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套卷(含多地区))
-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原卷+答案+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天津专用)(原卷+答案+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1(原卷+答案+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原卷+答案+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原卷+答案+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原卷+答案+答题卡)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原卷+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全解全析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考试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参考答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答题卡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
得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共 5 分)
1.(本题 5 分)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
(2)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李煜的《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的句子是:
,
。(荀子《劝学》)
。
评卷人
得分
二、整本书阅读(共 6 分)
(本题 6 分)结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完成下面问题。
2.(3 分)下面不符合《乡土中国》原书意思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文化,靠共同生活来配合人的相互行为;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文化,把感情变
化作为生命的主脉。
B.人治和法治不是对立的,两者的区别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而乡土社会
1 / 9
是“礼治”的社会。
C.乡绅赶走抽大烟的小儿子,教训老父亲,处罚大儿子,维护了乡村的礼治秩序,但却破坏了法治秩
序,没有明辨是非。
D.文化性的强制常包含教化性的权力,文化对社会新分子的强制是一种教化过程,乡土社会则正是这
种靠近教化的社会。
3.(3 分)下面运用《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某些现象,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方看不上北方,沿海看不起内地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地缘关系的反映。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挖洞”,这种判断是用血缘关系来给人定位。
C.在上海生活的“籍贯”是外地的人结成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地缘不是血缘。
D.饭店里几个人吃完饭之后争着付账,正是不想欠对方人情,因为没有血缘关系。
)。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8 分)
(本题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红楼梦》答记者问
詹丹
记者:对于书中女性人物的出场,您认为作者几乎都当作重要事件来渲染,并且后来者的陆续上场都
是对已有人物不断进行着烘托、分层和个性细化,这个说法能给我们稍微展开说明一下吗?
詹丹: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红楼梦》主要是揭示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是为闺阁女子作传
的。这也是作者一开始告诉我们的“当日所有之女子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
护其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而小说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又对主人公贾宝玉发生过深刻影响,所以,她
们的出场,对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对他的心灵感受,当然也是对小说的重要情节发展,都显示了重要意义,
从而被作者当作事件来渲染,给他们的出场以各种特写。与此同时,大部分男性人物的出场,却被作者有
意无意忽视了,以至于有读者产生误解,以为《红楼梦》就是一部写女性的书,其实从全书出场人物比例
看,男性还略多于女性。
另一方面,其对重要女性人物的出场,如以贾宝玉心仪的林黛玉的上场为起点,①对她的塑造,不是
一次性完成,而是通过描写其他相反或者相似的人物,来加以不断烘托、分层和细化。借助人物影射的创
作方式,让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不同关系的几位相关女性人物,聚拢在贾宝玉身边,在形成诗意情感的
2 / 9
交流或者不交流中,呈现种种变相。
其一是晴雯。晴雯向来被视为黛玉的影射人物,她去世时,宝玉充满感伤,写下最具诗意的《芙蓉女
儿诔》。晴雯病中挣扎着为宝玉补雀金裘,这种勇,既是不惧病魔的勇,但更是敢爱敢恨的勇。这样的勇
敢力量,显然不同于林黛玉那种欲言欲止的羞涩与举手投足的柔弱,尽管其情感的深沉并不亚于黛玉。
其二是香菱。香菱因学诗和黛玉相处,显示了大观园美好的一段诗意时光,也显示了香菱是一个具诗
意气质的人,这一点与黛玉息息相通。香菱的诗意,也体现在她与黛玉回忆过去时,在与夏金桂谈菱角的
香味时,都能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所以,在一个特殊层次上,香菱也成了黛玉的影射,并与贾宝玉发
生了微妙关系。贾宝玉与香菱玩斗草的游戏,拿的是夫妻蕙和并蒂莲,又十分体贴地让袭人来为她换弄脏
的石榴裙,让香菱十分感叹。但毕竟香菱已是薛蟠的侍妾,所以与要宝我构成了一种特殊意义的诗意情感
关系。
其三是龄官。龄官外貌最近黛玉,王熙凤因为拿她来比黛玉,引发众人哄笑。但相似的又不只外貌。
其作为贾府买来演戏的十二位女子之一,刚一出场,就表现出与黛玉相似的孤高自许性格,不肯出演非她
惯演的戏目,而宝玉对她也颇有好感。但小说中,龄官作为黛玉的影射者,不同于晴雯和香菱,恰恰是以
钟情于贾蔷并拒绝贾宝玉而出场的。但这种拒绝,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启悟了宝玉,让宝玉这样一
个公子哥,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从传统的男子中心主义者的普遍占有欲中逐步醒悟过来,使自己的情感慢
慢聚焦于黛玉一身。虽然上述三位女性可视为黛玉的影射,都具有诗一样的特质,但就感情本身言,这里
有晴雯对宝玉的深沉而热烈,有香菱与宝玉的暧昧而后退缩,也有龄官对宝玉始终如一的冷淡和拒斥,体
现出相似女性人物形象谱系中,与宝玉交往的丰富复杂。
记者:您在书中谈到认为贾宝玉对女孩子的用情存在着情感表达与礼仪的裂缝,这个怎么说?
詹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一篇,正好涉及这个问题。他在解读传统中国特点时说:
“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在传统的礼治社会,情感是受礼治制约的,发乎情止
乎礼义。但贾宝玉恰恰不是这样的人。按道理说,在贾府中是不允许贾宝玉和女孩子有这样自由交往的天
地的。但小说把人物的年龄设计得相对偏小,这样可以让大人放心,即便贾宝玉和黛玉已经为了情感闹得
天翻地覆,老祖宗、王熙凤等还是把他们视为“儿戏”。②如果说这里有一个不完全受礼仪控制的裂缝,
那是作者的艺术策略所营造的。
【链接】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
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
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
3 / 9
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
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
(费孝通《乡土中国》)
4.(3 分)下列对画浪线句“男性还略多于女性”相关内容的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男性略多于女性”的事实,纠正了读者的错误认知。
B.产生女性多的误解,是因为作者精心设计女性出场而忽视男性。
C.作者重点写女性,是为了揭示众多女性对宝玉成长的深刻影响。
D.对男性的描写难以引起读者关注,因为女性行止见识超出男性。
5.(3 分)下列对第一处画横线句“烘托、分层和细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为了渲染重要女性的出场,以对相近相反后来者的描写,来烘托映衬。
B.晴与黛玉都情感深沉,晴雯敢爱敢恨的勇,与黛玉兼涩柔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香菱与黛玉的诗意气质相通:香菱与宝玉的斗草游戏暗示了香菱爱而不得的痛苦。
D.龄官外貌与孤高性格最近黛玉,但她是以拒绝宝玉出场的,这也是对黛玉的影射。
6.(4 分)第二处画横线句中提出了“裂缝”的概念,作家是怎样营造这一“裂缝”的?
7.(5 分)结合链接资源,分析贾母、王熙凤等对宝玉爱情的态度。
(本题 23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___________
沈念
①父亲说,岛很大,四面环水,通往岛上的路是乘船。
②船,那是一条多大的船,能迎风破浪吗?浪花飞溅到船头,打在甲板上,碎成一颗颗发亮的珠子,
滚来滚去。少年如此一想就来劲了。他在山里生,山里长,对父亲描述的这片大水有着天生的好奇。
③夜船开的时间不短了,仍然是在一团墨黑中行进,船尾驾驶舱挂着一盏汽油灯,光亮如豆,随时要
被风吹灭的样子。距离的遥远让少年心里摇荡着焦躁,像远处听得到的水声,水声摇曳多姿,引人联想,
可看不见。
④动身前夜,父亲在家里边整理行李边跟少年说话。他说:“到了初冬时节,岛上的芦苇花絮随风飘扬,
种子落地来年春发,算是靠天种靠天收。”父亲很熟悉那里,每年到芦苇收割的秋冬时节,父亲都要跟村里
人一道,在湖洲驻扎三个月。这三个月,天作被盖地当床,芦苇割完了才回家过年。
⑤“天种天收?”
4 / 9
“
”
“
⑥ 嗯,都不用人打理的,自生自灭,就像山上的草。 父亲说, 后来有了造纸机器,芦苇的纤维含量
高,就成了造纸的原料。于是有人承包苇场,雇了壮年劳力,像农民种田一样,开沟滤水,看土施肥,化
学除草治虫,人工护青保苗,湖洲滩地上的芦苇也越来越多。”
⑦那些日子,芦苇就跟着少年走走停停。他向家乡的小伙伴绘声绘色地说起芦苇荡,那是比大山有着
更多乐趣和奥秘的地方。
⑧时间在寒风之夜过得很慢,寒意越来越浓,父亲的喊声,敲醒恍恍惚惚的少年。他抬头张望,这是
个什么模样的地方。汽油灯照亮一片模糊的陆地,少年跳下船,踩在一片松软的苇梗上,苇梗下是更松软
的淤泥。
⑨把家安在这个陌生的岛上,父亲要盖个什么样的房子呢?少年困意全无,兴奋起来。父亲从行李袋
中找出刃口发亮的弯刀,走到附近的芦苇丛中,转眼功夫割倒一片。在父亲的指导下,少年帮着用细麻绳
把芦苇结实地打成一捆一捆。父亲说,这是新家的大梁,这是新家的柱子。打好地基,他又像变戏法似地
从行李袋中翻出折叠整齐的旧尼龙帆布,摊开在地,风贴着地面吹鼓起帆布,父亲顺势一抖,转眼之间帆
布就盖成了一间芦苇棚屋。支棚、架床、开窗、开门,这种快捷简易的造房术,让少年对父亲钦佩不已。
他听从父亲的吩咐,搬上几捆芦苇压住墙角,这样帆布不会随风刮掀。父亲又在卧室里搭了两张芦苇床,
又新盖了一个屋棚当厨房,然后把带来的家当一件件摆好,还用芦苇编了两把方凳,一张餐桌。这一切都
是在少年睡着以后完成的。
⑩少年醒来的时候,新家被一团明晃晃的天光包裹着,好像这棚屋原本就是一个发光体,向岛上、湖
上、天空绽放无尽的光芒。芦苇制作的几样桌椅,散发着植物刚离开大地的清香。掀开帆布门,白得耀眼
的光迎面扑来。眼前岛上的景象把少年震惊了。
⑪铺天盖地、茎秆高挺的芦苇,顶着沉甸甸的穗头,随风摆动枝叶,向远方致意。从未见过这么多的
芦苇聚集在一起,举手投足,像严格训练的战士。风刮过来,芦苇抱团对峙,站成铜墙铁壁。又终于抵挡
不住一波波的猛烈吹袭,芦苇向着同一个方向低头、弯腰,瞬间就要折覆在地。与见过的水稻相比,这些
芦苇就是超级巨人,高大、粗壮、招摇,少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不点,在这荒岛之上无比孤独、渺小。
⑫少年看到远处芦苇垛惊飞几只白色水鸟,打开翅膀,线条般的身影,越飞越远。他一个激灵,跟着
白色鸟飞去的方向,钻进了芦苇深处。秋冬季节的芦苇荡,湖水退去,南来北往的白鹭喜欢在此嬉戏觅食,
麋鹿三五一群藏匿其间。修长而饱满的灰白色苇穗,像一支支画笔,日沐金光,夜吸银露,饱蘸天地间的
风霜雨雪,在湖洲上涂鸦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挺拔的苇秆,如长剑飘舞的苇叶,被少年的身体碰出哗
哗啦啦的响动。他也被芦苇的坚韧撞得摇摇晃晃,像海洋般的苇浪一下就吞没了少年瘦小的身影。
⑬在山里,少年和小伙伴掏鸟窝是把好手。在这里,要是能寻到一只水鸟,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少
5 / 9
年低头搜寻有没有完整的鸟蛋时,听到隐隐约约传来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那是父亲在叫他。他环顾四周,
呼喊声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这差点让他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少年认真辨认了回去的路,像个侦探
一样,察看了脚印,还判断了一下东南西北。但走出芦苇荡的路似乎没有尽头,他莫名地紧张起来。他想
起父亲从小就告诫过的,凡事遇阻先不要慌乱,冷静下来再想对策。他很快又辨清了几只自己来时的脚印。
⑭清晰的脚印。斜斜浅浅的。少年把脚放进一个,大小刚好,心里悬空的石头在小脚印里稳稳落下。
父亲呼唤的声音又飞来了,近在耳畔。
⑮少年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向家跑去。他的心中开始藏着一个秘密,他并不打算把这次短暂的出行
告诉父亲。
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少年无端地笑起来,小脸白里透红,像树上自然成熟、绽裂的石榴。
8.(3 分)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苇是造纸的原料,父亲抓住了这个商机独自来收割,这是父亲来到岛上的缘由。
B.父亲带少年来到小岛,是想让少年和他一起收割芦苇,补贴家用。
C.少年看芦苇注重乐趣和情趣,带有审美的视角。
D.少年整日在岛上闲逛却不干活,总是要父亲呼唤了才会回来。
9.(3 分)对第⑨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出父亲在艰苦的打工生活中保持着对生活的郑重感,体现了底层打工者的尊严感。
B.父子俩造出了五脏俱全、真正的房子,说明父亲是个能工巧匠。
C.“地基”“墙角”“厨房”都是少年视角,体现出少年看待生活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D.写出了父子俩面对生活的积极与乐观。
10.(3 分)以下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少年眼
B.父子行
C.芦苇岛
D.小秘密
11.(4 分)第⑫段画线部分连续使用比喻,请对此加以赏析。
12.(4 分)以第⑥、⑦两段为例,分析父与子看事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13.(6 分)联系全文,分析第⑬-⑯段对塑造少年形象的作用。
评卷人
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 10 分)
(本题 10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6 / 9
落梅
[南宋]尤袤
清溪西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①人何在? 舞破②《山香》③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注释: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创制的《玉树后庭花》。②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有:“霓裳一
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③《山香》,舞曲名。出处不详,一说出自《羯鼓录》。
14.(3 分)文学社要将本诗编入鉴赏栏目,所取栏目名称不合适的一项是(
A.抒情诗选 B.宋人古风 C.南渡律诗 D.咏梅诗选
15.(3 分)下列对与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描绘了红梅飘落清溪的画面,清雅冷寂,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B.颔联写五更之夜,诗人内心愁苦,难以入眠,角声不断,更添悲凉。
C.颈联化用典故,暗讽当朝统治者沉酒声色,使国家复陷败亡之忧。
D.全诗旨在对落梅进行多角度的描绘,从时间到用典,既细腻又动人。
16.(4 分)请从情境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
评卷人
得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 21 分)
(本题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 / 9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3 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为轮(
)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
18.(3 分)下列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不必贤于弟子。
C.金就砺则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吾尝终日而思矣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19.(2 分)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3 分)第④段的论述很有说服力,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本题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赤壁赋
苏轼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
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
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8 / 9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1.(1 分)“壬戌”用的是古代干支纪年法,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请利用干支纪年法推算宋神宗元丰七年
为
年。
22.(3 分)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属,劝请)
B.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C.知不可乎骤得(骤,一下子)
D.洗盏更酌(更,连续)
23.(3 分)下列选项对文本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由景生情,由情入理,融画意、诗情、哲理于一体。
B.全文以“乐-悲-乐”为情感线索,首段写乐,第二段由乐转悲,末段又转悲为乐。
C.本文语言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句式上以整句为主,兼用散句和韵语,亦文亦赋。
D.文中哲理出自《庄子》,但不止于对追名逐利的人生价值的消解,还有价值的重构。
24.(3 分)“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是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借此形式,实际上是与自己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评卷人
得分
六、作文(共 70 分)
25.(本题 70 分)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汉语比作汉字的魔方,也有人把汉语比作迷宫,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9 / 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原卷+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全解全析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考试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参考答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原卷+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全解全析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考试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参考答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答题卡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通用01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原卷+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全解全析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考试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参考答案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答题卡docx、开学摸底考2024-2025学年春季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通用02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