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600/0-17389382564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600/0-17389382564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600/0-17389382564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40分,完成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③①②
2. 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B.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 地球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
D. 地球的极半径小于赤道半径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②天圆地方→④根据月食推测→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的卫星照片,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A正确;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B正确;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错误;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极半径小于赤道半径,D正确。题目需要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3. ④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23.5°S,90°E) B. (23.5°S,90°W)
C. (23.5°N,90°E) D. (23.5°N,90°W)
4.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东半球 B. ②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D. 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向
5. 图示这一天,对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时刻①地即将进入黑夜 B. ②地是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
C. ③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D. ①地昼短夜长
【答案】3. A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纬度为南纬23.5°S,④地的纬度为排除CD;两条相临的经度差为4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④地经纬度位置是(23.5°S,90°E),故选A。
【4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地经度为 45°W,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位于西半球;②地位于南极圈上,位于60°-90°之间属于高纬度地区;②地位于135°W经线上,③地位于45°E经线上,C错误;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向,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图示这一天,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②地位于南极圈上,是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①地即将进入白昼;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③地无阳光直射现象;①地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B正确,故选B。
2023年10月31日,宁波几名大学生制作的一只超大氦气球,带着玩具熊飞到2.8万米的高空,最终降落在辽宁阜新和内蒙古通辽交界处的稻田里。图1示意“玩具熊飞上万米高空”视频截图,图2示意玩具熊降落地,图3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对玩具熊降落地所处纬度及当天可能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温带,冰天雪地 B. 高纬度,春暖花开
C. 低纬度,酷暑难耐 D. 北温带,秋高气爽
7. 玩具熊飞行期间,地球在图3的大致位置及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①,极昼现象 B. ②,昼长夜短
C. ③,昼短夜长 D. ④,昼夜平分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玩具熊降落的地点大致在43°N,122°E,地处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此时为10月31日,为北半球的秋季,此时秋高气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玩具熊飞行期间为2023年10月31日前后,地球公转轨迹位于秋分日(9月23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即③附近,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运用皮尔斯梅花投影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中①——⑦代表七大洲,甲、乙、丙、丁代表四大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 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9. 图中构成菱形的粗线表示( )
A. 本初子午线 B. 赤道 C. 回归线 D. 极圈
10. 通过观察,④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8. B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甲是大西洋,呈“S”型;乙是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丙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丁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故选B。
【9题详解】
图中构成菱形的粗线表示赤道,赤道穿过⑥非洲中部、④南美洲北部和⑦亚洲东南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南美洲和⑤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B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两个大题,共25分,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答在其他区域不能得分。)
1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泥石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图中,王村位于李村的____方向,图中等高距为____米。两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沿①、②两条路线爬到山峰A,更省力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5)根据李村、王村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当泥石流发生时,右图中甲、乙、丙三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
(6)用直尺量算到图中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答案】(1)山峰 陡崖 山脊 山谷
(2)东北 100 151
(3)①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4)山地 (5)李村 乙
(6)8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峰;B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叠,是陡崖;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小问2详解】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按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辨别方向,依据指向标,图中王村位于李村的东北方向。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图中两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863﹣712=151米。
【小问3详解】
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稠密表示坡度陡峭,可判定,沿①、②两条路线爬到山峰A,更省力的是①路线,因为①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小问4详解】
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
【小问5详解】
图中李村位于山谷的下方,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当泥石流发生时,逃生方向应该是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跑,图中甲乙丙三种逃生方向,正确的应是乙。
【小问6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图中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8千米。
12. 某校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草原和沙漠广布。西亚民居特点是墙厚窗小平顶,这种设计与当地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的气候相适应。当地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
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_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气温共同特点是____。
(2)从全球气候空间分布来看,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是____。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影响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
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聚落的关系
甘蔗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雨热同期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会遭受冻害。
(4)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____(填数字序号),这种气候类型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
(5)①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
(6)欧洲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数字序号),其特征是____。
(7)结合“西亚民居和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试分析该民居墙厚、窗小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
(2)减少 海陆因素
(3)海拔因素(地形地势)
(4)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地中海沿岸 (6)③ 全年温和湿润
(7)墙厚:阻隔高温,夜晚保温作用。
窗小:防风沙,减少阳光直射。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热带气候,包括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和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其气温的共同特点是全年高温。
【小问2详解】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跨经度广,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因此,降水量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
【小问3详解】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征。
【小问4详解】
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遭受冻害,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②气候类型冬季气温低于0℃,③全年温和湿润,不适宜种植甘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问5详解】
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可知①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小问6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与图中③一致。
【小问7详解】
西亚地区以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有助于隔热,白天保持室内凉爽,夜晚则提供保温作用;窗小则可以减少热量进入室内,减弱太阳辐射,使室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同时利于防风沙。民居结构适应了当地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以提高居住舒适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