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第1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第2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真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探究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小明在家中研究植物叶的作用,他选择了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小明能观察到塑料袋( )
    A.瘪下去了B.鼓起来了
    C.内壁上有小水珠
    2.(2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有( )的益处。
    A.更好地繁殖后代B.更多的收获
    C.对劳动人民的一种奖赏
    3.(2分)下列凤仙花的生殖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开花→传粉→受精B.传粉→受精→开花
    C.受精→传粉→开花
    4.(2分)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以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充足空气
    B.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充足水分
    C.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5.(2分)小科为了研究桃花是如何结果的,待桃花传粉后,将甲桃树的花去掉雄蕊,将乙桃树的花去掉雌蕊,丙桃树的花保留雄蕊和雌蕊而去掉花瓣。最后,桃树的结果情况是( )
    A.甲桃树能结果,乙桃树不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B.甲桃树不结果,乙桃树不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C.甲桃树能结果,乙桃树能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6.(2分)有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蝙蝠,可以利用长长的舌头吸食花粉和花蜜。当它们吃食同一种类的其他花朵时,花粉就会落到柱头上,从而完成传粉,这种传粉方式是( )
    A.动物传粉B.人工传粉C.风力传粉
    7.(2分)我们给植物浇水时,通常把水浇到( )
    A.植物的根部B.植物的茎上
    C.植物的叶片上
    8.(2分)古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这有助于( )
    A.花朵盛开B.花粉传播C.果实成熟
    9.(2分)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在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课。请问手机、平板电脑里的电池属于( )
    A.电源B.开关C.用电器
    10.(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橡皮B.湿抹布C.大地
    11.(2分)若将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接线柱①②、①④、②④时会亮,则下列接线盒的内部连接方法中,不可能的是( )
    A.B.C.
    12.(2分)小明自己装了一个门铃,换上两节电池,发现电池迅速发热、烫手,这是因为( )
    A.门铃响了B.电路出现了短路
    C.电路出现了断路
    13.(2分)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易电路的是( )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C.一个小开关、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14.(2分)小红同学买了一个音乐灯笼出了故障:打开开关后,音乐一直会响,但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可能的原因是( )
    A.小灯泡灯丝断了B.开关没有电流经过
    C.有一段电线接触不好
    15.(2分)在连接简单电路时,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下列用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导线、电池B.导线、灯泡
    C.电池盒、灯座
    16.(2分)制作岩石标本时要擦拭干净表面,是为了( )
    A.观察岩石自身的颜色B.擦干净消毒
    C.好放置
    17.(2分)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时间。
    A.几十到数百年B.几百到数万年
    C.几万到数亿年
    18.(2分)地质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刻画岩石,可以比较方便地把岩石的硬度大致分为软、较软、较硬、硬,其中利用( )就能刻画出痕迹的岩石属于软的岩石。
    A.指甲B.铜钥匙C.小刀
    19.(2分)小明、小红、小刚为“岩石与土壤”单元的学习收集岩石,小明到山壁上敲下一些石块,小红到河边拾取了一些鹅卵石,小刚到建筑工地上收集了一些砖块和水泥块。请问他们收集的都是岩石吗?( )
    A.小明和小红收集的是岩石
    B.小明和小刚收集的是岩石
    C.小明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都是岩石
    20.(2分)一般来说,岩石的( )可以比较科学地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
    A.化学成分B.物理成分C.岩层位置
    21.(2分)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用手指蘸取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抹,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晰痕迹的是( )
    A.沙B.土壤C.难以判断
    22.(2分)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而且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
    C.有的是可再生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
    23.(2分)我们要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可以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如果是颜色深的粉末,则最好散落在( )上,这样可以有利于我们的观察。
    A.黑色纸B.白色纸C.无所谓
    24.(2分)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如图)都由硅制成,下面三种矿物中,( )含有丰富的硅。
    A.云母B.长石C.石英
    25.(2分)外出时凡凡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墨绿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颜色是( )
    A.黄色B.墨绿色C.无法判断
    二、连线题(共6分)
    26.(6分)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连线。
    三.填图题(共4分)
    27.(4分)把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四、探究题(共40分)
    28.(18分)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中,小明对自己种植的凤仙花进行了观察记录,将凤仙花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的高度变化制成了统计图。请根据如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 、空气、适宜的温度和 。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茎的变化是 。
    A.一直匀速生长
    B.先长得快,再长得慢
    C.先长得慢,再长得快
    (3)通过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生长减缓后进入 。
    A.生长期
    B.开花期
    C.结果期
    (4)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画的是刚出土一两天的凤仙花的是 。
    (5)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的目的是 。
    A.更好地吸收水分
    B.更好地接收阳光
    C.防止被风吹倒
    (6)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 。
    A.更绿了
    B.枯黄了
    C.没有变化
    (7)凤仙花的柱头很容易粘上花粉,主要是因为 。
    A.柱头形状特殊
    B.柱头上有黏液
    C.花粉上有黏性
    (8)凤仙花的一个果实里面有 粒种子。
    A.1
    B.5
    C.很多
    (9)下列对凤仙花的花和果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实只有在所有的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
    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
    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
    29.(7分)手电筒是家庭日常必备的工具之一,它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在突发事件时向他人发求救信号。下面我们通过手电筒的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手电筒开关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请在图中的括号内注明。
    (2)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下列两节干电池的放置方式正确的是 。
    (3)请在右上方的方框内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小灯泡:⊗;两节电池:;开关:)
    30.(15分)学校组织学生到仁皇山开展研学活动,小明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小明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
    (1)第一步: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 ;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 ;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 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 (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
    (2)小明将这些土壤轻轻地倒入清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静置后,再将土壤沉积物最上层的物质挑起来,用手轻捻发现有些滑滑的感觉。这种物质是 。
    A.黏土
    B.树根、草根等物质
    C.沙砾
    (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在花坛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
    (4)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
    B.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C.此处土壤植被茂盛
    (5)小明想研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于是他又去学校不同的地方取了两类土壤,将这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相同大小的塑料瓶中(如图)。
    ①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我们装入瓶中的土壤的量 ,倒入瓶中的水的量 (填“相同”或“不同”,上同)。
    ②实验后,小明发现三种土壤透水性能不同:A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好,杯中接到的水最多;B瓶的土壤透水性中等;C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差,杯中接到的水最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辨一下:A瓶的土壤是 ;B瓶的土壤是 ;C瓶的土壤是 (填“沙质土”“黏质土”或“壤土”,上同)。
    三、附加题(共5分)
    31.如图所示小明亲手组装的红绿灯。当鳄鱼夹导线连接3个不同的开关时,就能让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灯分别亮起来。连接开关1时,黄灯亮;连接开关2时,绿灯亮;连接开关3时,红灯亮。
    (1)下列材料中,适合用来制作开关上与鳄鱼夹导线连接部分的是 。
    A.橡胶、回形针
    B.塑料、小木块
    C.铜片、锌片
    (2)控制红绿灯的开关是 (填“单刀单掷开关”或“单刀三掷开关”)。
    (3)小明在组装过程中发现三盏灯比较暗,以下哪种电路连接方式可以让小灯泡更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小明在家中研究植物叶的作用,他选择了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小明能观察到塑料袋( )
    A.瘪下去了B.鼓起来了
    C.内壁上有小水珠
    【解答】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小明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内壁上有小水珠,说明叶能蒸腾水分。
    故选:C。
    2.(2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有( )的益处。
    A.更好地繁殖后代B.更多的收获
    C.对劳动人民的一种奖赏
    【解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使种群得以延续、壮大,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3.(2分)下列凤仙花的生殖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开花→传粉→受精B.传粉→受精→开花
    C.受精→传粉→开花
    【解答】凤仙花的果实是花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参与发育而成的,其生殖过程为开花→传粉→受精。
    故选:A。
    4.(2分)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以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充足空气
    B.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充足水分
    C.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解答】北方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是为了提高地温,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故选:C。
    5.(2分)小科为了研究桃花是如何结果的,待桃花传粉后,将甲桃树的花去掉雄蕊,将乙桃树的花去掉雌蕊,丙桃树的花保留雄蕊和雌蕊而去掉花瓣。最后,桃树的结果情况是( )
    A.甲桃树能结果,乙桃树不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B.甲桃树不结果,乙桃树不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C.甲桃树能结果,乙桃树能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解答】桃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丙桃树去掉花瓣,是能结果实的,甲桃树的花去掉雄蕊,雌蕊经异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可发育成果实,只要有雌蕊,就可以利用昆虫从旁边别的桃树上取得花粉进行授粉。乙桃树去掉雌蕊(也就去掉了子房)的,无法发育成果实。故甲桃树能结果,乙桃树不结果,丙桃树能结果。
    故选:A。
    6.(2分)有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蝙蝠,可以利用长长的舌头吸食花粉和花蜜。当它们吃食同一种类的其他花朵时,花粉就会落到柱头上,从而完成传粉,这种传粉方式是( )
    A.动物传粉B.人工传粉C.风力传粉
    【解答】绿色开花植物的一朵花里的雌蕊要发育成果实,一般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开花,通过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植物的传粉方式,一般包括动物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传粉。有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蝙蝠,可以利用长长的舌头吸食花粉和花蜜。当它们吃食同一种类的其他花朵时,花粉就会落到柱头上,从而完成传粉,这种传粉方式是动物传粉。
    故选:A。
    7.(2分)我们给植物浇水时,通常把水浇到( )
    A.植物的根部B.植物的茎上
    C.植物的叶片上
    【解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所以我们给植物浇水时,通常把水浇到植物的根部,故A正确,BC错误。
    故选:A。
    8.(2分)古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这有助于( )
    A.花朵盛开B.花粉传播C.果实成熟
    【解答】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会把雄蕊的花粉粘在身上,当飞到雌蕊的柱头上时,柱头上有黏液,粘住雄蕊的花粉。所以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有助于花粉传播。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在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课。请问手机、平板电脑里的电池属于( )
    A.电源B.开关C.用电器
    【解答】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像电灯、电视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而像手机、石英钟等则是由电池供电。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在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课。手机、平板电脑里的电池属于电源。
    故选:A。
    10.(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橡皮B.湿抹布C.大地
    【解答】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橡皮属于绝缘体;湿抹布、大地属于导体。
    故选:A。
    11.(2分)若将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接线柱①②、①④、②④时会亮,则下列接线盒的内部连接方法中,不可能的是( )
    A.B.C.
    【解答】利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电路,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小灯泡亮了,说明两个接触点之间是通路,如果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断路。将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接线柱①②、①④、②④时会亮,说明接线柱①②④之间都有导线连接,是通路。读图可知,选项B中的接线柱④没有与①、②连接,不符合题干信息。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2分)小明自己装了一个门铃,换上两节电池,发现电池迅速发热、烫手,这是因为( )
    A.门铃响了B.电路出现了短路
    C.电路出现了断路
    【解答】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短路现象是指导线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连接起来,瞬间产生很强的电流,电池发烫,电路容易烧毁。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明自己装了一个门铃,换上两节电池,发现电池迅速发热、烫手,这是因为发生了短路现象。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13.(2分)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易电路的是( )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C.一个小开关、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解答】A.用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这些材料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流经导线、小灯泡后,最后从电池的负极流回电池,就形成完整回路,灯泡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用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这些材料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简单电路,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小开关、一节电池、一根导线,缺少用电器,不能组成完整的电路,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4.(2分)小红同学买了一个音乐灯笼出了故障:打开开关后,音乐一直会响,但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可能的原因是( )
    A.小灯泡灯丝断了B.开关没有电流经过
    C.有一段电线接触不好
    【解答】小红同学买了一个音乐灯笼出了故障:打开开关后,音乐一直会响,但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可能的原因是有一段电线接触不好,小灯泡灯丝断了是不会发光的,开关没有电流经过相当于断路,也是不会发光的。
    故选:C。
    15.(2分)在连接简单电路时,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下列用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导线、电池B.导线、灯泡
    C.电池盒、灯座
    【解答】根据对电路元件的认识,电池盒、灯座用来安放电池、小灯泡,方便快捷,便于实验操作。
    故选:C。
    16.(2分)制作岩石标本时要擦拭干净表面,是为了( )
    A.观察岩石自身的颜色B.擦干净消毒
    C.好放置
    【解答】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第1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第2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第3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第4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第5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制作岩石标本时要擦拭干净表面,是为了观察岩石自身的颜色。
    故选:A。
    17.(2分)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时间。
    A.几十到数百年B.几百到数万年
    C.几万到数亿年
    【解答】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故选:B。
    18.(2分)地质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刻画岩石,可以比较方便地把岩石的硬度大致分为软、较软、较硬、硬,其中利用( )就能刻画出痕迹的岩石属于软的岩石。
    A.指甲B.铜钥匙C.小刀
    【解答】如果想知道一种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使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等去刻划矿物。岩石的硬度分为四个等级:软(用指甲刻得动)、较软(用指甲刻不动铜钥匙刻得动)、较硬(用铜钥匙刻不动小刀刻得动)、硬(用小刀刻不动)。所以利用指甲就能刻画出痕迹的岩石属于软的岩石。
    故选:A。
    19.(2分)小明、小红、小刚为“岩石与土壤”单元的学习收集岩石,小明到山壁上敲下一些石块,小红到河边拾取了一些鹅卵石,小刚到建筑工地上收集了一些砖块和水泥块。请问他们收集的都是岩石吗?( )
    A.小明和小红收集的是岩石
    B.小明和小刚收集的是岩石
    C.小明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都是岩石
    【解答】砖块是用一些泥土经过(火烧)而来的,不是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石膏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水泥块、鹅卵石是岩石。所以小明和小红收集的是岩石。
    故选:A。
    20.(2分)一般来说,岩石的( )可以比较科学地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
    A.化学成分B.物理成分C.岩层位置
    【解答】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年龄约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说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故选:A。
    21.(2分)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用手指蘸取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抹,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晰痕迹的是( )
    A.沙B.土壤C.难以判断
    【解答】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观察比较沙和土壤,我们发现沙的颗粒比土壤大,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痕,会发现土壤留下的痕迹更明显,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22.(2分)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而且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
    C.有的是可再生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
    【解答】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它们,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23.(2分)我们要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可以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如果是颜色深的粉末,则最好散落在( )上,这样可以有利于我们的观察。
    A.黑色纸B.白色纸C.无所谓
    【解答】岩石经过岁月的沉积,会拥有各种形态。观察岩石一般是从外貌进行观察,例如颜色、硬度、条纹、光泽、颗粒大小和形状等特点。我们要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可以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如果是颜色深的粉末,则最好散落在白色纸上,这样可以有利于我们的观察。
    故选:B。
    24.(2分)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如图)都由硅制成,下面三种矿物中,( )含有丰富的硅。
    A.云母B.长石C.石英
    【解答】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岩石和矿物制成的,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
    故选:C。
    25.(2分)外出时凡凡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墨绿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颜色是( )
    A.黄色B.墨绿色C.无法判断
    【解答】矿物外表的颜色可能因为风化或矿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不是该矿物本身的颜色。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的颜色是条痕。矿物的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那是因为条痕颜色可以消除杂质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墨绿色的。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颜色是墨绿色,因为矿物的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所以B合题意。
    故选:B。
    二、连线题(共6分)
    26.(6分)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连线。
    【解答】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蒲公英、槭树种子轻,有绒毛,适合风力传播;樱桃果皮肥厚多汁,被鸟儿吃掉后种子会随鸟儿的粪便排出到远处,是依靠动物来传播种子;苍耳种子有钩刺传播种子容易被动物或人携带;凤仙花易开裂,种子能滚动,适合弹射传播;莲蓬种子表面不沾水、能浮在水中适合水流传播。
    故答案为:
    三.填图题(共4分)
    27.(4分)把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解答】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故答案为:
    四、探究题(共40分)
    28.(18分)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中,小明对自己种植的凤仙花进行了观察记录,将凤仙花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的高度变化制成了统计图。请根据如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 阳光 、空气、适宜的温度和 水分 。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茎的变化是 B 。
    A.一直匀速生长
    B.先长得快,再长得慢
    C.先长得慢,再长得快
    (3)通过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生长减缓后进入 B 。
    A.生长期
    B.开花期
    C.结果期
    (4)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画的是刚出土一两天的凤仙花的是 C 。
    (5)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的目的是 A 。
    A.更好地吸收水分
    B.更好地接收阳光
    C.防止被风吹倒
    (6)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 B 。
    A.更绿了
    B.枯黄了
    C.没有变化
    (7)凤仙花的柱头很容易粘上花粉,主要是因为 B 。
    A.柱头形状特殊
    B.柱头上有黏液
    C.花粉上有黏性
    (8)凤仙花的一个果实里面有 C 粒种子。
    A.1
    B.5
    C.很多
    (9)下列对凤仙花的花和果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果实只有在所有的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
    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
    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
    【解答】(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矿物质,以及适宜的温度条件。因此,凤仙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2)通过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植株高度统计图可以看出,凤仙花茎的变化不是一直匀速生长,而是先长得快,再长得慢。
    (3)通过统计图可以看出,凤仙花生长减缓后出现花蕾,进入开花期。
    (4)根据凤仙花苗期生长特点,下列图片中,刚出土一两天的凤仙花的只有两片子叶,还没有长出披针形新叶,与选项C中样子一致。
    (5)凤仙花的叶子平展,叶片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是为了最大面积吸收阳光,利于光合作用。
    (6)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可以观察到这片叶子变枯黄了,因为缺少阳光照射,不能合成叶绿素。
    (7)凤仙花的柱头很容易粘上花粉,主要是因为柱头上有黏液,能够粘住花粉,并不是柱头形状特殊,也不是花粉上有黏性。
    (8)凤仙花的一个果实成熟后会炸裂,种子就会蹦出来,一个凤仙花的果实中有十几到二十几粒种子。
    (9)A.凤仙花的果实开花时就开始发育,并不是在所有的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该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B.凤仙花是完全花,雌蕊的子房部分会发育成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该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凤仙花的种子传播属于弹力传播,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皮爆裂,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该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阳光;水分。
    (2)B。
    (3)B。
    (4)C。
    (5)A。
    (6)B。
    (7)B。
    (8)C。
    (9)A。
    29.(7分)手电筒是家庭日常必备的工具之一,它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在突发事件时向他人发求救信号。下面我们通过手电筒的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手电筒开关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请在图中的括号内注明。
    (2)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下列两节干电池的放置方式正确的是 B 。
    (3)请在右上方的方框内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小灯泡:⊗;两节电池:;开关:)
    【解答】(1)如下图所示,手电筒开关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图中导体和绝缘体的位置。
    (2)手电筒中电池的连接方式是串联,一节电池的正极与另一节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的正极(铜帽)与灯泡连接,选项B中的两节干电池的放置方式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C中的电池负极与负极连接、正极与正极连接,不能形成电流回路,灯泡不会发光。
    (3)如下图所示,方框内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小灯泡用符号⊗表示;两节电池用符号表示;开关用符号表示。

    故答案为:(1)

    (2)B。
    (3)

    30.(15分)学校组织学生到仁皇山开展研学活动,小明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小明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
    (1)第一步: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 水分 ;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 空气 ;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 分层 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 下面一层 (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
    (2)小明将这些土壤轻轻地倒入清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静置后,再将土壤沉积物最上层的物质挑起来,用手轻捻发现有些滑滑的感觉。这种物质是 A 。
    A.黏土
    B.树根、草根等物质
    C.沙砾
    (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A 。
    A.倒在花坛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
    (4)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B 。
    A.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
    B.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C.此处土壤植被茂盛
    (5)小明想研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于是他又去学校不同的地方取了两类土壤,将这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相同大小的塑料瓶中(如图)。
    ①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我们装入瓶中的土壤的量 相同 ,倒入瓶中的水的量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上同)。
    ②实验后,小明发现三种土壤透水性能不同:A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好,杯中接到的水最多;B瓶的土壤透水性中等;C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差,杯中接到的水最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辨一下:A瓶的土壤是 沙质土 ;B瓶的土壤是 壤土 ;C瓶的土壤是 黏质土 (填“沙质土”“黏质土”或“壤土”,上同)。
    【解答】(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为了研究土壤的成分,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受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中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一层。
    (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也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将土壤沉积物最上层的物质挑起来,用手轻捻发现有些滑滑的感觉。这种物质是黏土。
    (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土壤,实验结束后,整理材料时,应将土壤倒到花坛里。不能倒在垃圾桶里,更不要倒在水槽里,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4)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5)①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研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变量就是不同的土壤,其他因素必须完全一致。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装入瓶中的土壤的量要相同,倒入瓶中的水的量也要相同。
    ②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沙质土土壤颗粒之间空隙大,容易透气、透水,保水保肥性差;壤土既能透水、透气,也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根据三种土壤透水性能差异:A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好,杯中接到的水最多;B瓶的土壤透水性中等;C瓶的土壤透水性最差,杯中接到的水最少。可以判断:A瓶的土壤是沙质土;B瓶的土壤是壤土;C瓶的土壤是黏质土。
    故答案为:(1)水分;空气;分层;下面一层。
    (2)A。
    (3)A。
    (4)B。
    (5)①相同;相同。
    ②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附加题(共5分)
    31.如图所示小明亲手组装的红绿灯。当鳄鱼夹导线连接3个不同的开关时,就能让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灯分别亮起来。连接开关1时,黄灯亮;连接开关2时,绿灯亮;连接开关3时,红灯亮。
    (1)下列材料中,适合用来制作开关上与鳄鱼夹导线连接部分的是 A 。
    A.橡胶、回形针
    B.塑料、小木块
    C.铜片、锌片
    (2)控制红绿灯的开关是 单刀三掷开关 (填“单刀单掷开关”或“单刀三掷开关”)。
    (3)小明在组装过程中发现三盏灯比较暗,以下哪种电路连接方式可以让小灯泡更亮? B
    【解答】(1)A.电路中的开关必须由导体和绝缘体共同组成,导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绝缘体限制电流自由流动。橡胶是绝缘体,金属回形针是导体,这两种材料适宜制作开关,故A正确;
    B.塑料与小木块都是绝缘体,缺少导体,不能用来制作开关,故C错误。
    C.铜片与锌片都是导体,缺少绝缘体,不能制作开关,故A错误;
    (2)读图可知,鳄鱼夹导线可以分别控制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灯,说明该开关是单刀三掷开关。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压为支路电压总和;并联电路电流为支路总和,电压处处相等。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但是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仍然是1.5V。读图可知,选项A中只有一节电池,电压是1.5V,选项B中两节电池串联,电压是3V,选项C中两节电池并联,电压是1.5V。由此判断,灯泡最亮的是选项B中的灯泡。
    故答案为:(1)A。
    (2)单刀三掷开关。
    (3)B。苍耳
    弹力传播
    凤仙花
    蒲公英
    动物传播
    樱桃
    莲蓬
    风力传播
    槭树
    水力传播
    苍耳
    弹力传播
    凤仙花
    蒲公英
    动物传播
    樱桃
    莲蓬
    风力传播
    槭树
    水力传播

    相关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5页。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