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语文试题.pdf
    • 试卷
      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语文答案.docx
    语文试题第1页
    语文试题第2页
    语文试题第3页
    语文试题第1页
    语文试题第2页
    语文试题第3页
    语文答案第1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模拟测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语文试题pdf、语文试题docx、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
    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前提要件,是人工智能能否构成主体或者说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是个具有特定指称的哲学概念,倘若人工智能无法从哲学上证成主体,那么也难以从法律关系上赋予其主体资格。
    然而,即使是具有较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一定情感意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离具备主体地位也相差甚远。只有人,并且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人,才构成主体。由人而来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组织机构,乃至整个社会,但必须有具体的、实践的人的存在与在场。
    人作为主体最本质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的创造性与实践性,即主观能动性或者说自我意识。这是人之为人、人为主体最根本的特征。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表现出日益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自主行为能力,但其所解决的问题仍只是封闭场景下的计算求解问题,无法对外界环境自行设定目标或计划,进行自主能动的反馈,远远没有“进化”出自我意识或者说能动性,因此人工智能并不具备人所特有的那种主体性,也就无法构成主体。
    更进一步,人工智能也不能构成法律主体或有限法律主体。《有限法律主体: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合理选择》提出,民事主体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的历史演变,反映民事主体去脸庞化与去伦理化的特征。但任何拟制主体的根基都可以追溯到人的存在或在场。这非但没有与唯有人作为主体的理论相违背,反而强化唯有人才可作为主体的理念。一方面,公司、社团等法人的建构,可以视为复数人的集合,法人作为法律主体的核心要素仍是享有权利义务并承担一定责任的人;另一方面,非人组织构成法律主体的哲学根基,并非主张一种强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只是在强调最底线的人文主义,即有人的存在或在场。对完全自动化、脱离或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人工智能赋予法律主体地位,在根本上背离了这一哲学宗旨。
    (摘编自李凌《“人工智能是否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伦理审思》)
    材料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那么,当一台智能机器能够和我们进行具有理性和情感特征的语言交流时,机器是否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性”呢?人性,通常指的是人类独特的理性、意识、自我反思、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特质。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身并不具有人性,但其在与人类的语言交互中,通过识别人类意图、回应认知和情感需求来满足人类欲望,无疑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理性、情感和道德判断。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性,是人类在新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中呈现一种新的自主性。传统的人机交互中,人工智能更多被视为一种工具,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已经不限于工具与工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成为具有一定自主性和目标导向性的积极参与者,这种新形态的人机交互将逐渐深刻地影响人性。
    与生物主体的漫长进化之路相比,人工智能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几乎都会赋予自主性更多新内涵,让我们对“机器能否像人一样行动”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阶段,是否能够展现自主性、社交性、反应性和主动性,成为衡量其是否具有主体性的关键标准,这些特征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弱自主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期待人工智能展现出更多的“人类特质”,比如能够自主学习、与人社交、对环境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甚至能主动解决问题。这种强自主性概念包含知识、信念、意图和责任感等人类特有的复杂特质,人工智能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应被视为具有一定自主性和目标导向性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机械响应人类的指令。与人类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不断监控和注意人类对话者的语言来理解掌握人类的目的意图,甚至能够感知到其中的情绪变化以及潜在态度,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类参与者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比如,一个人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长期接触中,如果感受到智能机器在描述事实和理解自身意图方面的可靠性,那么会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的信任感,由此,智能机器蕴含的一些价值观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
    人性既坚韧又脆弱。当我们与一个非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长期交互相伴时,必然会影响人类个体的思维认知和情感品格,人性脆弱性被利用的机会显著增加。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不应该局限于机器与人的价值观对齐,更应探究其对人性的潜在影响。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我们生活中更加智能、更加贴心的伙伴,同时也存在其对人性欲望的过度满足和扭曲的问题。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增进人类福祉,而非削弱人性的核心价值。
    (摘编自殷杰《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性”》)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人工智能能构成主体或者说人工智能具有主体性是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
    人成为主体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人具有创造性与实践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或者说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理性、意识、自我反思、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特质,因此不具有人性。
    人工智能通过监控和注意人类的语言来理解掌握人类的目的意图,对人类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如果论证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应该先从哲学上予以证明。
    法律主体可以由非人组织构成,说明在法律中并不强调人的存在。
    随着人机交互关系继续发展,人工智能将不再是服务于人的工具。
    人工智能满足人类所有需要,成为人类生活中智能、贴心的伙伴。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第四段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的强自主性的一项是(3分)
    人工智能对生物科学信息做出分析,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蛋白质分子。
    智能医疗诊断系统根据病人的症状、医学知识和数据为病人提供治疗建议。
    智能家居系统根据人的口令设置,自动调节房间灯光的明暗和窗帘的开合。
    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情境和伦理风险下制定并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人工智能不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4分)
    最近,“智能向善”入选“2024年十大流行语”,引起了公众对科技伦理的讨论与关注。请根据材料,谈谈“智能向善”对我们发展人工智能有哪些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 9题。
    大 家 李 娟
    牛、羊、骆驼、马——大家都只是吃草而已。放牧也似乎是极简单的事。早上把大家赶出去,晚上再赶回来就可以了……若真这么想就傻了!世上哪有不带智慧和精细规则的生产方式呢?除非从小就生活在牧人的家庭,否则要掌握这门技术实在太难了。就算大学开设了放羊的专业,就算读上四年书也没有用的,再往下读研读博,还是没有用。
    我问居麻:“为什么骆驼要赶着回家,牛却不用赶?是不是牛知道回家的路,骆驼不知道?”
    居麻说:“它咋不知道!它不回来嘛,是那个,草多得很嘛,又不怕冷。”
    这个解释令我很费了些心思。为什么草多了就不回家了?难道草少了就回家了吗?草少了应该更加努力地四处寻找顾不上回家才对啊。还有,那个“不怕冷”又是怎么回事?这荒野四下里不都一样冷吗?
    在牲畜里,最怕冷的是牛和山羊,然后是马。但牛和山羊都住着有顶的圈棚,就马露天过夜。
    我问居麻:“为啥马没有房子?”
    答日:“因为马没有肚子。”
    ……这个,更费思量……
    不过,这些问题很快就弄清楚了。前者是说骆驼贪吃,一出去就不想回家。虽然穿有抗寒的毡衣,不怕在荒野过夜,但它们喜欢到处蹭痒痒,万一衣服在外面挂坏了或挂没了,不及时回家修补的话,会冻坏的。
    后者是说马没有胃部,是直肠子,消化得快。所以不能关起来,必须得由着它不停地吃,不停地拉。怪不得有句话是“马无夜草不肥”。
    据我观察,在所有牲畜中,牛的眼神最好。记得转场途中,深夜降临之后,马安静地磨着牙,嚼着夜草;羊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等待天亮;骆驼也静卧如山;只有牛,一只接一只开始鬼鬼祟祟地行动了。它们先靠近我们栖身的帐篷边翻找食物,拱踢炉子。弄得四处悉悉窣窣。又渐渐地越走越远。到了凌晨三点,大家起身。喝完茶后,男人们拆临时帐篷,往骆驼身上绑包裹箱笼,加玛打包被褥和厨具,我则去赶牛。羊马骆驼都卧在原地不动,就它们走出半公里外了。
    不知为何,小牛永远比大牛长得好看。不晓得好看在哪里。经过我仔细观察,原来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脸部的侧影——小牛的鼻梁是塌下去的,大牛是隆起的。但是长得漂亮又有什么用!小牛最可恶了,它们清楚我只有一个人,而它们有三个。于是一追赶,它们就往三个方向跑。每次追小牛,都累得我肝脏供血不足,肚子也饿得特别快。回家一定要大吃一顿……
    虽然只是小牛,犯起犟来谁都莫可奈何。我双手攘着它的屁股推啊推啊,拼了命也只能推一两步远。,居麻出馊主惠:“你骑上去嘛,一骑上去它就听话了。”口吻极郑重,害我差点当真。
    姜是老的辣,牛是老的贼。当我举起棍子追打时,大牛会先瞟一眼我的棍子,根据其粗细来判断是否需要反抗。而小牛不管三七二十一,梗着脖子斗争到底。并且无论输赢都统统当成是自己的胜利。气死我了。
    后来发现,追牛时,不能对直了猛追。那样只会把它越追越远。要讲究策略,先若无其事地往另一个方向走,让它慢慢放松警惕。等走到足够远的地方再慢慢绕着圈子走回来,一直绕到它的正前方——这才追!
    而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费尽千辛万苦把它们感到东面沙梁后的荒野深处,再转身回家。可等我到家,它们也到家了……只好重新再赶。
    骆驼们则是逍遥派的,无组织,无纪律。要不怎么这一整个冬天里,路过我们地窝子近来喝茶的茶人们,十个有九个都是出来找骆驼的。从没有听谁说出来找牛找马。并且所有牲畜里,只有骆驼的身上会醒目地写有主人的电话、姓名和村落等联系方式。可见,它们不但能瞎跑,还会跑很远。
    新什别克两年丢了三峰骆驼。大约丢怕了,每天都严密监控骆驼的动向,比我家监控花脸小公牛还要严密。并且每天傍晚都不辞辛苦,坚持赶骆驼回沙窝子过夜(我家的骆驼几天才赶回来一次)。赶回来后,把它们其中一条前腿的大腿和小腿折起来绑在一起,令它们一整夜只能跪卧着。就算站起来,剩下三条腿,晾它也跑不了多远。
    放羊的话,慢悠悠跟着羊到处走就是了。而赶骆驼,则得不停地纵马奋鞭,上下奔突,骂爹骂娘,斗智斗勇。
    骆驼这家伙也怪,存在内部分歧似的,总搞自由活动。不像牛羊马,总是同类相聚,走哪儿都一搭儿。
    除了逍遥派,骆驼们还应划入丐帮门下。当一群骆驼摇摇晃晃走过来,看吧,个个穿得破破烂烂,补丁迭补丁……哎,谁叫骆驼那么大的个子呢,哪有整块的布给它们缝衣服。于是全用旧棉衣旧毯子拼拼补补。而骆驼们一点也不爱惜衣服,总是在地上打滚。沾了一身稀牛粪后。又站起来在同伴身上蹭痒痒,再把别人的衣服也弄脏。
    骆驼干的坏事还有老往羊群里跑。尤其是在大家最忙乱的傍晚时分,有个家伙硬要跟着羊群一起入圈!它可能喜欢羊吧,但羊显然不喜欢它。本来大家光老实实排着队往圈里走着呢,猛然间给这个天降神兵搞得秩序大乱。它还装糊涂,越是赶它,越是舒舒服服就地卧倒,把羊圈堵得结结实实。若是再赶,它干脆侧身一躺,跟死了一样,身子拉得直直的一动不动。
    骆驼虽然讨厌,也有可爱之处。尤其是那么大的骆驼却长着那么小的耳朵!
    和其他牲畜不一样,马是一直散养的。我一直搞不清楚马的管理方式,只知道家里的坐骑每天傍晚都会给开个小灶——戴玉米口罩。除了作为坐骑的马,体弱的“少先队员”和产奶的母牛根据各自的脸型大小,也都拥有各自的口罩。
    马在戴口罩时分外配合。如果我系得有点歪,它就偏着头提醒我:右边太松!
    那么大一匹马,可每次却只分给人家一小把玉米。居麻说今年草好嘛,能省就省点。万一变天了,又有了灾情,家里的四麻袋玉米说不定还不够呢。
    居麻还说,在迷路的时候,牧人会松开马缰,让马自行前进。为什么马认得回家的路呢,因为它最惦记玉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马一到家就赶紧给喂玉米,不能让它失望。再说了,马多辛苦啊,放羊全靠它。
    最后来说羊。可羊有什么可说的呢?虽然羊才是游牧生活的重心,它们却永远像配角一样忍耐又沉默。关于羊,居麻说:“山羊怀孕五个月,绵羊怀孕六个月。绵羊最贵能卖到一千决一只,山羊能卖到五六百。”就这些。
    对了,羊的个子太矮,难免目光短浅。当羊群整体移动时,中间的羊永远也搞不清楚状况,只知跟着瞎走。只有走在边缘的羊才能看清周遭形势。尽管如此,边缘的羊还是边走边想方设法往羊群深处挤。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只有山羊胆子大,永远走在最前面。作为领头羊,转场路上,在通过悬空的吊桥或狭窄的悬崖路面时,只要把山羊赶过去了,绵羊们无论多么害怕,也会低头慢慢跟上。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居麻对“骆驼”“马”等疑问的解答和赶牛时给我出的主意,都让我很怀疑,我一直不信任他。
    在赶牛的过程中,小牛喜欢犯犟,大牛爱耍聪明,总是得和它们斗智斗勇,这让我很厌恶它们。
    在这些牲畜当中,骆驼是非常不“安分”的,它们贪吃、乱跑,还特别地不爱干净一总是脏兮兮的。
    羊本应是牧民生活的重心,但是由于它们隐忍又沉默,都喜欢消失在“多数”中,才不被重视。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破破烂烂,补丁迭补丁”等外貌描写,既写出了骆驼体型较大的特点,也可以直接看出当地牧民生活的贫困,物资匮乏。
    “马多辛苦啊,放羊全靠它”,可见牧民把马当作忠实和可靠的帮手,既流露出对马的同情与关心,也表达了感谢与依赖。
    文中多处写到居麻这一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形象较为鲜明,富有生活情趣。从居麻的语言中我们能了解牲畜的一些习性。
    茶人找骆驼,新什别克监控骆驼,骆驼蹭痒痒、堵羊圈等描述,通过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地写出了骆驼的“讨厌”。
    文章以“大家”为题,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4分)
    在人们的印象中,牛是温顺的。而本文却写牛与我“作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4题。
    材料一: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罔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三说秦孝公,前二说不听,后一说用者:前二,帝王之论;后一,霸者之议也。夫持帝王之论,说霸者之主,虽精见距;更调霸说,虽粗见受。何则?精遇孝公所不欲得,粗遇孝公所欲行也。故说者不在善,在所说者善之;才不待贤,在所事者贤之。马圄之说无方,而野人说之;子贡之说有义,野人不听。吹籁工为善声,因越王不喜,更为野声,越王大说。故为善于不欲得善之主,虽善不见爱;为不善于欲得不善之主,虽不善不见憎。此以曲伎合,合则遇,不合则不遇。
    世俗之议曰:“贤人可遇,不遇,亦自其咎也,能进有补赡主,何不遇之有?今则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节选自《论衡·逢遇篇》)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3分)
    因民 A 而教 B 不劳而成 C 功 D 缘法 E 而治者 F 吏习 G 而民安之。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因,通过,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思不同。
    让,责备,与《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意思相同。
    善,认为……好。意动用法,与成语“善始善终”的“善”用法不同。
    见,表被动,与《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的“见”用法相同。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要重振秦缪公的伟业,因此西入秦国,求见秦孝公,想有一番作为。
    秦孝公打算变法,却有顾虑。商鞅劝他不要怕天下人非议,秦孝公最终任用了商鞅,实行变法。
    王充认为,秦孝公先前不认可商鞅,不是商鞅的观点不好,而是实行“霸道”更符合孝公的心意。
    按照世俗的观点,贤人如果想被赏识重用,需献上合乎君主心意的东西,自身能力如何不重要。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4分)
    (2)吹籁者工为善声,因越王不喜,更为野声,越王大说。(4分)
    王充认为贤人要想得到重用就要“以曲伎合”。材料一中商鞅被任用的过程,是否符合
    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 16题。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的运用,渲染了离别时凄凉迷茫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颔联历来为人称道,借钟声和远树,以景喻情,无一字写情,又字字含情,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致有机交织。
    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诗人在颈联中借景抒情,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这首诗表面看起来写的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丰富,这正是韦应物诗歌的主要特色。
    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诗人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慨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
    多人原来在六国时身份是很高贵的。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
    下,照得江畔的白沙都看不见。
    (3) “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 22题。
    筑巢不是鸟类才有的技能,但鸟类筑巢的工艺,在动物界却是无与伦比的。完全可以这样说,鸟儿是以整个身心乃至生命在筑巢。鸟没有松鼠那样的手,没有海狸那般的牙,只有喙和爪。在法国学者米什莱看来,鸟筑巢的普遍情形,( 甲 ),还不如说是以胸挤压材料,以躯体将混合材料作一种粘合。①如果此论成立,②则可推论赋予鸟巢椭圆形状的工具不是别的,③而且是鸟的躯体:④鸟在里面不停地边转边压,将“墙”朝前推,⑤终成椭圆的房子。
    然而,实际情形却不完全如此。鸟,是以喙、爪和身体以及其他东西来共同筑巢,抑或各显神通地筑巢。譬如,北极的绵凫鸟在生育前,总要忍痛拔下自己的大量羽毛来筑巢。楼燕的近亲——大名鼎鼎液腺发达的金丝燕以唾液筑巢,唾液一遇风,就凝固成半透明的碗状巢窝——燕窝。楼燕营巢则将唾液和入小螺、泥土和草棍,以胸、喙、爪共砌碗状巢。鸟筑巢的行为,虔诚得令人感动、心痛,更是令人 A 。鸟通过筑巢,似在申明自己并非凡鸟,至少也是有某种精神的鸟。
    鸟儿筑巢,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巢内有羽毛柔软,草叶柔韧,巢壁圆润。如果你从鸟巢内望出去,那巢外的天空,想来也是井口般圆圆的,和井底蛙所观的天空形状当是 B 的。
    鸟巢,依靠外力而被高高擎起,是力量与柔软的结合。至于托举鸟巢的主干枝条,与其他柔软所形成的合力,却又使鸟巢异常坚牢、结实,尽管一阵风来一场雨过,鸟巢会宛如慈母乳汁饱满的乳房般微颤。
    鸟巢与树林、草地、原野、河流和星空在悠久的农业社会里总是趋于基本和谐。( 乙 ),就不可能有鸟巢在地球村的代代传承了……
    多数鸟巢都不带顶盖。没有顶盖而上空,空如北京四合院,中国瓷器碗、花瓶和壶。依照国人的审美观,惟空者,方有艺术意味,比如国画“留白”。惟空者方成器,方可构成生活与艺术的空——啊,鸟巢,竟空出了哲学与艺术的意蕴。
    下列句子中的“如”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我只说:愿年轻人万事如意!
    惟空者,方有艺术意味,比如国画“留白”。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只是一小块。
    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人认为文中最后一句的“啊”这样的感叹词不适合出现在科普文章中,应该删除,你
    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分歧比共识更有意义。对此,你是否认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情景交融*8 杜甫诗二首登 高精练: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情景交融*8 杜甫诗二首登 高精练,文件包含语文试题docx、语文试题pdf、语文答案docx、语文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x、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语文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