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基础知识、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基础知识、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讲义,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小说的概念和种类,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小说的概念和种类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二、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
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进行描写。
三、小说的主题
1.小说应该以触及时代和关注人性为主题。
小说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都体现在主题上。一部优秀的小说,也是对时代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正因为小说触及时代生活,才能给读者以丰富的精神感悟和思想启迪。
2.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故事情节表现主题。
一篇好的小说,离不开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展示。小说的情节和细节都来源于生活,它需要把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散乱的间隔时间很长的矛盾集中起来、频繁起来,把平淡尖锐化,这样小说的情节才感人,人物形象才丰满,小说主题才深刻,小说才能吸引人。
四、小说的技巧
1.语言。(1)词汇丰富而精练。(2)语法正确而娴熟。(3)修辞讲究而酒脱。
2.描写方法
(1)人物描写。
①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②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形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可以揭示其丰富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神态的描写。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的想法、感触、情绪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由作者直接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来展现;有时可以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
(2)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3)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又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做的特写型描写。一篇文章,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4)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及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通过对场面中环境及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和刻画人物性格。
常考题型
考点一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技巧】
1.重视人物特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都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性格分析。
2.分析情节发展。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鲜明个性
3.探读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看题干要求是写出人物的形象,还是要写出对应分析。
2.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或描写
3.具体概括。
【答题模板】
xxx是一个………(性格特点)的人。
从xxx的……(具体表现)可见xxx是一个……的人。
考点二 理解段(句)作用
【答题技巧】
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着手:
1.结构上。
(1)开头: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②照应标题;③为下文作铺垫;④与下文形成对比;⑤补充交代;⑥渲染气氛;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3)结尾:①照应标题与前文;②升华(深化)主题;③点明主题,强化情感
2.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等。
考点三 细节描写
【答题技巧】
1.判断细节描写的类型。
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再通过题干和相应段落寻找信息。
2.结合文体知识审读具体语境。
(1)抓住细节描写当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语,通过体会其感情色彩,分析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等。
(2)联系上下文揣摩作者情感尤其是上下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等。
考点四 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答题技巧】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
(1)要素归纳。先找出文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再对四要素简要归纳。
(2)题目扩展。对高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标题,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
(3)段意合并。分别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其组合成句。
3.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力求规范。
4.根据分值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
考点五 分析写作手法
【答题技巧】
1.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即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2.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入手。
3.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可从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曲折等角度分析。
4.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答题步骤】
明写法→述内容→析结果
考点六 拓展延伸
【答题技巧】
1.见解(看法)类:
(1)明确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
(2)明确题目要求,弄清回答的范围。
(3)找准切人点。可从时代背景关键性语句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切入。
(4)注意答题内容的辩证性,防止绝对化。
2.积累(感悟)类:
(1)仿写类。注意例句的特点如修辞手法、逻辑关系等。
(2)补写类。一般有补写相关事例和补写熟语(名言、诗句等)。
3.材料链接类:
(1)审清题目。
(2)感知材料,把握个性。抓住关键性语句,获得每则材料的个性化信息。
(3)综合分析,提炼共性。通过分析比较文本与所给材料,抽取共同的信息。
考点七 梳理故事情节
【答题技巧】
1.区别情节和内容,情节是事物的变化经过,而内容只是一种存在的情况。
2.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段落,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然后看每个部分写了什么情节或内容。
3.根据题干的要求回答或在表格中(或横线上)填写相关情节或内容。
注意:(1)准确简洁,对要点不能遗漏,不能以偏概全。(2)避免前后情节交错。
考点八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题技巧】
1.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4.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5.揭示主旨。
【答题模板】
属于xxx(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作用),揭示了……(主旨);烘托人物形象,使xxx的性格更加鲜明。
考点九 赏析精彩语句
【答题技巧】
1.从修辞手法赏析:
赏析比喻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赏析拟人句: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2.从用词角度赏析:
句子用xx词,准确(形象)地刻画(突出)了xxx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考点例解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 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 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 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从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 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 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 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 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 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 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准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 “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⑪ “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⑫ 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本题是对人物形象分析能力的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然后结合文中相关情节(或语句)概括出主要特征。从文中海子爷“苦守土地,不愿离开”这点可以看出他既倔强又恋乡的双重性格。概括时既要做到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答案示例】
海子爷是一个倔强、有恻隐之心、坚守故土的人。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漠北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他的生存状况,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从“在冰天雪地的天海子边,也只有他俩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
2.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关键段落的作用。从叙述顺序的角度来看,第⑤段是记叙顺序中的插叙。一般来说,插叙除了对记叙内容起补充交代某种因的作用外,还在结构上起前后照应等作用。本段插叙交代了海子爷与老雪狼的渊源,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老雪狼的故事。
【答案示例】
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写老雪狼救海子爷的情节作了铺垫。
3.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细节描写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句中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是神态描写,接着连续用了“低”“广”“撅”“拽”等动词进行细致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体现它报答海子爷的决心。
【答案示例】
两处画线句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体现出老雪狼报答海子爷的决心。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主体内容的能力。首先从文中梳理出主要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中心内容。
【答案示例】
本文记叙的是海子爷与老雪狼在荒漠这块苦寒之地相依为伴,最后都被冻死在天海子空旷冰面上的故事。
5.小说为了表现海子爷坚守“故土”的决心,作者既用了正面描写,又用了侧面烘托。试举例说明。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掌握能力。先明确小说的主旨,再思考作者围绕这一主旨采用哪些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
文中用“儿子没辙,留足过冬的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来反衬海子爷的不动摇,这是侧面烘托;又对老雪狼与海子爷相依为伴,最后都被冻死在冰面作正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海子爷坚守“故土”的决心。
6.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从哪个角度回答都可以,结合文章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我认同第一个观点。因为无论是代表人类的海子爷还是代表动物的老雪狼,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漠北,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即使亲人相劝,即使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孤独,都依然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的主题。
冰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小说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_________________→砸冰行船→_______________→看到希望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能力注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天快亮的时候”“中午的时候”,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提炼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示例】
遭遇风雪 扒冰拖船
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演变;②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③提供人物的活动场所,渲染某种气氛;④烘托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性格;⑤影射社会环境,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⑥深化文章主旨。
【答案示例】
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砸冰、扒冰作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
3.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可从句子的特点(如长短句)、所运用关键词语的词性等方面分析句子的特点;从表现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急;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父亲奋力扒冰拖船的情形。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文中第➄⑥⑦段的心理描写、砸冰情节等可看出父亲技艺娴熟,经验丰富;从文中第⑨⑩⑪段可看出父亲机智勇敢,顽强不屈;从第③⑪段的语言描写可看出父亲关心孩子成长。
【答案示例】
技艺娴熟,经验丰富;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③关心孩子成长。
高效训练
打瞌睡
安谅
①在一家知名报社,明人与校友老金总编侃侃而谈。老金忽然回忆起往事:“我们上大学语文的第一堂课时,那位脑门前秃,身子瘦若芦苇秆,穿着有些宽大的旧白衬衣、蓝色长裤,脚蹬一双灰不溜秋的牛皮凉鞋的老教授,用带有浓重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自报家门,说自己的姓氏是头上不长草的卢姓,也就是虎头卢。他说,我也属虎,却无虎性。所以,开课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上课要来,不来得请假。但上课允许打瞌睡,或者闭目养神。不过,不得打呼噜,影响别人。如果出现了呼噜声,那得罚站,还得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要降一个等次。我都听呆了,哪有这等好事,你知道,我那时老是睡不够,难免上课打瞌睡。”
②“你还真在课上睡觉了?那位卢老师的课,我也上过,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明人说。
③“是呀,他讲得确实精彩,我眼皮都没耷拉过,听得津津有味。连着好几堂课,笔记都做得很细致。”老金叙述着,手舞足蹈地表现了当时的兴奋状态。
④“但有一次,我真憋不住了。前一晚睡得太迟,两三点才上床,苏缘他们脑袋一搭枕头,就都睡着了。苏缘还打起了呼噜,浪涛一般跌宕起伏,把我吵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更难以入眠了。第二天一早的大学语文课,我坐在后排,撑了十来分钟,不得不闭一会儿眼。老先生慢条斯理的讲课声,我依稀能听见,我感觉自己似睡非睡。骤然,我鼻腔里发出了一串粗重的声响,我下意识地收住,却没能成功,将我自己也彻底惊醒了。我发现,课堂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来,只有老先生继续讲着课,仿佛并未听到我的声音。我故作镇定,也心存侥幸。可讲完一个段落,老先生换了一个话题,问刚才是谁发出的声音,瓦釜雷鸣似的。他要我站起来,问我是背诵诗文呢,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降一个等次。”
⑤“语文成绩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线上,降一个等次,可就过不了了。”明人莫名地为老金捏了一把汗。
⑥“就是呀,我犹豫了一会儿,答应背诵诗文。老先生说好,就背课本里的,你的学号是多少,就背那一页的诗文。”老金说道。
⑦“老先生倒是有办法呀!”明人笑道。
⑧老金略带苦相地说:“我当时可笑不出来,我的学号是34号,我怎么知道第34页是谁的作品呢,课还没讲到那一页。如果是前面几页,我听过课,还听得很认真,课文也反复读过好多遍,至少还能背出个大概来。正头疼时,向我诡笑着的苏缘忽然喊了一声:‘他的学号是5号。’我吃了一惊,这家伙是在帮我,第5页应该有一段《诗经》里的诗,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真实的学号。老先生微微点了点头。我按学号翻到那一页,竟是一篇巴金的短文,选自他的《真话集》。我还真读过,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几句警言妙语,我是记住了的。我颇显尴尬,只得老老实实地向老先生报告,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说了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记住的几句警言妙语,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我还特意讲了巴老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住了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老先生。老先生挥挥手,让我坐下了。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老金眼睛亮起来了。
⑨“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明人说。
⑩“岂止是鼓励,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表扬呀,讲得更好,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之后,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后来,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你猜我期末成绩如何?”
⑪“估计,应该是不错的。良好吧?”明人斟酌道。
⑫“是优秀!而且是全班唯一的优秀!”老金笑逐颜开地说。
⑬“哎哟,没想到,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真是难得!”明人由衷赞道。
⑭“应该说是老先生卢教授带给我的激励。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也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我深深地感谢他!我常常会想到他,特别是今天这个日子。他真是一位好先生,真的祝他在天堂快乐呀!”
⑮说完,他朝天空合掌高举,深深一拜。
⑯这天是教师节。卢教授十多年前仙逝了,但他还活在他学生的心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2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卢教授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他不修边幅的形象,也突出了他生活的清苦。
B.苏缘打呼噜把“我”吵得难以入眠,为后文“我”第二天上课打瞌睡作了铺垫。
C.老金在期末考试时获得全班唯一的优秀,与卢教授对他的激励和鞭策密不可分。
D.小说把对往事的回忆安放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十分自然,且合乎情理。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真实的学号。
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他真是一位好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4.小潇和小湘在读过小说后,对究竟谁是主人公产生了分歧。小潇认为是卢教授,小湘认为是老金。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微弱的光亮
黄海子
①晚上7点,我在盘山公路上开着车。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②我们此行的车上共有三人。我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坐在副驾驶的大姐也随我下了车。“这天气真是的……”大姐说。“要不我们回吧?这大雾确实不能再往前了。”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③没有风,路边看不见的树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公路上除了我这辆车,再没有车驶过。我感觉浓雾里那些细小的雾的颗粒,慢慢地钻透我的衣服,贴上我的皮肤,我感觉到了隆冬才有的寒冷。而滴答的水声,让整个夜显得孤寂又没有生气。
④大姐是我不久前才认识的,60岁左右,人清瘦但很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助学群里。我们此行是去山里的一所学校开展调查,调查那里有多少孩子需要资助。
⑤我们在小镇上吃午饭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人告诉我,他是冲着大姐的“精神”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说,大姐早就退休了,老公走得早,孩子在国外生活,接她去国外定居,她去了不喜欢那边的生活,一个人跑回国来了。跑回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她想聚一帮人,在她有生之年,资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
⑥车上的人见我和大姐有一阵没说话了,使放下车窗喊我们:“大姐,你们两个上车来商量。”我和大姐上了车,
⑦大姐问我:“导航上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我说:“还有5公里国道、3公里村道。要是没有雾,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同行的另一人搭话:“我们往回走,到镇上有多远?”我说:“距离与到目的地差不多。”大姐见我们都想要返回,急忙说:“不能返回!”我和同行者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大姐说:“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出发前给学校的老师打了电话,叫他把需要资助的孩子和孩子家长都叫到了学校。山里孩子的家离学校都不近,答应了他们,就要守信。还有一个原因,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调查,我们拖一天,其他学校的孩子就会多一天期盼。”
⑧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转过身对坐在后面的同行者说道:“你不会开车,我虽然会开,但是眼睛不好,这样吧,我们两个下车去用手机电筒给车照路,连着车灯的光,我想应该看得见路,我们能早些到。”然后对着我说:“你慢慢开车跟着我俩,你看如何?”
⑨我不同意,决意要大姐开车。最后大姐生气地说:“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眼睛真的不行了,从车玻璃看出去只看得到雾,一点路面都看不到,所以这车必须得你开。”
⑩正当大姐和同行者下车准备给我照路的时候,大姐的电话响了。是学校那边打过来的。大姐在电话里说:“不用不用。我们在公路上,雾是很大,我们开得慢,麻烦你们多等我们一会儿,不用来接我们,更不用来给我们照亮,我们开慢些就行,我们一定会到……”大姐接完电话,就下车给我照路去了。
⑪我随着大姐的身影,慢慢地开车往前行。凭脚下加油的力度,我断定我们到了一个很陡的上坡路。突然,我看见大姐的身子一晃,整个人栽倒下来,朝着车头滚了过来。我吓得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停车去查看状况。准备扶大姐的时候,她自己却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这该死的石子,我踩石子上了,溜了脚。”
⑫大雾里,大姐身裹雾气,拍了拍身子,倔强地继续探路。在她拍身子的时候,那些裹在她身上的雾变得缥缈起来。
⑬我刚上车,恍惚听到了呼喊大姐名字的声音。再仔细听,是很多声音在呼喊大姐。慢慢地,有微弱的光亮从陡坡往下缓缓下来。先是昏黄的几颗,然后是昏黄的裹着雾的大团,继而是几大来,在雾气里格外明了。
⑭是老师、学生、学生家长来接我们了。那段被雾埋没的路,一下子就明亮宽敞起来,我的眼睛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模糊了……
⑮多年后,大姐在大雾里说的一句话,一直像那天大雾里的微光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⑯她说:“哪怕微弱得只有丁点的光亮,连起来,就能照亮人前行。”
(选自《党员文摘》,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
2.第⑤段从记叙顺序上来看属于 ,其作用是 。
3.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大姐当写时的内心活动。
(1)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2)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
4.简要概括文中大姐形象的主要特点。
5.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表格。
高效训练答案
《打瞌睡》
1.A
2.加点的词“瞥”和“凝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老金在紧张情况下的快速一瞥和卢教授深邃而持续的目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也突出了老金内心的紧张和卢教授的沉着冷静。
3.这句话体现了老金对卢教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卢教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老金指导,更在做人原则上给予正面影响。他的教学方式充满智能,能够在处罚学生的同时激发其自我反省和学习的动力,这种教育方法让老金受益匪浅,从而由衷地称赞卢教授为“好先生”。
4.看法:老金是主人公。
理由:虽然卢教授的形象在故事中非常鲜明,但故事的主线是围绕老金的经历展开的。老金的经历和成长是故事的核心内容,而卢教授的角色更多地起到了辅助和影响的作用。老金的故事贯穿全文,他的性格、经历和感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老金是主人公。
《微弱的光亮》
1.这里的“微弱的光”,指的是汽车在大雾中发出的弱小的光芒;也指村民们迎接我们时手电筒发出的并不明亮的光线;还指大姐的坚持与爱心给“我”的力量和启示。
2.①插叙②让读者能更好的认识到“大姐”高尚品质,突出了人物形象,也为下文大姐坚持前往目的地埋下伏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1)示例:是呀,这么大的雾行车确实有危险。可如果就此回头,不仅失信,对不起在那等待的村民,也会影响后来的行程呀。
(2)示例:你们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不过你们担心的也对,我们该怎么找出解决的办法呢?
4.大姐乐观自信有、不怕困难,爱心乐于助人,心系乡村教育和困难学生。且诚实守信,能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同时,她还理解宽容他人,能吃苦肯付出,时时为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增添麻烦。
5.①描写了夜晚行车的路上的环境,表现了此时行车的不容易,表现“我”和大姐等的担忧之情。
②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着笔,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优美的景物描写衬托出出我们去赵庄看戏的愉快心情。
③示例:环境描写要能很好的烘托人物内心的心理、情感;环境描写要能突出人物形象,表现出主题思想;环境描写要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形式要多样。
环境描写
主要作用
探究小结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①
③请对如何写好环境描写提出两点建议。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节选自《社戏》)
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小说答题技巧 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括故事情节,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小说答题技巧 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括故事情节,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讲义,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读全文力求把握主旨,读题,答题注意事项,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