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实验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7048/0-17389436629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淄博实验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7048/0-17389436629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淄博实验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7048/0-17389436629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淄博实验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实验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时,北京时间为
A.21日21时28分B.22日15时28分
C.22日13时28分D.22日23时28分
2.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下图为我国某乡村聚落的卫星影像。该聚落:建成历史较短;内部构成松散,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户均宅基地面积多为数亩,每个院落由居住空间和养殖空间构成,养殖空间数倍于居住空间;家庭居住空间离自家耕地通常在3—5千米以内。此类聚落景观在当地广泛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聚落的位置,最接近的地理界线可能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秦岭—淮河”一线
4.推测该乡村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规划,保障农民收入B.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
C.经济落后,人口大量外迁D.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5.为适应气候和农事活动,当地居住建筑形成了特有风格。下列图示中最符合该聚落居住建筑营造特征的是( )
A. B. C. D.
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发生再次流动。某研究团队对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再次流动的空间选择进行调查,调查样本累积经过两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且首次流出地(户籍地)、首次流入地、再次流入地均为不同城市。下表为首次和再次流动网络中出、入度排名前10的城市(出度和入度分别表示某城市输出人口和输入人口的强度;出、入度强度越大,排名越靠前)。完成下面小题。
6.对首次人口流动与再次人口流动吸引力大小相似的直辖市有( )
A.北京市和上海市B.北京市和天津市
C.上海市和重庆市D.天津市和重庆市
7.据表推测,与首次流动人口相比,再次流动人口( )
A.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B.平均流动距离小
C.东西向流动趋势明显D.流动空间范围大
8.整体来看,再次入度排名靠前的城市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落户政策较宽松B.房价与收入之比较高
C.第三产业占比大D.医疗卫生体系较完善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5。长期以来,榆林煤炭化工层次较低。近年来,榆林市对煤炭化工产业链进行了升级。下图示意榆林市产业链升级前后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与沿海石油化工相比,榆林市发展煤炭化工突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B.靠近消费市场C.产业链完整D.接近原料产地
10.榆林市煤炭化工新增产业链( )
①煤炭利用方式更加多样②生产布局更加集中③技术含量增加,利润提高④废弃物零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目前榆林市煤炭化工没有向终端应用方向发展,是因为( )
A.终端应用产业基础薄弱B.终端应用产品市场需求量小
C.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D.水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小
在福建省宁德市的一个偏僻小渔村中,发现了用“碗”盖的房子,历经300年至今保存完好。盖房子实际上用的是碗胚,碗胚是窑厂做碗的工具,在高温火烧中铸成但在制作陶碗过程中用过几次就得废弃,当地人用其建造房屋,发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优势。图为瓷碗房和碗胚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普通砖石房相比,瓷碗房居住环境更( )
A.干爽温暖B.安静凉爽C.风畅气顺D.光照充足
13.瓷碗房历经300年至今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碗胚可以( )
A.耐风蚀水蚀B.抗地震崩裂C.耐海浪侵蚀D.抗台风侵袭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构造运动稳定期,河流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构造运动剧变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图示意我国某山区河流河谷剖面图(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表示阶地级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任一级阶地形成时期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稳定-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稳定-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D.地壳下降-流水沉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
15.图中公路选址于T1,河流阶地,主要原因是( )
A.保护生态B.地势低平C.防御洪水D.方便农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统计,俄罗斯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其出口量约占全球的21%。该国小麦种植区内的冬小麦出粉率更高,冬小麦和春小麦分别于每年7月上旬和9月开始收割。2000年以后,俄罗斯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大大提高了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22年2月24日,我国海关总署开放俄罗斯小麦全境进口,进口价格总体低于国内小麦价格。下图为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分布图,下表示意俄罗斯小麦产量和出口量。
(1)根据俄罗斯小麦种植区的分布特点,从土地角度指出俄罗斯小麦主产区的优势。
(2)说明2000年以来俄罗斯小麦种植结构变化对其开拓国际粮食市场的促进作用。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登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1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图2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如下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1)从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和西北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高的原因。
(3)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现实意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简称小北干流(下图),其平面形态呈哑铃状,上下两段较宽,中间河段较窄。该河段水流散乱,心滩、汉流十分发育,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型河道。小北干流中段有罕见的“揭河底”现象,河床被通过的高含沙洪水剧烈冲刷,厚达1米左右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然后在短时间内破碎、塌落被冲散带走。一次“揭河底”过程可将河床冲深几米乃至十几米,对小北干流和下游河段产生较大影响。
(1)分析小北干流成为堆积游荡型河道的原因。
(2)分析小北干流中段发生“揭河底”现象的原因。
(3)评价“揭河底”现象对小北干流和下游河段的影响。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期进入最盛之时(约2.1万年前),全球气温降低8-13℃,当时我国东部海面下降了大约130米,渤海陆架出露,呈现沙漠景观。距今1.8-1.2万年,气温回升。距今8000年开始,原先出露的陆架又变成海洋环境。据科研钻探显示,渤海东南部海底存在埋藏黄土,部分黄土出露于沿岸。该区域黄土颗粒粒径明显大于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粒径,且在黄土中发现了海相有孔虫(单细胞动物)化石。下图为渤海海区埋藏黄土与出露黄土分布及成因模式图。
(1)专家判断:渤海黄土来自末次冰期渤海陆架的沙漠,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不同。请你说明专家的判断依据。
(2)说明渤海海底黄土形成及被埋藏的过程。
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
地理答案
16.(1)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
(2)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其总产量不断增大,供给稳定性增强,利于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冬小麦单产高,单位粮食产量投入少,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势明显;出粉率高,品质优于春小麦,国际市场竞争强。
17.(1)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或地势第二阶梯的)东北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以及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分布在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质量等级较低的地区;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
(2)两地区马铃薯种植规模大,集中度高,商品性强;土地贫瘠,与其他主粮相比,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较高;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种植马铃薯可节约水资源;西南地区可利用冬闲地种植,提高耕地利用率。
(3)相比我国传统的三大主粮,马铃薯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可增加我国粮食供给数量;马铃薯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占用优质耕地少,不与其他主粮争地抢水,有利于集约利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18.(1)小北干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原有主河道废弃:夏季高含沙洪水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常冲出新的主河道。
(2)夏季暴雨,形成高含沙洪水;上游的汾河、涺水汇入干流,中段流最增大;中段河道突然缩窄,流速增大,侵蚀力强。
(3)有利:形成河床深槽,有利于小北干流泄洪排沙。不利:造成小北干流主河道摆动,加大了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威胁,使防洪抢险的压力增大: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水库和河道,增加其泥沙淤积。
19.(1)渤海西部没有黄土沉积(或该处的黄土与黄土高原的黄土不连续,或仅在渤海陆架的东南部有黄土);若同源,则该处黄土颗粒粒径应该比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粒径小(或该处颗粒粒径比黄土高原颗粒粒径大);渤海黄土里有海洋生物化石,黄土高原的黄土无海洋生物化石(或该处黄土与西部沙漠物质成分相似)。
(2)末次冰期,冬季风将渤海陆架西北部的沙漠(细)颗粒(侵蚀)搬运,在东南部沉积而成。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淹没陆架,海水沉积,埋藏黄土。排名
首次出度
首次入度(再次出度)
再次入度
1
重庆市
广东省深圳市
上海市
2
安徽省阜阳市
广东省广州市
北京市
3
河南省周口市
广东省东莞市
天津市
4
湖南省邵阳市
北京市
江苏省苏州市
5
河南省南阳市
上海市
浙江省杭州市
6
河南省信阳市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
7
安徽省六安市
浙江省杭州市
广东省深圳市
8
四川省南充市
浙江省温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9
安徽省安庆市
陕西省西安市
福建省厦门市
10
江西省上饶市
四川省成都市
浙江省宁波市
注:不含港澳台数据。
年份
冬小麦
春小麦
小麦出口
量(万吨)
播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播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2000年
793.3
1720
1527.2
1730
140
2005年
899.9
2900
1497.9
1870
1220
2010年
1269.9
2790
1391.5
1360
1390
2015年
1335.4
4210
1347.9
1970
3070
2018年
1529.6
5290
1196.8
1920
5480
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2016年
0.87
1.71
1.68
0.74
0.16
2020年
0.8
1.64
1.76
0.82
0.1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B
A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pdf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