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测量工具中,测量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B. 托盘天平
C. 秒表D. 温度计
2.第二届东亚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于2024年10月27日圆满结束。如图所示,半程马拉松比赛起点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终点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全程约21.1公里,中国运动员以1:03:39的成绩夺得东亚半马第一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1公里表示位移
B. 1:03:39表示时间
C. 运动员跑完半马的平均速度约为21km/ℎ
D. 终点裁判在判定运动员冲线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3.汽车400m直线加速赛中,两赛车同时从起点线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达到各自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最后同时冲过终点线。下列描述两赛车运动过程的v−t图像和x−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水平向左加速时,水对运动员作用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某同学面对墙壁练习打壁球。该同学将球从A点打出,一段时间后球垂直打在墙壁上的B点,反弹后落在地面上的C点。B点离地高度ℎ=5m,B、C两点的水平距离x=5m。不计空气阻力,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 球从A运动至B的时间大于从B运动至C的时间
C. 球在B点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 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10m/s
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家用胶棉拖把擦玻璃,拖把头质量为0.25kg,拖把杆质量不计。当拖把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时,该同学沿拖把杆施加大小为5N的推力,使得拖把头沿玻璃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cs37°=0.8。则拖把头与玻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0.3B. 0.4C. 0.5D. 0.6
7.如图所示,一游戏要求参与者用手托一道具沿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该道具由轻杆相连的两小球构成,两小球质量均为m,手掌水平且手掌与小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为确保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手与道具始终保持相对静止,道具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sinα最大为( )
A. μ
B. 1μ
C. 1 μ2+1
D. μ μ2+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如图所示,伽利略利用滴水计时法(滴水时间间隔相等)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冲淡”重力影响,让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若听到第一滴水滴声时将铜球静止释放,则当听到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水滴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球的速度之比为1:2:3B. 铜球的速度之比为1:3:5
C. 铜球距离释放点的距离之比为1:4:9D. 铜球距离释放点的距离之比为1:2:3
9.如图所示,用一双筷子夹起一方形木块并保持静止状态,筷子相互平行且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 仅增大筷子对木块的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仅减小筷子与水平面的夹角θ,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10.如图所示,跑步机履带宽度d=60cm,履带外侧机身上有正对的A、B两点,A点到履带最右端距离L=80cm。一玩具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出发后,其相对于静止履带的速度大小v1=6m/s,履带的速度大小v2=3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玩具车到达履带对面的最短时间为0.1s
B. 玩具车若能到达B点,则运动时间为0.2s
C. 玩具车若能到达B点,则车头需与A点左侧履带边缘成30°夹角
D. 若履带速度大小可调,要使玩具车仍能到达履带对面,履带速度不能大于10m/s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学习小组利用图(a)所示仪器研究某根橡皮筋的弹力和长度的关系,橡皮筋水平放置,一端与带刻度的“L”形木板固定,另一端利用轻绳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准确读取拉力传感器示数F和橡皮筋长度l,画出F−l图像如图(b)所示,l在l0~3l0之间图像为直线,l大于3l0后为曲线。
(1)如图(b)所示,橡皮筋的原长为______;橡皮筋在l0~3l0段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2)橡皮筋长度大于3l0后,每增加相同的长度ΔL,所需增加的拉力ΔF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2.甲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放大法
C.理想实验法
(2)图(b)是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实验中交变电源的频率是50Hz,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保持钩码质量m一定,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实验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后,甲同学画出a−1M图像如图(c)所示,导致出现该图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A.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B.未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C.木板与水平面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量
D.木板与水平面倾角过小,平衡摩擦力不足
(4)乙同学根据甲同学测出的多组实验数据,画出的a−1M+m图像为一次函数,图像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利用图像信息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结果用m、k、b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3.檐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象征,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某建筑的檐铃(可视为质点)质量为200g,悬线质量可忽略。在恒定水平风力作用下,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恒为30°,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水平风力大小;
(2)檐铃对悬线的拉力大小。
14.近年来,国产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其中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尤为关键。某国产汽车在封闭道路上进行多项AEB系统测试,每项测试开始时汽车都以72km/ℎ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已知该汽车紧急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1)测试一:汽车前方21m处突然出现一个假人,系统发现并判定危险级别为“极高”,直接进行紧急制动,试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假人;
(2)测试二:如图所示,汽车前方有另一辆模拟车以18km/ℎ的速度低速行驶。当两车距离缩短至一定程度时,系统判定危险级别为“中等”,先发出提示音提醒驾驶员减速。若第一声提示音响起后的2s内驾驶员未采取任何操作,系统将进行紧急制动。要使得汽车不与前车相撞,系统应在两车距离多远时开始发出提示音。
15.如图所示,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上表面左半部分粗糙,右半部分光滑,木板长度L=4m,质量M=1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一可视为质点、质量m=1kg的滑块放置于木板右端,滑块与木板的左半部分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现对木板施加一方向水平向右,大小F=10N的外力,当滑块刚进入木板的左半部分时撤去外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滑块进入左半部分前,滑块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全过程滑块的最大速度;
(3)滑块最终停在木板上的位置与木板左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D
8.AC
9.CD
10.AD
11.l0 F0l0 增大
12.A 1.36 B C km
13.解:(1)(2)对檐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T=mgcsθ=200×0.001×10 32N=4 33N
F=mgtanθ=200×0.001×10× 33N=2 33N
答:(1)水平风力大小2 33N;
(2)檐铃对悬线的拉力大小为4 33N。
14.解:首先将汽车速度v0= 72km/ℎ换算为国际单位制,72km/ℎ=20m/s。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汽车最终要停下,v =0)已知加速度a=−10m/s2(与速度方向相反),则汽车刹车的位移x=v2−v022a= 20m。
比较刹车位移x = 20m与人和车初始距离21m,因为2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