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共8页。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简答题、填空题等)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特别提示:本试卷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可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
一、我国的水分盈亏量 (18分)
地理上用水分盈亏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当其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气候干旱;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
1.我国年水分盈亏量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 。(1分)
2.据图2判断,西北诸河流域全年水分亏缺,亏缺最严重时段为(1) (单选:A.春季 B.夏季 C.冬季)。该区域的农田基本为旱地和水浇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2) (单选: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C.河流水和冰雪融水)。(2分)
3.在西北地区,部分水浇地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比较严重,简述土壤盐渍化的过程。(4分)
4.概述我国冬季水分盈亏量状况,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5.分别概述珠江流域、辽河流域6、7月水分盈亏特点,并从东部雨带进退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二、南京都市圈的建设(20分)
2016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南京都市圈不断扩容,成为我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江苏、安徽两省)都市圈。2024年8月,《国家级都市圈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南京都市圈综合实力仅次于深圳都市圈,位居第二。
6.21世纪以来,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在下列变化中,属于长三角区域发展转变特点的是 。(单选2分)
A.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经济 B.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密集型产业
C.从轻纺工业转向重化工业 D.从现代制造业转向金融、物流等新兴产业
7.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 。(不定项选择3分)
A.城市优势互补 B.城市趋同发展 C.区域均衡发展 D.区域生态保护
8.南京都市圈“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水源相连”,故“协调发展指数”较高。该都市圈的城市大多处于 (1)流域,基本属于 (2) (单选:A.华北平原B.江南水乡 C.华南沿海)文化区。(2分)
9.南京在南京都市圈中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 。(单选2分)
①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 ②属于省会城市,经济基础好
③是长三角核心城市,实力雄厚 ④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2008年安徽省宣城市的城镇化率为41.7%,2023年达 63.55%该阶段宣城处于城镇化的 (1) (单选:A.起步 B.快速 C.稳定)发展阶段。分析宣城城镇化的有利条件。(5分)
11.概述建设跨省的南京都市圈对江苏和安徽协调合作的作用。(6分)
三、奔巴岛的丁子香(22分)
材料一:丁子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植物,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丁子香树可达10米以上,树冠茂密,开花时气味芬芳,适宜在高温且温差小、潮湿、静风的气候环境中生长,不耐低温、干旱和大风,易受虫害影响。
材料二:奔巴岛是非洲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群岛中的一个岛屿。19世纪初,奔巴岛引种丁子香,丁子香花经手工采摘、晾晒、分选后出售至国外,成为坦桑尼亚重要外汇来源。到19世纪中叶,奔巴岛的丁子香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70%。目前岛上有丁子香树360余万株,但老弱病株较多,产量占全球比重持续下降。
12.丁子香适宜生长在砂壤土中,这种土壤的特点是 。(单选2分)
A.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强 B.质地厚重易结块
C.蓄水能力和保肥性强 D.土壤温度稳定
13.光照充足的季节是奔巴岛丁子香的采摘盛季。奔巴岛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时期是(1) (单选:
A.6月 B.9月 C.12月),此时恰逢该岛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较好,大气的(2) (单选:
A. 削弱作用 B. 保温作用C.逆辐射作用)较弱,光照较强。(2分)
14.奔巴岛居民采用“立体种植”模式,把高大的丁子香树与较低的木瓜、香蕉和更矮的木薯、豆类、蔬菜等混种。描述“立体种植”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15.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坦桑尼亚的丁子香需求量大大减少。尝试为奔巴岛丁子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6.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种植丁子香,仅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少量种植,且产量极不稳定,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四、柬埔寨的旅游胜地 (18分)
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的支柱产业,其著名景点包括吴哥古迹、洞里萨湖、金边皇宫等。其中吴哥古迹建于12世纪,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直到19世纪才被世人发现,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被称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17. 柬埔寨地形以 (1) 为主, 地势比较 (2) 。(2分)
18.柬埔寨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单选2分)
A.亚热带硬叶阔叶林 B.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9.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重要的建筑,色彩艳丽、浮雕精美,为红色砂岩修建而成。砂岩属于 。(单选2分)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变质岩
20.吴哥古迹被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分析其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8分)
21.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该河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分析1月和7月洞里萨河流向不同的原因。(4分)
五、榆林市的变化 (22分)
材料一:榆林市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而闻名,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榆林由煤而兴,也曾因“一煤独大”高度依赖能源经济而陷入困境。近年来,榆林积极构建多能融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2023年12月榆林市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材料二: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过去饱受风沙侵袭。经过数十年的治理,毛乌素沙地已有80%成为绿洲,2024年9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林木覆盖率36%、PM2.5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材料三:柽柳(红柳)是毛乌素沙地植树造林的重要树种,柽柳种子多,侧向枝条多,无论播种还是扦插,只要温度适宜,有土壤和水分,就能繁殖生长。
22.榆林市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气候来看,榆林市处于 (1) (单选:A.湿润区到半湿润区 B.半湿润区到半干旱区C.半干旱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从地形上看,处于 (2) (单选:A.黄土高原到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从农业生产来看,处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的过渡地带。(2分)
23.地层沉积物的组成及粒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图2的剖面厚度为17.55m,地层沉积连续,层位清晰。研究发现,该剖面古风成沙层平均粒径较大,沙质黄土层次之,沙质古土壤层最小。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 。(单选2分)
A.高空西风气流 B.极地东风 C.东亚冬季风 D.东亚夏季风
24.图2中,a₁到c₁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 。(单选2分)
A.气候由暖湿趋向于冷干 B.过渡带先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
C.沙尘暴频次先减少后增加 D.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再向西北收缩
25.过去“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对榆林市的不利影响包括 。(不定项选择3分)
A.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B.煤炭采空区面积增大,地质灾害增多
C.地下水溶蚀作用强, 引发地面塌陷 D.废弃物排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
26.目前榆林市多能融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中,适宜大力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 。(单选2分)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风能 ④潮汐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7.陕西省林业局统计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和林木覆盖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单选2分)
A. GNSS 和 GPS B. GIS和GNSS C. RS和 GNSS D. RS 和GIS
28.说明毛乌素沙地变绿后径流的变化。(5分)
29.读下面材料,分析该地区潜在的轻柳危害。(4分)
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不久后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黄浦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202501
一、我国的水分盈亏量(18分)
1.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分)
2. (1) B (2) C(共2分)
3.耕地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将地下矿物元素带至地表土壤。随着地表水分蒸发,地下水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累积,导致土壤盐渍化。(4分)
4.状况:我国冬季普遍表现为水分亏缺 (1分)。
原因: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干冷的冬季风(偏北风)影响大,降水少,水分亏缺明显(2分)。(共3分)
5.6月珠江流域水分盈余量最大,辽河流域水分盈余量偏低 (负值)。
这是因为夏季风影响下,5月到6月上旬雨带主要位于珠江流域,还未到北方。
7月珠江流域水分盈余量下降,辽河流域水分盈余量最大。
这是因为7月雨带北上影响东北地区,珠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蒸发旺盛,水分盈余量显著下降。(8分)
二、南京都市圈的建设(20分)
6. B (2分)
7. A、C、D(3分)
(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
8. (1) 长江 (2) B(共2分)
9. D(2分)
10. (1) B
(2)位于南京都市圈(临近南京),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第二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有利于吸纳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5分)
11.有利于加强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交通、通讯等联系,促进都市圈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有利于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使两省资源共享,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加强两省间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6分)
三、奔巴岛的丁子香(22分)
12. A (2分)
13. (1) B (2) A (共2分)
14. (4分)
地貌:减弱雨水对地表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地退化;减缓地貌景观的变化。
土壤:植物的枯枝落叶较多,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雨水对土壤侵蚀,保持土壤厚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植物根系增多,土壤疏松度变大。
15.注重丁子香树更新换代,培育优良抗虫害品种(研究适宜的栽培管理方法提高种植技术);购买先进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发展丁子香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发挥丁子香的美学价值,将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增加种植者经济收入;降低出口关税(税收优惠),提升丁子香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6分)
16.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亚热带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及年际变化大,很多地区易发生早灾,因此不利于丁子香树生长。海南等地纬度较低,水热条件比较优越;但这些地区冬季也可能受寒潮影响,且夏秋季受台风影响频繁、风力强,易造成减产。(8分)
四、柬埔寨的旅游胜地(18分)
17. (1) 平原 (2) 低平(共2分)
18. D (2分)
19. C (2分)
20.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光照强烈,雨季多暴雨,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灾害。(8分)
21.该地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7月处于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4分)
五、榆林市的变化(22分)
22. (1) B (2) A(共2分)
23. C(2分)
24. D(2分)
25. A、 B、 D (3分)
(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
26. C (2分)
27. D(2分)
28.毛乌素沙地变绿后,植物截留降水的能力增强,并延缓地表径流的汇聚,从而调蓄地表径流的流量;雨水下渗增加,形成地下径流,也能补给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1分)(5分)
29.柽柳种子多,繁殖快,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进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差。(4分)
描述如何影响环境
地貌
土壤
环境质量
减少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详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4级地震,35,7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