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
A. 20g
B. 200g
C. 2kg
D. 20kg
2.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广场上的光束
B.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C. 铅笔好像折断了
D. 墙上的手影
3. 据网上消息,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温度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一只可爱的小狗就因为用舌头舔地上的井盖,被粘住了,动弹不得,如图所示.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 水凝固时放热B. 水汽化时吸热
C.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4. 春节,全国各地中华儿女都通过电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是通过同步卫星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步卫星相对于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B. 用户家的电视机
C. 太阳D. 演播大厅里坐着的观众
5.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 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实像
6. 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 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D. 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7. 生活中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应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 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9tB. 9kgC. 9gD. 9mg
9.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主要是因为( )
A. 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B.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C. 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水将热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0.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纯水B. 酱油C. 酒精D. 植物油
11.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D.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C.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 量杯质量为40g
D.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14. 如图所示是相对而行甲、乙两个物体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B.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C. 相遇时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
D.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15. 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C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由图像可知( )
A. 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 在0~4°C范围内,水具有冷胀热缩的性质
C. 温度等于4°C时,水的密度最大
D. 温度等于4°C时,水的密度最小
二.填空题(共7题,总计 22分)
16. 温度计是根据_____规律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_____为0℃;规定_____为100℃.
17.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kg。
18.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9. 今年5月,中国航天传来好消息:长征5B火箭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为了保护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台的下面要建造一个大水池,发射火箭时,高火焰喷到池水里,瞬时升腾起巨大的白雾,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20. 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填光学原理)。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夹角放置。
21. 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_____________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的.
22. “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 kg/m3,用它制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____kg,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2题,总计6分)
23. 如图,两平面镜相互垂直。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①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两条反射光线,②标出第二次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
24. 如图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2分)
25. 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甲 乙 丙
(1)如图甲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丙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烧杯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烧杯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______。
26.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在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是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3)如图所示,把蜡烛向左移动1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把凸透镜的一半遮挡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27.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______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______ (选项“偏大”或“偏小”)。 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 ______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18分)
28. 一只轮船在海中以20m/s的速度前进,在行驶过程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前面冰山返回的声音,问冰山离发声处多远?(v声=340m/s)
29.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他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了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是14.8g。
(1)请问征征同学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它用到了下面的______(填字母序号)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2)请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大?( )
石家庄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测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约是4斤左右,即2kg,故选C。
2.【答案】:C
【解析】:A.广场上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好像折断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狗的舌头上有液态的水,遇到温度很低的井盖迅速凝固,液态水变为固态,所以把舌头粘在井盖上,液体凝固会放热.故A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变,即相对于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用户家的电视机和演播大厅里坐着的观众都是静止的,但随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所以相对于太阳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即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A正确.
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所以B错误.
C、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实像,但是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C错误.
D、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D错误.
7.【答案】:C
【解析】: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道理是: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且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使水的温度低于沸点,液体不沸腾,起到止沸的效果。但水重新回到锅里,能继续从燃料中吸热,达到沸点后又继续沸腾,所以“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把锅底的燃料拿走,停止给水加热,水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沸腾就会马上停止,因此“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故选C。
8.【答案】:B
【解析】:中学生质量约为60kg,则书包质量不超过人体质量15%,则约为9kg。
故选B。
9.【答案】:A
【解析】: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当纸盒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盒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盒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时,继续加热纸盒,水温却不再升高,纸盒的温度也不再升高,就不会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只要纸盒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了。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由ρ=m/V得: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已知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所以密度小的质量小,可知酒精的质量最少,酱油质量最多;故应选B.
11.【答案】:A
【解析】:A.日食是由于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不一定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如果空气的密度分布不均匀,会发生光的折射,故B错误;
C.当水里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时在岸上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过去,看到水里的鱼会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故C错误;
D.由于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B、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AB正确;C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D错误.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可得
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误;代入①得m杯=20g,故C错误;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
故D正确;故选D。
14.【答案】:BC
【解析】:AD.由图可知,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要比甲晚出发10s,所以乙在0~30s内先静止后匀速直线运动,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
B.甲在40s内通过了400m的路程,则甲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相遇时,即两条线相交时,甲通过的距离为300m,乙通过的距离为100m,故C正确。
故选BC。
15.【答案】:BC
【解析】:AB.由图可知,水在0~4°C时反膨胀,即水在0~4°C时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图可知,水在4°C时密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二. 填空题
16.【答案】: ①. 液体热胀冷缩 ②. 冰水混和物的温度 ③.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解析】:[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和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然后0℃到100℃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17.【答案】:①. 0.45 ②. 0.9×103 ③. 0.05
【解析】:[1]酒的质量
[2]倒出一半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一半,但密度是不变的,依然等于
[3]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18.【答案】:①. 10 ②. 照相机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v=2f,即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再结合题图可知,可以判断焦距f=10cm.当物距为30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根据该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19.【答案】:①. 汽化 ②. 吸
【解析】: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20.【答案】:①. 光沿直线传播 ②. 30°
【解析】:[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入射角为6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放置。
21.【答案】:①. 直线传播 ②. 折射 ③. 音色
【解析】:[1]树下圆形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的;
[2]能够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3]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不同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进行的.
22.【答案】: ①. 16 ②. 不变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可得
m=ρV= 0.16kg/m3×100m3=16kg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体积无关,故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三.作图题
23【答案】:
【解析】:
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会与原光线平行射出,第二次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为30°,如图所示:
。
24【答案】:
【解析】:
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过焦点,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60∘,则反射角为60∘,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如图:
四.探究题
25【答案】:
(1) 100 a (2) 不能 见解析
【解析】:
(1)[1]如图甲20~40min内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
[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体积越来越大。所以,图乙中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4]甲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100℃不变,若不断加热,乙烧杯中水能达到100℃,但由于甲杯中水和乙烧杯水的温度一样,乙烧杯水不能继续吸热,就不能沸腾。
26【答案】:
(1) 点燃 (2) 1000 (3) 左 ; 缩小 ; 右 (4)仍能
【解析】:
(1)[1]在调整器材高度时,蜡烛是点燃的,因为要调整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才能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2)[2]由图示知,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0.00cm,此时所成的是等大的像,则有
2f=2000cm
那么凸透镜的焦距
f=10.00cm
(3)[3][4]蜡烛向左移动15cm,即物距变远,那么像会变近,所以应将光屏左移动。而物距变成35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5]在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的焦距变成了15cm,透镜的聚光能力减弱,那么像的距离会变远,所以应向右调节光屏。
(4)[6]用白纸遮住透镜的一半不会影响像的完整程度,但会让像的亮度变暗,因为透过透镜的光线减少。
27【答案】:
(1)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 62.4 ;20 ;1.12×103
(2)偏大 ;②③①④
【解析】:
(1)②[1]当放入最小的 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证明砝码过重,需要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所示,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③[3]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④[4]石榴汁的密度为
(2)[5]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桥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
[6]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把步骤调成②③①④即可。
五.计算题
28【答案】:
720m
【解析】:
解:4s内轮船行驶的路程为
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那么冰山离发声处的距离为
答:冰山离出发声处有700m。
29【答案】:
(1) 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B
(2) 3.0×103 (3)53
【解析】:
(1)“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即用到了转换法。
(2)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
这种材料的密度
(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
答:(1)征征同学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它用到了转换法;
(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0×103;
(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53c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