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讨论测量中出现的误差和错误时,理解正确的是( )
    A.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B.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C. 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取出来拿到亮光下仔细读数,可以减小误差
    2.张家界百龙电梯建在悬崖上,而且是完全垂直的,电梯落差335米,总造价1.2亿,是我国“最大”观光电梯。当你乘坐这座观光电梯观看电梯外的风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旁边的电梯相对自己静止不动了,你坐的电梯一定也没有运动
    B. 当你发现山石向上运动时,电梯一定是向下运动的
    C. 当你发现山石静止不动时,电梯只是在极缓慢的运动
    D. 当你发现旁边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你坐的电梯一定是向下运动的
    3.下列实验现象与物理知识说明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相同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尺子,目的是探究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的关系
    B. 如图乙,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如图丙,抽气时,钟罩内传出的铃声变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 如图丁,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哪个是合理有效的( )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 每一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 在教室周围植树D. 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如图为某同学用小瓶、橡皮塞、水、玻璃管自制的温度计,下列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水柱下降
    B. 温度计的设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C. 制作温度计时,玻璃管越粗越好
    D. 瓶子里面装半瓶水,留一点空气,效果更好
    6.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7.下列物体哪种情况的质量会发生变化( )
    A. 冰熔化成水B. 冰敲成碎冰C. 冰升华变小了D. 冰墩墩被带上太空
    8.如图所示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图:反射光线杂乱无章——光的折射
    B. 乙图:穿过树木的直射阳光——光的漫反射
    C. 丙图: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光的直线传播
    D. 丁图:白光通过三棱镜呈现七种色光——光的色散
    9.在学习了公式ρ=mV后,某同学认为根据公式可以推出正确的结论是( )
    A. 物体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B. 物体质量越小,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大
    C. 物体体积越小,密度就越大
    D. 物体密度大小就是这个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
    10.现代的初中生和小学生甚至于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班级里戴近视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多是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 甲、乙B. 甲、丁C. 丙、乙D. 丙、丁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11.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间内最高速度不能大于100km/ℎ
    B. 测速区间长度是8km前方进入区间测速
    C. 只要区间内平均速度不大于100km/ℎ,期间某时刻大于100km/ℎ不算超速长度8km
    D. 通过此区间用时少于4.8分钟,才能不算超速
    12.关于厨房中的物态变化的有关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会出现大量的“白雾”,这是水蒸气接触到周围冷空气,液化成水雾的现象
    B. 用舌头舔食刚从冷冻室取出来的冰棒时,感觉到粘住了舌头,这是水凝固成冰的现象
    C. 蒸煮饺子时,水沸腾后应继续用大火,加快饺子的煮熟
    D. 蒸煮饺子时,锅中冒出来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比同温度下的水烫伤轻微一点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
    14.小刘的爸爸用微型无人机航拍黄材水库景色。当无人机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无人机”将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同时,水中的“无人机”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无人机拍照的镜头就是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5.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由于体表的水蒸发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身体会感到冷。蒸发发生在液体的______(选填“表面”“内部”或“表面和内部”)。
    16.在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读数方法应如图______的方式(选填“甲”“乙”或“丙”),如果按图甲的方式读数数值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7.某同学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和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甲、乙、丙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杯外壁和______杯内壁有小水滴出现。(均选填“甲”“乙”或“丙”)
    18.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透镜焦度就是Φ=1f=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小明的爷爷戴的是远视眼镜,此镜片度数为400度,请问这种镜片的焦距是______cm。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9.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右边仪器设备吗?右边仪器叫做温湿计,同是可以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一种工具。空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湿润程度,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空气相对湿度用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取整数,图中有一个表显示的是空气相对湿度(Psycℎrmtr)。如图所示,是2024年12月11日宁乡市早晨8点的温度湿度情况:
    (1)请问当时的空气温度是______℃;
    (2)请问湿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当时的空气相对湿度是______。
    20.小高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1)小高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精心绘制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海波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像可知海波在第3min时,处于______状态;
    (3)此实验中的海波的熔点是______℃。
    21.小明洗绿豆时发现绿豆是沉入水底的。他想测量绿豆的密度,但他身边只有一台天平,请你跟小明一起设计并完成实验。
    ①用一个小矿泉水瓶装水,使水面与瓶口平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②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小部分后,再次测出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③用碗装一些绿豆,测出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m3;
    ④把碗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又与瓶口平齐,测出此时碗和剩余绿豆的总质量为m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假设绿豆不吸水)
    (1)请写出倒出的水的体积的表达式V= ______;
    (2)请写出倒入瓶中的绿豆的质量的表达式m= ______;
    (3)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推导出绿豆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
    2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发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
    (2)小李确定好物A、像B的位置后,分别测量了物A和像B到平面镜距离,发现两个距离______;
    (3)小狗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它很好奇,以为镜子后面还有一只小狗,于是它绕到镜子后面去看,小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镜子里的那只小狗。
    23.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规范的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像没有画出),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他发现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他必需将光屏移到______cm刻度线处,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4.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搭设而成。有一种钢管的外径为D,壁厚为d,长为l,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钢管的质量是多少?钢的密度用ρ表示。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B.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故B错误;
    C.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确保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这样做可以确保温度计的读数准确反映液体的实际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A、旁边的电梯相对自己静止不动了,可能是两座电梯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当发现山石向上运动时,说明电梯一定是向下运动的,二者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故B正确;
    C、当发现山石静止不动时,电梯此时相对于山石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当发现旁边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你坐的电梯可能是向下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两电梯都向上运动,只是你乘坐的电梯速度慢,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A、尺子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故A正确;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抽气时,钟罩内传出的铃声变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D。
    4.C
    【解析】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但不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等级,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A、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瓶内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管中水柱上升,故A错误;
    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正确;
    C、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瓶子越大,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故C错误;
    D、自制温度计的原理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如果瓶子里面只装半瓶水,那么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体积变化可能不足以在玻璃管中产生明显的液位变化,从而导致温度计的读数不准确。装满水可以使温度计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因为即使是微小的体积变化也能在玻璃管中得到放大,更容易被观察到,故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上升,最后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故选:D。
    7.C
    【解析】ABD、冰熔化成水、冰敲成碎冰和冰墩墩被带上太空,冰的质量都不会改变,故ABD不符合题意;
    C、冰升华变小了,质量会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A、漫反射时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面上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故A错误;
    B、穿过树木的直射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白光通过三棱镜呈现七种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密度是一个定值,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但数值上等于它们的比值。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A
    【解析】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丁图配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
    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乙图配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
    故选:A。
    11.AD
    【解析】AB、由交通标志牌可知,该测速区间长度为:s=8km;最大速度为:v=100km/ℎ,故A正确,B错误;
    C、该测速区间的最大速度为100km/ℎ,而不是平均速度不大于100km/ℎ,故C错误;
    D、由速度公式v=st可得通过该区间测速区的最短时间为:t=sv=8km100km/s=0.08ℎ=4.8min,即通过此区间用时少于4.8min才能不算超速,故D正确。故选:AD。
    12.AB
    【解析】A、煮饺子时,锅上方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A正确;
    B、用舌头舔食刚从冷冻室取出来的冰棒时,感觉到粘住了舌头,这是水凝固的现象,故B正确;
    C、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继续用“大火”不能更快的让饺子熟的更快,故C错误;
    D、水蒸气造成的烫伤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B。
    13.音调 响度
    【解析】(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
    (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14.远离 不变 凸透镜
    【解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为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动,像随之动,所以当无人机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无人机”“将远离水面。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无人机飞多高,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当无人机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无人机”将不变。
    无人机拍照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远离;不变;凸透镜。
    15.吸热 表面
    【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吸热;蒸发是汽化的一种,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吸热;表面。
    16.乙 偏大
    【解析】在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读数方法应如图乙的方式,如果按图甲的方式读数数值会偏大。
    故答案为:乙;偏大。
    17.乙 甲
    【解析】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甲、乙两只纸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乙水杯的水珠出现在杯壁外侧,甲水杯的水珠出现在杯壁内侧,因为:
    甲热水杯:水温高于室温,因此杯内的水蒸气温度也较高。当这些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时,会放热并液化成小水珠。由于杯壁的温度较低,小水珠会附着在杯壁的内侧。
    乙冰水杯:水温低于室温,杯壁温度也会很低。此时,室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同样会放热并液化。因为室温下的水蒸气在杯壁外侧,小水珠会附着在杯壁的外侧。
    丙室温水杯:由于水温与室温相同,杯壁温度也接近室温。因此,这里的水蒸气既不容易在杯壁内侧液化,也不容易在杯壁外侧液化。所以,室温水杯的杯壁上没有出现小水珠。
    故答案为:乙;甲。
    18.越大 25
    【解析】(1)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2)400度的镜片的焦距f=100400m=0.25m=25cm。
    故答案为:越大;25。
    19.9 2% 50%
    【解析】(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因此当时的空气温度是9℃;
    (2)由图可知,湿度计的分度值是2%,示数为50%,因此当时的空气相对湿度是50%。
    故答案为:(1)9;(2)2%;50%。
    20.晶体 固液共存 47
    【解析】由图可知,海波在第1.5min到第4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体在熔化过程,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海波是晶体,熔点为47℃。
    由图乙可知,第3min为熔化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晶体;(2)固液共存态;(3)47。
    21.m1−m2ρ水 m3−m4 m3−m4m1−m2ρ水
    【解析】根据①和②可知倒出水的质量m水=m1−m2,则倒出水的体积V水=m1−m2ρ水;
    根据③和④可知倒入瓶内的绿豆的质量m豆=m3−m4;
    由题意可知,倒入瓶内绿豆的体积和倒出水的体积相等,即V豆=V水=m1−m2ρ水;
    则绿豆的密度:ρ豆=m豆V豆=m3−m4m1−m2ρ水=m3−m4m1−m2ρ水。
    故答案为:(1)m1−m2ρ水;(2)m3−m4;(3)m3−m4m1−m2ρ水。
    22.相等 相等 不能
    【解析】(1)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小李确定好物A、像B的位置后,分别测量了物A和像B到平面镜距离,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虚像,故它绕到镜子后面去看,小狗不能看到镜子里的那只小狗。
    故答案为:(1)相等;(2)相等;(3)不能。
    23.缩小 放大镜 80
    【解析】(1)如图所示的情景,此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此时u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期中限时测试卷参考答案1pdf、物理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期中练习答题卡docx、1_2_灰汤2024年下学期期中文化检测八年级物理-问卷docx、灰汤2024年下学期期中文化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白马桥街道宁乡一中白马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白马桥街道宁乡一中白马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实验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