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第1页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第2页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检测考试(二)物理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变化得越快
    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分析】
    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难属于基础题.
    【解答】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正确;
    B.速度变化得越快,说明加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得越快,故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则速度变化快,不一定是在变大,故C错误;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2.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5 m
    B. 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共行驶的距离为10 m
    C.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 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的定义、v−t图像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汽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x1=vt1=10×0.5 m=5 m。
    B.根据v−t图像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位移可知,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共行驶的距离x=10×0.5m+12×10×2m=15m。
    C.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ΔvΔt|=102m/s2=5m/s2。
    D.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平均速度v=xt=152.5m/s=6m/s。
    3.关于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速度增加得越快
    B.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C. 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负值,一定做减速运动
    D.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以及物理意义,知道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而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解答】
    A.质点的速度变化率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不一定是增加快,故A错误;
    B.速度越来越小,说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可能在增大,故B错误;
    C.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负,只能代表加速度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反之才是减速,故C错误;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D正确。
    故选D。
    4.某汽车沿平直公路以1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道路施工需紧急刹车。若司机反应时间0.5s,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2m/s2,则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过程( )
    A. 汽车在2.5s末的速度为5m/sB. 汽车在前2.5s的位移大小为16m
    C. 汽车在6s末的速度为−2m/sD. 汽车在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所以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判断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给定的时间内汽车是否已经静止,再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
    刹车时间t=va=5s。
    A. 汽车在2.5s末的速度v=v0−a(t2.5−0.5)=6m/s,故A错误;
    B. 汽车在前2.5s的位移大小s=v0×0.5+v0×(t2.5−0.5)−12a(t2.5−0.5)2=21m,故B错误;
    C. 汽车在6s末已经停止,故速度为0,故C错误;
    D. 汽车在前6s的位移等于前5.5s的位移为s′=v0×0.5+v02×t5.5−0.5=30m,则汽车在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v=s′6s=5m/s,故D正确。
    故选D。
    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用x表示运动位移,用t表示运动时间。从t=0时刻开始计时,xt−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斜率为k,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kB. 物体做变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
    C.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kD.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2k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并能变形得到xt与t表达式,从而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得到xt表达式,结合图象的信息求加速度即可。
    【解答】
    由于图示xt−t图像中图像为一条直线,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得:xt=v0+12a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为k,则12|a|=k,|a|=2k,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2k;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 能用线将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线和布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C. 走路时,脚和地面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没有摩擦力
    D.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弹力与摩擦力产生的原理,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的应用,注意摩擦力中的“相对”两字的理解。
    依据弹力产生原理,判定形变的物体;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且有弹性形变,及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A、弹力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故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微小形变产生的,故 A错误;
    B、用线将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线和布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否则会打滑,故B正确;
    C、走路时,脚相对地面有往后的运动趋势,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故C错误;
    D、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产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可知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故D错误。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遇到特殊情况做紧急制动,制动后的第1s内运动了8m,第2s内运动了4m。假设制动后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关于汽车的运动和制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8m/sB. 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 汽车制动后第3s的位移为0D. 汽车制动后运动的距离是12.5m
    【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位移−公式计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逆向思维和速度−位移公式计算出位移。
    本题主要考查了汽车的刹车问题,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汽车的刹车时间,代入正确的时间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
    AB、由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在第1s内,v0×1m+12a×12m=8m
    如果汽车刚好在2s末停止,根据逆向思维,可知第2s内的位移:第1s内的位移=1:3,如果汽车在第2s内的某个时刻停止,那么位移之比应该小于1:3.
    而此时的位移之比1:2大于1:3,故汽车在第2s末并未停止。因此
    在第2s内,v0×2m+12a×22m−8m=4m
    联立解得:v0=10m/s,a=−4m/s2,故AB错误;
    CD、汽车的刹车时间为:t=0−v0a=0−10−4s=2.5s,结合逆向思维可知,汽车在第3s内的位移相当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了0.5s,则x3=12at32=12×4×0.52m=0.5m;
    刹车后的运动距离为:x=0−v022a=0−1022×(−4)m=12.5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台球以初速度v运动到O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OA=AB=BC,则台球依次经过O、A、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3∶ 2∶1B. 9∶4∶1
    C. 1∶4∶9D. ( 3− 2)∶( 3−1)∶1
    【答案】A
    【解析】【分析】
    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认为是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将匀减速直线运动认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注意掌握这种将末速度为零的运动逆向变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减化解题过程。
    【解答】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从C到O,初速度为零,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经历相等的位移BC、BA和AO运动的时间比为1: 2: 3,故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at,台球依次经过O、A、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3: 2:1,故A正确,BCD错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v0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h(h>L)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穿过管所用时间为Lv0
    B. 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v0> (h+L)g
    C. 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h+L)g2 (h+L)g,故B正确;
    C.若小球在管刚着地时穿管,有h+L=12g(2v0g)2,解得v0= g(h+L)2,结合B分析可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h+L)g21.6s,
    相遇时满足xB=xA,代入可得t=2.8s。

    【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出A沿斜坡滑上的最大位移。

    相关试卷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共13页。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段考物理试卷(11月份):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段考物理试卷(11月份),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 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 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