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docx
    • 原卷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卷).docx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第1页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第2页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第3页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卷)第1页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卷)第2页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卷)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docx、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共40分。第1~12小题, 每小题2分; 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支原体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生物,有些种类可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 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
    C. 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 可以独立自主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细胞壁。
    【详解】A、支原体是细胞生物,细胞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与动物细胞(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B正确;
    C、支原体是原核单细胞生物,不含细胞壁,即支原体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C正确;
    D、支原体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自主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2.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B. 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色氨酸是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推测生长素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
    D. 某浓度的生长素对芽起抑制作用,则该浓度可能对茎起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详解】A、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会消耗能量,A正确;
    B、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单侧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其分布不均匀,但生长素的产生与是否有关无关,B错误;
    C、色氨酸是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推测生长素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C正确;
    D、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某浓度的生长素对芽起抑制作用,则该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茎起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B。
    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些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
    B. .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C. 生殖性克隆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D. 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植入前的遗传编辑和胚胎移植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一般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不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而使花粉失活,因此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B正确;
    C、生殖性克隆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C错误;
    D、试管婴儿对植入前胚胎一般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或遗传学编辑),而设计试管婴儿往往为了避免后代患某种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故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
    故选B。
    4. 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夜中仙人掌花散发香味吸引蝙蝠传粉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B. 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有害昆虫的繁殖属于生物防治的过程
    C. 雄鸟在发现危险时扇动两翼被雌鸟看到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D. 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有信息源,也有信道和信息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 A、黑夜中仙人掌花为了吸引蝙蝠前来传粉,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化学物质,因此它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A正确;
    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有害昆虫的繁殖,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性外激素是昆虫分泌的用于吸引异性的化学物质,通过模拟或干扰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昆虫的交配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B正确;
    C、雄鸟在发现危险时扇动两翼被雌鸟看到,这里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视觉实现的,但扇动两翼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物理信号(如光、声、电、磁等),而是通过动作(即行为)来传递信息。在生态学中,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被称为行为信息,而不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通常指的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电、磁等,C错误;
    D、信息传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信息的产生(信息源)、信息的传递(信道)以及信息的接收(信息受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D正确。
    故选C。
    5. 雄性长颈鹿之间常发生“脖斗”,甩动脖子和头部组成的“流星锤”,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而雌性长颈鹿往往也更加青睐“脖斗”的胜利者。科研人员分析了雌雄长颈鹿头部重量的差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雌性个体的偏好可能改变种群中促进头部增大基因的频率
    B. 雄性长颈鹿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进化出了更重的头部
    C. 年龄更大的的雄性长颈鹿个体在生殖和生存方面更具优势
    D. 据图推测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相似,也通过脖斗相互斗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肯定具有某种优势,头颈强壮的雄性可能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由此可推测雌性个体的偏好可能改变种群中促进头部增大基因的频率,A正确;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雄性长颈鹿并不能主动进化出了更重的头部,而是被自然选择的,B错误;
    C、由图可知,雄性头颈部的重量随着年龄始终在增长,但年龄更大的雄性长颈鹿个体不一定在“脖斗”过程中更占优势,因此年龄更大的雄性长颈鹿个体在生殖和生存方面不一定更具优势,C错误;
    D、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脖斗”发生在雄性长颈鹿之间,D错误。
    故选A。
    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RNA病毒。科研人员选取病毒NS2基因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NS2蛋白,利用该蛋白及小鼠制备获得了四株能分泌不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为后续建立RSV检测系统提供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更多的B淋巴细胞,需向小鼠多次注射NS2蛋白
    B. 用NS2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能分泌多种抗体的B淋巴细胞
    C. 若要区分上述四株细胞系,可用NS2蛋白进行抗体检测
    D. 单克隆抗体可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并能够大量制备
    【答案】C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A、给小鼠多次注射NS2蛋白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用NS2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能分泌多种抗体的B淋巴细胞,B正确;
    C、四株细胞系均是利用NS2蛋白获得的,所分泌的抗体可以和NS2蛋白的不同部位结合,区分上述四株细胞系,不能用NS2蛋白进行抗体检测,C错误;
    D、单克隆抗体可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D正确。
    故选C。
    7. 三白草和鱼腥草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操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除了使用酶解法外,还可以利用盐酸和酒精1:1混合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
    B. ②过程通常在等渗培养液中,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④过程需要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诱导生芽和生根
    D. 图中所示生产流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中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为去除细胞壁,②为原生质体融合,③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④提取代谢产物。
    2、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过程①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盐酸和酒精1:1混合配制的解离液会杀死细胞,A错误;
    B、过程②通常在等渗培养液中,以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可以采用化学法(聚乙二醇融合法)或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④过程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愈伤组织或细胞,从中直接提取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诱导生芽和生根,C错误;
    D、图中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④过程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愈伤组织或细胞,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杂种细胞培育成一个完整新的植物体的过程才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8. 正常细胞分裂期时长约30min,当细胞存在异常导致时长超过30min后,某特殊的复合物(内含p53蛋白)开始积累,过多的复合物会引起细胞生长停滞或凋亡,研究者将该复合物命名为有丝分裂“秒表”。某异常细胞中“秒表”复合物含量变化如图.癌细胞分裂期通常更长,且伴有更多缺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中“秒表”复合物水平在一定时间内随分裂期延长逐渐升高
    B. 部分染色体着丝粒与纺锤丝连接异常可导致细胞分裂期延长
    C. 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癌细胞中“秒表”机制被关闭从而避免凋亡
    D. 抑制“秒表”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生物体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裂期时长延长,特殊的复合物 (内含 p53 蛋白)将积累,所以复合物水平随分裂期延长逐渐升高。
    【详解】A、当细胞存在异常导致时长超过 30min 后,某复合物开始积累,分裂期延长时间越长,含量越高,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部分染色体着丝粒与纺锤丝连接异常可导致细胞分裂期延长,B正确;
    C、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癌细胞中“秒表”机制被关闭,细胞不能凋亡而无限增殖,C正确;
    D、抑制“秒表”复合物的形成的细胞不能正常凋亡,可增加生物体内异常细胞的数量,D错误。
    故选D。
    9. 我国南方某地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14%~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稻田中养殖的鱼属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B. 鱼的粪便提供了有机肥,水稻可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
    C. 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
    D. 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生态足迹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
    【详解】A、依题意,鱼会吃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知稻田中养殖的鱼属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A正确;
    B、水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不能利用有机肥中的能量,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生依赖生物组分的自组织、自我调节等,因此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一般而言,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才能有效利用各种群之间的互利共存关系,从而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因此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C正确;
    D、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从而降低了人类生态足迹,D正确。
    故选B。
    10. 研究人员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F1,对F1的花粉粒进行荧光标记,用红色荧光标记A基因,绿色荧光标记B基因.已知F1不存在配子致死的情况,对F1中有荧光的花粉粒统计其颜色及数目,结果如下表(注: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叠加显示为黄色荧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型花粉粒的占比约为1/17
    B. 该方法可以最直观地验证分离定律
    C. 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D. 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有9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表分析:表格中数据为F1中有荧光的花粉粒统计其颜色及数目,由表中数据可知,F1的花粉粒出现三种情况,且三种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同时含A、B基因的花粉粒∶只含A基因的花粉粒∶只含B基因的花粉粒=16∶1∶1。由此可知,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且F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产生了基因型为Ab、aB的花粉。
    【详解】AD、已知用红色荧光标记A基因,绿色荧光标记B基因,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叠加显示为黄色荧光。据表格中数据可知,F1的花粉粒出现三种情况,AB∶A∶B=16∶1∶1,由此可知,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在F1个体的细胞中,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F1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部分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产生了基因型为Ab、aB的花粉。因此,F1个体产生的花粉应该有4种:同时含A、B基因的花粉粒、只含A基因的花粉粒、只含B基因的花粉粒、同时含a、b的花粉粒。由于同时含a、b的花粉没有被荧光标记,所以在进行实验结果统计时无法统计。结合表格数据可知花粉粒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B∶Ab∶aB∶ab=16∶1∶1∶16。其中,基因重组型花粉粒为Ab和aB的花粉粒,占比为(1+1)÷(16+1+1+16)=1/17。由于子一代能产生四种配子,因此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有9种,综合以上分析,AD正确;
    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统计红色和非红色的比例以及绿色和非绿色的比例,可最直观地验证分离定律,B正确;
    C、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F1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部分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C错误。
    故选C。
    11. 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
    D.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A正确;
    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正确;
    C、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纤维一般由两个神经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神经节中,自主神经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
    故选C。
    12. 农科院为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下图为7时至17时内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其中净光合速率和Rubisc(固定CO2的酶)活性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相同
    B. 13时叶绿体内光反应的速率远低于暗反应的速率
    C. 7时至17时黄瓜叶片干重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D. 胞间CO2浓度既受光合速率影响又会影响光合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 随着时间的变化,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到正午由于出现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下降,然后上升,直到下午,光照减弱,净光合速率又逐渐下降。
    【详解】A、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不同,第一次下降是由于Rubisc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减弱,A错误;
    B、13点后,叶片的CO2浓度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出二氧化碳在胞间积累,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因此暗反应速率不可能高于光反应速率,B错误;
    C、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干重不断增大,C错误;
    D、光合速率会影响胞间CO2浓度,同时胞间CO2浓度又会影响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D。
    13. 下图①②③为某动物3个精原细胞,其DNA双链均被放射性标记,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将这3个细胞置于没有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已知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的变异类型理论上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 细胞②经减数分裂1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R
    C. 细胞②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8种基因型的配子
    D. 若细胞③经一次有丝分裂、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有放射性的精细胞数量为4~8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1、精原细胞①中有4条染色体,含有A、a、R、r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③可知,精原细胞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R基因和a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
    2、精原细胞②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精原细胞①中有4条染色体,含有A、a、R、r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③可知,精原细胞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细胞①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A错误;
    B、精原细胞②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应含有成对的基因,B错误;
    C、细胞②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C错误;
    D、分析题意,细胞DNA双链均被放射性标记,置于没有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若细胞③经一次有丝分裂,一次减数分裂,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结束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每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一条DNA单链被标记,此后进行减数分裂进行DNA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染色体的一个DNA单链被标记,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放射性核DNA分子的精细胞数量为4~8个,D正确。
    故选D。
    14. 为衡量甲、乙两种植物的竞争能力,在同一地点将甲、乙两种植物种子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种植.计算收获时的种子数比值、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M与N的关系所反映的两者之间的竞争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
    B. 为保证收获到甲的种子,播种比例不应小于a
    C. M=b,乙植物将逐渐被甲植物淘汰
    D. M=c时,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曲线可知,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M增大,则N也增大;当M=N时,代表(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达成竞争平衡。
    【详解】A、M是甲播种种子数与乙播种的种子数的比值,N是甲收获的种子数与乙收获的种子数的比值,由图可知,随着M增加,N也增加,说明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A正确;
    B、由图可知,当播种比例小于、等于a时,N=0,即收获的甲种子数为0,因此为保证收获到甲的种子,播种比例不应小于a,B正确;
    C、M=b,即M<N,当随着M增大,则N也增大,说明乙没有被甲淘汰,C错误;
    D、当M=c时,N=M,即(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说明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D正确。
    故选C。
    15. A基因中含两种限制酶BamHI和MspI(5’CCGG3’)的酶切位点,HpaII和MspI酶切位点相同,酶切位点处的胞嘧啶可能被甲基化,HpaII对胞嘧啶甲基化敏感(即不能切割甲基化的酶切位点),而MspI则对胞嘧啶甲基化不敏感。某种小鼠(Aa)有两种表型,用每种表型的小鼠A基因分别做了三组的酶切实验:第一组单独使用BamHI,第二组使用BamHI+MspI,第三组使用BamHI+HpII;每组完全酶切产物(每一个酶切位点均被切割)通过电泳分离并使用探针得到杂交带,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是( )
    A. 第一组处理后均可得到包含探针的基因片段
    B. 若表型1中的基因经过第二组和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分别是3.5kb和8.9kb,说明表型1中的A基因中四个MspI酶切位点均被甲基化
    C. 若表型2中基因第三组酶切结果介于3.5kb和8.9kb之间,说明A基因中一定有2个HpaII酶切位点被甲基化
    D. 该种小鼠(Aa)有两种表型可能是因为A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HpaⅡ和MspⅠ酶切位点相同,HpaⅡ对胞嘧啶甲基化敏感,而MspⅠ则对胞嘧啶甲基化不敏感。若能被MspⅠ酶切,不能被HpaⅡ酶切,说明酶切位点的胞嘧啶被甲基化。第二组使用BamHⅠ+MspⅠ,第三组使用BamHⅠ+HpⅡ,若都能出现3.5kb片段说明酶切位点的胞嘧啶没有甲基化。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若用BamHⅠ酶切A基因(切点为图中B位置),则可得到8.9kb基因片段,此片段包含了探针结合位点,A正确;
    B、若表型1中的 A 基因经过第二组和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分别是3.5kb和8.9kb,说明表型1中的A基因中四个MspI酶切位点均被甲基化,导致第三组HpaII无法正常切割,因而只出现8.9kb,B正确;
    C、若表型2中A基因第三组酶切结果介于3.5kb和8.9kb之间,说明A基因有2个或3个HpaⅡ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不能全部甲基化,C错误;
    D、基因中碱基的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所以小鼠(Aa)有两种表型可能是因为A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导致,D正确。
    故选C。
    16. 某种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蛋白X是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缺乏时表现为侏儒鼠.如图,A基因的表达受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的调控:P序列甲基化后,A基因不能表达;P序列非甲基化时,A基因正常表达.P序列在精子中会重置甲基化模式表现为非甲基化,传给了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也会重置甲基化模式表现为甲基化,传给了代后不能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小鼠,其表现型为正常鼠
    B. 侏儒鼠与侏儒鼠交配,子代不可能出现正常鼠
    C. 若纯合侏儒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所得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F2中正常:侏儒=1:1
    D. 表观遗传未改变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其中DNA的甲基化是常见的表观遗传。由图可知基因A上游的P序列没有甲基化,则其可正常表达,而P序列被甲基化则其无法表达。
    【详解】A、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基因型为AAa的三体小鼠,可能是侏儒鼠,也可能是正常鼠,因为其中的A基因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A错误;
    B、侏儒鼠细胞中可能含有来自母本卵细胞的基因,因此,侏儒鼠与侏儒鼠交配,子代不一定是侏儒鼠,因为侏儒鼠可能产生含有 A的精子,则该精子参与受精产生的后代表现正常,B错误;
    C、纯合侏儒雌鼠基因型应为aa,纯合正常雄鼠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设雌鼠卵细胞中P序列甲基化的A基因表示为A-,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可表示为A-a×Aa,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正常鼠):Aa (正常鼠):A-a(侏儒鼠):aa (侏儒鼠)=1:1:1:1,因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鼠:侏儒鼠=1:1, C正确;
    D、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即表观遗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能完成一定功能,包括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II).光系统中的某些光合色素分子在吸收光能后,电子会由最稳定的低能量状态上升到一个不稳定的高能量状态,以驱动水的裂解并释放出氧气,同时产生的电子和H+最终用于NADPH和ATP的合成,驱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相关过程如下图甲所示。

    (1)图甲中的光系统Ⅰ和Ⅱ位于 ① ,纸层析法分离细胞色素复合体中的光合色素的原理是____②。
    (2)据图文中的信息可知,光反应中最初的电子供体是______,最终的电子受体是______;参与NADPH合成过程的是______(填“PSI”或“PSII”),在光反应过程中生成的___将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3)光抑制是指光照强度超过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限度而使光合效率下降的现象,包括PSⅡ光抑制(指标为Fv/Fm下降)和PSI光抑制(指标为△I/I下降).研究人员在4℃低温条件下利用不同光照强度的过剩光照处理黄瓜叶片,检测低温条件下光抑制对PSI和PSⅡ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数据,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②.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的快,溶解度低的扩散的慢新增答案空
    (2) ①. H2O ②. NADPH ③. PSI ④. ATP、NADPH
    (3)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低温条件下对光系统Ⅰ(PSⅠ)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光系统Ⅱ(PSⅡ),且光照强度大于100μm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对光系统Ⅱ(PSⅡ)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版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图甲中的光系统Ⅰ和Ⅱ属于光合色素的组成部分,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离细胞色素复合体中的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的快,溶解度低的扩散的慢。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光反应中水在光下分解为H+、O2和e-,e-经传递最终与H+和NADP+结合生成NADPH,因此,光反应中最初的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的电子受体是NADPH;如图,参与NADPH合成过程的是PSI;在光反应过程中生成的ATP和NADPH将参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研究人员在4℃低温条件下利用不同光照强度的过剩光照处理黄瓜叶片,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低温条件下对光系统Ⅰ(PSⅠ)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光系统Ⅱ(PSⅡ),且光照强度大于100μm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对光系统Ⅱ(PSⅡ)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
    18. 如图所示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该类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出现色弱或色盲
    (1)色弱或色盲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____________.图甲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Ⅲ-2和Ⅲ-3是一对同卵双胞胎、该家系的遗传是否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
    (2)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红绿色觉基因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从而影响色觉,机理如图乙所示。检测发现Ⅰ-1和Ⅱ-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画出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_____(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②判断IV-2的色觉(辨别红、绿颜色)具体表现为______;
    ③从世代1的个体推测IV-2患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④经检测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请提出科学假说推测Ⅲ-2和Ⅲ-3色觉表现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
    【答案】(1) ①. 伴性遗传 ②. 不符合,Ⅲ−2色盲,Ⅳ−1、Ⅳ−3正常
    (2) ①. ②. 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 ③. 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 ④. Ⅲ-3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
    【解析】
    【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DNA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是导致表观遗传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小问1详解】
    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但Ⅲ−2色盲,其子Ⅳ−1和Ⅳ−3却正常,不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小问2详解】
    ①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Ⅲ−2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Ⅱ−1,Ⅱ−1和Ⅲ−2均患病,所以II−1将这条X染色体传递给Ⅲ−2。
    ②Ⅲ−2的儿子Ⅳ−2的X染色体也为,所以其色觉表现为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
    ③Ⅱ−1患病,Ⅰ−1和Ⅰ−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说明是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传递给Ⅱ−1,并最终传递给Ⅳ−2。
    ④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但Ⅲ-2患病,而Ⅲ-3色觉正常,可能是Ⅲ-3的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导致-3色觉正常。
    19. 烟夜蛾幼虫以烟草叶片为食。为研究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对烟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烟夜蛾幼虫对这两种烟草的利用和转化情况,首先选用一批发育状况相同的烟夜蛾幼虫,转移到没有食物的无菌试管内(1头/管)进行饥饿处理,适宜时间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20头称鲜重,高温下烘干至恒重,测其含水量。
    ②再取20头称鲜重,根据测得的含水量计算出实验前幼虫干重(C),然后分别饲以两种烟草叶片,48 h后取出剩余食物,待幼虫排空粪便后,将幼虫和粪便在高温下烘干至恒重,得到实验后幼虫干重(D)和粪便干重(E)。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幼虫粪便(E)中的能量属于____。
    (2)食物利用率=[(D-C)/(A-B)]×100%;食物转化率=[(D-C)/(A-B-E)]×100%。公式中代数式(A-B)表示烟夜蛾取食的有机物量,(D-C)表示______,(A-B-E)表示______。
    (3)实验中测得烟夜蛾幼虫对两种烟草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数据如下表
    分析结果可知,与普通烟草相比较,黄花烟草______。
    (4)本研究中,实验前幼虫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_____。本实验方法会有误差,主要是______的能量没有考虑。
    【答案】(1)烟草固定的太阳能
    (2) ①. 幼虫体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有机物量 ②. 烟草中被幼虫同化的有机物量
    (3)不利于烟夜蛾的生长发育
    (4) ①. 排除体内原有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幼虫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 ②. 夜蛾幼虫肠道内微生物利用的能量、烟草叶片细胞呼吸消耗
    【解析】
    【分析】1、某一营养级(非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在该营养级包括呼吸消耗量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又会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和被分解者分解,其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形式包括自身遗体残骸和下一营养级排出的粪便。
    2、某营养级摄入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量+排出的粪便量。
    【小问1详解】
    幼虫以烟草为食,属于消费者,从烟草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消化吸收至内环境,属于幼虫同化的能量,剩余的未被消化吸收的则以粪便的形式排除,这部分能量不属于幼虫,属于烟草固定的太阳能。
    【小问2详解】
    D表示实验后幼虫干重,C表示实验前幼虫干重,二者的差值表示实验过程中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幼虫同化量与幼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即幼虫体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有机物量;(A-B)表示烟夜蛾取食的有机物量,即摄入量,E表示粪便干重,即粪便中的有机物量,(A-B-E)表示摄入量-粪便量,即烟草中被幼虫同化的有机物量。
    【小问3详解】
    表中数量表明,幼虫以黄叶烟草为食,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均低于以普通烟草为食的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说明黄叶烟草不利用烟夜蛾的生长发育。
    【小问4详解】
    本实验需要测量实验前后幼虫干重的变化值,为避免幼虫体内原有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通过饥饿处理,消耗掉幼虫体内的有机物,使各组幼虫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与等量原则;本实验测量了实验前后幼虫的干重变化量,实验前后烟草被取食的重量(A-B),但幼虫消化道内存在微生物,会利用幼虫摄入的有机物,同样烟草叶片具有生理活性,实验过程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而测量取值时这些数据均为被考虑。
    20. 高等动物的行为、学习与记忆功能与海马区的调节有关,糖尿病个体更易出现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运动对其功能有改善作用。研究人员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一般是指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_________(填“过量”或“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等,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
    (2)慢性外周炎症诱导淋巴细胞分泌过多促炎细胞因子IL-6,使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引起海马神经元受损、研究发现,该糖尿病大鼠长期处于慢性外周炎症状态。为进一步研究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海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周围促炎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是___________。
    (3)研究显示,糖尿病个体由于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导致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y的调控。为了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y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配制含有5mml/L和7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分别模拟正常和高糖的体液环境。现根据实验目的和对照组设计三个实验组进行探究(其中实验组甲和乙分别用于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y两个单因素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实验条件不限:
    对照组: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适量5mml/L葡萄糖溶液;
    实验组甲:___________;
    实验组乙:___________;
    实验组丙:___________;
    适宜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不足 ②. 降低
    (2)进行跑台运动有利于降低IL-6,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进而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
    (3) ①. 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7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 ②. 敲除cPKCy基因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 ③. 敲除cPKCv基因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7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 ④. 细胞自噬水平和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数量
    【解析】
    【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小问1详解】
    糖尿病一般是指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糖尿病大鼠进行跑台运动有利于降低IL-6,即淋巴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减少,据题意可知,IL-6使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所以IL-6减少,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进而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故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是进行跑台运动有利于降低IL-6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进而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
    【小问3详解】
    本实验要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y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高糖环境、是否有蛋白激酶cPKCy,因变量为细胞自噬水平,对照组处理情况是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适量5mml/L葡萄糖溶液;由于题干要求其中实验组甲和乙分别用于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y两个单因素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则实验组甲的处理是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7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实验组乙的处理是敲除cPKCy基因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5mml/L葡萄糖的培养液,实验组丙的处理是敲除cPKCy基因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等量且适量的75mm//L葡萄糖的培养液。本实验因变量为细胞自噬水平,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y的调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细胞自噬水平和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数量。
    21. 研究表明羊乳中的β-乳球蛋白(BLG)是人体主要过敏源,图为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山羊中BLG基因同时敲入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并获得转基因山羊的操作过程.
    图中sgBLG/Cas9复合物中,sgBLG为能准确识别图中山羊DNA特定序列的RNA,并引导Cas9蛋白对DNA进行切割.检测发现过程②中,hLF基因成功插入在母羊乙成纤维细胞中的一条常染色体上.
    (1)上述操作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Cas9蛋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常用到的___________酶,但Cas9蛋白特性与该酶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图中复合物1所识别的DNA序列为5'-TATACTGGC-3',则sgBLG的序列为5′-___________-3′。
    (3)下列技术中,过程①②运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过程③④⑤中,运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a.显微注射技术b.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胚胎移植技术d.DNA重组技术e.动物细胞融合技术f.细胞核移植技术
    (4)科研团队想进一步获得纯合能稳定遗传“人乳铁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山羊,其技术路线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PCR技术 ②.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③. Cas9蛋白没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具有专一识别DNA分子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特性
    (2)5’-GCCAGUAUA-3’
    (3) ①. ad ②. bcf
    (4)用图中获得的转基因山羊与普通山羊进行杂交得到子代,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带有目的基因的雌雄子代进行杂交获得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纯合子代;通过图相关流程,分别选择雌雄个体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供体,从而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基因雌、雄转基因山羊,然后进行杂交来获得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纯合子代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依据题意: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山羊中BLG基因同时敲入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并获得转基因山羊,可知目的基因是人乳铁蛋白基因。PCR技术可以体外扩增人乳铁蛋白基因,从而获得更多数量的人乳铁蛋白基因。题干中“引导Cas9蛋白对DNA进行切割”,说明Cas9蛋白可以切割DNA分子,所以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作用类似。sgBLG为能准确识别图中山羊DNA特定序列的RNA,并引导Cas9蛋白对DNA进行切割,说明Cas9蛋白没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具有专一识别DNA分子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特性。
    【小问2详解】
    sgBLG为能准确识别图中山羊DNA特定序列的RNA,转录的方向是从DNA模板的3’到5’,因此转录产生的RNA序列是5’-GCCAGUAUA-3’。
    【小问3详解】
    过程①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母羊乙成纤维细胞中的一条常染色体上,此过程涉及DNA重组技术,过程②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母羊乙成纤维细胞中,重组DNA分子导入动物细胞一般使用显微注射技术,故选ad。③④⑤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重组细胞,再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早期胚胎,最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山羊,故选bcf。
    【小问4详解】
    获得纯合能稳定遗传“人乳铁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山羊,其技术路线的设计思路是用图中获得的转基因山羊与普通山羊进行杂交得到子代,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带有目的基因的雌雄子代进行杂交获得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纯合子代;通过图相关流程,分别选择雌雄个体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供体,从而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基因雌、雄转基因山羊,然后进行杂交来获得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纯合子代。荧光颜色
    黄色
    绿色
    红色
    花粉粒数目
    8000
    499
    501
    普通烟草(%)
    黄花烟草(%)
    食物利用率
    25.00±1.60
    19.39±1.12
    食物转化率
    43.76±6.29
    35.47±3.98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pdf、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