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
    • 练习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
    • 教师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
    • 学生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 --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docx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4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5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6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7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8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 --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 --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 --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4 专题9 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4专题9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4专题9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4专题9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4专题9实践活动探究--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山东地理)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下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1.F岛的位置可能是A.12°N,61°W B.12°N,121°WC.20°N,61°W D.20°N,121°W
    (2024·山东地理)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下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A.甲岛 B.乙岛C.丙岛 D.丁岛
    (2024·广东地理)距今约3 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1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A.D5→D6连线方向B.D6和D9之间C.D5→D9连线方向D.D8和D9之间
    4.已知3 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地理实践力是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图解如右:
    1.地理实验一般而言,地理实验大多借鉴物理学和化学的具体实验方法,对于一些较小尺度的地理事象,可以在室内进行变量控制实验,通过干预变量影响实验结果,如人工模拟降水冲蚀土壤,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漫长的地貌演变过程;有些时空尺度更大的地理现象,过程更为复杂,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下重现,可以开展虚拟地理实验研究,如利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和仿真技术,生成虚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事象,通过控制某些参数、规则或条件模拟地理过程,获取和验证地理知识。
    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和环节进行操作,如右图:需要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地理事象,只能大致地进行模拟,主要目的是验证原理,可能个别
    结论并不科学,要注意辩证分析。
    2.自然地理考察自然地理考察是对自然地理环境及要素进行实地观察、测量、描述和分析的活动,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野外考察中,人们可凭借感官或利用简单的工具和仪器,对地理要素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野外定向,高程、风向、风速、水温等要素测量,野外宿营,岩石标本采集,地质罗盘使用,土壤剖面制作等。
    以“野外定向”为例,具体如下:(1)借助太阳视运动规律①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醒 春秋分时,全球各地地方时6时太阳位于正东、18时位于正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地方时6时太阳位于东偏北方向,18时太阳位于西偏北方向。
    ②判断正午太阳方位:正午太阳方位需看太阳直射点和观测者所在纬度的相对南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偏南纬度,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所在纬度,正午太阳位于正上方;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偏北纬度,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③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以北半球为例)
    ④太阳视运动与影子的关系
    简单说就是“农历上半月上半夜可以在西方看到西边亮的上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可以在东方看到东边亮的下弦月”,可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3)借助北极星
    夜间可通过北斗七星找北极星,即将北斗勺口两星的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北极星方向即为北方。如右图所示:
    (4)借助身边事物或器物①利用植物长势和树干断面的年轮:向阳面枝繁叶茂,背阴面青苔多;向阳一侧光热条件较好,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宽度相对较大。②根据民居和屋顶太阳能板的朝向,可大致判别南北方向。③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指南针或罗盘定向。(5)借助地图①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利用周围明显的地形地物,转动地形图,使图中位置与实景位置吻合,完成定向。
    3.人文地理调查人文地理调查是指有目的地收集人文现象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阐明人文现象状况及其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人文地理调查包括资料收集、记录和后期整理三个阶段,在调查中,针对不同的人文景观,选择适当的方法,有助于理解所学知识和发现新的人文现象。如调查京杭大运河,可确定“线路的时空演变”主题,具体如下:
    (2024·河南南阳期末)某校学生团队利用暑假到四川峨眉山进行研学实践。团队分若干小组,下表为某6人小组申领的任务清单。据此完成1~2题。
    1.为保证样方取样的科学性,并按时完成调查任务,下列样方选址的区域最合理的是A.人类干扰少的自然林区B.野生动物较多的地区C.交通比较完善的地区D.地势陡峭的悬崖峭壁区
    2.结合该研学活动调查内容,数据采集时除植株编号、物种名称外,你认为还要采集哪些信息①植株的数量 ②高度和粗细 ③地理位置④植株覆盖面积 ⑤土壤厚度 ⑥野生动物数量A.①⑤⑥ B.③④⑤C.①②④ D.②③⑥
    (2024·吉林长春模拟)洪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浅水湖泊,2000年成为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野菰是洪湖沿岸呈环带状分布的多年生优势挺水植物。某科研团队对洪湖湿地野菰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时选择洪湖湿地核心保护区试验基地和居民岛野菰生长良好的群落为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样。下表示意该科研团队调查发现的野菰的现存生物量和现存碳储量。
    3.洪湖沿岸野菰碳储量地下部分均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竖根下扎较深 B.根系庞大稠密C.根茎全年都有 D.横根延伸较远
    4.导致居民岛野菰生物量高于试验基地的主要因素是A.水域深度 B.水体营养状况C.鱼虾数量 D.波浪大小
    (2024·福建莆田模拟)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下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据此完成5~6题。
    5.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A.顺时针旋转45° B.顺时针旋转90°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6.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2023·广东地理)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2023·广东地理)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A.岩土变形预警 B.危险岩体清除C.气象水文预报 D.游客行为监管
    (2023·山东地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
    (2023·山东地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3~4题。4.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023·广东地理)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4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5~6题。5.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广东地理)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4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5~6题。6.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2023·湖南地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7~9题。7.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2023·湖南地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7~9题。8.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西北坡C.东南坡 D.西南坡
    9.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海南地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下面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0~11题。10.观测当日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2023·海南地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下面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0~11题。11.甲地位于乙地A.东南 B.西南C.东北 D.西北
    (2023·江苏地理)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如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2.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
    (2023·江苏地理)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如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3.“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
    (2023·福建地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14~16题。14.华南是我国出现彩虹概率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锋面活动频繁 B.强对流天气多C.地形较复杂 D.日照时数长
    (2023·福建地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14~16题。15.暑假某日,小明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A.07:30~08:30,面向太阳B.10:30~11:30,背向太阳C.14:30~15:30,面向太阳D.16:30~17:30,背向太阳
    (2023·福建地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14~16题。16.从冬季到夏季,我国北方的彩虹可见概率的增幅较南方更大,主要是因为夏季北方较南方A.白昼更长 B.降水更多C.大气能见度更高 D.太阳高度角更大
    (2023·河北地理)《海录》记载了我国清代船员的航海见闻:“万山一名鲁万山,广州外海岛屿也。山有二,东山在新安县界,西山在香山县界,沿海渔船藉以避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故纪海国自万山始。”下图展现了海南先民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局部)。据此完成17~18题。17.广东沿海地名多有“澳”字,“澳”字代表A.海峡 B.岛屿 C.滩涂 D.海湾
    (2023·河北地理)《海录》记载了我国清代船员的航海见闻:“万山一名鲁万山,广州外海岛屿也。山有二,东山在新安县界,西山在香山县界,沿海渔船藉以避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故纪海国自万山始。”下图展现了海南先民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局部)。据此完成17~18题。18.我国海南先民精确绘制该作业线路图,主要运用了A.罗盘和燃香 B.罗盘和洋流C.星象和燃香 D.星象和洋流
    (2024·福建龙岩模拟)2023年10月22日傍晚,某一摄影爱好者在苏州某地拍摄了一张照片(下图)。据此完成1~2题。1.摄影爱好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连续拍摄一周,发现太阳与凉亭尖顶的距离A.变小 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024·福建龙岩模拟)2023年10月22日傍晚,某一摄影爱好者在苏州某地拍摄了一张照片(下图)。据此完成1~2题。2.若不考虑天气及其他人为因素,下一次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拍到图中太阳景观,最可能是A.2月22日 B.5月22日C.8月22日 D.11月22日
    (2024·广东汕头模拟)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村镇密集,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当地在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还面临着内涝、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某团队经过多年尝试,在保持潮汕民居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天井改造为下沉式雨水花园(下图)。当蓄水层水位超过溢水口高度时,雨水可通过排水管外排。据此完成3~4题。3.建设天井雨水花园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是A.增强生物多样性B.提高雨水利用率C.减轻土壤盐渍化D.减少风暴潮灾害
    (2024·广东汕头模拟)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村镇密集,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当地在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还面临着内涝、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某团队经过多年尝试,在保持潮汕民居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天井改造为下沉式雨水花园(下图)。当蓄水层水位超过溢水口高度时,雨水可通过排水管外排。据此完成3~4题。4.在建设和维护天井雨水花园时,应当重点考虑A.种植耐涝植物B.表层增铺防渗材料C.堆高雨水花园D.为天井增设遮阳棚
    5.该中学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为A.晋   B.浙   C.鄂    D.川
    (2024·湖北武汉调研)我国某中学在开展日出观测的跨学科主题研究中,探究影响日出时刻的因素。下表为部分观测报告。据此完成5~7题。
    6.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日出时刻A.一直推迟 B.先推迟后提前C.一直提前 D.先提前后推迟
    7.该校针对《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展开研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日地距离近 B.太阳辐射弱C.大气厚度大 D.太阳高度小
    (2024·河北唐山模拟)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 600~3 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8~10题。8.推测古人类活动遗址被埋藏在A.T1的粉砂层中 B.T2的砂砾层中C.T3的黄土层中 D.T4的坡积物中
    (2024·河北唐山模拟)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 600~3 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8~10题。9.根据各阶地基岩面上的沉积物特征可判断A.T1形成时期河水的流速慢B.T2形成时期河水侧蚀能力最强C.T3形成后风力堆积不显著D.T4形成时期主要接受冰川堆积
    (2024·河北唐山模拟)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 600~3 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8~10题。10.利用图中数据可估算该河段平均下切速率最快的时段为A.T4~T3期间 B.T3~T2期间C.T2~T1期间 D.T1形成以来
    (2024·江苏南京模拟)如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该日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完成11~13题。11.跨年钟声响起时,东半球新年的范围占全球的A.5/6 B.2/9 C.1/6 D.1/9
    (2024·江苏南京模拟)如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该日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完成11~13题。
    12.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
    (2024·江苏南京模拟)如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该日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完成11~13题。13.与元旦相比,该同学次日日出时刻继续观察日、月同天现象发现A.观察的时间提前B.日、月的夹角变大C.月亮的高度不变D.太阳位置更偏南
    (2024·福建泉州月考)黄河下游多有藕节形态河道分布(河道的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形状),河道的“藕身”常有较大面积河滩。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考察黄河下游一处藕节形河道时发现,该河段主河道近十年发生位移。下图示意该河段2013年枯水期和2022年丰水期主河道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14.推测“藕节”处河道位置变化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①地形 ②岩性 ③水量 ④含沙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24·福建泉州月考)黄河下游多有藕节形态河道分布(河道的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形状),河道的“藕身”常有较大面积河滩。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考察黄河下游一处藕节形河道时发现,该河段主河道近十年发生位移。下图示意该河段2013年枯水期和2022年丰水期主河道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15.2013~2022年,该河道“藕身”段A.河床不断淤积变浅B.右岸更易冲刷崩塌C.凹岸侵蚀更严重D.凸岸堆积更显著
    (2024·湖北武汉期末)地理学习小组设计完成一个地理模拟实验。完成16~18题。实验器材:玻璃杯、温度计、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牛皮筋、砂土、剪刀、手表、纸笔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在实验室内,往两个相同玻璃杯中放入等量砂土,均匀铺平,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砂土至同样深度。将放有温度计甲的玻璃杯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牛皮筋扎紧;放有温度计乙的玻璃杯没有任何遮盖物。温度计甲与乙显示的初始温度一致。步骤二:将两个玻璃杯放置到阳光下,接受同等强度的太阳光照。
    16.三小时后,温度计乙所显示的温度比温度计甲的温度A.高 B.低 C.相等 D.不变
    17.该实验模拟的地理效应是A.温室效应 B.大湖效应C.焚风效应 D.热岛效应

    相关课件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9 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9 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9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9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9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9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5 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5 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4 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4 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