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60分钟 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1.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 )
    A.勤于政事 B.戒奢从俭 C.知人善任 D.虚怀纳谏
    2.《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儒家,虽不成一宗教,而其为中国人信崇,上自政府,下达民间,一致不异。”这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休养生息政策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推恩令” D.盐铁专卖
    3.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下面思维导图反映出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皇帝与外戚争夺权力
    C.残暴的东汉统治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造纸术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 )
    A.秦朝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5.《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
    A.约法三章 B.方田均税 C.休养生息 D.均田免赋
    6.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7.下表是北朝时期记载的一份胡汉通婚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
    A.人口不断南迁 B.婚姻制度完善 C.民族交融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8.这部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D.《九章算术》
    9. 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D.政权分立局面已经结束
    10. 南北朝时期,石窟雕塑艺术大量涌现,如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些石窟雕塑作品属于( )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D.影视图像史料
    11.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C.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12. 公元3世纪初,孙、刘割据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据此可知(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
    C.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 D.全国各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3. 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史料反映了当时南方( )
    A.对外交往频繁 B.民族交往频繁 C.人口大规模迁徙 D.社会经济发展
    14.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佛教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B.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15.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出该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

    A.逐步走向统一 B.经济发展较快 C.南北政权对峙 D.政局动荡不安
    16.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对下列我国古代文化成就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
    C.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六位数字
    D.《兰亭集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1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可归纳为( )
    A.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二、综合题(18题10分,19题13分,20题13分,共36分)
    18.(10分)2024年6月26日,主题为“丝路新机遇 亚欧新活力”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汉通西域的结果,使广大的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西域各族人民加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葡萄、核桃、黄瓜等种子传入中原……毫无疑问,汉朝的民族交往交融,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汪高鑫《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1)结合材料一,概括以“汉通西域”为代表的汉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意义。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4分)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2)2013年我国提出并积极构建的“一带一路”,起源于古代的丝绸之路。请提取材料二图片所含的历史信息。(4分)
    (3)我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以“造纸术”为例,浅谈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2分)
    19.(13分)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曹操的兵力有20余万,对方只有5万人。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此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列举两个)。(3分)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鼎立并存。北方的少数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高潮。
    ——张玉林《论历史上民族迁徙主要原因及社会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高潮的原因及影响。(3分)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江南地区真是太繁荣昌盛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丰收),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矿业)之利,充物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民族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依据材料二,指出“江南之为国盛矣”开始于何时? 分析“江南之为国盛矣”的原因。(5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当今社会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发?(2分)
    20.(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的统一,对于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等至关重要。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西汉统一全国后,吸取了秦亡于暴政的历史教训,并大力放宽财经政策,稳定民心,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恢复工作能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开创了汉初繁荣的治世局面,为后世封建王朝树立了一个治国的范例,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指出汉初的治世局面出现的两个原因。(4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9分)
    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二、综合题(18题10分,19题13分,20题13分,共36分)
    18.(10分)(1) 使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促进各民族间物种交换,促进民族的往来,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3点即可)张骞通西域(1分)
    (2)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到达中亚,最后到达欧洲;海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航线;从山东出发穿过黄海,到达朝鲜日本;从东南沿海出发,绕过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印度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3)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例如造纸术发明之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2分)
    19.(13分)(1)赤壁之战(1分),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等(2分)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南迁;(2分)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晋(1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社会比较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等(4分)
    (4)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3分)(1)原因:国家统一;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放宽财经政策,稳定民心,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答2点即可。4分) 。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示例:国家统一是繁荣的前提(保障) 或国家统一促进繁荣。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加强了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西汉统一全国后,吸取了秦亡于暴政的历史教训,大力放宽财经政策,稳定民心,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世封建王朝树立了一个治国的范例。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总之,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等。 (言之有理即可 9分)
    时期
    北魏建国前
    (386 年前)
    北朝前期
    (386﹣470)
    北朝中期
    (471﹣534)
    北朝后期
    (535﹣581)
    婚例
    3
    28
    92
    89
    比例
    1.4
    13.2
    43.4
    4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B
    D
    B
    C
    D
    C
    A
    B
    C
    B
    C
    D
    B
    A
    C
    C

    相关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共4页。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