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训练卷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54107/0-17375355032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训练卷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54107/0-17375355032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训练卷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54107/0-17375355033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训练卷1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训练卷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 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4. 学生小宇想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找一个词来命名他的书房,这个词可以表现出月光的清澈透明,这个词是“______”;他还想用文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表达自己虽被贬谪但仍能保持乐观旷达心境。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5 - 10题(22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寡。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 【甲】文的作者是______(人名)。(2分)
6. 为下列加点词选择相同意义的选项。( )(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A. 征于色,发于声
B. 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C.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D.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A. 假公济私
B. 乃悟前狼假寐(《狼》)
C.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 假手于人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3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
8. 【乙】文中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主要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乙】文则主要叙述作者自己求学的艰难经历。
B. 【甲】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乙】文则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C. 【甲】文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乙】文作者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就一定能成功。
D. 【甲】文多用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乙】文则在平实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坚韧的求学意志。
10.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是怎样论述道理的?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 - 13题(16分)
网络文学的价值与挑战
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已经成为文学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②网络文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创作主体和庞大的作品数量上。在网络平台上,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创作者,这使得创作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群。他们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从玄幻仙侠到都市言情,从历史穿越到科幻未来,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③其次,网络文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读者可以即时对作品发表评论,与作者进行交流。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影响作品的创作走向,还能让读者更深入地参与到文学创作过程中,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文学的兴趣。
④再者,网络文学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网络平台,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突破了传统文学传播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甚至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⑤然而,网络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创作门槛较低,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大量未经严格筛选和编辑的作品充斥网络,其中存在着情节俗套、文笔粗糙、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商业性日益凸显,部分作者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收益,过度迎合市场需求,忽视了文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⑥此外,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作品很容易被抄袭、盗用,这不仅损害了作者的权益,也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⑦为了让网络文学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坚守文学的初心,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对于网络平台来说,要加强对作品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版权保护机制,营造健康的创作和阅读环境。对于读者来说,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选择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阅读,鼓励和支持优质作品的创作。
1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② - ⑥段内容,概括网络文学的价值和挑战。(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仅限于年轻人。
B. 网络文学作品不会被改编成其他形式。
C. 网络文学因商业性而不存在艺术性。
D. 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需要多方努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 - 17题(19分)
种春风
①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②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③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着音乐,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个忙行不?”我点了点头,他指着汇款单上一个空格说:“姑娘,你能告诉我这地方应该怎么填吗?”
④我看了一眼,那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说:“就填大柳树村呗。”他又指着下面的空格问:“这个呢?”我不耐烦地说:“就写一个‘无’字呗。”老人感激地说:“谢谢你,姑娘。”
⑤我又戴上耳机继续听音乐。过了一会儿,老人又伸过手来,我摘下耳机。他说:“姑娘,你能再帮我个忙吗?”我有些不情愿地看了他一眼,他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我的眼睛不太好使。”我看了看周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于是我拿过他的笔和汇款单,帮他写了起来。
⑥写好后,老人说:“姑娘,你真是个好人。”我笑了笑,把汇款单递给他。他从破旧的钱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说:“姑娘,这是给你的报酬。”我连忙摆手说:“不用了,大爷。”他执意要给,我只好收下。
⑦我把稿费单寄完后,就走出了邮局。刚走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是那个老人。他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拿着那张《河北农民报》。他说:“姑娘,这报纸给你,上面有篇文章写得可好了,你一定要看看。”我接过报纸,说:“谢谢大爷。”
⑧我回到家后,就把报纸扔到了一边。第二天,我在整理东西时,又看到了那张报纸,就随意地翻了翻。突然,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种春风》,文章讲述了一个老人每年都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款的故事。我仔细看了看照片,发现那个老人就是我在邮局遇到的老人。
⑨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我想起了自己在邮局里对老人的态度,我感到非常羞愧。老人虽然穿着破烂,但是他的心灵却无比富有。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贫困孩子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春风,而我却以貌取人,对他那么不耐烦。
⑩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我想,这就是老人给我种下的春风吧。
14. 概括文中“我”对老人态度的变化过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选择以下句子中的一句,联系上下文,赏析其语言表达的妙处。(4分)
(1)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
(2)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我想起了自己在邮局里对老人的态度,我感到非常羞愧。
16. 文章以“种春风”为题有什么含义?(5分)
17.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老人行为的理解和感悟。(5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某校开展“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传统节日·习俗探究
18. 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介绍其主要习俗,并说明这些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7分)
任务二:古典名著·人物分析
19. 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情节加以说明。(6分)
任务三: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20.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西方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等。请你就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提出一些建议。(7分)
四、写作(60分)
21. 题目:记忆中的那盏灯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事、物像一盏灯一样,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请以“记忆中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练习卷1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心忧炭贱愿天寒
芳草萋萋鹦鹉洲
野芳发而幽香
空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5 - 10题(22分)
孟子
(1)D。“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是“被任用”的意思;“发闾左谪戍渔阳”的“发”也是“征发、派遣”的意思。A项“征于色,发于声”的“发”是“表现”;B项“有时朝发白帝”的“发”是“出发”;C项“野芳发而幽香”的“发”是“开放”。
(2)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的“假”是“借”的意思;“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假”也是“借”的意思。A项“假公济私”的“假”是“借用、利用”;B项“乃悟前狼假寐”的“假”是“假装”;D项“假手于人”的“假”是“借助”。
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求学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只能借书抄书。
求师艰难:无硕师名人与游,要跑到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且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求学环境艰苦:从师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艰苦: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
C。【乙】文作者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勤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只要勤奋就一定能成功。
先通过列举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经历忧患最终成才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然后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即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有为,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即国家没有忧患容易灭亡;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属于道理论证。这种论证方式逻辑严谨,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 - 13题(16分)
第①段在文中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网络文学),点明网络文学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网络文学价值与挑战的论述)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价值:
创作主体丰富、作品数量庞大,题材广泛,能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
互动性强,读者可即时评论与作者交流,影响创作走向,增强阅读体验和兴趣。
为文学传播提供新途径,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优秀作品可被改编成多种形式扩大影响力。
挑战:
创作门槛低,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存在情节、文笔、价值观等问题。
商业性凸显,部分作者过度迎合市场,忽视艺术性和思想性。
版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作品易被抄袭盗用。
D。A项,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涵盖各个年龄段和阶层,并非仅限于年轻人;B项,文中提到网络文学作品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C项,网络文学商业性凸显,但不意味着不存在艺术性。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 - 17题(19分)
最初是嫌弃(因老人穿着破烂而站远、不耐烦帮忙),后来勉强帮忙(虽不情愿但还是帮老人填写汇款单),最后是羞愧(知道老人善举后对自己之前的态度感到羞愧并受到感染开始关注需要帮助的人)。
(1)此句通过描写老人外套油渍斑斑的外貌和“我”站远的动作,写出了“我”以貌取人、嫌弃老人的心理,与后文老人心灵的富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我”当时的浅薄。
(2)此句直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触动”“羞愧”等词生动地表现出“我”在得知老人善举后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以及对自己之前行为的深刻反省。
表层含义:老人每年给贫困山区孩子捐款,就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春风)。
深层含义:老人的善良行为感染了“我”,使“我”也开始关注和帮助他人,这种善良与爱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就像春风吹过心田,种下善良的种子。
理解:老人虽然穿着邋遢,外表不起眼,但他有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他默默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不求回报,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心和希望。感悟:人的美丑不应只看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善良和奉献。老人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伟大之处,他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关心他人,积极传递正能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综合运用(20分)
任务一:传统节日·习俗探究
以春节为例。
主要习俗: - 贴春联: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年夜饭:这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晚餐,体现了家庭的团圆和睦,亲情的浓厚。 - 守岁: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象征着对旧岁的留恋和对新年的期盼,也有珍惜光阴的寓意。 放鞭炮:最初是为了驱赶“年”兽,现在则是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寓意着除旧迎新。
任务二:古典名著·人物分析
以诸葛亮为例。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诚。
具体情节: - 足智多谋: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他通过对天文气象的准确观测和把握,利用东南风的时机,配合周瑜的火攻之计,大破曹军。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能够运用自然规律为军事战略服务。 - 忠诚: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多次北伐。他明知蜀汉国力弱小,但仍不辞辛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危险,也从未有过二心,体现出对刘备父子和蜀汉政权的无限忠诚。
任务三: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教育方面:
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如开设书法、国画、传统戏曲等兴趣班或必修课,让学生从小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
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媒体宣传:
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电视、网络等)制作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如文化纪录片、综艺节目等,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提高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鼓励网红、博主等自媒体人创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优质内容,如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展示、经典诗词解读等,通过网络传播吸引年轻人关注。
创新融合: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展示古代建筑、历史场景等,让传统文化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
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如在服装、饰品、文创产品等设计中加入传统图案、故事等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写作(60分)
《记忆中的那盏灯》
在我的记忆深处,总有一盏灯,在黑暗中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给我温暖和力量。
那盏灯是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时,外婆房间里的那盏煤油灯。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通电,每到夜晚,四周便是一片漆黑。而外婆的那盏煤油灯,就成了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灯的外形很普通,玻璃灯罩下,是一个装着煤油的小瓶子,灯芯在煤油的浸泡下,安静地等待着被点燃的时刻。每天晚上,外婆都会小心翼翼地擦干净灯罩,然后用火柴点燃灯芯。昏黄的灯光便缓缓地亮了起来,照亮了小小的房间。
我特别喜欢在外婆点亮煤油灯之后,趴在那张老旧的木桌上听她讲故事。外婆的故事就像那盏灯的光一样,温暖而又充满力量。她讲着古老的神话传说,讲着她年轻时候的故事。在灯光的映照下,外婆的脸庞显得格外慈祥。那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我的心田种下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的向往。
有一次,我在外面玩耍时不小心摔倒受伤了,膝盖擦破了一大块皮,疼得我哇哇大哭。夜晚来临,伤口的疼痛加上黑暗带来的恐惧,让我在被窝里不停地抽泣。外婆听到了我的哭声,便点亮了那盏煤油灯,缓缓地走到我的床边。她坐在床边,一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边用盐水给我的伤口消毒。昏黄的灯光洒在伤口上,那种疼痛仿佛也减轻了许多。外婆温柔的眼神,就像那盏灯的光一样,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子里通了电,那盏煤油灯也渐渐被电灯所取代。但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了我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盏煤油灯,想起外婆的关爱和温暖的故事。它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勇往直前,不再害怕黑暗与挫折。
这盏记忆中的灯,是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它用温暖和力量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陕西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阅读,积累和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上海市2024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2024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梳理·探究,阅读·表达,观察生活,表达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