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21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古人重视立志明德,把个人治学与修身融为一体。如孔子年少时便有立志做学问的追求:①“________”(《为政》);②“________,________”(《子罕》)则强调普通人也应该坚持自己志向,百折不挠。诸葛亮则以③“________”(《诫子书》)来阐述内心恬淡与明确志向的紧密关系,并以④“________”(《诫子书》)告诫后人只有定下志向才能学有所成。
【答案】(1)归雁洛阳边 (2)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3)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4)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5)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非志无以成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春天,总是让人________。春花的娇嫩妩媚,散发出种种令人心醉的味儿,如yùn niàng已久的美酒,总是让人回味无穷。春风携雨催生小草,小草虽没有花香、树高,却也去除冬日里余存的胆怯,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新绿méi kāi yǎn xià地铺盖着大地,成为理想的活动场所。
画家丰子恺先生在《春》里写到: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________。这种美景,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qiá cuì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________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对人的恩宠,自然也以此时深厚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ùn niàng ( )
(2)méi kài yǎn xià ( )
(3)qiá cuì(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限向往 观赏 漫山遍野
B.无限向往 欣赏 青山绿野
C.无限想象 观赏 青山绿野
D.无限想象 欣赏 漫山遍野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的宠爱,也是最深厚了。
B.自然对人的宠爱,也为最深厚了。
C.人对自然的恩宠,也以为此时最深厚了。
D.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答案】2.(1)酝酿 (2)眉开眼笑 (3)憔悴
3.B 4.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yùn niàng——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2)méi kài yǎn xià——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qiá cuì——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词语运用。
第一空,无限向往:指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热爱羡慕而迫切希望得到或达到;无限想象:指没有限制地想象。此处语境是指美丽的春天,总是让人非常热爱羡慕而迫切希望得到,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无限向往”。
【4题详解】
第二空,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一是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二是指认为好,喜欢,表示称赞。此处语境是指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喜欢,所以此处应该用“欣赏”。
第三空,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青山绿野:指青色的山和绿色的田野。此处语境是指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呈现出的美好春景,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青山绿野”。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语序不当,“宠爱”一词通常用于描述人对某物或某人的喜爱与呵护,而此处语境应表达的是自然对人的恩赐与厚爱,可将“自然”放到“对人的恩宠”前面去,“以…… 为……”是固定结构,表示把…… 当作……,原句缺少“为”字,语句不通顺,修改为“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才符合表意逻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第五单元“活动·探究”活动中,学校拟请各班动物环保小专家做报告。作为学校记者团成员,你获得采访各位小专家的机会。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采访任务。
小专家一:宠物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和好朋友,他们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陪伴。有些宠物甚至能够感知到主人的情绪变化,在主人情绪低落时,它们会通过舔或摇尾巴等表现出真诚的关爱和陪伴。与宠物接触,可以缓解人们的各种压力和孤独感,满足人们一定程度上的情感需求。
小专家二:很多宠物有着软萌可爱的外形和单纯无邪的内心。人们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能充实人们生活。
小专家三: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道德法则的拥有者,有义务也有能力保护好动物,维护好自然生态关系,更何况地球上很多生态危机,尤其是动物危机,都源自人类。如北极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冰减少、人类捕杀、栖息地被破坏以及人类工业排放物的污染等。
任务一:确定采访主题
5.请结合材料拟写一个采访主题。
任务二:准备采访问题
6.请从三位小专家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提出一个采访问题。
【答案】5.示例一: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
示例二:讲述宠物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6.示例一:同学,您好!您是如何感受宠物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和好朋友呢?
示例二:同学,您好!您是如何看待宠物能充实人们生活的呢?
示例三:同学,您好!有的动物十分凶猛,为什么人类还要保护它们呢?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主题拟写。
根据小专家一“宠物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和好朋友,他们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陪伴”可知,强调了宠物作为人类的忠实伙伴,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陪伴,缓解压力和孤独感,满足情感需求。根据小专家二“很多宠物有着软萌可爱的外形和单纯无邪的内心。人们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可知,指出了饲养宠物有益于身心健康,能充实人们生活,并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根据小专家三“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道德法则的拥有者,有义务也有能力保护好动物,维护好自然生态关系”可知,指出了人类有义务和能力保护好动物,维护好自然生态关系,因为很多生态危机源自人类,如北极熊濒临灭绝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结合三位小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将采访主题确定为:关爱动物,共筑和谐生态。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问题设计。
小专家一主要强调了宠物作为人类的忠实伙伴和好朋友,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陪伴,并能在主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关爱。因此,提问旨在深入探讨宠物在人类情感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具体行为来表达对人类的支持和陪伴的。
示例:您认为宠物在人类的情感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或者,宠物是如何通过它们的行为来给予人类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的?
小专家二指出,饲养宠物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有益于身心健康,并能充实人们的生活。提问旨在让小专家详细阐述饲养宠物对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以及人们在饲养过程中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个人成长。
示例:饲养宠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哪些益处?或者,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成长?
小专家三强调了人类作为文明的创造者和道德法则的拥有者,有义务也有能力保护好动物,并指出很多生态危机源自人类。提问旨在探讨人类应该如何承担起保护动物的责任,以及针对当前动物危机有哪些具体的保护建议或措施。
示例:您认为人类应该如何承担起保护动物的责任?或者,针对当前地球上面临的动物危机,您有什么具体的保护建议吗?
二、阅读(49分)
(一)(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B.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C.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D.狼闻声四顾 /元方入门不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既 而 奄 奄 僵 卧 久 之 不 动 竖 下 视 之 气 已 绝 矣
10.请写出两个有关“狼”的成语,并分析选文【甲】中“狼”的形象特点。
11.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答案】7.C
8.(1)(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
9.既 而 奄 奄 僵 卧 /久 之 不 动 /竖 下 视 之 /气 已 绝 矣
10.示例“狼”的成语:
成语:狼心狗肺、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子野心、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奔豕突等。
示例“狼”的形象特点:
示例一:两狼得到剩骨后,依然贪得无厌,想要吃掉屠户,这充分体现其凶残的秉性。
示例二:两狼看到屠户放下担子拿起屠刀,感到害怕,但依然想吃掉屠户,这充分体现了其疯狂的特点。
11.示例一:赞同屠户,如文中“弛担持刀”“暴起”“劈狼首”“断其股”等表现屠户转向斗争、决心与狼拼搏的勇气。
示例二:赞同屠户,因为牧竖的行为体现人性的“恶”,是不可取的,如“怒奔树下”“又转奔之”“数十往复”等表现大狼的累死是因为无私的母爱,牧童的做法太残忍。
示例三:赞同牧竖(牧童),如文中“扭小狼蹄、耳,故令嗥”“致小狼鸣急”等表现牧竖分工合作、耗死大狼、以谋取胜的机智。
【解析】
【乙】文则写牧竖利用大狼的护子之心,巧妙地疲惫其力,以智取胜。这两个故事不仅刻画出狼的狡黠与兽性,也反映出人类智慧在生死攸关时的重要性,是对人兽之争的经典诠释,寓意深刻。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动词,上前/形容词,先前的;
B.动词,离开/动词,距离;
C.名词,神情/名词,神情;
D.动词,看/动词,回头看。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乃:才;悟:明白;假寐:假装睡觉;盖:原来是;诱:引诱;
(2)其一:其中一个;致:使,让;鸣急:急促鸣叫。
【9题详解】
本题卡考查断句。
句意:不久之后,大狼气息微弱,僵硬地躺倒在地,过了很久都一动不动。牧童从树上下来查看,发现大狼已经断气了。
既而奄奄僵卧,“既而”表示时间,是不久之后的意思;“奄奄僵卧”描绘出大狼此时气息微弱、身体僵硬地躺倒的状态,语义完整,所以此处断开。久之不动,“久之”是时间词,过了很久;“不动”承接前面,说明大狼长时间维持静止状态,意思连贯,在此断开,节奏也更为清晰。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前半句“竖下视之”,主语是“竖”(牧童),谓语是“下视”,宾语是“之”(指代大狼),构成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句子;后半句“气已绝矣”,补充说明大狼当下的状况,所以在这两部分之间断开。即断句为: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狼心狗肺:心肠像狼和狗一样狠毒、凶恶。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像狼、虎一样大口吞食,非常急切。
引狼入室: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带来了灾祸。
狼子野心: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野心勃勃。
狼狈为奸: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像鬼和狼一样。
狼奔豕突:像狼和猪那样奔跑乱窜 ,形容坏人乱冲乱撞或仓皇逃跑的情景。
选文【甲】中“狼”的形象特点:
根据第①段中“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可知,两只狼紧紧跟着屠户,而且跟了很长一段路,从一开始就显露出狼的贪婪本性,盯上了屠户担中的骨头,不轻易放弃目标。
根据第②段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屠户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拿到骨头停下,另一只还跟着,骨头扔完了,两只狼依旧并排追赶,毫无满足之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狼极度贪婪的特点。
根据第③段中“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可知,狼的紧紧相逼,让屠户陷入极度窘迫、害怕受前后夹击的困境,足见狼的凶狠,它们一心要对屠户不利,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根据第④段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可知,一只狼看似随意离开,另一只还装出悠闲放松的模样,实则是在迷惑屠户;根据“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这才发现离开的狼在柴堆后打洞准备偷袭,可见狼十分狡黠,会用计来增加捕食成功的几率。
根据第⑤段“狼亦黠矣”可知,作者直接总结,点明狼狡黠的特质,即便最后被屠户击毙,也不能忽视它们耍心眼、用计谋的狡猾一面。据此回答即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关键在于剖析两种应对方式的特点、动机与后果,通过对比给出清晰观点。
在《狼》(甲文)中,屠户一开始“投以骨”,试图满足狼的贪欲来摆脱困境 ,见骨头无效后,根据第③段中“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知,他迅速观察周边环境,利用麦场的积薪作为屏障,放下担子、拿起刀,准备和狼正面搏斗。根据第④段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果断出手,凭借自身的勇敢和智慧杀死了两只狼。屠户的做法是成年人基于生存本能的理性应对,身处险境时,先周旋,再找准时机反击,保障自身安全。
《牧竖》(乙文)里,根据“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可知,他们抓住小狼,利用大狼护犊心理,故意折磨小狼,引得大狼来回奔命,直至大狼“奄奄僵卧久之不动”,最终力竭而亡。牧竖利用狼的情感弱点,使用较为残忍的手段,带有孩童的顽皮与不计后果。
示例一:赞同屠户。屠户的应对更值得赞同。起初,他“投以骨”,尝试安抚狼,发现没用后,迅速“弛担持刀”,利用环境准备战斗,最后“暴起”“劈狼首”“断其股”,杀了狼。他本是受害者,被狼步步紧逼,这么做是为保命,勇敢又机智,合情合理。
示例二:赞同牧竖。我赞同牧竖。他们“谋分捉之,各登一树 ”,计划清晰,还懂得利用大狼护犊心理,“扭小狼蹄、耳,故令嗥”“致小狼鸣急”,巧妙配合,不费多大力气,靠智慧就把大狼耗死,尽显聪慧机灵,应对方式巧妙。
参考译文:
【甲】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大狼听到后,四面环顾,发现了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便丢下这个,急奔到另一棵树下连抓带嚎。这时,前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嚎叫起来,大狼又急忙转身奔到第一棵树下。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趟,渐渐地脚步慢了,嚎叫的声音也弱了,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很久不再动弹。此时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班级中拟开展“亲情·母爱”主题活动,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二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节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材料三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节选自泰戈尔《金色花》)
12.在括号中写出以上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
(1)高大( ) (2)辗转( ) (3)花瓣( )
13.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材料一中“我”对“母亲是个好劳动”印象深刻,因为“我”从能记忆时起她一直劳碌着。
B.材料二中“我”叫声母亲,借口太热睡不着,目的是想起来陪陪母亲,感恩母亲劳苦。
C.材料三中“我”暗暗地在匿笑,又不让妈妈找到“我”,这是坏孩子们的典型表现。
D.三则材料均为颂扬母爱,表达对母亲爱劳动、爱家庭、爱孩子的感恩与怀念。
14.在研讨“亲情·母爱”主题时,小语以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分析得到了“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的教益。请结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内容,分析在朱德母亲身上还能得到哪些教益?
【答案】12.(1)形容词 (2)动词 (3)名词
13.C
14.示例:支持“我”在私塾学习表现了母亲重视文化教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表现了母亲重视言传身教,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辨析。
根据材料一“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可知,“高大”在文中是形容母亲身体特征的词语,表示母亲身材高大,属于形容词词性。它用于描述母亲的外貌特征,强调了母亲的健壮与能干。
根据材料二“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可知,“辗转”在文中描述的是作者因想起母亲的劳苦而难以入眠,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状态,属于动词词性。它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担忧。
根据材料三“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可知,“花瓣”在文中指的是花朵的组成部分,是名词词性。它用于描绘花朵的美丽与细腻,同时也隐含了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与爱意,如同花朵对阳光的渴望与依赖。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C.根据材料三“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可知,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中,“我暗暗地在匿笑”是描述“我”变成金色花后,对妈妈的一种调皮和亲近的表现,并非表示“我”是坏孩子。此外,“又不让妈妈找到‘我’”也并非表示“我”在躲藏或逃避,而是一种与妈妈互动的调皮方式。因此,这个选项扭曲了原文的意思。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课文第⑨段“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可知,尽管家庭条件艰苦,但他的母亲仍然支持他去私塾学习。这体现了母亲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未来。
根据课文第⑤段“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第⑮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可知,朱德的母亲在生产劳动中教给他许多知识。这种通过实际行动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体现了母亲对言传身教的重视。
根据课文第⑦段“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可知,朱德的母亲虽然自己生活条件艰苦,但仍然乐于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体现了母亲的仁慈和善良。
根据课文第⑧段“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可知,在家庭遭遇不幸时,母亲表现出了一种坚强和乐观。这种在逆境中不放弃、不灰心的精神,体现了母亲的坚强。
根据课文第⑮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可知,朱德的母亲虽然不懂革命,但理解并支持他从事的事业。这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和支持子女的选择和决定。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帆
朱文颖
①晚饭后,十八岁的唐鹏主动走进了父亲的房间。这是多年未有的事情。父亲抬头吃惊地看着他、看着他手里的写字板和笔——这是他们沟通的方式——很小的时候,唐鹏听力就很差,但多少还能说那么几句。后来就几乎听不见了,他也再不愿意开口说什么了。
②唐鹏在写字板上写了下面几句话:今天我在湖里看到了帆船,白色的;他们说,这里有个帆船学校;我要上帆船学校。
③唐鹏在写字板上写下的心愿很快实现了。两个星期后,唐鹏被父亲送进了帆船学校。他的第一个教练长得和父亲颇有几分相似,在湖边和帆船上,他用手机和手势与唐鹏交流。教练告诉唐鹏,帆船是依靠自然风力作用于帆上而推动船只前进。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培养对于风向、天气、波浪、水流以及它们之间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④“特别是风向的判定。”教练说。接下来,教练在手机上又打下了这样一些字。
⑤风是帆船的动力之源。小型帆船的舵手背对着风,坐在船的前部,并调整位置以平衡船。判断风和风向的第一个迹象是吹在脖子和耳朵上的轻风,或者是飘舞的旗帜和烟雾。当风吹过水面时,水面上会呈现出波纹;而湖面上暗色的小块区域则表明有强风。帆船的动力来自风力,然而你很快会明白,利用风力是有限制的……
⑥说完这些,教练停顿了一下,面容有些忧愁地看了一下唐鹏。而唐鹏回避了教练的目光,他转过头,望向正在起雾的湖面。
⑦在摄影师章虹的记忆里,唐鹏是突然出现在她的镜头里的。
⑧像往常一样,唐鹏完成了教练安排的热身运动和柔韧性练习,并且仔细“观察环境”。湖面纹丝不动。似乎只有鹭鸟起飞与降落时泛起的水纹。唐鹏的帆船在水面上滑翔着,湖岸越来越近了。微风在他的脖子、耳朵边流动,但是没有一丝声响。
⑨这时,唐鹏注意到了岸边正在拍摄鹭鸟的摄影师章虹。后来,他和章虹在彼此的手机上留下了这样的对话。“你是专业摄影师吗?”唐鹏磨磨蹭蹭打了这样一行字道,“主要拍什么呢?”“我拍所有美丽而转瞬即逝的事物。”章虹在手机上这样写道,然后发给了少年唐鹏。在接下来拍摄湿地萤火虫的日子里,章虹已经坦然告诉他,接受化疗后她的情况并不乐观,医生说了一个可能的时间。唐鹏阻止了章虹告诉他这个可能的时间。一个月以后的黄昏,有人看到了湖中的唐鹏和他的白色帆船。
⑫那是一群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不知为什么,他们注意到了英俊的少年。他们手中的镜头紧紧跟随着他逐浪的身影,他那飞翔般华丽的视点——大剧院、博物馆、数字馆……
⑬其中有一位娃娃脸的少女,她说,她听到帆船少年大叫声——
⑭“我能听到风声了!”
⑮“我听到了风声!”
⑯但其他的人似信非信。这时,少年和帆船很快从他们面前划过,像一只白色巨鸟般消失在了湖的深处。
(选自《小说选刊》2024年第8期《萤火与白帆》,有删改)
15.选文以________线索,叙写了唐鹏渴望学帆船、结识________、刻苦训练、收获________的经历。
16.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⑦段中为什么要写摄影师章虹?
17.请结合上文,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⑯段中画横线句子。
18.如果帆船少年真能听到风声了,当着他的面,你会说些什么呢?
【答案】15.①唐鹏学驾白帆 ②(结识)章虹 ③(收获)成功
16.章虹的出现能丰富文章中的人物,以章虹拍摄萤火虫的角度刻画唐鹏人物形象,章虹是不被病魔打败的美丽、热情的少女,章虹与听力残缺的唐鹏共同编织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主题。
17.把帆船比作敏捷、远飞的白色巨鸟,运用比喻把事物形象化,白色巨鸟呼应着前文美丽、自由的白鹭,赞颂唐鹏克服疾病、顽强拼搏、向往幸福的精神。
18.谢谢您,唐鹏!您的高超驾船技术令人折服,您顽强拼搏、向往幸福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我们要像您一样关爱朋友、热爱生命。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
第①空:根据文章情节可知,故事的起因是唐鹏渴望学驾驶白帆,进而实现愿望父亲带他去帆船学校学习,并进行刻苦训练,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摄影师章虹,章虹的经历让他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最后终于能够在海上驾驶白帆收获成功,由此可见全文的线索是:唐鹏学驾白帆。
第②空:已知题干信息“唐鹏渴望学帆船”可定位到第②段“今天我在湖里看到了帆船,白色的;他们说,这里有个帆船学校;我要上帆船学校”,再根据第⑨段“这时,唐鹏注意到了岸边正在拍摄鹭鸟的摄影师章虹。后来,他和章虹在彼此的手机上留下了这样的对话……在接下来拍摄湿地萤火虫的日子里,章虹已经坦然告诉他,接受化疗后她的情况并不乐观,医生说了一个可能的时间。唐鹏阻止了章虹告诉他这个可能的时间”可概括事件为:结识章虹;
第③空:根据第⑫—⑯段“他们手中的镜头紧紧跟随着他逐浪的身影,他那飞翔般华丽的视点——大剧院、博物馆、数字馆……”“其中有一位娃娃脸的少女,她说,她听到帆船少年大叫声——”“我能听到风声了!”“少年和帆船很快从他们面前划过,像一只白色巨鸟般消失在了湖的深处”可知,通过帆船训练和与章虹的交往,唐鹏不仅学会了驾驶帆船,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据此可概括为:收获成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作用。
根据第①段“很小的时候,唐鹏听力就很差,但多少还能说那么几句。后来就几乎听不见了,他也再不愿意开口说什么了”给②—⑥段“今天我在湖里看到了帆船,白色的;他们说,这里有个帆船学校;我要上帆船学校”“两个星期后,唐鹏被父亲送进了帆船学校”“教练告诉唐鹏,帆船是依靠自然风力作用于帆上而推动船只前进”“而唐鹏回避了教练的目光,他转过头,望向正在起雾的湖面”可知,在之前的叙述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唐鹏和他的帆船训练。章虹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新的角色,使得文章的人物构成更加多元化。
根据第⑨段“我拍所有美丽而转瞬即逝的事物”“在接下来拍摄湿地萤火虫的日子里,章虹已经坦然告诉他,接受化疗后她的情况并不乐观,医生说了一个可能的时间。唐鹏阻止了章虹告诉他这个可能的时间。一个月以后的黄昏,有人看到了湖中的唐鹏和他的白色帆船”可知,在文章中,章虹和唐鹏通过手机上的交流,逐渐建立了联系。章虹在拍摄萤火虫时,向唐鹏透露了自己接受化疗后的情况并不乐观。她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她用手机与唐鹏交流,分享自己的拍摄作品和人生感悟,展现了她的乐观和坚韧,也反映了唐鹏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章虹的关心。通过章虹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唐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章虹与听力残缺的唐鹏虽然都面临着生命的挑战,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追求。唐鹏在帆船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章虹则通过拍摄萤火虫来捕捉生命的美丽和瞬间。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韧,也传递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画线句中“像一只白色巨鸟般消失在了湖的深处”将把帆船比作敏捷、远飞的白色巨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驾驶帆船时的矫健身姿和帆船在湖面上疾驰的迅猛气势。根据第⑧段“湖面纹丝不动。似乎只有鹭鸟起飞与降落时泛起的水纹”可知,此处的“白色巨鸟”也呼应了上文美丽、 自由的白鹭,白鹭作为自然界中美丽而自由的象征,与少年驾驶帆船的形象相得益彰,少年唐鹏虽然听力有障碍,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勇敢地驾驶帆船在湖面上驰骋,就像一只白色巨鸟一样勇往直前,进一步强化了少年和帆船所代表的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涵,赞颂了唐鹏克服疾病、顽强拼搏、向往幸福的精神。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本题要求设想一个情境——帆船少年唐鹏真的能听到风声了,我们在此情境下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是对小说人物性格、经历及其内心世界的理解,回答时,应围绕对唐鹏的鼓励、赞美或对其坚持与努力的认可等方面展开。
示例:唐鹏,你真是太棒了!你用毅力和勇气克服了听力的障碍,不仅学会了帆船,还能感受到风声的美妙。这真是一个奇迹!你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都深受鼓舞。愿你的未来像帆船一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四)按要求完成各题。(6分)
19.下列有关《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背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犯了天条,还自名为“齐天大圣”,所以二郎神奉命来到花果山降服孙悟空这只“妖猴”。
B.大小二圣大战几百个回合,表明变身斗法的艰苦曲折,旗鼓相当,也表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骁勇顽强、机智灵活、难以降服。
C.二郎神等人对孙悟空有“泼猴”“猴精”“猢狲”“畜生”“猴儿”等含贬义的称呼,这突出表现了瞧不起、敌视孙悟空的态度。
D.有关《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歇后语有: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孙悟空变土地庙——里外不是人:二郎神出战——以一敌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D.孙悟空变土地庙——尾巴难藏,二郎神出战——尽是天兵天将。
20.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答案】示例:
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义。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围绕“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梳理有关情节,谈阅读感受即可。如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秋天的潮州,有湛蓝的天空,有粉红的异木棉,有金黄的稻田……
秋天的潮州,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这秋天的画卷中,总会有一种景象让你难以忘怀,让你流连忘返,让你思绪万千……
请以“在这个秋天,我收获了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