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涡阳县大寺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安徽省涡阳县大寺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第1页
    安徽省涡阳县大寺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涡阳县大寺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涡阳县大寺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1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炎帝教民种植五谷的传说
    C.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2.从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呈现了原始人类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工具的改进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技术的进步
    山西夏县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的蚕茧
    3远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始教民育蚕”。如图文物能够说明上述传说( )
    A. 蕴含真实历史信息
    B. 与考古发现相矛盾
    C. 不能反映历史史实
    D. 能够全面反映历史
    4.《史记》中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 )
    A.华夏族的形成B.中国王朝的产生C.禅让制的确立D.分封制的实行
    5.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
    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了下列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璀璨的彩陶艺术B. 灿烂的青铜文明
    C. 发达的冶铁技术D. 精湛的绘画技巧
    7.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8.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他们都是为了( )
    A.削弱诸侯势力B.加强思想控制C.消除匈奴威胁D.打击豪强地主
    9.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
    A.开通丝绸之路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休养生息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0.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体积的算法,既有筑堤、掘窖等体积问题,也有谷仓、粮窖等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D.农业生产促进了数学进步
    11.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如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这反映出当时( )
    A. 北方经济发达 B. 民族交融加强
    C. 丝绸之路始通 D. 南北政权分立
    13.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其中历史时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B.十六国时期,北方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
    C.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政权很快瓦解
    D.南朝时期,江南战乱不断,南方人民纷纷北迁
    14.三国时期,刘徽创立了割圆术,求得圆周率为3.1416。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运用刘徽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反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传承与创新B.传统与守旧C.实用与创造D.兼容与并包
    15.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
    二、辨析改错(共4题,每题2分,共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司母戊鼎。
    【 】改正:
    (2)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管仲主持修建都江堰综合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直至今天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 】改正:
    (3)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光武中兴”。
    【 】改正:
    (4)208年,孙刘联军在官渡迎战曹军取得胜利,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 】
    三、材料解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帝曰: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材料反映的内容是此次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6分)
    (3) 从以上两次改革,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赞扬、提及)博望侯(张骞被封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
    ——《汉书》
    (1)材料一中的“凿空”是指什么事件?(2分)
    材料二(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以安远侯郑吉为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汉王朝的号令颁于西城,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摘编自《汉书》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该机构设置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材料四……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说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4分)
    四、活动与探究(共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约公元前164年,张骞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26岁时奉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期间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后寻机得以逃出,继续西行,到达大月氏。38岁时匈奴发生内乱,趁机和堂邑父逃回长安。41岁因出使西域、抗击匈奴有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45岁时再任中郎将,为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再度出使西域。49岁时返回长安。50岁病逝于长安。
    ——据王海威著《探索中亚的史诗——张骞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4分)
    (2)从材料中选取5项信息,运用表格或年代尺制作一份简要的张骞年谱。(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张骞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5分)
    答案
    一、选择题
    二、辨析改错
    16. (1)√
    (2)【×】把“管仲”改为“李冰”
    (3)【×】把“光武中兴”改为“文景之治”
    (4)【×】把“官渡” 改为“赤壁”
    三、材料解析
    17.
    (1)影响:使秦国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无敌于天下,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推行汉化政策,规定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等。
    18.(1)张骞通西域(2分)
    (2西域都护的设置,表明汉中央政权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4分)
    (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从商贸、人员、文化三个方面回答到两点的即可,4分)
    四、活动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9.(1)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4分)
    (2)(5分)
    示例一:
    示例二:
    (3)张骞为国分忧,勇敢承担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使命,不畏艰险出使西域;再次出使西域,走访乌孙等西域许多地方(2分)。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作出了贡献(2分)。张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忠诚为国、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共5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铁器出土地点
    广西平乐
    河南辉县
    长沙衡阳
    辽宁抚顺
    山西长治
    铁器数量(件)
    181
    93
    70余
    80余
    3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B
    C
    B
    A
    B
    C
    D
    D
    B
    A
    A
    D
    公元前164年
    生于陕西汉中
    公元前138年
    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23年
    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
    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4年
    病逝于长安

    相关试卷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大寺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月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大寺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月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活动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7页。

    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