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5°S~23,4℃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六胜塔(如下图)是一座典型的元代石塔,是历史上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航标,曾经照亮通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开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站在塔上看从远处驶向岸边的船,会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地是平的 B. 地球是个球体
C. 海面凹凸不平 D. 人有视觉误差
2. 下列关于六胜塔(118°43'E,24°48'N)所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B.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区 D. 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站在塔上看从远处驶向岸边的船,会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此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全球纬度范围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综上所述,六胜塔(118°43'E,24°48'N),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一天正值北半球秋分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这一天,自然寓意深远,因为这天( )
A. 杭州市有极昼现象 B.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 全球昼夜等长 D. 万物开始复苏
4. 在伦敦留学的丽丽午饭后准时观看开幕式直播,此时杭州市已是夜晚,与两地时间差异密切相关的是(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季节差异 D. 生活习惯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2023年9月23日,结合图示,这一天为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伦敦留学的丽丽午饭后准时观看开幕式直播,此时杭州市已是夜晚,说明伦敦和杭州两地之间存在时间差异,这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A正确;两地都是在秋天,BC错误;与生活习惯无关,D错误。故选A。
第12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10月13日至17日在安溪举办,开幕式上,来自印度等12个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多个艺术团体联袂登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下图为12个国家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参加第12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坦桑尼亚所在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极洲 D. 大洋洲
6. 我国与坦桑尼亚所在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坦桑尼亚所在的大洲位于欧洲南部,亚洲西南部,为非洲。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西安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分成三组,前往翠华山进行实地研学活动。读翠华山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一组同学研学线路所经过的山体部位是( )
A. 山谷 B. 山脊 C. 山峰 D. 鞍部
8. 二组同学比较了a与b两条线路后,选择从a线路登顶翠华峰,主要考虑到a线路( )
①距离短②高差大③坡度缓④更省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三组同学测得出发地瑞之林的气温为10.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此时翠华峰顶的气温约为( )
A. 10.4℃ B. 9.4℃ C. 8.7℃ D. 7.3℃
【答案】7. A 8. C 9.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一组同学的研学线路所经过的地区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山谷,A正确;排除BCD。所以选A。
【8题详解】
读图可知,a线路距离山顶较近,且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坡度缓,更省力,①③④正确;a线路的相对高度小于b线路,②错误,排除ABD。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瑞之林海拔为1100米,翠华峰顶海拔为1414米,两地高差为314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计算翠华峰的温度为:314/100=3.14,10.6-3.14×0.6≈8.7℃,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大运村为每一个代表团都配备了随团志愿者,协助处理代表团的日常事务,并提供多种语言类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 英语、西班牙语 B. 英语、汉语
C. 英语、俄语 D. 英语、法语
11. 志愿者田田看到来自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代表团的队员大多鼻梁高挺、肤色和发色都比较浅,据此推测该国代表团的队员主要属于(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12. 沙特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多在_______建筑中举行( )
A. B.
C. D.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和汉语,B正确;西班牙语、俄语、法语属于小语种,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西亚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有“阿拉伯世界”之称,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白色人种的体质特征是: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也比较高,故该队员主要属于白色人种,A正确。黄色人种肤色黄,头发粗直并且黑色,眼黑色或深褐色的,面部宽阔,颧骨突出平扁,鼻梁低,B错误;黑种人主要特征是肤色黝黑,头发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鼻子宽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凸唇,口宽度大,唇厚,C错误;混血人种无法推测,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多在清真寺举行,C正确;A是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地,A错误;B是寺庙,是佛教的宗教活动地,B错误;D是佛塔,是佛教的宗教活动地,D错误。故选C。
小明去浙江省旅游时拍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张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关于水乡绍兴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房屋大多沿河而建②房屋密集,高楼大厦多
③屋顶倾斜利于排水④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 )
A. 人口多少不同 B. 生产方式不同
C. 商业水平不同 D. 建筑形态不同
15. 绍兴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聚落,其重要意义是( )
A. 加快当地农业的发展
B. 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
C. 使人们认识到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D. 使人类璀璨文化得以留存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水乡绍兴房屋大多沿河而建,当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屋顶倾斜利于排水,房屋密集,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①③④正确;房屋密集,但是都较为低矮,②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如工业、商业等活动。乡村进行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两种聚落类型的本质区别是生产方式不同,B正确;与人口、商业水平以及建筑形态无关,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保护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聚落,可以使人类璀璨文化得以留存,D正确;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会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A错误;文化名镇本身就具有美感,B错误;历史文化名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C错误。故选D。
下面左图示意某日我国某城市的天气预报,右图示意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此日,该市的天气状况是( )
A. 阴转小雪 B. 多云转阵雨
C. 晴转多云 D. 多云转雨夹雪
17. 此日,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A. 轻度污染 B. 中度污染
C. 重度污染 D. 严重污染
18. 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当地空气质量的是( )
A. 燃煤供暖 B. 室外烧烤
C. 绿色出行 D. 燃烧秸秆
【答案】16. D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天气状况为多云转雨夹雪,最高气温是2°℃,最低气温是-7℃,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7题详解】
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31,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该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排除BCD,故选A。
【18题详解】
以上四种措施中,绿色出行才是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故C正确。而燃煤供暖、室外烧烤和燃烧秸秆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污染大气,降低空气质量,排除ABD。故选C。
气温10℃~22℃为适宜避寒区。下图为“北半球1月适宜避寒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赤道附近不适宜避寒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气温过高 B. 都是海洋,没有陆地
C. 海拔高,气温过低 D. 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20. 根据图中1月等温线分布可知( )
A. 世界气温由北向南递减
B. 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一般认为月均温10℃-22℃最适合避寒,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过高,不适合避寒,该地既有海洋也有陆地,与海拔关系不大,降水丰富,结合题意,故选:A。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及所学知识可推测,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B正确,ABD错误。故选:B。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读某岛地形图及图中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乙地的降水特点为( )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夏季多雨 D. 冬季多雨
22. 甲地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A. 对流雨 B. 锋面雨 C. 台风雨 D. 地形雨
【答案】21. C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该岛位于南半球,图中乙地的降水特点为夏季多雨,C正确;B错误;D错误;甲地降水特点为全年多雨,A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主要降水类型是地形雨,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3. 【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项目背景:同学们对新校园充满了好奇与探索,为熟悉校园环境、加强同学间的沟通协作,增强其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发起了“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的主题活动。
任务一:收集信息
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同学们绘制了一幅如上图所示的校园整体规划图。
(1)此图使用的是_______定向法。据图判断,篮球场在羽毛球场的_______方向。
(2)若量得新春公路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00米,则此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填数字式),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___。
任务二:分析探究
有同学认为,宿舍楼到多功能室需经过多个运动场,距离较远。
(3)某同学从宿舍楼前往多功能室上课,测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2厘米,根据上题所得比例尺计算,可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米。
任务三:思考迁移
同学们通过了解校园各功能区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区的合理性,为美化校园,提升文化内涵提出见解。
(4)校园里有甲、乙两块空地,学校要在其中选择一处修建学生宿舍楼,你认为建在哪里更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指向标 东南
(2)1:5000(1/5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3)110 (4)建在甲地更合适;因为甲地靠近足球场和篮球场,运动方便,且背靠河流,环境较好。(或乙地离公路近,噪音大,不适合建宿舍楼。)
【解析】本题以“校园整体规划图”与“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主题为材料,涉及地图方向的判别、比例尺的表达及换算、修建宿舍楼选址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地理实践能力。
【小问1详解】
该地图为有指向标的地图,故图中使用的是指向标定向法,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北判断方向;据此可知,篮球场在羽毛球场的东南方向。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量得新春公路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且实地距离长约200米,则此图的比例尺=4:20000=1:5000;其用文字式可表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小问3详解】
根据上题得出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0,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现测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2.2×50=110(米)。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远离嘈杂的公路,靠近休息时间期间相对安静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方便学生运动,且背靠江河,环境较好,故选甲处修建宿舍楼较为合适;乙处靠近公路,噪音大,不够安静,若建宿舍楼会影响学生的休息和睡眠。
24. 【板块运动与地理现象】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2023年9月8日至12日,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群岛持续发生地震,5天内地震超320次。日本气象部门警告当地可能发生强震,呼吁当地民众注意。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板块分布与名称】
(1)全球主要有_______大板块,其中C是_______板块。
【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
(2)图中甲、乙两地带都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地震频发的日本就在乙地带上,乙地带的名称是_______火山地震带,据图概括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_______。
【防震减灾与自我保护】
(3)我国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哪些地震的自救小常识?
【板块运动与地理现象】
(4)贝贝在学习了《板块的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后,提出了以下两点预测,请你任选其一,判断她的预测是否合理,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说明其原因。
①阿尔卑斯山脉未来会不断“长高”。
②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答案】(1)六 印度洋
(2)环太平洋 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3)当地震发生时,在户外保持镇静,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在楼房里可用手护住头部,就近躲在桌子下;也可躲在卫生间的墙角处或有支撑的角落等
(4)选预测①:合理。阿尔卑斯山脉位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因此未来会不断“长高”。或选预测②:合理。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使得红海在不断扩张,所以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会变成新的海洋。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其中C是印度洋,包含着澳大利亚。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地震频发的日本就在乙地带上,乙地带的名称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当地震发生时,在户外时需保持镇静,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楼房里可用手护住头部,就近躲在桌子下;也可躲在卫生间的墙角处或有支撑的角落,千万不要乘坐电梯或跳楼等。
【小问4详解】
①阿尔卑斯山脉未来会不断“长高”,合理,欧洲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形成,因此未来会不断“长高”;②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合理,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地张裂拉伸,使得红海在不断扩张,所以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25. 【人地协调和谐发展】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下面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请你结合图文材料,帮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读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_______(填“中低”或“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据图2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
(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地区,影响甲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
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在《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中宣布: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80亿。预计到2050年,非洲将占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非洲是所有主要地区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与非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2050年,世界上有61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计将会减少,欧洲多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15%以上。图3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含预测)。
(3)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世界人口增长快慢存在差异。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
(4)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非洲和欧洲分别可能出现什么人口问题?(至少各回答一点)
【答案】(1)中低 平原
(2)稀疏 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
(3)加快 (4)欧洲的人口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非洲的人口问题:就业困难;交通拥堵;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1和图2可知,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东北部等地人口密度较大,世界上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小问2详解】
读图1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密度均在10人/千米²以下,均为人口稀疏的地区,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乙为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丙为高纬度的寒冷的极地地区、丁为高海拔的高山高原地区,影响甲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
【小问3详解】
读图3可知,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仅有25亿,折线倾斜度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50年以后,折线倾斜度大,因此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小问4详解】
读材料可知,非洲是所有主要地区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非洲的人口问题是就业困难、交通拥堵、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欧洲多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15%以上,人口增长率低,欧洲的人口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
26. 北京动物园迎来了来自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特征为“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_______(填动物名称)。
(2)黑猩猩原居住地甲处属于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北京动物园的老成员长颈鹿原本生活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的典型特征是终年髙温,年内降水分布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
(3)双峰骆驼的原居住地乙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大陆和北美洲;北极熊的原居住地丙处属于_______气候。
(4)亚欧大陆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从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填“纬度位置”或“地形地势”);亚欧大陆中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影响该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填“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
(5)假如你是动物管理员,为了给双峰骆驼、北极熊、黑猩猩(任选其一)一个适宜的环境,从气候角度考虑,你认为应对场馆作如何调整?
【答案】(1)东北虎 (2)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不均
(3)温带大陆性 亚欧 ③. 苔原
(4)纬度位置 地形地势
(5)北极熊:原本生活在寒带地区,从气候角度,北极熊生活馆应气温低,要有冷冻设施(或双峰骆驼:原本生活在炎热缺水的地区,骆驼生活馆应气温高,且比较干燥;或黑猩猩:原本生活在多森林的热带雨林地区,黑猩猩生活馆应气温高,森林密布且较为潮湿)
【解析】
【小问1详解】
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特征为“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东北虎,该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
【小问2详解】
黑猩猩居住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区,该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长颈鹿原本生活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的典型特征是终年高温,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
【小问3详解】
骆驼居住在内陆地区,是世界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分布区,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极熊生活在亚欧大陆北部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分布区。
【小问4详解】
中纬度亚欧大陆的东岸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从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中部中国青藏地区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小问5详解】
从气候角度考虑对场馆做些调整,如双峰骆驼是原本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适应了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生活馆应气温高,且比较干燥;北极熊原本生活在北极地区,适应气候寒冷的环境,生活馆应气温低,要有冷冻设施;黑猩猩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生活环境终年炎热多雨,生活馆应气温高,且较为潮湿。
27. 【南北差异国际合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4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会谈后,共同见证签署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信息通信、减贫、检疫、航天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材料二:下图示意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
(1)根据_______的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的数量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发展中国家。
(2)为了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其中“南”代表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巴西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
(3)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世界上建立了很多的国际组织,其中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4)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下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请你结合下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和所获利润的差异。
【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 少于
(2)发展中 南南合作
(3)联合国 (4)发展中国家多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和普通工业产品,产品利润较低;发达国家大量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获得的利润较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故发达国家的数量少于发展中国家。
【小问2详解】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被称为“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被称为“南”,我国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故我国和巴西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小问4详解】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不平等的,在工农业交换时,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利润低,赚的更少,发达国家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产品的价格高,赚的较多,所以发达国家越来越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