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卷2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
    A. 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B. 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 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D. 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2. 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 )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 ②入海的径流更少 ③海水的盐度更低 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温度较高,几乎没有海冰覆盖,B正确;乙地纬度略高于甲地,冬季白昼的时长更短 ,A错误;构造运动强弱没有信息显示,且海冰主要与水温、气温有关,而不是构造运动,C错误;同位于大西洋高纬度,海平面上升幅度没有差别,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更低,固碳速率慢,①正确;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河流结冰期长,入海径流更少,携带的营养盐类少,海洋浮游生物少,固碳速率慢,②正确;因海水大量结冰,海水的盐度可能更高,③错误;受极地东风影响,波浪的动力可能较大,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
    【点睛】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数万年前巨大的冰川切割海岸边的大地,形成一道道槽谷,
    而当冰川消融后,海水倒灌进槽谷,便形成了峡湾。
    如图是福建省地形及两种村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植被
    4. 福建省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岸线曲折,沿海多天然良港。这些港口具备的优势是( )
    A. 潮差较小,港口水位稳定B. 岛屿暗礁较少,利于通行
    C. 坡陡水深,利于船舶停靠D. 海滩广阔,利于货物装卸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北面的聚落分布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聚落形态呈条带状,南面的聚落分布在沿海平原,呈团块状,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正确;气候、水源、植被不是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水深坡陡,利于船舶停靠,C正确;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潮差较大,A错误;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岛屿暗礁较多,不利于通行,B错误;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海滩狭窄,不利于货物装卸,D错误。故选C。
    【点睛】海蚀地貌包括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柱。 基岩海岸的主要特征是岸线曲折、湾岬相间、岸坡陡峭、海滩狭窄。
    如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
    A. 奥陶纪后,泥盆纪前B. 志留纪后,石炭纪前
    C. 泥盆纪后二叠纪前D. 二叠纪后,白垩纪前
    6.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 )
    A. 向斜山B. 背斜山C. 向斜谷D. 背斜谷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花岗岩的岩浆没有穿过最年轻的K白垩纪地层,说明形成花岗岩的岩浆活动在白垩纪之前;穿过了二叠纪地层,说明形成花岗岩的岩浆活动形成于二叠纪之后。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由图中等高线可知AB剖面处经过一个山峰;从岩层看,AB剖面线经过的地层岩龄为中间新两翼老,由此可知剖面线AB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美国夏威夷地区瓦胡岛(21°30'N,157°50'W)大范围连续性降水少,但受岛屿内高大山地影响,夏季阵性降水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瓦胡岛阵性降水多发期间,控制该岛的大气环流是( )
    A. 热带气旋B. 西南季风C. 盛行西风D. 东北信风
    8. 瓦胡岛山体高大是由于( )
    A. 生物风化较弱B. 降水侵蚀强烈C. 海水侵蚀较弱D. 内力作用剧烈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瓦胡岛阵性降水多发期间为夏季。瓦胡岛位于21°30′N,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该处位于东北信风带控制区,东北信风从海洋携带水汽在该岛屿受到地形的阻挡抬升形成降水,D正确;该地基本不受西南季风和盛行西风的影响,BC错误;结合材料“受岛屿内高大山地影响,夏季阵性降水多”可知该岛降水为地形雨,不属于气旋雨,A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瓦胡岛山体高大是由于受板块运动影响,内力作用强烈形成的,而外力作用(如生物风化较弱、降水侵蚀强烈、海水侵蚀较弱)均不是其山体高大的原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而移动,总体而言,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9.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下沉速率最小D. T4下沉幅度最小
    10. 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
    A. 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 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 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这是每一个阶地形成共同具有的现象,不是T2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因,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故选D。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
    如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1. 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大熊猫、剑齿象等骨骼化石来自( )
    A. 古生代砂页岩B. 古生代石灰岩C. 中生代砂砾岩D. 新生代沉积物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其形成主要与石灰岩有关。石灰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溶蚀作用,逐渐形成溶洞。在图中,③处为古生代石灰岩,石灰岩分布广泛且岩层较厚,具备形成大型溶洞的物质基础。①处为中生代砂砾岩,砂砾岩的可溶性很低,难以形成溶洞;④处为古生代砂页岩,砂页岩的可溶性较差,不利于溶洞的形成;②处虽然也有石灰岩,但②位于石灰岩岩层的上部位置,发育大型溶洞可能性不大。所以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③。综上,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骨骼化石通常保存在沉积物中,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了这些骨骼化石,所以它们来自新生代沉积物。古生代砂页岩、古生代石灰岩、中生代砂砾岩形成的时代远早于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生活的时代,不可能保存它们的骨骼化石。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层是具有相同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①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②沉积岩中容易找到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③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珠江分叉流入伶仃洋形或若干口门,如虎门、蕉门等,各口门盐度季节变化大。百余年来伶仃洋海岸带的变化明显,珠江虎门潮湖差(潮水涨落过程中相邻高潮与低潮的水位高度差)增大。若以深槽为界,伶仃洋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下图分别示意1906年和2014年的珠江河口海岸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1906年伶仃洋西部比东部( )
    A. 入海径流少B. 平均海平面高C. 海岸线平直D. 浅水区面积大
    14. 珠江各口门盐度季节变化大,其原因是( )
    A. 流域气温季节变化大B. 海水流速季节变化大
    C. 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D. 海域面积季节变化大
    15. 与1906年相比,2014年珠江虎门潮差增大主要是因为( )
    A 海湾形态改变B. 河流径流量小
    C. 海水温度变化D. 河流含沙量减少
    【答案】13. D 14. C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珠江分叉流入伶仃洋形或若干口门,读图可知,1906年伶仃洋西部有多个口门分布,如蕉门、横门等,入海径流多,而东部入海径流较少,A错误;两侧平均海平面没有明显差异,B错误;图中显示西侧海岸线较曲折,东部海岸线较平直,C错误;西侧入海径流多,泥沙堆积量多,浅水区面积大,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珠江各口门盐度季节变化大,是因为珠江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入海径流量大,稀释海水盐度,盐度较低,而冬季入海径流量小,海水盐度较高,C正确;流域冬季气温更低,对应盐度更小,与实际盐度分布情况不符,A错误;海水流速和海域面积对盐度影响较小,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1906年相比,海湾变得更加狭窄,因此涨潮时,水位上升幅度更大,潮差增大,A正确;河流径流量和海水温度与气候密切相关,1906年和2014年气候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河流径流量小和海水温度变化不是潮差变大的主要原因,BC错误;海湾变得狭窄,说明泥沙淤积加重,河流含沙量应该增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纬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洋流、入海径流、结冰融冰、海域封闭程度等。
    伊朗高原有罕见的“盐冰川”景观。其形成是埋藏在地下的盐体(固态)受上覆岩层的重力挤压沿裂隙向上运动,逐渐使其顶部岩层拱曲隆起为穹隆状小丘;盐体持续上升,在丘顶出露地表,沿坡面缓慢移动,形如冰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盐冰川”源头穹隆状小丘形成过程类似的景观是( )
    A. 冰川B. 石笋C. 涌泉D. 沙丘
    17. 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盐冰川”形态是( )
    A. 降雨B. 气温C. 光照D. 植被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盐冰川”景观是地下的盐体(固态)受上覆岩层的重力挤压沿裂隙向上运动,最终盐体在丘顶出露地表并沿坡面缓慢移动而成的,这与承压地下水沿着裂隙向上运动最终出露地表形成涌泉的过程相似,C正确。冰川是低温状态下形成,A错误;石笋属于喀斯特的淀积地貌,B错误;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出露地表的“盐冰川”一旦遇到降雨,盐易溶于水并随水流失,其形态会在短期内发生明显改变,A正确。在气温和光照影响下,“盐冰川”会受物理风化作用而改变形态,但短时间内其形态不会有明显改变,B、C错误。“盐冰川”一般出露于丘顶,并沿坡面缓慢移动,绝大多数植物在该地难以生长,因此植被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盐冰川”的形态,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灰岩长期受流水作用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流水沉积地貌,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的。
    “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垂直于河道,这种布局主要考虑( )
    A. 耕作便利B. 节水灌溉C. 河道共享D. 农田管理
    19. 图中甲处地块平行于主河道,主要由于( )
    A. 河岸侵蚀B. 河道变迁C. 河床抬升D. 河谷加深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条田”主要考虑的是均分质量相当土地,且可以均衡使用公共资源,因此图示区域布局垂直于河道,主要是将水源合理用到所有的田里,因此主要是共享河道,故C正确;图示垂直于河道的方式耕作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便利,故A错误;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属于丰富水源区,主要考虑不是节水灌溉,故B错误;“条田”的方式目的不是为了农田管理,故D错误。答案选择C。
    【19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出现牛轭湖,说明区域内河流侵蚀作用导致河道变迁,形成牛轭湖,进而促使甲处区域地块平行于河道,故B正确;河岸侵蚀会导致河道逐渐变宽,而不是导致条田与之平行,故A错误;河床抬升将导致河流淹没土地,或提高堤坝,但不会平行,故C错误;河谷加深也不会导致条田与河道平行,故D错误。答案选择B。
    【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天坑,底部有堆积体和暗河。下图为“小寨天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天坑底部的堆积体总体上( )
    A. 沉积层理清晰B. 砾石大小混杂C. 颗粒形状规整D. 物质分选良好
    21. 天坑底部生境独特,生态价值高,得益于( )
    A. 暗河交织B. 地形封闭C. 面积狭小D. 土壤肥沃
    【答案】20. B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天坑底部的堆积体是由多种物质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堆积而成的。沉积层理清晰通常出现在较为稳定和有序的沉积环境中,而天坑底部的堆积体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和混乱,所以沉积层理不太可能清晰,A错误;由于堆积体的形成是多种物质在重力、水流等作用下混合堆积,所以砾石大小混杂是常见的现象,B正确;颗粒形状规整一般需要特定的沉积条件和过程,天坑底部的堆积体形成条件复杂,颗粒形状难以规整,C错误; 物质分选良好通常出现在有规律的水流搬运和沉积环境中,天坑底部的堆积体形成环境复杂,物质分选通常不好,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暗河交织虽然能提供一定的水源,但不是天坑底部生境独特和生态价值高的主要原因,A错误;地形封闭使得天坑底部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和生态系统,外界干扰较少,有利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形成和保护,生态价值高,B正确;面积狭小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不是生态价值高的原因,C错误;天坑底部的土壤通常并不肥沃,这不是其生态价值高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天坑是指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呈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 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 )
    A. 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B. 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 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D. 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23. 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 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B. 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 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D. 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答案】22. C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岩石所在岩层为石灰岩,其上覆岩层包括泥岩、砂岩等沉积岩,而安山岩位于侵蚀面之上的地表,故可推测①岩石早于安山岩形成,A错误;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且被断层错断,说明花岗岩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线两侧侵蚀面连续,说明断层发生之后地表受侵蚀形成了侵蚀面,故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C正确;断层两侧石灰岩、泥岩、砂岩等沉积岩层均倾斜,说明岩层受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局部岩层断裂错开形成了断层,且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是水平挤压形成的,故断层是在挤压作用下形成,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生长于古生代温暖的海水中,①岩石为石灰岩,故A正确;②处石灰岩与①岩石是同一地质年代,为古生代,而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中才可能发现化石,C错误;④岩石所在岩层位于①岩石所在岩层之下,新生代处于古生代之后,故④岩石不可能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D错误。故选A。
    【点睛】古生物化石,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
    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班克斯半岛的形成过程是( )
    A. 洋流侵蚀海岸线凹向陆地B. 海岸差异侵蚀残留的山地
    C. 构造抬升使浅海成为陆地D. 冲积平原扩张与岛屿相连
    25. 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 )
    A. 灰化层B. 钙积层C. 铁铝层D. 黏化层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班克斯半岛地势起伏较大,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且有多个峡湾分布,是海岸地区遭受差异侵蚀之后,残留山地形成的,B正确;该地洋流为西南流向东北,洋流侵蚀应导致西南侧凹陷,A错误;构造抬升不会形成海岸线曲折的峡湾地貌,C错误;冲积平原扩张与岛屿相连,是岛屿与陆地相连的原因,不是半岛的形成过程,D错误。所以选B。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土壤淋溶作用较弱,为季节性淋溶,易溶性盐类大部分淋失,而硅铝铁等基本上不发生移动,而钙则成为化学迁移中标志元素,形成钙积层,B正确;灰化土是寒温带针叶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东西呈连续带状,南半球仅见于山地垂直带中,A错误;铁铝层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C错误;黏化层是指由黏粒淋移淀积或就地黏化形成的黏粒富集层,该地降水较少,淋溶作用较弱,不会形成黏化层,D错误。所以选B。
    【点睛】草原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有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化过程,但二者间的量的对比关系各土类有别,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前者减弱,后者加强。草原土壤的共同特点是:①土壤淋溶作用较弱,剖面下部均有钙积层;②土壤盐基物质丰富,交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③土壤反应多呈中性至碱性;④有机质主要以根系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 砂砾岩B. 石灰岩C. 石英岩D. 花岗岩
    27. 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 冷湿B. 暖湿C. 冷干D. 暖干
    【答案】26. A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排除CD;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砂岩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所以选A。
    【2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红色地层是发育于白垩纪,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受信风和副高控制下,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气候特征为暖干,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
    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 基岩风化B. 流水搬运C. 冰川搬运D. 风力搬运
    29. 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B. 大气含氧量低C. 蒸发弱D. 太阳辐射强烈
    3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28. D 29. A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
    【29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
    【30题详解】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草毡层是联结成片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 cm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
    A. 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 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 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 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32. 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A. 岩土变形预警B. 危险岩体清除
    C. 气象水文预报D. 游客行为监管
    【答案】31. A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A正确;重
    力作用受岩层所处高度的影响,与岩性没有关系,B错误;同等外力条件下,坚硬的岩层抗侵蚀的能力更强,水土流失较软岩层更轻,CD错误。所以选A。
    【32题详解】
    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A不符合题意;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完成,B符合题意;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C不符合题意;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GIS系统和监控网络完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点睛】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
    如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4.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答案】33. A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4题详解】
    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原始水平岩层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岩层。岩层叠置原理:下老上新。切割律又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 ②①④③B. ③①④②C. ②④①③D. ③④①②
    36. 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 先升后降B. 先降后升C. 持续上升D. 持续下降
    37. 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
    A. 岛屿众多B.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 受暖流影响D. 受东亚季风影响
    【答案】35. C 36. A 37. C
    【解析】
    【分析】
    【35题详解】
    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
    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③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6题详解】
    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④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
    【3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错误;北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珊瑚礁形成条件:
    1、水温。23~27°C是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
    2、盐度。造礁珊瑚生长在盐度为27~40的海水中,最佳盐度范围是34~36。
    3、水深。一般认为造礁珊瑚生长的水深范围是 0~50米,最佳水深为20米以浅。
    4、光照。一般热带光照强,时间长,有利于珊瑚礁的发育。
    5、风和风浪。一般迎风浪一侧礁发育较好。新月形和马蹄形礁体的凸面是迎风迎浪的。
    6、河流。河流入海处,海水盐度低,泥沙含量大,混浊度高,海水透明度低,会使珊瑚窒息而死,所以有大量泥沙入海的河口处一般不发育岸礁,如海南岛的岸礁在河口区缺失。
    7、海平面变动。当海面稳定时,珊瑚礁平铺发展,但厚度不大;当海面上升或海底下沉时,形成的礁层厚度较大,礁体可发育成塔形、柱形,也有的礁体可深溺于海面以下成为溺礁。当海面下降或地壳上升时,形成的礁层厚度也不大,也有的礁体可高出海面成为隆起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 生长边界海岭B. 消亡边界海沟C. 消亡边界海岭D. 生长边界海沟
    39.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38. A 39. D
    【解析】
    【38题详解】
    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9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是由滨岸沙坝与其内侧的潟湖和陆域海岸组成,曹妃甸岛原为该海岸滨岸沙坝中的沙岛。2003年对曹妃甸岛以北的浅海滩涂(潟湖)实施围海造陆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周边海区潮流等环境产生影响,改变了自然岸线形态特征,挤占了生态空间。近年来部分岸线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二:图1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范围示意图。图2为岸线(海堤和岸滩)生态修复项目设计示意图。
    (1)图中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____,并简析其形成过程____。
    (2)围海造陆工程实施后,甲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解释其形成原因。
    (3)分析围海造陆工程对潟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 ①. 东北—西南(平行于海岸线) ②. 河流带来泥沙沉积于沿海地区,潮流推动泥沙向岸边运动;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沙坝,部分露出海绵,形成沙岛。
    (2)围海造陆后,甲海域附近水动力变强,细颗粒物不易沉积,不断的冲刷分选,细颗粒物被带走。
    (3)围海占用;潮流减弱,淤积增加,潟湖萎缩;潟湖内纳潮量减少,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功能退化。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滦河三角洲为材料创设试题,涉及海岸地貌、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二图1可知,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平行于海岸线。其形成过程:带状沙岛位于滦河入海口附近,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受潮流推动作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再加上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滨岸沙坝;随着时间推移,沙坝不断堆积增高,在海平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部分逐
    渐露出海面,形成呈带状分布的沙岛。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围海造陆工程是减少海岸线弯曲程度,使得甲海域水流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甲海域的水动力变强,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较细的沉积物不断的被冲刷分选,被搬运到更远的地方,而粗颗粒的沉积物则更容易在甲海域沉积下来,导致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
    【小问3详解】
    据材料二图1可知,围海占用潟湖水域空间,减少了潟湖的面积;围海造陆工程使得潮流减弱,淤积增加,潟湖萎缩;进而导致潟湖内纳潮量减少,使得潟湖与海洋的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围海造陆工程破坏了潟湖的生态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功能退化,进而破坏了原有海岸的生态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10月)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10月)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10月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10月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