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生物学科期末试卷
(完卷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选择题 (共 30 题 ,每题 2 分 ,共 60 分)
1.研究发现,当小鼠被流感病毒感染时,肺部中原本的清道夫细胞——胚胎肺泡巨噬细胞会快速死亡,并在数天后被来自骨髓的巨噬细胞所替代,且感染越严重,胚胎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的数目越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感病毒表面的特定蛋白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免疫反应
B .两类巨噬细胞的来源虽然不同,但二者所含的遗传物质通常相同
C.巨噬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并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免疫防御功能
D .巨噬细胞可处理和呈递抗原,并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吞噬消化
2.研究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
Ca²⁺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 Ca²⁺和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重力、 生长素、 Ca²⁺都属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
B .重力信号通过淀粉体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了运输Ca²⁺和生长素的信号
C.倒伏玉米的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促进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
D .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根部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
3.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 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效唑通过增强 AGPase 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
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4 .谷氨酸自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Na⁺和Ca²⁺内流,突触后神经元Ca²⁺的显著升高可促进NO合成。NO从突触后神经元作为逆行信使的角色扩散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引起谷氨酸长时程释放,形成长时间增强。另有研究发现NO还可通过扩散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刺激GTP生成cGMP。cG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使肌动—肌球蛋白复合物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调节心血管的舒张。药物硝酸甘油在体内可释放NO。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此调节过程中,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B . NO 作为逆行信使的调节可看作是正反馈调节
C.蛋白激酶G功能异常,NO进入血管平滑肌会导致其舒张
D .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由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
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 Ⅰ、 Ⅱ、 Ⅲ、Ⅳ表示相关系统,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种液体所含的物质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其中甲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当吃的食物过咸时,在垂体释放的激素作用下,B过程会加强
C.给病人输入的NaCl会按照体液中甲、乙、丙、丁的含量比进入各种体液
D .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1、Ⅳ系统的作用
6.研究发现,静息时突触小泡膜上存在“质子流出”现象,突触小泡膜上的Ⅴ型质子泵 (Ⅴ-ATP酶)必须不断工作,将质子再泵回小泡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A为小泡内侧,储存着神经递质
B .质子泵回小泡的过程无需消耗能量
C .“质子流出”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质子流出”现象说明生物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7.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并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应采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鼠进行实验
B .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
C .采用耗氧量为观测指标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
D.若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则乙组小鼠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强度低于丙组
8 .将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培养在密闭容器中,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培养液,每天取样计算酵母菌的数量,一段时间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种群密度调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了K值
B .增大酵母菌的起始浓度,不会改变K值,但会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
C.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只通入适量无菌空气不会改变酵母菌种群K值
D .在de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减少属于种群数量小幅波动过程
9.在使用化妆品时,其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下图为由乳化剂转化而来的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症状主要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有关
B.组胺引起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出现水肿、水泡属于激素调节
C.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既有细胞膜的接触也有信号分子的传递
D .抗体与致敏肥大细胞结合后即可引起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10.人在遇到危险等紧急情况下会出现心率加速、呼吸频率加快、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的现象,这与肾上腺髓质在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下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 .紧急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正常水平,说明体液调节持续时间较长
11.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 图中Ⅰ、 Ⅱ表示细胞, 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
B . E如果为甲状腺激素, Ⅱ可能是下丘脑
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 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 Ⅱ代表肌肉细胞
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12.下图表示某人工柳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指森林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
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柳树的种植密度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随之变小
C.该人工柳林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D.适宜的柳树种植密度可提高人工柳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 (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 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
B.注射 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
C. 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D.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
14 .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 .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 .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5.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¹、S²、S³和S⁴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 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C .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
D .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
16.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吹绵蚧数量也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B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0-m点之间时,种群很可能会灭亡
C.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
D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n-p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
17.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可以通过去甲肾上腺素 (NE)刺激白色脂肪组织中的间充质基质细胞 (MSC),使MSC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GDNF)促进淋巴细胞 (ILC2)分泌IL-5,从而促进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分解,调节过程如图1。RET 和ADR 是 MSC 和ILC2上的受体,为确定这两种受体与MSC和ILC2的对应关系,研究人员利用阻断ADR的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过程中需使用正常的小鼠作为实验材料
B . NE、GDNF 和IL-5都需要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根据图2实验结果推测ADR 可能位于 MSC,RET 可能位于ILC2
D . NE、GDNF和IL-5会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且在各处发挥作用后失活
18.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呋塞米会使尿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呋塞米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的
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D .呋塞米能减慢有毒物质随尿排出,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时不可使用
19.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 《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 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
B .种植棉花时需要及时采“叶心”, 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
C.“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受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
D .在水稻受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避免减产
20 .研究人员把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强光相比,弱光对生长素在根尖的分布影响程度更大
B .由上述实验可知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由图2结果可知,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变化不仅仅与生长素运输有关
D .图1中水稻根的生长状况能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生长
21.马拉松运动是一场考查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参与其中来维持人体的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运动员主动调节自己的呼吸频率是受交感神经支配的
B.运动过程中血浆 PH 能够始终保持稳定主要靠体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
C.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该项运动
D.赛道上的补给站提供的运动饮料主要的作用是维持水平衡
22.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 (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
B .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C .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 .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23.下图表示机体由温度为 T₁的环境进入温度为 T₂的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T₂>T₁
B.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
C. AB过程中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热
D. T₂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 T₁环境,机体表现为体温升高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 (ng-L⁻¹)
醛固酮浓度/ (ng-L⁻¹)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24.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下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 (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
25.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 (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复感染,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B. 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
C. ORFV反复感染可能与感染后宿主产生的抗体少有关
D.辅助性T细胞在ORFV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
26 . 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由所示。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 )
A.桑和浮游植物实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鱼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初级消费者,也是次级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耗散主要通过各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
D.浮游植物到鱼的能量传递效率=59450/375300×100%
27.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面部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①→脑干→网状脊髓束→脊髓 (胸段)→传出神经②→瞳孔开大肌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
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D.若完全阻断脊髓 (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
28.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ITA 可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
B.转运 ITA 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₂的速率增大
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29 .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 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
B. max1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
C. max2对SL不敏感,但根能产生SL
D.推测 max2 S+max1 R 表现顶端优势缺失 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30 .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a×100%
C.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除了标注空格外,每空2分)
31 .滹沱河水系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等功能,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沿河的景区内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 (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景区中的某种植物由近水边到陆地沿地表随机分布,这 (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要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 。
(2)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3)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使群落的垂直结构逐渐明显,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 ,还为动物创造了 。
(4)为研究捕食者在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 ,由此看出捕食者存在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试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 。
(5)为水体中某种真菌在群落中的作用,将该菌分离并纯化培养一段时间后计数,常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法为 ,右图是对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的计数室,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成像。若计数室每个中方格的平均菌数为A,且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 。
32 .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 与大脑神经细胞过度放电、神经细胞异常兴奋有关,发作时往往会有突然且短暂的抽搐、意识恍惚等症状。癫痫发作的过程与脑中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代谢异常有关,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 两大类,后者有 等多种功能。
(2)图中的突触前神经元部位是神经元的 (填“树突”或“轴突”)。据图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内突触小泡中谷氨酸的来源包括 。
(3)EAAT功能障碍也容易诱发癫痫,据图推测发病机制为 。
(4)中药“远志—天麻”对治疗癫痫有一定的效果,科研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小鼠均分为 4 组:癫痫模型组及远志—天麻提取物(YT)高、中、低剂量(300 mg/ kg、100mg/ kg、30 mg/kg)处理组, 再用一定的化学方法诱导癫痫发作,记录小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前的潜伏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高、中、低浓度的中药“远志—天麻” 。
②研究发现,饮酒会诱发癫痫。综合以上信息,下列治疗癫痫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癫痫患者严禁饮酒可能是因为酒精会增强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
B.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及 EAAT的功能可以有效减少癫痫的发作
C.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类的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一种思路
D.中药“远志—天麻”只对一种发病机理的癫痫模型具有保护效果
33.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北极狐和雷鸟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 。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 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在生态系统中它的作用是 。成分
同化总量
×10⁶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⁶J
呼吸消耗量×10⁶J
A
900
200
700
B
100
25
75
C
15
2
13
D
18
6
12
(4)右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填“是”或者“否”)。
(5)下图为乙图生态系统中D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将该图内容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
(6)对于湖泊生态系统,为有效地防止该淡水湖出现水华现象,生态学家建议在湖边浅水区适量种植挺水植物(如荷花等),请分析此建议的生态学依据 。
参考答案:
1-5: CCDCC
6-10: ADBCC
11-15: CBBCA
16-20: ADBDC
21-25: CCBBC
26-30: CCCAD
31.(14分) (1)不属于 (1分)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特征 (2分)
(2) 物种组成 (1分)
(3)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分) 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分)
(4)增多 (1分) 捕食者往往捕食多种猎物,且一段时间内会更多地捕食数量较多的猎物种群,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2分)
(5) 抽样检测法 (血细胞计数板显微计数法) (1分) 25AB×10⁴ (2分)
32.(12分) (1)神经胶质细胞 (1分) 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2分)
(2)轴突 (1分) 谷氨酰胺转化和从突触间隙摄取特异性(谷氨酸)(2分)
(3)EAAT功能障碍时,谷氨酸回收受阻(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受阻),使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含量过高,突触后神经元过度兴奋,诱发癫痫 (2分)
(4)①能否延长不同类型的癫痫模型鼠的癫痫发病潜伏时间 (2分)
②BC (2分)
33.(14分) (1)5 (1分) 捕食和种间竞争 (2分)
(2)3600 (2分)
(3)分解者 (1分) 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1分)
(4) 9×10⁸(2分) 18% (1分) 是 (1分)
(5)图略 (2分)
(6)由于挺水植物(荷花)较高,在竞争光能中占优势(争夺阳光、无机盐等),故能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防止水华现象(或使能量最大限度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2分)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对照处理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灌胃,每天1次
饲养条件
相同且适宜,正常饲料喂养,共14天
引入捕食者之前
适当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
生物有机物的量[kJ/(hm²·n)]
15 108
14 829
物种的种类数
425
4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pdf、答题卡高二生物pdf、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