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4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5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5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62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6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682557/0-173875927070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小学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冬至》【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十四节气歌,邯郸冬至夜思家,九九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到12月份时,太阳直射点往南半球移动,在12月22日移动到南纬23°26′时,便不在往南移动,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便开始往北移动,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或22日或者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这一天的天气,可以决定农历年的天气。如果冬至这一日,冬雨连绵,那么农历新年就是艳阳高照。反之,冬至和风丽日,年初一可就惨了,必定风雪阻途。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唐、宋时期,冬至是皇帝祭天祭祖或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日子,第二天就在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原来“馄饨”是这么来的
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一到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白话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1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国传统节日之冬至主题班会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冬至的历史,冬至的由来,第二章,冬至习俗,冬至的的古老习俗,第三章,冬至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小学主题班会-“学会感恩”【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做个孝顺的孩子,《子路借米孝敬父母》,《沙漠中的一对朋友》,《手术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冬至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冬至起始,寒冷的冬天来临,气象变化,物候现象,传统习俗,文学创作,唐杜甫,《冬至》,《小至》,节气养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