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78649/0-17385867063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78649/0-17385867063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78649/0-17385867063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推敲,准确判断,认真思考,正确填空,操作,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1L水能装满10个容量是100毫升的瓶子。
2.(1分)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1分)一个质数只有2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4.(1分)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一定能拼成钝角。
5.(1分)甲比乙多20元,甲给乙10元后还剩钱数,就等于两人钱数的平均数。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10分)
6.(2分)已知A÷B=15……4,如果A、B同时乘10,则A÷B=( )
A.15……4B.15……40C.150……4D.150……40
7.(2分)数一数,如图中一共有( )个锐角。
A.4B.7C.9D.10
8.(2分)自然数中,两个不同的奇数的和一定是一个( )
A.奇数B.质数C.素数D.合数
9.(2分)读下列各数时,( )读出“零”的个数不同。
A.106000050B.100060500C.100006500D.100000605
10.(2分)“2人3小时加工了60个零件。”算式60÷2÷3,60÷3÷2,60÷(2×3),60÷(3×2)中,求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正确的有( )个。
A.1B.2C.3D.4
三、认真思考,正确填空。(20分)
11.(3分)一个九位整数,各个位上数字如下: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奇数中的合数;百位上最小的合数,其余位上都是最小的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约是 万。
12.(2分)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21,则他们的和是 ,最大的奇数是 。
13.(3分)在横线里填上“>”,“<”或“=”。
5L 980mL 2L30mL 2030mL 6★8÷7▲ 4〇1÷3□
14.(1分)6人5小时加工了360个零件,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 个。
15.(2分)要使3□0÷34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这时商是 。
16.(4分)如图,直线①和②不相交,则互相 ,直线③和④互相 ;∠1= °,∠2= °。
17.(2分)一个两位整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又有因数3。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分解质因数是 。
18.(1分)在长120米的小路两边植树,计划每隔8米栽1棵,最多能栽 棵。
19.(1分)期中检测,小明语文比数学少得6分,两科平均94分。他数学得了 分。
20.(1分)红星小学给学生编学号,设定为7位数字,末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若2306312表示2023年入学的6班里的31号,则2024年人学的3班8号是男生,他的编号是 。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9分)
21.(5分)直接写得数。
80÷16= 30×40= 600÷40= 100÷50= 230÷5÷2
85÷17= 0÷56= 240÷60= 720÷30= 100÷25×4=
22.(5分)列竖式计算。②要验算。
①864÷27= ②770÷19=验算:
23.(9分)脱式计算。
①(204+498)÷13 ②960÷(480÷15) ③900÷15×14
五、操作、观察与计算,不写答语。(18分)
24.(6分)小小观察家。
列式计算:
①一副手套 元。
②一双袜子 元。
25.(4分)小小设计师。
(1)从A村修一条通往国道L的公路,请你画出所修公路的最短线路,标出交点O,并用符号表示出国道L与所修公路的关系。测量所修公路图上距离是 厘米 毫米。
(2)连接B村和A村,测量∠ABC= °。
(3)过A点作国道L的平行线。
26.(8分)小小统计员。
2024年四人小组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如图。
(1)这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 本书。
(2)这一年他们平均每人阅读了21本,列式计算,赵军阅读了 本,并完成统计图。
(3)列式计算,2024年他们平均每个月读了 本。
六、收集信息,解决问题。(28分)
27.(5分)用班费购买奖品。能够买几个日记本?
28.(5分)王阿姨做服装,照这样计算,做160套需要多少天?
29.(5分)贾庄修一条水渠,照这样速度,80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30.(5分)毛大伯480元购进了8箱鲜果橙。每瓶多少元?
31.(8分)四年级师生110人租车去春游。
(1)如果只租一种车,租哪种车比较便宜?列式计算说明理由。
(2)如果同时租两种车,你计划怎样租省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5分)
1.【分析】根据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升=1000毫升,换算单位,判断即可。
【解答】解:1升=1000毫升
1L水能装满10个容量是100毫升的瓶子。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积单位的换算。
2.【分析】主要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千万和亿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解:10个一千万是一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T。
【点评】本题考查了十进制计数法的认识。
3.【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由此可知,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即1和它本身;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由此可知,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即至少有3个因数。
【解答】解:一个质数只有2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T。
【点评】明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4.【分析】根据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种类,锐角小于直角,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直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一定能拼成钝角。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T。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直角的特征。
5.【分析】甲比乙多20元,甲给乙10元后还剩钱数,甲乙两人钱数一样多,也就等于两人钱数的平均数。
【解答】解:甲比乙多20元,甲给乙10元后还剩钱数,就等于两人钱数的平均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移多补少和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10分)
6.【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10=40,已知A÷B=15……4,如果A、B同时乘10,则A÷B=15……40。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分析】图中最大的角是直角,共计1个,数出图中所有的角个数,然后减去1即是所求。
【解答】解:4+3+2+1﹣1=9(个)
答:图中一共有9个锐角。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计数。
8.【分析】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解答】解:例如:1+3=4,7+13=20,17+13=30。
自然数中,两个不同的奇数的和一定是一个合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奇数与偶数、合数与质数的初步认识。
9.【分析】读数时,把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每级的末尾加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的开头或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解答】解:106000050读作:一亿零六百万零五十,读了两个零;
100060500读作:一亿零六万零五百,读了两个零;
100006500读作:一亿六千五百,没有读零;
100000605读作:一亿零六百零五,读了两个零。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亿以上数的读写,要求学生掌握。
10.【分析】根据题意,求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可以用列式为:60÷2÷3,先求1人3小时加工多少个,再求每人每天加工多少个,也可列式为:60÷3÷2,先求2人每小时小时加工多少个,再求每人每天加工多少个,还可以列式为:60÷(2×3)或60÷(3×2)。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2人3小时加工了60个零件。”算式60÷2÷3,60÷3÷2,60÷(2×3),60÷(3×2)中,求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正确的有4个。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认真思考,正确填空。(20分)
11.【分析】最小的质数是2,奇数中的合数是9,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0,结合数位顺序表写出这个数;读数时,把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每级的末尾加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的开头或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读一个0;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解答】解:一个九位整数,各个位上数字如下: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奇数中的合数;百位上最小的合数,其余位上都是最小的偶数,这个数写作:200009400。读作:二亿零九千四百,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约是20001万。
故答案为:200009400,二亿零九千四百,20001。
【点评】此题考查了亿以上数的读写与求近似数,要求学生掌握。
12.【分析】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21,中间的奇数是21,前面的奇数是少2的数是19,后面的奇数是多2的数是23,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21﹣2=19
21+2=23
21×3=63
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21,则他们的和是63,最大的奇数是23。
故答案为:63,23。
【点评】本题考查了奇数的认识,求平均数的方法。
13.【分析】把5升乘进率1000化成5000毫升,再作比较。
把2升乘进率1000化成2000毫升再加30毫升等于2030毫升。
6★8÷7▲中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的最高位,商为一位整数,4〇1÷3□中的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除数的最高位,商为两位整数。一位整数小于两位整数。
【解答】解:5L>980mL 2L30mL=2030mL 6★8÷7▲<4〇1÷3□
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14.【分析】用6人5小时加工零件的总数除以6,即可计算出1人5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再除以5,即可计算出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解答】解:360÷6÷5
=60÷5
=12(个)
答: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12个。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15.【分析】要使3□0÷34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要使3□0÷34商是两位数,3□≥34,那么□里面可以填4、5、6、7、8、9,最小填4;
340÷34=10,这时商是10。
故答案为:4;10。
【点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
16.【分析】直线①和②不相交,则互相平行,直线③和④互相垂直;再根据平角是180°,直角是90°,即可解答。
【解答】解:直线①和②不相交,则互相平行,直线③和④互相垂直。
∠1=90°﹣60°
=30°
∠2=180°﹣∠1
=180°﹣30°
=150°
答:∠1=30°,∠2=150°。
故答案为:30,1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与角的综合,掌握平角是180°,直角是90°是解答关键。
17.【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
【解答】解:一个两位整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又有因数3。这个两位数最大是90;
90=2×3×3×5
分解质因数是90=2×3×3×5。
故答案为:90;90=2×3×3×5。
【点评】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特征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分析】根据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求出小路一边的植树棵数,然后乘2即可求出两边植树棵数。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解:120÷8+1
=15+1
=16(棵)
16×2=32(棵)
答:在长120米的小路两边植树,计划每隔8米栽1棵,最多能栽32棵。
故答案为:32。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的应用。
1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求出两科得分的和,再根据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求数学得分即可。
【解答】解:(94×2+6)÷2
=194÷2
=97(分)
答:他数学得了97分。
故答案为:9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
20.【分析】根据题意,红星小学给学生编学号,设定为7位数字,末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若2306312表示2023年入学的6班里的31号,可知前两位数字表示年份;第三、四位数字表示班级;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多少号;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性别。
【解答】解:2024年人学的3班8号是男生,他的编号是2403081。
故答案为:2403081。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根据给出的编号,找出各个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这个含义求解。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9分)
21.【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80÷16=5 30×40=1200 600÷40=15 100÷50=2 230÷5÷2=23
85÷17=5 0÷56=0 240÷60=4 720÷30=24 100÷25×4=16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平时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水平。
22.【分析】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法则: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和这一位的数对齐,哪一位上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再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进行验算。
【解答】解:①864÷27=32
②770÷19=40……10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3.【分析】①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
②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③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解答】解:①(204+498)÷13
=702÷13
=54
②960÷(480÷15)
=960÷32
=30
③900÷15×14
=60×14
=840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操作、观察与计算,不写答语。(18分)
24.【分析】根据图示可知,2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计56元;4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计88元;多了(4﹣2)副手套多了(88﹣56)元,用(88﹣56)÷(4﹣2)即可求出1副手套的价格,进而求出1双袜子的价格。
【解答】解:(88﹣56)÷(4﹣2)
=32÷2
=16(元)
(56﹣16×2)÷3
=24÷3
=8(元)
答:一副手套16元,一双袜子8元。
故答案为:16;8。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的应用。
25.【分析】(1)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A村向国道L作垂线段,标出垂足,然后用直尺量出A村到点O的距离即可。
(2)连接B村和A村,根据角的度量方法,测量∠ABC的度数即可。
(3)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过A点作国道L的平行线即可。
【解答】解:(1)从A村修一条通往国道L的公路,请你画出所修公路的最短线路,标出交点O,并用符号表示出国道L与所修公路的关系。如图:
测量所修公路图上距离是2厘米5毫米。(以实际测量为准。)
(2)连接B村和A村,如图:
测量∠ABC=50°。
(3)过A点作国道L的平行线。如图:
故答案为:2,5;60。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角的度量、长度测量等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6.【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这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3本书。
(2)根据“总数=平均数×份数”用这一年他们平均每人阅读了本数乘人数后即是一共阅读的本数,然后减去张亮、李明、王红阅读本数之和即是赵军阅读的本数,并补充完成统计图。
(3)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用2024年他们阅读本书除以一年的月数即是平均每个月读了几本书。
【解答】解;(1)3﹣0=3(本),即这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3本书。
(2)21×4﹣(12+30+18)
=84﹣60
=24(本)
即这一年他们平均每人阅读了21本,赵军阅读了24本;
统计图如下所示:
(3)21×4÷12=7(本)
即2024年他们平均每个月读了7本。
故答案为:(1)3;(2)24;(3)7。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收集信息,解决问题。(28分)
27.【分析】利用数量×单价=总价,求出书包的总价,再除以日记本的单价即可。
【解答】解:10×30÷12
=300÷12
=25(本)
答:能够买25个日记本。
【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总量,再根据总量求解。
28.【分析】先求出一天做多少套,再利用160除以每天做的数量即可。
【解答】解:80÷5=16(套)
160÷16=10(天)
答:做160套需要10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得单一量,再由不变的单一量求得总量,进一步得出答案。
29.【分析】首先利用“72除以8”求出每天修多少米,再利用80乘每天修的米数即可。
【解答】解:72÷8×80
=9×80
=720(米)
答:这条水渠一共长720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得单一量,再由不变的单一量求得总量,进一步得出答案。
30.【分析】用8乘12求出一共有多少瓶,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480元除以瓶数即可。
【解答】解:480÷(12×8)
=480÷96
=5(元)
答:每瓶5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和除法意义的运用。
31.【分析】(1)分别计算租每种车所需的辆数,再根据钱数,用一辆车的钱数乘辆数求出每种车需要的总钱数,再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2)先算出两种车,每人花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多选择人均便宜得一种车,写出方案、算出价钱,再比较即可。
【解答】解:(1)110÷30=3(辆)……20(人)
3+1=4(辆)
4×540=2160(元)
110÷50=2(辆)……10(人)
2+1=3(辆)
3×750=2250(元)
2160<2250,所以租30座的便宜些。
答:租30座的车比较便宜些。
(2)540÷30=18(元)
750÷50=15(元)
15<18,所以租不同的车要优先租座位多的。
110÷50=2(辆)……10(人)
2﹣1=1(辆)
(50+10)÷30=2(辆)
所以租1辆50座和2辆30座需要:
540×2+750
=1080+750
=1830(元)
答:租1辆50座和2辆30座省钱,一共需要1830元。
【点评】解答此题要根据所给的信息找出最优的方案,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五年级(上)期末调研数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四年级(上)期末调研数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