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89/0-1739006387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89/0-17390063874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89/0-17390063874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易滋生微生物,导致壁画受损。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机器人,机器人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子可能是( )
A. 电子B. 原子核C. 质子D. 中子
【答案】A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对外显示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因此机器人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可能是电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 划火柴
B. 锯条发热
C. 反复弯折铁丝
D. 铁锅烧水
【答案】D
【解析】划火柴、锯完木头后锯条发热都属于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后铁丝变热,是由于手对铁丝做功导致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而铁锅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载人航天器,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答案】D
【解析】载人航天器加速下降,速度变大,高度降低,质量不变,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由于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时序如轮,寒来暑往,关于一年四季中蕴含的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天,艳阳高照,晒太阳时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内能
B. 夏天,海风习习,海水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烈日下海水相对凉爽
C. 秋天,落叶飘零,树叶随处飘落是扩散现象
D. 冬天,寒风凛冽,风速越大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B
【解析】A.晒太阳时人吸收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A错误;
B.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得快,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会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故B正确;
C.落叶飘零,树叶不是分子,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错误;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风速越大时,分子热运动不一定越剧烈,故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偏转明显.则故障可能是( )
A. 短路B. 断路C. 短路D. 断路
【答案】A
【解析】电压表示数明显,说明电压表没有短路,L2没有短路,两个小灯泡串联,如果有小灯泡断路,则电路无法接通,不能工作,两个灯泡都不亮.故A符合.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 电源是使电路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风扇都是电源
D. 干电池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A.一个完整的电路不仅需要用导线将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还需要有电源来提供电能。没有电源,电路中的电荷就无法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它能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这是电源的基本作用,故B正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都是电源,因为它们都能提供电能。但电风扇是用电器,它消耗电能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所以电风扇不是电源,故C错误;
D.干电池在供电时,是将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供外部电路使用。而不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
7. 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则R1和R2并联
B.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是串联
C. 若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R2电流
D. 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电源电压
【答案】D
【解析】A.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R1和R2串联,故A错误;
B.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个电阻,则R1和R2是并联,故B错误;
C.若是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电路中R1的简单电路,则甲表测R1电流,故C错误;
D.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串联在了干路中,测的是电源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8. 图甲为某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图乙为其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旋钮与喇叭并联
B. 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音量变大
C. 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音量变大
D. 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音量变大
【答案】B
【解析】A、音量调节旋钮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所以图中旋钮与喇叭串联,故A错误;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旋钮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音量变大,故B正确;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音量的大小,故C错误;
D、若只将A、B接入电路,滑片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即滑片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阻变大,音量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9. 九年级的志愿者想为敬老院的老人设计一个呼叫电路.他们的设想是:同一房间内两位老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能让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区分出是哪位老人按铃呼叫的.下图中的四个电路,符合设想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同一房间内两位老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说明两开关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电铃位于干路;值班室的工作人员能区分出是哪位老人按铃呼叫的,说明两开关支路应串联能识别的电路元件,据此进行解答.解:A.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均可以独立控制电铃,但无法区别是哪位老人呼叫,故A不符合;
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故B不符合;
C.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并联且电铃位于干路,两开关支路均串联一个灯泡,可以达到两位老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工作人员能区分出是哪位老人按铃呼叫的,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故D不符合题意.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5V,则( )
A. 若灯泡L2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B. 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5V
C. 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5V
D. 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于通过灯泡L2的电流
【答案】C
【解析】B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即为L2两端的电压,即L2两端的电压为5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为
故B错误,C正确;
A.若灯泡L2灯丝烧断,电路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为6V,故A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L1与L2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D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8分)
11. 腊肉是我国一种传统美食,制作时在鲜肉表面均匀涂抹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有了咸味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分子在做_________。
【答案】扩散 无规则运动
【解析】[1]制作时在鲜肉表面均匀涂抹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有了咸味,这是盐分子扩散到肉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接线柱,要使L1、L2串联,应用导线连接______两接线柱:要使L1、L2并联,应用导线分别连接______两接线柱和连接______两接线柱。
【答案】BC AC BD
【解析】[1]要使L1、L2串联,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需要用导线将B、C连接。
[2][3]若把接线柱A与C连接,接线柱B与D连接,则电路中有两条电流的流通路径,此时L1、L2并联。
13. 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车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内外壳间有个“水套”,冷却液在其间循环,以防止汽车发动机过热,在汽车开始行驶的一段时间内,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它的内能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并联 开关 增大
【解析】[1]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可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是如果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所以两盏灯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所以两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2]司机只有在拨动转向横杆时,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转向横杆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3]在汽车开始行驶的一段时间内,冷却液吸收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内能增大。
14. 如图1所示,将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松手后,乒乓球先加速上升最终漂浮,球露出水面前,动能________。如图2所示,将瘪了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发现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乒乓球能恢复原状,说明球内气体之间存在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把两个拴着细绳的乒乓球在衣服上来回蹭了几下,然后把它们互相靠近出现了如图3所示的情景,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相互排斥。
【答案】变大 斥力 同种电荷
【解析】[1]浮球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乒乓球加速上升,速度变大,而质量不变,故动能变大。
[2]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将瘪了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吸收热量,气压增大,使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
[3]摩擦使两乒乓球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乒乓球在斥力作用下而分开。
15.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_____J热量。若上述这些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提供,则需要完全燃___________m3的天然气。[不考虑能量损失,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太阳 2.52×107 0.63
【解析】[1]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t﹣t0)=4.2×103J/(kg·℃)×100kg×(80℃﹣20℃)= 2.52×107J
[3]若上述这些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的天然气
16. (1)如图所示,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如图实物电路连接的电路图
(2)在图中完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连接,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答案】(1) (2)
【解析】(1)由实物图可知,L1与L2并联,开关S在干路,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路表A2测L2支路电流,电路图如下
(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中,电源与定值电阻、电流表、开关以及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为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滑片在最右端,下接线柱应接在左端,故用导线连接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与电源的负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因为电源有两节干电池,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接0~3V的量程,即用导线连接电压表的“3”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7. 按要求填空。
(1)如图1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Ω。
(2)如图2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1)5687 (2)吸引 (3)转换法 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电阻箱的示数为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是不同的,是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
(3)[1]由于小球的动能难以用肉眼观察到,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止下来,则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故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8.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实验电路,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探究导体电阻跟_________的关系。
(3)选用B、C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________。
(4)选用________(填编号)两根合金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答案】(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长度 (3)越大 (4)A、B
【解析】(1)在该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体现的,电流越小说明电阻越大。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C、D两根合金丝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探究导体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3)B、C两根合金丝的材料、长度相同,C合金丝的横截面积小于B的横截面积,而接入C合金丝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B合金丝时更小,说明C合金丝的电阻比B合金丝的电阻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则两根合金丝的长度、横截面积要相同,材料应不同,故应选用A、B两根合金丝。
19.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可以通过_________间接反映甲、乙吸收热量的多少。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甲和乙_________来判断它们吸热能力的强弱。
(2)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两种物质都为26℃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是Q甲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乙。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吸热能力强,甲、乙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
(4)如果使两种液体快速升温,可以的做法是:_________。
【答案】(1)质量 加热时间的长短 升高温度 (2)小于 (3)乙 1:2 (4)减小两液体的质量
【解析】(1)[1]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通过比较甲乙升高的温度,比较甲乙吸热能力。
[2]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加热相同时间,酒精灯释放热量相同,甲乙吸收热量相同,加热时间不同,酒精灯释放热量不同,甲乙吸收热量不同,故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甲、乙吸热多少。
[3]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甲乙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比较甲和乙升高温度来判断它们吸热能力的强弱,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低的液体吸热能力强。
(2)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两种物质都为26℃时,甲加热时间小于乙加热的时间,则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是Q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1nm来量度,故A错误;,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府谷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