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全解全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0-17387469580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全解全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0-17387469580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全解全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0-17387469581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考试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1-17387469608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考试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1-17387469608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考试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1-17387469609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3-17387469628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答题卡)(全国通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81994/2-1738746961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全解全析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考试版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参考答案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答题卡全国通用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道德与法治
(考试时间:60 分钟,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论语》中蕴含着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启迪智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以上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C.克服缺点,完善自己
【答案】A
)
B.树立志向,实现梦想
D.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方法。
A:“学而时习之”表明要经常复习学到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学习与思考并重,“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从他人身上学习。在这些内容
中,主要反映的主题是“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故 A 符合题意;
BCD:观点不符合题文主旨,故 B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2.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为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需要(
①结合实际,设定人生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
②做好初中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③激荡青春活力,尽情享受青春时光
④以我为中心,培养自强自信的青春态度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规划的含义及重要性、规划初中生活的方法。
①②: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为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需要结合
实际,设定人生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做好初中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过于注重享受而忽视规划与目标设定,不利于长远发展,故③说法错误;
④:以“我”为中心容易导致自私行为,不利于团队合作与他人沟通,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3.下面是小洛的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的部分内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我心中的“我” 父母心中的“我” 同学心中的“我”
)
老师心中的“我”
个子矮、皮肤黑、学 健康、调皮、好动、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热 尊敬老师、关心班集体、管理
习差 孝顺 情开朗 能力强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缺点
③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是认识自己的唯一方法
④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自己的方法、他人评价的意义。
①:个子矮、皮肤黑、学习差是从生理方面来认识自己;健康、调皮、好动、孝顺、热情开朗等是从心
理方面来认识自己;尊敬老师、关心班集体、管理能力强实行社会方面来认识自己,说明我们可以从生
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故①符合题意;
④:父母、同学、老师对我的评价体现了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全面的认
识,故④符合题意;
②: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优点,故②说法错误;
③: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是认识自己的方法之一,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4.“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读古诗文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丰富知识。在 2023 年央视《中国古诗词
大会》节目中,一位民航机长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总冠军。下列说法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
A.只有在央视舞台上展现自己,才能飞得更高,做最好的自己
B.要想飞得更高,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多背诵中华经典古诗文
C.只有身体残疾的人,才能飞得更高,做最好的自己
D.只有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激发自身潜能。
D:一位民航机长获得了《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冠军,体现了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爱的
领域,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故 D 符合题意;
A:“只有……才”、“最”说法绝对化,在央视舞台上展现自己,有助于我们飞得更高,做更好的自己,故 A
说法错误;
B:“最”、“就”说法绝对化,背诵中华经典古诗文有助于我们飞得更高,做更好的自己,故 B 说法错误;
C:“只有……才”说法绝对化,身体残疾的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做更好的自己,故 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启示我们,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尤其是要(
)
A.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分析题文可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要想做好活,一定要先使工具精良,这告诉我们
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故 C 说法正确;
ABD:题干旨在说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未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6.重庆彭水 89 岁母亲生病不肯去医院,而且坐车晕车,于是二儿子陈川和弟弟陈立交替“换班”用背篼将
老人背去医院。这告诉我们(
)
/
A.孝敬父母就一定要在经济上供养父母
B.要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增强责任意识
C.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更要懂得沟通交流
D.尽孝在当下,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家庭的方法。
D:陈川和弟弟陈立用背篼将老人背去医院,启示我们尽孝在当下,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故 D 符合
题意;
A:孝敬父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上的供养,故 A 说法错误;
BC: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 B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7.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是什么?它是老师的爱、微笑、亲切、信任和尊重。”即建立
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
①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
②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
③对老师敬而远之和畏而避之
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A.①②③
【答案】B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②④: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我们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
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要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要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故①②④
符合题意;
③:我们要尊重老师,并不是敬而远之和畏而避之,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
8.樊某因开车期间使用手机,导致车辆失控与停在路边的一辆小汽车和一辆三轮车发生碰撞。为逃避责任,
樊某便叫朋友林某“顶包”。面对朋友的请求,一向讲“义气”的林某答应了下来。2023 年 12 月 8 日,公
安机关依法对林某提供虚假证言的违法行为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此案例启示我们(
①作为好朋友,帮助他人要用正确的方法
)
②只要是给自己招惹麻烦的事,最好不管
③不分是非讲“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朋友
④好朋友就应该有求必应,爽快答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交友需要讲原则。
①③:“林某因提供虚假证言被行政拘留”启示我们:交友需要讲原则,作为好朋友,帮助他人要用正确
的方法,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不分是非讲“哥们儿义气”,是不
讲原则的表现,不是真正的朋友,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当朋友误入歧途时,我们要积极规劝,不能“怕给自己招惹麻烦而不管”,故②说法错误;
④:“有求必应、爽快答应”是不讲原则的表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9.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这表
明友谊(
)
A.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C.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答案】D
B.不是一成不变的
D.是平等的、双向的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真谛。
D:“接受……也主动……”表明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双方相互付出,说明友谊是平等的、双向,D 说法正
确;
ABC: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ABC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10.小明和小强是某校初一年级的两名同学。
/
他们的对话启示我们(
)
①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
②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④集体的发展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生活的作用。
①③:材料中体现了在集体生活中,我们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发展,体现了集体生活对我们的作用,
说明集体是我们的园地,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未体现对待他人评价、良性竞争,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1.一个新生婴儿的诞生,意味着什么?他(她)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给世界增添了新的活力;让
人类生命得以延续,让国家增添栋梁之材这说明了(
①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生命的接续
②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
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④生命的接续,就是指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有接续。
②③:材料中一个新生婴儿对家人、对世界、对人类都产生了影响,说明生命是有接续的,一代又一
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故②③
符合题意;
①:“就是”说法绝对化,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生命的接续,而是应该把有限
/
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故①说法错误;
④:“就是”说法绝对化,生命的接续不仅仅是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还有精神生命,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2.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居安思危,思则
有备,有备无患。”告诉我们(
A.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B.要树立规则意识
)
C.要增强风险意识
D.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安全的知识。
C:“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意思是在安全的环境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
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告诉我们守护生命安全要增强风险意识,故 C 说法正
确;
AD: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强调的是树立风险意识的必要性,故 AD 不符合题意;
B:树立规则意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 B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3.2024 年 3 月 25 日是第 29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
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①发生踩踏时逆着人流行进 ②煤气泄漏应及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
③发生火灾时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④遇落水者立刻见义勇为下水施救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防护能力的相关知识。
①: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时,要保持冷静、避开人流,万一不幸被卷进拥挤的人群中,要顺
着人流方向走,逆着人流行进容易被推倒,故①说法错误;
②: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窗户,防止人员中毒或爆炸,故②说法正确;
③: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撤离,普通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
故③说法正确;
④:有人溺水时不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故④说法错误;
/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 B。
14.健康是幸福之基,关注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智力、财力、权力,最终拼的是免疫力”。下列做法能够体现
这一观点的是(
)
①学会看产品配料,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②坚守真、善、美,诵读经典,涵养内在品格
③遇事不做过激行为,有规律生活,爱惜身体
④尽情享受“舌尖上的幸福”,不约束,随心所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学会看产品配料表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健康的食品,减少对身体有害成分的
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故①符合题意;
③: 不做过激行为和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力,这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
故③符合题意;
②:坚守真、善、美和诵读经典,有利于滋养心灵,与身体健康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不约束随心所欲地饮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增强免疫力,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5.2023 年 12 月 22 日,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
我国,春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承载着家庭团圆、和谐美满、祈福祝愿、追求美好未来、传
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过春节(
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多与同学、老师交流,过出春节的精彩,让生命充盈起来
③学会滋养心灵,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可以减少锻炼,多睡睡懒觉
)
A.①②③
【答案】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家庭、滋养心灵。
①②③:春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多
与同学、老师交流,过出春节的精彩,让生命充盈起来;学会滋养心灵,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
④:这一做法不利于身体健康,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6.某位马拉松运动员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前,我都会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比较
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开
始后,我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
赛程,就被我这样跑完了。这说明(
)
①设立的所有近期目标应指向长远目标
②实现了近期目标,就实现了长远目标
③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比,并不重要
④实现近期目标鼓舞我们继续奋发向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①④:题干中,“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向第二个目标
冲去”这启示我们设立的所有近期目标应指向长远目标;实现近期目标鼓舞我们继续奋发向上,故①④
符合题意;
②:实现了近期目标不一定就实现了长远目标,故②说法错误;
③: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都重要,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7.小宇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难度加大,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成绩下降了,老师对
他的表扬也没有以前多,他整日闷闷不乐。对此,小宇的正确做法是(
①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
②辍学打工,追求新的生活
③和同伴交流,主动寻求帮助
④承认挫折,不再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逆境。
①③:题文中的小宇要充分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增强自信心,面对挫折,和同伴交流切磋,主动寻
求帮助,战胜困难,故①③说法正确;
/
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珍惜学习机会,故②说法错误;
④:承认挫折,努力寻求正确的应对办法,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8.作家杨绛前半生历经战乱饥荒的动荡岁月,尝尽了生活的苦;后半生,终于苦尽甘来,却又面临与亲
人生离死别的绝望。她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这启示我们(
)
①有忧患意识,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②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学会积极应对
③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不懈怠
④正确对待人生境遇,逆境也有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人生境遇。
②④:题干中,“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这启示我
们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学会积极应对;正确对待人生境遇,逆境也有意义,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选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
③:任何事情,说法绝对,我们做事需要精益求精,不懈怠,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9.2024 年 4 月 28 日,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 1088 人获得奖章,他们中
有工程师、一线工人、医生、快递员、农民工等。这说明(
①广大人民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②所有职业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和学习
④只有劳模对国家贡献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
①③: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有工程师、一线工人、医生、快递员、农民工等,说明广大人民通过劳动
创造美好生活,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和学习,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故②说法错误;
/
④:“贡献最大”说法过于绝对,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
会创造了价值,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20.翻开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单,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熠熠生辉:吴文俊、袁隆平、吴孟超、孙家
栋、程开甲、于敏……他们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祖国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座科
技创新的丰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矢志创新、科技报国的典范。这启示我们(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
B.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C.社会的发展与青少年无关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离开社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做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他们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祖国大地上树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启示我
们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要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故 B 说
法正确;
A:材料主要说明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并未体现“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青少年也要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
身社会实践,故 C 说法错误;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
向走好人生道路,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七年级(1)班学生对徐亮同学是否能够当选产生了分歧,班上大多数同学
认为徐亮符合条件,但个别同学不同意。甲同学认为:期中考试徐亮总成绩比自己少了 10 分;乙同学
认为:体育测试 100 米他比徐亮跑得快,自己的书法作品还在区里得过奖,而徐亮没有。通过对比,
徐亮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
结合所学知识,对“徐亮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进行评析。(12 分)
【答案】①徐亮这样想是不对的,不利于他自身的发展。
/
②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
注重沟通,勇于面对,理性应对。
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
己;可以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解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徐亮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徐亮这样想是不对的,不利于他自身的发展。
论据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论据③: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2.(16 分)七年级某班道德与法治老师布置同学们整理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下面是小
道同学分享的学习收获,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友谊与成长同行】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
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
乐。与朋友同行的路上,我们渐渐懂得,交友既需要热忱、激情,也需要方法、智慧。
(1)阅读材料,说一说交友需要哪些智慧?(5 分)
【美好集体有我在】某校七年级(1)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以下是该班的班级管理经验分享。
经验一 班级管理实行学生自治,自己设计班徽、民主选 经验二 每一次有比赛,无论是个人赛还是集
举班干部、共同制定班规、自行调换座位……大家共同 体赛,都是一群人的战斗,每个人都能各尽其
遵守、共同管理。
能,发挥所长。
(2)结合材料并思考,你能从分享的管理经验中汲取哪些建设美好集体的经验?(5 分)
【规划与梦想同行】
(3)请你对自己的初中生涯进行规划,并完善下面的初中生活规划书。(6 分)
初中生活规划书初中生涯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我们要做时代的追梦人!朝着梦想前进,我要在初
中阶段做好规划,确立初中阶段的发展目标:
/
品德方面:①
。
。
。
。
学业方面:②
身心发展:③
劳动与社会实践方面:④
【答案】(1)①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②交友需要慎重选择。③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④交友
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⑤交友需要讲原则。
(2)①建设美好集体,需要确定共同的愿景;②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树立主人翁意识;③建设美好集体,
需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④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⑤建设美好集体,
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
实的知识基础,为未来职业生涯储备坚实的知识;
心灵;
成为高度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扎
积极锻炼身体,多读书,读好书,滋养自己的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形成自立自强的能力。
【解析】考点考查:交友的方法;建设美好集体的方法;规划初中生活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民, 需要运用交友的智慧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交友既需要热忱、激情→可链接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关键词②:交友也需要方法、智慧→可链接需要慎重选择;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交友需要
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交友需要讲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民, 需要运用建设美好集体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班级管理实行学生自治,自己设计班徽、民主选举班干部、共同制定班规、自行调换座→
可链接需要确定共同的愿景;需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关键词②:每一次有比赛,无论是个人赛还是集体赛,都是一群人的战斗→可链接要树立正确的合作
与竞争观念;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
关键词③: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可链接需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小问 1:本问考查在品德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小问 2:本问考查在学业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小问 3:本问考查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小问 4:本问考查在劳动与社会实践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23.(12 分)生命的存在和生长给世界以生机和希冀,让一切变得有意义。某中学开展“珍爱我们的生命”
主题教育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启智·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责的。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会珍视它,在行动前思考后果,保持良
好的判断力,从而避免鲁莽行事和不负责任的决策;我们也会用超凡的勇气面对挑战,以无畏的态度迫求
更高的生命价值。
观点一
因为敬畏,所以无畏。
观点二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1)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生命的看法。(3 分)
【润心·滋养心灵】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并说明理由。(9 分)
【答案】(1)①对生命心存敬畏,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②观点一“因为敬畏,所以无畏”的意思是,
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③观点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意思是,
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2)观点一:错误。①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
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②除此之外,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
折和困难。
观点二:正确。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②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
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
【解析】考点考查:敬畏生命的情怀、滋养心灵的要求、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敬畏生命的情怀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因为敬畏,所以无畏→可链接对生命心存敬畏,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生命心存敬畏,
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关键词②: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可链接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保持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即可。
观点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
正误判断:正确。
论据:滋养心灵的要求。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全解全析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考试版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参考答案docx、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答题卡全国通用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考试版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2参考答案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答题卡全国通用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考试版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01参考答案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答题卡全国通用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