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3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3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3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37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39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41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42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6/0-17387673934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
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制备气体: 、 、CH4等。
制备气体:Cl2、C2H4等。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装置举例(1)Cl2的实验室制备
(2)SO2的实验室制备
(3)NH3的实验室制备
4.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
(1)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2)装置(Ⅱ)储气式集气。气体从橡胶管进入,可将水由A瓶排入B瓶,在A瓶中收集到气体。
7.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
(3)尾气处理装置(见下图a、b、c)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②制取CO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③制取H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
1.判断下列试剂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判断下列气体的吸收或收集方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根据装置和下表内的物质(省略夹持、净化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图1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是图2),其中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一、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
稀硝酸和Cu反应生成NO,NO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NO,进气方向是N→M,故A符合题意;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O3反应生成硫酸盐和NO2气体,因此无法检验SO2的氧化性,故B不符合题意;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溶于饱和NH4Cl溶液,不能用排饱和NH4Cl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该实验没有加热装置,因此不能产生氯气,故D不符合题意。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如下装置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A.制备收集C2H4:连接a→c→gB.制备收集NO:连接b→c→e→dC.制备收集NH3:连接b→d→e→cD.制备收集Cl2:连接a→f→c→e→d
制备C2H4没有控制温度的温度计,A错误;NO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浓硫酸吸收多余的NH3,易发生倒吸,C错误;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D正确。
二、气体制备装置的改进与创新3.制备适量SO2,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比较H2SO3、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并探究SO2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Y是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产物是SO2B.试剂Z是NaOH溶液,用来处理尾气C.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D.试剂X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由图可知,打开a、关闭b时,SO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过量的SO2,试剂Y为品红溶液,可检验SO2是否除尽,然后CO2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可比较二者酸性强弱;关闭a、打开b时,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反应中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试剂Z为NaOH溶液,在反应中可用于吸收尾气,以此解答。
4.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功能的是
A、B、C可以利用压强差控制反应;D没有隔离板,所以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Ca3N2是一种极易潮解的试剂。某小组利用氨气与钙反应制备氮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C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3Ca+2NH3 Ca3N2+3H2C.实验过程中,先启动装置A处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D.从产品纯度考虑,装置C、D之间应该增加E装置
氨气易溶于水、极易与酸反应,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A正确;C中硬质玻璃管中NH3和Ca反应生成Ca3N2和H2,故B正确;实验过程中,先启动装置A处反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故C正确;装置E中氯化钙带有结晶水,失去吸水作用,故D错误。
6.[2021·天津,15(1)(2)(3)(4)]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制备O2。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1)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仪器构造可知,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和锥形瓶。
(2)乙装置中,用粘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 H2O2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即可,此时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的H2O2溶液被压入
长颈漏斗中,与MnO2分离
乙装置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粘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 H2O2溶液至刚好没过MnO2固体,此时可以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导管导出。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此时由于气体还在产生,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可观察到试管内的H2O2溶液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MnO2分离。
(3)丙装置可用于制备较多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还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丙装置用圆底烧瓶盛装H2O2溶液,可用于制备较多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H2O2溶液会被压入安全管中,可观察到安全管中液面上升,圆底烧瓶中液面下降。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使反应速率减慢,还可以打开弹簧夹K2,使烧瓶内压强降低。
(4)丙装置的特点是_____(填序号)。a.可以控制制备反应的开始和结束b.可通过调节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控制反应的速率c.与乙装置相比,产物中的O2含量高、杂质种类少
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制备反应的开始和结束,a正确;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通过调节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控制反应的速率,b正确;丙装置用圆底烧瓶盛装H2O2溶液,与乙装置相比,可用于制备较多O2,但产物中的O2含量和杂质种类和乙中没有区别,c错误。
1.(2022·北京,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则淀粉-KI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故A符合题意;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醇不与溴水反应,溴水褪色则说明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丙烯,故D不符合题意。
2.(2022·山东,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通入CO2气体依次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CaCO3+H2O+CO2===Ca(HCO3)2,由于在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最终瓶中仍有白色晶体析出,不会得到澄清溶液,A项选;通入Cl2,发生反应:Cl2+2FeCl2===2FeCl3、2FeCl3+Fe===3FeCl2,最终Fe消失得到澄清溶液,B项不选;
3.(2021·北京,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4.(2021·海南,3)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
H2S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故A错误;发生反应:2H2O2 2H2O+O2↑,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故B正确;铁片遇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故不能制取二氧化氮气体,故C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D错误。
5.(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Cl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错误。
6.(2017·全国卷Ⅰ,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4章 第25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巩固提高,内容索引,知识梳理·夯基础,NH3,②SO2的实验室制备,③NH3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收集方法,防倒吸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5章 第29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9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精梳精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新教材),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热点强化12,化学装置图的正误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