.蚕、蜜蜂、蝴蝶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BD不符合题意。
C.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故选C。
骑行是一种低碳环保、健康自然的户外运动方式,有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请完成下面小题。
16. 为骑行运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图中的( )
A. 股骨B. 股四头肌C. 关节囊D. 关节软骨
17. 骑行时需要控制速度,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 运动系统B. 呼吸系统
C. 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
18. 科研人员对90名骑行者的膝关节耐受性进行测试,发现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现象,这是由于滑液异常积聚形成关节积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
A. 关节囊B. 关节腔C. 关节窝D. 关节头
19. “助力外骨骼”(如图)是一种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新型穿戴设备,结构①的功能类似于( )
A. 骨B. 关节C. 肌肉D. 神经
20. 青少年骑行时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的是( )
A. 佩戴安全头盔B. 戴耳机听音乐
C. 不和机动车抢道D. 注意交通信号灯
【答案】16. B 17. D 18. A 19. B 20. B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16题详解】
A.股骨属于骨,在运动中充当杠杆的作用,无法提供动力,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为骑行运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股四头肌,它属于骨骼肌,能够收缩产生动力,驱动骨骼围绕关节进行运动,B符合题意。
C.关节囊是关节的结构之一,作用是分泌滑液,无法提供动力,C不符合题意。
D.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无法提供动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题详解】
A.运动系统虽然直接参与骑行动作的执行,但它本身并不具备调节功能,而是根据神经系统的指令进行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为身体提供氧气,是支持骑行活动的重要系统,但在控制速度方面并不起直接调节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支持骑行活动的重要系统,但在控制速度方面并不起直接调节作用,C不符合题意。
D.骑行过程中,需要控制速度,这涉及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能够接收外界信息,通过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控制身体的运动。因此,起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D符合题意。
故选D。
【18题详解】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因此,分泌滑液的结构是关节囊,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9题详解】
A.骨的作用是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是构成人体框架的基础,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的作用是连接两块或多块骨头,允许骨头之间的相对运动,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B符合题意。
C.肌肉的作用是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运动,是驱动身体活动的直接动力来源,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的作用是负责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种活动,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题详解】
A.在骑行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佩戴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A不符合题意。
B.戴耳机听音乐会分散骑行者的注意力,无法及时察觉周围的交通情况,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B符合题意。
C.不和机动车抢道可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C不符合题意。
D.注意交通信号灯可以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 “稻+”新型综合种养实现高效生态农业新“丰”景。秋天的水稻田,丰收的除了水稻,还有与水稻共生的蛙、虾、鳖、鸭等动物。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动物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是( )
A. 蛙B. 虾C. 鳖D. 鸭
(2)关于以上四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水中产卵B. 都是变态发育
C. 都是有性生殖D. 都是体外受精
(3)稻田中各种动物相互制约,维持数量稳定,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 促进物质循环B. 帮助植物传粉
C. 危害农作物D. 维持生态平衡
(4)某科技小组探究了4种稻渔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图中水稻产量最高的是( )
A 稻虾模式B. 稻鱼模式
C. 稻蟹模式D. 稻鳖模式
(5)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广“稻+”新型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其优点不包括( )
A. 能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
B. 可通过围湖造田来扩大规模
C. 可为城市提供农、渔、禽产品
D. 可实现稻渔双赢,助力乡村振兴
【答案】(1)D (2)C (3)D (4)C (5)B
【分析】根据动物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种:鸟类和哺乳动物。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1)A.蛙是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故A错误。
B.虾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故B错误。
C.鳖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故C错误。
D.鸭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故D正确。
故选D。
(2)A.蛙通常是在水中产卵,但鳖和鸭的产卵环境并非一定在水中,虾的产卵环境多样,有的在水底,有的在泥沙中,故A错误。
B.蛙的幼体(蝌蚪)与成体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属于变态发育;虾、鳖、鸭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相对接近,并不属于变态发育,故B错误。
C.蛙、虾、鳖、鸭这四种动物都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行繁殖的,属于有性生殖故C正确。
D.蛙和虾是体外受精的动物,它们的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鳖和鸭则是体内受精的动物,它们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内结合,故D错误。
故选C。
(3)A.虽然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确实参与物质循环,如通过摄食和排泄等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但题目中描述的是稻田中各种动物相互制约,维持数量稳定,这更多体现的是生态平衡,而不是物质循环,故A错误。
B.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某些昆虫(如蜜蜂、蝴蝶等)对植物的传粉作用上。题目中并未提及传粉活动,因此B选项与题目描述不符,故B错误。
C.题目中描述的是稻田中各种动物相互制约,维持数量稳定,这并没有直接体现动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反,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更有助于保护农作物免受某种动物过度取食的危害,故C错误。
D.题目中明确提到稻田中各种动物相互制约,维持数量稳定。这正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体现。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4)由图可知,与只种水稻相比,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稻蟹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A.通过综合种养,可以利用养殖物种对水稻田中的草虫害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也可以成为水稻的优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用量,故A正确。
B.围湖造田是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它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影响湖泊的生态功能和防洪能力。此外,围湖造田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理念,故B错误。
C.通过综合种养,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产出优质的水稻,又产出水产品和禽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对农、渔、禽产品的需求,故C正确。
D.通过综合种养,可以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同时增加优质水产品的供给。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和脱贫攻坚战,故D正确。
故选B。
近期,科研人员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凤头蜂鹰,其头上生有冠羽,主食黄蜂等蜂类的蜂蜜、蜂蜡和幼虫,故而得名。请完成下面小题。
22. 凤头蜂鹰飞翔时主要是鼓翼飞行(如图),与其飞行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 身体呈流线型B. 体表被覆羽毛
C. 卵外具有硬壳D. 气囊辅助呼吸
23. 凤头蜂鹰以黄蜂幼虫为食,黄蜂幼虫与成虫差异很大,与其发育方式相似的昆虫还有( )
A. 蜻蜓B. 家蚕C. 蝉D. 蝗虫
24. 如图为凤头蜂鹰受精卵示意图,能够发育成雏鸟的是图中结构( )
A. ①B. ②C. ③D. ④
25. 用类比的方法联想,鸟卵中与花生种子的子叶功能最相似的是( )
A. 系带B. 卵壳C. 胚盘D. 卵黄
26. 凤头蜂鹰的拉丁学名为Pernis ptilrhynchus,鹃头蜂鹰的拉丁学名为Pernis apivrus,可推测这两种鸟类所在相同分类单位中最小的等级是( )
A. 目B. 科C. 属D. 种
【答案】22. C 23. B 24. B 25. D 26. C
【分析】(1)家鸽适于飞行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骼轻、薄,有些骨中空;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获得充足的氧气。
(2)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图中,①卵壳,②胚盘,③卵黄,④卵白。
(4)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林奈提出的,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22题详解】
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鸟类体表覆羽,有利于扇动空气,B不符合题意。
C.鸟类的卵外有卵壳与飞行没有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鸟类有气囊辅助呼吸可以提高呼吸效率,为飞行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题详解】
ACD.蜻蜓、蝉、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CD不符合题意。
B.黄蜂和家蚕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符合题意。
故选B。
【24题详解】
A.①卵壳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②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符合题意。
C.③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C不符合题意。
D.④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养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题详解】
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鸟卵中与花生种子的子叶功能最相似的是卵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6题详解】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属名和种加词,凤头蜂鹰和鹃头蜂鹰的学名中的第一个词相同,说明这两种鸟类是同属不同种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7.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机与人类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一直致力于能源转型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在三江源保护区,输电线路铁塔是当地鸟类停留栖息和筑巢的首选,国家电网公司在输电铁塔上搭建人工鸟窝等,保护鸟类免受高压电击的伤害;在神农架保护区,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在金丝猴科研基地、林管局护林站开展零碳微电网建设,全力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来看,鸟类筑巢、迁徙属于______行为。如果在输电铁塔上加装防鸟刺、驱鸟镜等措施阻止鸟类停留,这样会对鸟类带来一定伤害,引起三江源地区食物链不稳定,进而破坏______。而在输电铁塔上搭建人工鸟窝等,可以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利于其______和______。
(2)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运用光伏、储能等设备供电,可以降低______的排放量,最大限度减少科研基地对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从而保护______,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对濒危物种的______保护(“就地”/“迁地”)。为保护某种濒危鸟类,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人员要在海岛上建设观鸟屋,请你为观鸟屋的供电问题提出一个解决思路:______。
【答案】(1)①. 先天性 ②. 生态平衡 ③. 生长 ④. 繁殖
(2)①. 有害气体 ②. 生态系统多样性
(3)①. 就地 ②.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分析】(1)鸟类筑巢、迁徙都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如果鸟类减少,引起三江源地区食物链不稳定,进而破坏生态平衡。人工鸟窝可以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2)传统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发温室效应。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运用光伏、储能等设备供电,可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对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对濒危物种的就地保护。要在海岛上建设观鸟屋,可以通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方法解决鸟屋的供电问题。
28. 《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记载了古人制酪(即酸奶)的流程:取乳煮沸→冷却过滤→取先成酪混合→保温→酪成。现代制造酸奶的工艺大致与其相同,某酸奶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研发了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了桑葚汁添加比例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请思考并回答:
(1)古人制酪时用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______,“取乳煮沸”和“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______和______。
(2)以上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此以外,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_等。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当做到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______时,感官评分最高。如果你是一个酸奶研发人员,你会怎样创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______。(写出一个创新点即可)
【答案】(1)①. 乳酸菌 ②. 高温灭菌 ③. 接种
(2)①. 桑葚汁添加比例 ②. 温度 ③. 除了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它条件一致
(3)①. 10 ②. 可以开发低糖或无糖的酸奶,以满足对糖分摄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费者
【分析】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主要菌种,它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味和口感。
(1)古人制酪时用到的“先成酪”中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主要菌种,它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味和口感。
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取乳煮沸”这一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乳中的杂菌,防止它们干扰乳酸菌的发酵过程;“取先成酪混合”则相当于接种步骤,即将已经发酵好的酸奶(含有乳酸菌)混合到新的乳中,作为发酵的起始菌种。
(2)以上实验的变量是桑葚汁添加比例,这是实验人员想要探究的因素。除此以外,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还可能有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做到除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3)实验结果可知,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10%时,感官评分最高,说明这个比例的桑葚汁与酸奶的口感和风味最为协调。
作为一个酸奶研发人员,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可以创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艺。例如,可以开发低糖或无糖的酸奶,以满足对糖分摄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费者;或者添加其他水果汁、谷物等配料,制作出口味更加丰富的酸奶;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发酵菌种或调整发酵条件,创造出具有独特风味和质地的酸奶产品。
29. 2024年4月,我国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首次实现“太空养鱼”。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目前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除了斑马鱼,还有拟南芥、水稻、噬菌体、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果蝇和小鼠等。小杰同学利用生物学知识对以上生物进行了分类,并绘制了如下分类图:
(1)请补充完整上面分类图,A、B为生物名称,C、D为分类依据: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A的结构简单,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______这一类生物的细胞内。
(3)在空间实验中,拟南芥常与水稻一起进行“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实验,展示了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可见它们的生殖方式是______,其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属于______植物。
(4)科学家研究斑马鱼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动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答案】(1)①. 噬菌体 ②. 大肠杆菌 ③. 无脊柱 ④. 有脊柱
(2)①. 蛋白质外壳 ②. 内部的遗传物质 ③. 大肠杆菌
(3)①. 有性生殖 ②. 被子 (4)实验法
【分析】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1)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因此,A是噬菌体。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B是大肠杆菌。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斑马鱼和小鼠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因此,C无脊柱,D有脊柱。
(2)A噬菌体属于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因此,A噬菌体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大肠杆菌这一类生物的细胞内。
(3)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拟南芥常与水稻都用种子繁殖,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们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拟南芥常与水稻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属于被子植物。
(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研究斑马鱼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动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30. 2024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比2023版新增6423个物种,其中动物界新增4045个物种,植物界新增358个物种,真菌界新增2020个物种。请回答: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______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界”与“种”相比,同______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2)《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封面的三种生物:①显苞芒毛苣苔②丹顶鹤③纯黄竹荪,分别属于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从细胞层次来看,它们都是______生物;从营养方式来看,需要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是______(填标号);从结构层次的复杂程度来看,将三种生物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依次是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3)该名录反映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作为中学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两点)?______。
【答案】(1)①. 生理功能 ②. 种
(2)①. 真核 ②. ②③ ③. ③→①→②
(3)①. 生物种类##物种 ②. 植树造林、清理河流垃圾、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
在生物分类的等级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但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2)《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封面三种生物:①显苞芒毛苣苔属于植物界,②丹顶鹤属于动物界,③纯黄竹荪属于真菌界。从细胞层次来看,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都是真核生物。从营养方式来看,植物通常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和真菌则不能,它们需要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需要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是②丹顶鹤和③纯黄竹荪。
从结构层次的复杂程度来看,植物通常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真菌由细胞构成,通常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而动物则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构成。因此,将三种生物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依次是:③纯黄竹荪(真菌界)→①显苞芒毛苣苔(植物界)→②丹顶鹤(动物界),即③→①→②。
(3)该名录反映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以下几点:一是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价值,自觉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二是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如参加植树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公益活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以减轻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实验现象
①
不接种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清晰
②
接种A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变浑浊
③
接种B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变浑浊
④
接种A细菌并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
⑤
接种B细菌并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0℃
培养基全表面清晰
桑葚汁添加比例(%)
4
6
8
10
12
酸奶感官评分
73
78
79
90
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