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

    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第1页
    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第2页
    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部分 秘籍一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共9页。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题型六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
    [读设问研考情]高考曾这样考过
    【典例】 [2021·全国甲卷,37(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下图所示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
    [解题指导]
    答案 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起动;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1.思维方法
    (1)正向逆向思维法
    从环节入手,使用演绎思维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现象发生的关键节点(物质、形态等)所需要的条件和所处的背景。
    (2)地理整体性思维
    根据地理整体性原理,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理清地理要素和区域间的关联,建立地理因果链。
    2.解题步骤
    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度或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地理事象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
    (2)因果性:地理事象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先因后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
    (3)完整性:过程类非选择题一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
    (4)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逐一写下来,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就概括完毕;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但也不能出现滔滔不绝、下笔千言,不能把简答题写成小作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倾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的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的“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一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二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 地处断裂带,间歇性抬升,河谷不断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形成“叠瓦状”洪积扇)。
    解析 从图二可知,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为:在阴山南坡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变慢,河流挟带的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堆积形成洪积扇;洪积扇形成后,由于山脉不断抬升,已经形成的老洪积扇也随之抬升,与此同时,新洪积扇在不断形成,后形成的新洪积扇会部分地覆盖在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之上,最终形成“叠瓦状”洪积扇。
    地理过程类专项训练
    1.[2020·全国Ⅱ卷,37(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答案 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解析 从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角度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然乌湖(现由上湖、中湖、下湖三部分构成)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 928米。约200年前,然乌湖现今出水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塌,帕隆藏布江上游狭长河道受阻,形成由上、中、下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的呈串珠状分布的姊妹堰塞湖。下图为然乌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
    说出串珠状然乌湖的形成过程。(4分)
    答案 河谷狭长;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多段河道,河水汇聚形成串珠状堰塞湖。
    解析 由材料“约200年前,然乌湖现今出水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塌,帕隆藏布江上游狭长河道受阻,形成由上、中、下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的呈串珠状分布的姊妹堰塞湖”分析,串珠状然乌湖的形成原因主要与狭长河道、山体崩塌有关。河谷狭长,以峡谷地形为主,河道易受阻;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多段河道,出水口出水受阻,形成三个有河道相连的姊妹湖,河水汇聚形成串珠状堰塞湖。
    3.(2023·安徽合肥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谷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由于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每年5~9月以降雨为主,称之为暖季;每年10月~次年4月以降雪为主,称之为冷季。
    指出冷季河谷平原主要的降水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分)
    答案 类型:锋面雨。形成过程:冷季,河谷平原冷空气聚集,形成冷气团,与暖湿的西风相遇,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降低,易形成降水。
    解析 每年10月~次年4月以降雪为主,称之为冷季,冬季气温低,冷空气密度大,河谷平原冷空气聚集,形成冷气团,西风从海洋吹来,为暖湿气团,冷气团与暖湿的西风相遇,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锋面雨。
    4.(2023·四川成都联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的勒拿河发源于海拔2 000米左右的贝加尔山西坡,是世界著名大河。一位学者在日记中写到:“隆冬时节的勒拿河寂静无声地流过雅库茨克,即便这几日降水异常的多,河流水位也是稳如泰山。据资料介绍,不远处河流峡谷里,一旦水位下降,可以清晰看到左侧岩壁上的河流侵蚀的烙印。”下图是勒拿河流域水系图及峡谷放大图。
    描述左侧岩壁上的河流侵蚀的显著烙印形成过程。(6分)
    答案 冬季河流表层全部结冰,春季气温回升,冰层融化,且流域内积雪也大量融化,河流水量显著增加,在凹岸流水夹带冰块侵蚀显著。
    解析 该地区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河流表层全部结冰,春季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冰层融化,还有流域内的冬季积雪融化,河流径流量增加,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该河段左岸为侵蚀岸,所以流水夹带冰块对凹岸侵蚀增强,水位下降,可以清晰看到左侧岩壁上的河流侵蚀的烙印。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圣母河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答案 南部地区露出的金矿石,在内外力作用下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圣母河;圣母河上游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沙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
    解析 沙金矿存在于金矿石中,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金矿石在内外力作用下崩塌、破碎,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经过流水的侵蚀及矿石间的磨蚀,金矿石进一步破碎,并因水流速度下降在河床沉积。
    6.(2023·安徽芜湖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桐花树为低矮灌木,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素有“海上森林”之称。桐花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淹、耐盐。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有5条支流在合浦县城西南入海。下图示意南流江河口桐花树2019年分布范围及潜在分布区。
    指出桐花树分布区的主要河流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答案 河流地貌类型:河口三角洲。成因:南流江的5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合浦县城西南注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5条支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解析 根据材料“桐花树为低矮灌木,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有5条支流在合浦县城西南入海”,结合图示可知,桐花树分布区的主要河流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两广丘陵地形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经上游地区时,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河流含沙量大,南流江的5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合浦县城西南流入海洋时,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5条支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7.(2023·重庆调研)下图为伊犁河部分流域图,图中M处河段的河道是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状水系。
    简要说明图中M河段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 伊犁河流量不稳定,河谷中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交替进行,常常导致河流改道;当伊犁河谷地区降水丰富时,洪峰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形成多条河道;再来洪水时,在原有的浅滩上又形成新的堆积(或侵蚀形成新的河道),日积月累,便形成了辫状水系。
    8.(2023·福建福州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黔东北的梵净山分布有火山碎屑,其主峰金顶由变质岩构成,曾被海底深厚石灰岩覆盖。上图为梵净山主峰金顶景观照片。
    推测梵净山主峰金顶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答案 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地壳抬升后形成陆地;表层及周边岩石被(流水)侵蚀剥离,主峰金顶变质岩不易被侵蚀。
    解析 梵净山形成的主要原理是差异风化,是两种不同岩性的岩石在不同的风化速度下呈现的结果,而变质岩的形成则与最初的岩浆侵入有关。综合来看,先在海洋环境中形成沉积岩,地下强大的高温高压作用使沉积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然后地壳抬升,形成陆地,再经外力侵蚀,变质岩较为坚硬,不易被侵蚀。全国试卷
    分值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
    2022·甲卷,37(3)
    6分
    指出沙尘暴地区风向、气温的变化
    等压线分布图
    2021·甲卷,37(2)
    8分
    分析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文字材料、剖面图
    2021·乙卷,37(2)
    6分
    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文字材料、区域图
    2020·Ⅰ卷,37(2)
    12分
    指出构成不同地形部位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文字材料、剖面图
    2020·Ⅱ卷,37(4)
    8分
    说明金矿石转变成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文字材料

    相关试卷

    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六地理过程类: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六地理过程类,共6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8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