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6725/0-17389393604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6725/0-17389393604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6725/0-17389393605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kJ,02ml/,则v=0,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单选题 共36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S 32 O 16
1. 化学与工业生产、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原理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B. 将解放桥的桥墩钢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以减缓桥梁的腐蚀
C.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来制备铝
D. 锌锰干电池工作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锌比铁活波,发生腐蚀先消耗锌来保护铁,属于牺牲阳极法,A错误;外加电流法原理是将桥墩钢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以起到减缓桥梁的腐蚀,B错误;为分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发生电离得到离子,所以无法通过电解熔融的来制备铝,C错误;原电池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池在工作中除了转化为电能外,同时还有热能伴随,D正确;
故答案为:D。
2.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加快反应速率
B.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的燃烧热为,则
D. 稀盐酸与稀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答案】B
【解析】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A错误;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吸热反应,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氢气的燃烧热是1m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一水合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则稀盐酸与稀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合成氨时,一般采用的高温条件
B.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C. 配制溶液时,常将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
D. 去除锅炉水垢时,可先用溶液处理,然后用酸除去
【答案】A
【解析】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但400℃~500℃左右催化剂活性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选;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氯气溶解度,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Fe3++3H2O⇌Fe(OH)3+3H+,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可以抑制铁离子的水解,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选;硫酸钙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碳酸钠溶液后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钙,最终将硫酸钙转化成碳酸钙,然后用酸除去,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
答案选A。
4. 已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反应速率,注意速率单位统一;
A.v(X)=0.02ml/(L⋅s),则v(Z)=0.3ml/(L⋅min);
B.v(Y)=0.6ml/(L⋅min),则v(Z)=0.3ml/(L⋅min);
C.v(Z)=0.4ml/(L⋅min);
D.v(W)=0.08ml/(L⋅s),则v(Z)=1.2ml/(L⋅min);
故选D。
5. 为将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A. B.
C. D.
【答案】C
【解析】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需要形成原电池,并且铝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非氧化性稀酸,据此分析判断。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离子和氢气,与题中方程式不相符,A错误;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与题中方程式不相符,B错误;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氢气,铝为负极,铜为正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两个电极均为铝,不能达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D错误;
故答案选C。
6.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其它条件一定,平衡时压缩体积增大压强,v(正)减小,v(逆)增大
D. 消耗,反应转移0.2ml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放热反应,据反应能自发进行判断,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A错误; 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其他条件一定时,平衡时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未指定标准状况,所以无法计算2.24LCl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
故选B 。
7. 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后C的浓度增加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内,
C. 5min时,D的物质的量为0.3ml
D. 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恒容条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内,B为固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速率,B错误;5min时,C的浓度增加了,则D的浓度增加,体积2L,则D的物质的量为0.3ml,C正确;当时,未说明正逆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该电解质装置,铁与电源正极相连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与负极相连做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无法实现铁制品表面镀铜,A错误;通过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H2所需的时间或一定时间收集H2的体积大小来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B正确;将平衡球放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水中,根据不同温度下气体颜色的深浅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C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Cl2具有氧化性,可以用淀粉KI溶液检验,D正确;
故选A。
9. 某化学反应速率,在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如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
A. ;放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热反应
D. ;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当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v逆>v正,即平衡逆向移动,因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向为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选B;
故选B。
10. 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稀释的醋酸,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
B. 的醋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
D. 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答案】C
【解析】稀释醋酸溶液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pH<7,故B错误;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所以氢离子的浓度是原来的一半,所以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0.1 ml/L,即pH=1,故C正确;c(H+)=10-pH,硫酸是强电解质,氢离子完全电离出来;醋酸是弱电解质,氢离子部分电离,c(醋酸)>c(H+),所以醋酸消耗氢氧化钠比硫酸多,故D错误;
答案选C。
11. 、、分别表示酸的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室温下,说明的电离度一定比HCN的大
B. 室温下向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
C. 25℃时,pH均为4的盐酸和溶液中不相等
D. 两种难溶电解质做比较时,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
【答案】B
【解析】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电离常数、温度等都有关,仅由电离常数无法比较电离度,A错误;=,Ka和Kw均不变,故不变,B正确;水的离子积适用于酸、碱、盐溶液,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25℃时,盐酸和溶液中相等,C错误;只有具有相同结构的难溶物(如AgCl、AgBr、AgI)Ksp小的溶解度小,而不同结构的 (如Ag2SO4和AgI)K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D错误;
故选B。
12. 室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B. d点溶液中
C. 滴定过程中可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D. 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答案】A
【解析】由a点可知,0.1ml·L-1HA溶液的pH=3,说明HA为弱酸,c(H+)=1.0×10-3ml/L,则 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故A正确;d点溶液为NaA溶液,由于A-发生水解,则c(Na+)> c(A-),故B错误;滴定终点生成NaA溶液,Na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错误;b点溶液表示10 mL 0.1 ml·L-1 NaOH溶液与20 mL 0.1 ml·L-1 HA溶液混合,反应后为等浓度的NaA与HA的混合溶液,由图可知,此时溶液显酸性,则HA的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成程度,故粒子浓度关系为:c(A-)>c(Na+)>c(HA) >c(H+)>c(OH-),故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 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其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已知:
①
②
则与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研究表明CO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往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3mlCO与0.4ml,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图片版),共9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