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1388/0-17387273104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1388/0-17387273105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1388/0-17387273106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句子摘自原文,应该放在文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2分)
1.默写。(8分)
古人常用“日”“月”“风”“雨”等自然景物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山、月、江水的融合变幻,衬托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李白《峨眉山月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窗外肆虐的风雨,化为戍国征战的金戈之声,表明诗人报国之心(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回家团聚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李商隐《夜雨寄北》)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6分)
罗刹道:“pō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刹挣脱手,举剑来迎。行者随又轮棒便打。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这一场好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pō( )猴掣出( )
(2)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选文是孙悟空_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调芭蕉扇,孙悟空借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结合整本书内容,写出罗刹与孙悟空之间的“仇隙”是什么。(2分)
3.班级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活动一 标语设计】下列对联适合做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的是( )(2分)
A.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B.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C.白发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园心。D.蹉跎莫以韶光老,人生唯因读书好。
(2)【活动二 读法探讨】
学校组织七年级师生读书沙龙活动,并邀请校长参与读书方法交流。以下是部分同学发言: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针对以上同学发言,给在场的校长或同学们提一条合理建议,语言要得体。(2分)
(3)【活动三 阅读感悟】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阅读心得,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4分)
多读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可以丰富我们的能力。爱上阅读,你就会发现好处很多,比如:阅读能够增长人的知识,阅读___________,阅读___________,阅读能够提升人的修养。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①划线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结合上下文,将两处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二、阅读(40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1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因此,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竟然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有删改)
【材料二】
①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②每一种动物都应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③令人(惊讶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④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回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丰子恺)
(选目《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注释]稔(rěn):庄稼成熟。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处括号内符合语境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材料二划线部分语言富有特色,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6.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何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4分)
参照示例:材料三中作者宽容爱护麻雀,因为作者希望丰收,人能与麻雀共享丰收的果实。
7.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就“人与动物应该如何相处”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二]我的名字也带花(15分)
锦上
①那年,我跟爸爸到城里上学,怀着隐隐期待。
②谁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张小花。我还没应,全班就爆出哄笑,几个女生悄悄说,多土的名字啊。【甲】等点完名,我才怯怯地说:“我叫张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我,像在打量另一个星球的怪物。【乙】
③我难过极了,不明白父母为何给我起这个名字。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丙】从此,我不再和别人说话、总坐在教室后排……
④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
⑤我们换了语文老师,在大家的期待中,新老师出现了:她踏进教室的瞬间,宛如一缕清风拂过湖面。她很漂亮,穿着白灰相间的条纹衫、墨绿长裙,蝶形发卡卡起丝丝墨发。
⑥我们鼓掌,她示意安静下来。“今天讲评作文。”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甜的气息。“这篇佳作是最高分哦!”接着用她甜美的声音诵读起来。听到第一句,我愣住了,一股莫名的激动与幸福向我袭来。
⑦读毕,她说:“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猜测起来。她一一否决:“是张小花。”“啊,张小花!”有人重复,故意拉长声音,拖得好像一列慢吞吞的火车。继而,全班大笑。我难堪极了,心跌入了绝望的谷底。【丁】
⑧老师怔了一下,脸上有些愠色,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和:“你们笑什么啊?”笑浪渐渐消失。骄傲的少年总习惯嘲弄一切和自己不同的人和物,终于有人道:“她的名字、带个花,挺……挺俗的。”
⑨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涌现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大家看着这个年轻高雅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翠花联系起来。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我感到她手指的温度,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她在微笑。
⑩不久,她把我调到了前排,送我带着茉莉香的漂亮本子,鼓励我发表文章……中考时,她送我一支钢笔:“加油啊!”然后轻轻抱了抱我。她的头发挨着我的脖子,散发着薄荷的清香。那个炎热的夏天,一下子安静清凉。
eq \\ac(○,11)后来我考上一中,再后来我去上海读大学……某天听到雪村的歌“翠花,上酸菜”,我笑了,不知不觉竟流出泪来。我想起那个叫翠花的老师,想起她给我的微笑、赞许和拥抱。
eq \\ac(○,12)在喑哑无言的青春时光中行走的女孩,有没有人对你说一句: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然后把你拉出自卑张皇的泥沼,送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大路上?我很幸运,我遇到了。
(选自《少年文摘》,有改动)
8.下面句子摘自原文,应该放在文中( )处。(2分)
自卑像是蔓长的藤纠缠着心灵,我用疏离保护自己。
A.【甲】B.【乙】C.【丙】D.【丁】
9.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随父亲进城上学,“我”内心隐隐期待开学点名被嘲笑,“我”感到① →作文被宣读表扬,“我”觉得② →因名字再被嘲笑,“我”感到③ →得到老师鼓励安慰,“我”觉得感动幸运。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
11.文中的年轻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三](14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__________(2)意与日去意:__________
(3)嗤其朴陋嗤:__________(4)恐弟之焦躁也恐: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15.【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__”四字比喻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终会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焦躁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2分)
16.【甲】【乙】两文都提及“宁静戒躁”“节俭戒奢”,在告诫内容上还有哪些不同?(4分)
三、写作(3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35分)
春花烂漫惹人陶醉,冬雪素裹动人情思,总有一处景,让我们流连:白鸽成长引人悲悯,大雁归来让人敬畏,总有一种物,让我们沉思:莎莉文的教导使人温暖,母亲的勤劳令人赞佩,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这些就像一束光,投射进我们的心房,给予我们力量、坚韧、自省、豁达等美好品格。
请以“一束投进心房的光”为题,联系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七年级语文学习质量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2分)
1.(8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6分)
(1)泼 chè
(2)一 借扇子是为了扇灭火焰山的大火,护送唐僧西行。
(3)红孩儿是罗刹(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因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降服,后来被观音菩萨收在身边做善财童子。罗刹(铁扇公主)爱子心切,却不能和儿子常在一起。认为母子俩是被孙悟空拆散,打心里恨孙悟空。
3.(8分)
(1)D
(2)示例1: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安排一节阅读课吗?
示例2:同学,俗语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选择,我们可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3)①“丰富”改为“提高” ②能够拓展人的眼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二、阅读(40分)
[一](11分)
4.自然 惊叹
5.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照管”“训诫”等词赋予麻雀人的动作情态,具体、生动地描摹了麻雀交流、育儿、活动等活泼有趣的日常生活情态,表现了作者观察细致,流露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6.材料一: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材料二: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7.示例:我们要尊重生命,每一个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是与人类共享地球的伙伴;我们要善待动物,这不仅是道德责任,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素养和文明表现。
[二](15分)
8.C(2分)
9.①难过自卑 ②激动幸福 ③难堪绝望
10.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通过自己对长相普通的描述,用“狗尾巴花”来“自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沮丧、自卑、无奈之情。
11.(1)温柔和蔼,如面对学生的调皮,她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微笑着做思想工作;(2)
善良有爱心,如她表扬“我”的作文,给予“我”拥抱,让我拥有自信:(3)富有教育智慧,如她用自己的名字来教育取笑我的同学,巧妙化解我的难堪,保护了我的自尊心。
12.新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我脆弱的自尊心,把我带离自卑孤独的窘境,并不断地激励我,使我变得愈发自信乐观;我认为遇到她是成长困境中的幸运之事,她是人生道路上给予我力量、信心、勇气的良师;结尾一句“我很幸运,我遇到了。”表达了我内心的欣慰与欢喜,传达出对老师的赞美、敬佩、感激(感恩)之情。
[三](14分)
13.(1)修养 (2)意志 (3)讥笑、嘲笑 (4)担心
14.(1)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2)京城子弟变坏,没有一个不是因为“奢”“傲”这两字的。
15.遂成枯落 平心静气
16.[甲]文告诫儿子要明确志向、努力学习、珍惜时间;
[乙]文告诫弟弟不能傲慢无礼,待人做事要谦逊。
三、写作(35分)
17.参照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卷面书写(3分)
3分
2—1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脏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卷,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