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共享”一词在当今中国社会日益流行,这或许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事实上,与共享有关的话语形式在中国古已有之,相关社会实践亦堪称丰富。
大致说来,中国社会的共享传统是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并自西汉以来受到以儒学为主体的礼治教化模式的持续塑造,使得礼治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中国文化政治模式的运行机制。历经近现代社会的变迁,这一共享传统并未完全消失,其精髓仍在当代中国特别是乡村社会中以多种形式延续。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种种现代福祉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分离”的趋势,遂使“在一起”成为普遍性的社会诉求。这种“在一起”的社会诉求,正是因社会共享传统的淡化或缺失而对人际情感共享的期盼所致。
近年来,各地乡村出现了向传统礼治模式复归的现象,笔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当代乡村社会的“礼治复兴”。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社会共享传统的延续,亦是传统中国“礼俗互动”文化政治模式的创新性转换。这一“礼治复兴”现象虽然在各地乡村表现得并不突出,但其代表了当今中国一种整体性的社会趋势,因而值得特别关注。
在先行城市化的乡村地区,民众自发形成的民俗传统再造与“新民俗”创生现象已经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对接与重构的趋势,成为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的“礼俗互动”传统的延续。这印证了百年前梁漱溟关于“中国过去社会秩序的维持多靠礼俗,中国将来的组织构造仍要靠礼俗形著而成”的预判之准确。事实上,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自发成立了老人会、庙委会、文艺协会、乡贤理事会等组织,承担起编修村志或家谱、修缮乡村古迹、调解民事纠纷等乡村公共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背后,是民众基于整饬乡村公共秩序之当下需求,通过激活乡村传统礼治资源,复兴与重构地方共享传统,并谋求与正在实施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和同构。
“礼治复兴”的概念,不仅有助于统观乡村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而且有助于增进对中国总体“社会性”的理解。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礼治传统的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文献简牍和有限文物而进行的历史性研究,而缺乏对其当代发展的系统性关注。近年来,国家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诸多施策,为近距离观察与理解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礼治复兴”现象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摘编自李海云《礼治复兴: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共享传统及其现代重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很重要,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传统在乡土社会发挥的效力更大。
B.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连人们获取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经验”很值得信任。
C.礼,同道德一样,靠的是社会舆论,是人们的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一种秩序。
D.当今社会出现的“社会分离”现象,与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有关。
2.下列对“礼”“礼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和法律都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乡土社会不是“法治”的社会,而是“礼治”的社会。
B.“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在教化中使个人产生敬畏之感,进而主动服从于礼。
C.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一种秩序,所以“礼治”不是因个人好恶而进行的统治。
D.礼治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源于西汉以来以儒学为主体的礼治教化模式的持续塑造。
3.下列选项所体现的理念符合传统礼治的一项是( )
A.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B.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C.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
D.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
4.两则材料都用到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意图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阅读材料二,分析当代乡村社会中“礼治复兴”现象出现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冰糖葫芦
力歌
寒冷的冬夜,在城市一隅的建筑工地旁,孤零零地停留着一辆卖糖葫芦的三轮车。车旁站立的人,为了抵御寒冷,身着棉毛制品全副武装,仿佛是堆在那里的包裹。
这里曾是闹市区,有许多老式建筑,住着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他站立的区域是各种门市的商品街,尤其到晚灯亮起时分,便人潮涌动,百业兴旺。
他一直在这里卖糖葫芦,那时他刚刚下岗,没有其他出路,便跟人家学做糖葫芦,推着车来到这里,妻子怕他不好意思,陪他一同过来。
那时还只有一个品种。山楂蘸上糖稀,冷却后通体晶莹,贴面形成一层薄片,红得鲜艳,光可鉴人。
他在妻子的鼓励下,才吆喝起“冰糖葫芦”,他含蓄呜咽的声音,不能引起路人的注意,妻子有些发急,便吆喝一声“冰糖葫芦”,这声音划破夜空,撕裂了冰封严寒,人们不禁侧目。
离得最近的一对男女,转身正好面对着糖葫芦支架,女人发出一声惊呼,咦哎!
女人不同凡响的惊呼声,让陪伴她的男人产生了共鸣,配合拍手鼓掌说,这是天意哎。
女人应该有些年岁,但不凡的气质掩藏了年轮的袭扰,仍显得风姿绰约。男人很瘦,鼻梁上卡着高度眼镜,看得出是位年过花甲的知识分子。他们每人都戴着一条毛线织成的红色围脖,两人手牵着手。
女人嗔怪,结婚那天,你带我出来买的就是山楂糖葫芦。多少年了,你都忘记了吧?
哪能忘啊。男人回忆,那天晚上,在单位办完婚礼后,咱们一起出来,买了两串糖葫芦,你一串我一串,吃着好甜啊。
那哪都是甜的啊,还有酸呀,你咋不说。女人笑道。
过去的日子,多有艰辛,有酸有甜。现在好了,我们都退了,好好享受生活吧。
女人娇柔地说,今天就是结婚纪念日,你买给我吃。
好好,你放心,今后每个结婚日我都买给你。男人开心地说。
两人上前买了两串山楂糖葫芦,各拿一串咀嚼着甜蜜,心满意足地走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妻子羡慕地说,看人家那么大岁数了,还那么浪漫,多幸福啊。
从那以后,那对夫妇三天两头地过来,兴冲冲地买上两串糖葫芦,卖糖葫芦的夫妻每次都会跟着他们开心。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近几年这对夫妇来得逐渐少了,但在他们所说的那个结婚纪念日,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风雪交加,他们都会一起过来,买上两串山楂糖葫芦。他们明显见老,步履蹒跚,互相搀扶着过来。他们的言语不多,并不多交流。这些年除去问价格,在拿到心仪的糖葫芦后,都会额外加上一句,谢谢。
卖糖葫芦的也一直坚守着每年这一天的到来,无论家里出现什么状况,也要克服困难,至少要有一个人来到这里。他们见证那对老人年龄的增长,当然他们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前年这一天,那个男人是推着轮椅车过来的,女人坐在轮椅车中。女人看到男人递来的糖葫芦,非常高兴,当着他的面咬下第一个红色的山楂,很艰难地咀嚼着,吞咽显得很费力,几次哽咽,眼泪都出来了,可女人还是很满足,很开心。在离开摊位时,女人向着摊位两人抱着拳,颤抖着说了声,谢谢。
到了第二年,这个地方开始城市统筹改造,将老旧住房进行了拆迁,对此处的市场门市统一安置。
这一年他也如约定过一般来到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守候在原来的地点,生意再也不如以前,但他惦记那对年老的夫妇,他坚持着,就在他失望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个瘦高的男人出现了。
借着灯光的照射,可以看到,男人红色的毛围脖已泛旧褪色,但他眼里还有生气。因为那个女人没过来,卖糖葫芦的本想打听女人的身体状况,却欲言又止。男人察觉出他的关切,拿着两串糖葫芦,对他或者说是自言自语,卧床了,来不了啦。
男人说着便转过身离去,拖着瘦高孱弱的背影,踉跄着脚步,消失在卖糖葫芦的男人追随的目光中,不知不觉间,卖糖葫芦的男人眼里满是泪水,在脸上滑落出两条冰凉的轨迹。
今年冬天他已经转移到另一个经销地点,生意很不错。但两口子一直惦记着这一天,妻子早早地催促他完成各式糖葫芦的制作,说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拿出几样水果糖葫芦的新品种,让他们尝尝。其实她这么说,只是为了掩饰今年不抱有的希望,因为他们知道女人去年就已卧床,他们担忧那个男人不会始终如一地来买山楂糖葫芦。
飒飒寒风袭来,他感到了凉意,禁不住缩紧了脖子。
他焦躁不安,不住看着腕上的手表,此时早已过了以往那对夫妇出现的时间。就在他准备放弃等待时,在工地的街角处,突然出现了那个熟悉的瘦高身影,脖子上那一抹红色,瞬间把清寒的街面照亮。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下岗后没有其他出路,跟着别人学做糖葫芦,开始时叫卖声很含蓄,在妻子的鼓励和示范下,最终走上了卖冰糖葫芦之路,一干就是十多年。
B.男女办完婚礼后买了山楂糖葫芦,男人吃到的只有甜,女人吃出的是有酸有甜,这既是对糖葫芦味道的回味,也映射出二人对过去生活的不同体验。
C.文章写卖糖葫芦的夫妻因城市统筹改造转移到了新的地点做生意、做出新的水果糖葫芦品种,主要突出了他们善于经营,具有经济头脑。
D.当他看见男人“拖着瘦高孱弱的背影,踉跄着脚步”离去时,不禁流出了伤心的泪水,其中既有对老年夫妻的关心,也含有对自身生活不易的感伤。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声音划破夜空,撕裂了冰封严寒”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妻子叫卖冰糖葫芦声音的嘹亮,与他“含蓄呜咽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B.画线句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女人患病后吃糖葫芦的情景,虽然过程艰难,但她感受到的更多是幸福和快乐。
C.文章在叙述中插入大段文字补充交代了老年夫妇以及他卖冰糖葫芦的相关情况,既丰富了小说内容,也可回应读者有关疑惑。
D.开篇“寒冷的冬夜”和结尾“飒飒寒风袭来”都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的同时,也具有暗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8.文章以“冰糖葫芦”来展开叙事,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红色围脖”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的情境和寄寓其中的意蕴都不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①,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②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③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④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⑤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材料二:
苏轼通判密郡,有盗发而未获。安抚使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数十人入境捕之。卒凶暴恣行,以禁物诬民,强入其家争斗,至杀人,畏罪惊散。民诉于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悍卒闻之,颇用自安。轼徐使人招出戮之。遇事须有此镇定力量,然识不到,则力不足。
(节选自《智囊·文彦博》)
材料三:
呜呼!苟有文⑥焉,人思借之矣,遑恤其道之所宜与志之所守乎?蔡邕之于郭有道,苏轼之于司马温公⑦,幸也;然苟借焉,幸不幸存乎人,而焉能自必哉!君子之有文,以言道也,以言志也,以承天尽己而匡天下之邪淫者也。守己严,待物以正,勿以谀人、勿以悦人、为天下侮,奚足为累,而效不才之樗⑧为?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惠帝》)
【注】①手实法:亦称“首实法”,是官府让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②沈:同“沉”。③虞:指防备。④媒蘖:指借端诬陷。⑤锻炼:罗织罪名。⑥文:文采。⑦蔡邕:东汉书法家,曾为郭有道作碑文。司马温公:指司马光,他去世后,苏轼曾为他写墓志铭。⑧樗:臭椿树。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率其徒A持畚锸B以出C筑东南D长堤E首起戏马台F尾G属于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指替,与《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中“为”的含义不同。
B.庐,名词作动词,与《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下”的用法相同。
C.闻,指听闻,与《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中“闻”的含义相同。
D.存,指存在,与《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中“存”的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在担任密州知州时,直接向朝廷指出了实行手实法的危害,最终该法被废除。
B.安抚司派三班使臣率领强悍兵士前去搜捕盗贼,结果兵卒放纵行凶,乃至杀害百姓。
C.李定等人择苏轼奏章的一些话语诬陷他诽谤朝廷,欲置他于死地,但皇帝不忍心杀他。
D.王夫之认为君子拥有出众的文采,要用来言道、言志,秉承天意,克尽己责匡正天下的邪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14.材料二对苏轼有怎样的评价?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佐证该评价?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②,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团练副使。临皋:在湖北黄冈县南江边。②“长恨”句:引用庄子典。《庄子·知北游》云: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运用了细节描写,如“家童鼻息已雷鸣”,通过家童熟睡的细节,以动衬静,烘托出深夜的宁静氛围。
B.“敲门都不应”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写词人敲门后无人应答,倚着拐杖倾听江声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夜归人的状态。
C.“夜阑风静縠纹平”写夜深人静,水面泛起如縠纹般的细浪,这宁静美好的景象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巨大反差。
D.全词虚实结合,上阕实写夜归情景,下阕“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词人的想象,拓展了词的意境空间。
16.元好问曾评价“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本词就体现了苏轼的真性情。请分析作者在本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多有描写男女之情、相思离别的内容,如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以流水写情意的是“ ”,写男女不忍离别的是“ ”。
(2)姚鼐在《登泰山记》写泰山日出过程中,表现天边的霞光形态和颜色变化之快,为日出蓄势的两句是“ , ”。
(3)“时空对举”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擅长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歌嘹亮,舞姿轻盈,芦笙悠扬,鼓声阵阵……前不久,一场在贵州大山深处的雷山县白岩村举办的音乐会给线上线下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场名为“村響·梯田上”的活动中,苗绣、铜鼓舞、芦笙制作、蜡染、银饰锻制等多项非遗也一并集中展示,让众多游客在文化的浸润中感受乡村文旅的独特魅力。
发展乡村文旅,( 甲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乡村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发展乡村旅游 A 的资源。①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使不少人从乡村来到城市,②但埋藏在心底的那份乡愁虽然不会随着时间被遗忘,③而且会转化为回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直接驱动力。④而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而言,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成为出发去乡村的重要理由。这种“不一样”,正来自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正基于此,守护好传统村落、乡村文物古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乡村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才能厚植乡村文旅发展的基础,吸引游客 B 。
发展乡村旅游不意味着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关键。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粗放式开发、创意不足、同质化建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应当认识到,在日趋激烈的乡村旅游竞争中,只有足够的特色才能对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而特色往往建立在乡村与众不同的资源禀赋上。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既需要产业的兴旺、环境的优美,也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精神的富足。这就要求( 乙 )。曾经贫困落后的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三星的产业帮扶下,从发展民宿产业到探索多产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致富之路越走越顺;借助直播带货让农特产走出山乡,利用先进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广大“新农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活水……广袤乡村是一个无比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当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汇聚于此,当越来越多的人才扎根于此,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三农”画卷将更加壮美。
18.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B.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C.“……”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D.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对文中加点的“同质化”一词作出解释,并列举生活中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现象进行说明。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代大儒朱熹曾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这是古人对慢阅读的生动诠释。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一传统习惯似乎逐渐被淡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D 4.①材料一引用孔子的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为了说明礼治中人们服礼的主动性。
②材料二引用梁漱溟的话“中国过去社会秩序的维持多靠礼俗,中国将来的组织构造仍要靠礼俗形著而成”,是为了论证中国社会“礼俗互动”传统的延续性。 5.①历史传承:中国社会的共享传统源远流长,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受到以儒学为主体的礼治教化模式的持续塑造。
②现实需求: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共享传统淡化,出现了“社会分离”的趋势,人们开始期盼人际情感的共享,因此,“礼治复兴”成了一种满足这一需求的社会现象。
③政策推动:近年来,国家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诸多施策,为“礼治复兴”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推动。
6.A 7.D 8.①小说以“冰糖葫芦”为线索,围绕与“冰糖葫芦”有关的情节展开,使故事更集中简洁。
②“冰糖葫芦”中凝结着老年夫妇的恩爱、卖糖葫芦夫妻的坚守等美好的精神品质,有利于人物形象的表现。
③文章借助“冰糖葫芦”这一中心事物,告诉读者幸福的真谛在于互相的关爱和心灵的满足,有利于主旨思想的集中表达。 9.①“每人都戴着一条毛线织成的红色围脖”,出现在这对夫妻第一次购买冰糖葫芦之时,表现了夫妻之间感情的和谐甜蜜,写出刚退休时幸福的生活状态。
②“男人红色的毛围脖已泛旧褪色”,出现在十多年后,男人独自前来买糖葫芦时,泛旧褪色的毛围脖隐含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不易。
③“脖子上那一抹红色,瞬间把清寒的街面照亮”,出现在他认为男子不会再来买糖葫芦,准备放弃等待时,通过非现实的笔调、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
10.CEF 11.C 12.A 13.(1)违反法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遵从?
(2)又因为一些不利于百姓的事但不敢说,他写诗寄托讽喻,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 14.评价:材料二认为苏轼有见识,遇到大事能保持镇定,妥善处理问题。
事实:①苏轼面对放纵行凶的兵士,自己不慌,先稳住他们,使人调查清楚后,再果断处置。
②徐州水灾,富户争相出逃避水,苏轼保持镇定,率领军民合力修建堤坝,保全了徐州城。
15.C 16.①纵情饮酒的欢畅:“醒复醉”“三更”,点明词人饮酒的时间和醉酒的朦胧情态,表现出其纵饮的豪兴与畅快。
②旷达超脱之情:“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词人在无人应答的情况下,没有焦躁,而是倚杖听江声,展现出一种随遇而安、旷达超脱的心境。
③对现实的厌倦:“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体现了词人对自身为世事所困、不能自主的无奈,以及对为功名利禄奔波忙碌的生活的厌倦。
④对自由的向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
17. 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8.D 19.A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B纷至沓来(接踵而至)
20.句①去掉“使”或“随着”。
句②“虽然”改为“不仅”。
21.甲:保护乡村文化是前提/应先保护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基础
乙:各方面协同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
22.“同质化”是性质相同或相似,没有自身特色的现象。
现象示例:多个乡村都推出了类似的农家乐项目,提供相同的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缺乏与当地文化、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独特元素。
23.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