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优秀习作8篇+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47034/0-173729184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优秀习作8篇+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47034/0-1737291847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同步优秀习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优秀习作8篇+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优秀习作8篇+学案,共5页。
俗话说:“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我的拿手好戏就是——给人拍照。
每次完成了学习任务,我都爱和姐姐出门游玩。看见漂亮的景色,姐姐都想拍照留下美好回忆,因此总喜欢让我帮她拍照。姐姐十分挑剔,经常指出照片中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便成为了姐姐的“摆拍神器”。
一天,我和姐姐去万达广场玩。二楼有一家汉服体验馆,我们准备去试试。店内播放着夹杂戏腔的古风歌曲,到处可见精美的画作、华丽的服装,还摆放着满满四柜子的各种配饰。经过店员的打扮,镜子中的人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姐姐穿着一身齐腰的裙子,裙摆上绣满了鸟兽虫鱼、山河日月。头上用银蝶样式的冠扎出一个小揪揪。我的齐胸裙子最上面是一件纱衣,下面的裙摆是蓝紫色的,还夹着银灰。头饰是小铃铛夹子,走起路来叮当响。场馆内有一片专门的拍摄场地。我拿着调整好的手机,调整角度去拍美人榻上的姐姐。她神色慵懒,漫不经心地拨弄着后面的桃花,眸光落在身前的襟带上,像有无限遐思似的。我凭着直觉调了调角度,“咔嚓”一张照片就出炉了。“拍好了,对吧?”她兴冲冲地跑过来看照片,只一眼,不由得惊呼起来:“天呐!老妹儿!你这张照片可以封神了!”“真的吗?”我脸上有点烫,“也就一般啦。”她无比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我觉得这张照片是你‘摄影’生涯的巅峰了。”听了这夸奖,我笑了起来。
为梦而舞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舞蹈房,一位女孩正在镜子前面跳着舞。她随着音乐,不停旋转跳跃,汗水已经浸湿了她的舞蹈服,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上了一次舞蹈培训班,便与舞蹈结下了永生之缘,开启了她的舞蹈之路。一次次地跌倒再爬起来,一次次停下重新再来一遍,她从来没有放弃过,一遍一遍练习就是为了更好。暑去寒来,痛苦的开胯、拉筋、下腰等基本动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地练习,越来越优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枯燥无趣的训练中,她从笨拙的丑小鸭蜕变成了轻盈高雅的白天鹅。
终于,她迎来了第一次演出。
绚烂的灯光在舞台的中央交织,不停地变化着颜色,不停地变幻着造型。整个舞台美轮美奂!如梦如幻!她不禁紧张起来,手心冒汗,心里像有一只小白兔一样上蹿下跳,一束白光“唰”地直射在她的头顶,照亮了她的全身,主持人开始报幕,表演正式开始。
随着悠扬的音乐起伏,她深吸一口气让心情平静,一个轻柔的下腰兰花指缓缓落下,柔柔地伸出双臂,微微点头,轻轻地来了个小飞燕。随着淡雅优柔的音乐慢慢起舞,跟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她的动作时而柔美时而有力。雷鸣般的掌声在礼堂响起。
那个翩翩起舞的女孩便是我,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一次一次在舞蹈房里享受我的舞蹈。为梦而舞,舞由心生。
我的拿手好戏
唱歌、跳舞、画画、练书法……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我的拿手好戏便是——捏泥人。
那是三年级的暑假,我跟爸爸妈妈来到了衢州的“水亭门”古街游玩。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忽然,我眼前一亮,前面一群大人正围在一起看热闹,我娇小的身躯犹如一条鱼儿在人群中穿梭,好不容易找个缝隙钻了进去。哇!原来是在捏泥人啊!一个普通的泥团,在老爷爷的手中一搓,一捏,一揉,就成了圆滚滚的小肥猪,毛茸茸的小白兔,憨憨的小鸭子……真是花样多多呀!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泥人,一眼就看中了武松这个威风凛凛的大英雄,立刻买下了。拿在手里,我暗暗想:我一定要学会捏泥人,这样想要什么就能捏出什么了。
心动不如行动,回到家,我立刻准备好工具:剪刀、粘土、牙签……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就做它吧!我先用白色的粘土捏了一大一小两个白色的小球,把它们黏在一起,这就是熊猫的脑袋和身体了;接着,在小球上粘上两个黑色的小耳朵,再用牙签插上圆滚滚的胳膊和腿;然后,拿黑色的橡皮泥给熊猫做了两个黑眼圈,又用白色橡皮泥做眼珠;最后用红色橡皮泥做腮红,用黑色和白色橡皮泥做嘴巴。好,完成了!可是似乎缺少着什么,哦,对了!我立马做了一根绿色的竹子粘在了熊猫手上。这样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出现在我的面前,看着它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竹叶,我开心极了。
五年级的时候,美术班举行捏泥人大赛。得知这个消息,我更加勤奋了,每天都在家练习,手法越来越熟练,作品越来越完美。到了比赛那天,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嘟——”比赛开始了,我要捏的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我飞快地选好颜色,先用绿色粘土做一个龟壳,又用肉色粘土做了四肢,分别安在龟壳上,再做了一个头和一条尾巴,最后把它们安在一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乌龟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第一名不用说都知道,那当然是我啦,哈哈 !
古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这以后,我越来越爱捏泥人了,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琢磨,捏泥人技术越来越好了,爸爸妈妈称赞我是“泥人胡”,小伙伴们也经常夸我,我每天都很开心呢!
我的拿手好戏——做标本
我有很多爱好:绘画、弹琴、练书法……而我最酷爱的还是做标本,它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我最开始接触标本是因为阅读过类似的书籍,后来就开始对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我开始查找这一类的资料。最后,我就好像着了魔一样迷上了做标本。
记得有一年暑假,姐姐把读一年级的侄子送过来。一天早上,我听见他在房间里面哭,怎么也不出来。我进去一看:他养了三年的独角仙因为喂了太多饲料撑死了。看到他伤心的模样,我上前安慰他:“别哭了,我帮你把你的独角仙做成标本,让它一直陪着你,好不好?”在我的安慰下,这“小祖宗”可算是不哭了。
我拿出标本刀,先是小心地把独角仙的背甲展开,对着下面的那一层皮划了一个小口子,下面的部分就比较重要了:把独角仙里的肉包括内脏掏出来,一定要掏干净,不然做好后就可能腐烂。掏完内脏后,在标本内部填充棉花和樟脑丸了。接下来就是泡酒精了,我用的酒精浓度都是50%~70%左右的,用棉签沾一点,擦一擦标本素材的内部,以防标本细菌引起的腐烂,大约3~4天左右即可。
酒精泡完后,再做标本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因为有鱼泡酒精带来的关节硬化都是不可逆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强制性的去掰扯它,用热水擦在关节处来缓解关节的硬化,然后就可以整姿了。整姿分为两种,一种是仿生,一种是展览。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昆虫标本大多是以展览的形式展出的。仿生是要模仿他生前的姿态,一般需要了解这种生物的生活习性。我做的就是仿生的。我先轻轻地用一根木棍把独角仙做出趴在粗木棍上的动作。然后把它拿下来放在泡沫板上用针交错定型。同样3~5天左右就可以拆针了。哎呀!我不小心把标本的腿弄断了,大侄子看到这一幕气得哇哇大叫。这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白乳胶,灵机一动,便用它把标本的腿又粘了回去。用透明的白乳胶粘贴后的腿浑然天成,丝毫看不出一点点的破绽!
标本做好以后,我把它放回在昆虫箱里,大侄子看到心爱的宝贝栩栩如生地站在树枝上,开心地搂着我,笑得可甜了!我也静静地欣赏着我的杰作,扬起嘴角,笑了。
我的拿手好戏——书法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著名的书法家,譬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等,他们就像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历史的天空。
上小学六年级的我已经走过了五年的书法之路,这五年里,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付出的汗水。
刚上一年级时,我的字写得十分难看,爸爸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给我报了书法班。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一种名叫“毛笔”的笔,觉得新鲜又奇怪,拿着它,我却无从下手,甚至连最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写不好。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写出的书法作品,我羡慕极了。从那时开始,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把毛笔字写好。每晚写完作业我会不厌其烦地临摹欧阳询的字,每周的书法课我也是全身心地投入,仿佛是一块饥渴的海绵贪婪地吮吸着书法的养分。随着日复一日的积累,我慢慢地领悟到了毛笔字的结构特点,明白了各种笔画的下笔技巧,随着学龄的不断增长,我对书法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了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和恒心。每当我的字稍有进步,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便会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
终于,我开始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和书法展览了!奖状塞满了我的抽屉,亲朋好友看见了无不连连称赞。才艺突出的我连年被学校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书香少年”……当然,这其中也有曲折。三年级时,我参加了一次全国性书法比赛,因为才学一年,年龄小再加上经验不足,我仅仅获得一个“优秀奖”,可以说只是个“安慰奖”吧。记得那天黑压压的乌云,阴沉沉的天,豆大的雨点下个不停。之后几个月,那场景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老师的开导下,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在今年的一次全国性书法比赛中,我果真没让自己失望,获得了全国少年组一等奖。
练习书法的过程虽然艰苦,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规范整洁,还让我一改浮躁粗心的毛病,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使我变得更安静、更有“文艺范”了。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越来越觉得练习书法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将继续做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因为这是我的拿手好戏。
我的拿手好戏——包饺子
过年有吃饺子的习俗,而我的拿手好戏就是包饺子。
记得有一年在小姨家过年,看见小姨饺子包得那么好看,便心血来潮,学起了包饺子。经过奶奶的手把手教学我也会包了,一个,两个,三个……可是我包的饺子不是露馅了,就是“坐”不起来。奶奶提点了几句,又给我演示了几遍,调皮的水饺宝宝才勉强“坐”了起来。
后来,只要奶奶一包饺子,我就去帮忙。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个又一个饺子成型了。现在我包饺子的技术越来越高了,包的饺子也越来越好看了。
今天冬至,我打算为我的家人们包一桌饺子。我把饺馅拌好,洗净手,便开始擀切好的面。左一下右一下,擀成一个圆圆的扁扁的圆片,就是饺皮了。开始包,左手拿起饺皮放在手心,右手用筷子放一些馅在饺皮中心,右手手指蘸一点水涂在饺皮四周。接着,轻轻对折,不要合拢,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地捏住饺皮边缘的正中间,捏紧后就把饺皮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在饺子皮的最左和最右边分别折出一个褶皱依次微微倒向中间捏拢的地方。就这样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包好了。
很快饺子上了桌,一个个胖乎乎的,晶莹剔透,还冒着热气,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妹妹嘴馋,忍不住咬了一口,便幸福地闭上眼睛夸张地说:“姐,你包的饺子也太美味了吧……真的超级超级好吃!”奶奶吃了一口也忍不住夸赞:“这小丫头做得不错,有我当年的风范。”妈妈笑眯眯地低着头,一连吃了好几个,边吃边对我竖起大拇指。看着我包的饺子受到家人如此好评,幸福感真是爆棚啊!
包饺子不仅让我变得心灵手巧,还让我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下次你们来我家做客,我一定要给你们展示一下我的拿手绝活——包饺子!
我的拿手好戏
从小我最爱吃番茄炒鸡蛋,经常看妈妈做,我也学了个差不多。今天,我要露一手。
我从冰箱里取出三个鸡蛋,在桌子上轻轻敲了敲。把鸡蛋对准碗里,用手在裂缝处轻轻一掰,光溜溜的蛋黄就顺着“蛋清滑滑梯”滑进了碗里,打到第三个蛋时,一些破碎的蛋壳掉进了碗里,害得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蛋壳弄出来。我拿着一双筷子,反反复复地搅拌,不一会儿,鸡蛋就变成黏乎乎的黄色液体。
接下来要切番茄,我拿出新鲜的番茄,洗干净,用菜刀小心翼翼地一块一块切起来,切着切着,我哼起了欢快的小曲,“哎哟!”一不小心,菜刀碰到了指尖,好险啊!我再也不敢大意了。
准备工作做好后,我把锅端上煤气灶,拧开了煤气灶开关,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我急忙向锅里倒了点油,谁知,锅里还有点水,“刺刺刺!”油在锅里不停地往外溅,吓得我急忙往旁边躲,看到锅里冒出的缕缕青烟,我咬咬牙,走过去伸手把鸡蛋液倒入锅里,只听“滋啦!”一声,好像奏乐一样,没过几秒钟,鸡蛋上就冒出了鼓鼓的大泡泡,我一手扶锅,一手拿铲子,不停地翻炒,随后又把番茄和两片青椒放入锅里,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翻一下,右翻一下,最后加点盐和糖,均匀地撒在上面。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鸡蛋”出锅了,红黄绿相间,令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啊!真好吃!连妈妈都赞不绝口,吃着自己亲手做的菜,心里美滋滋的。
不错吧,我的拿手菜——番茄炒鸡蛋。告诉你一个秘密: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厨师!
三招挑西瓜
我的拿手好戏是“挑西瓜”。
你们可别小瞧了挑西瓜,其中的学问大着呢!我花了整整一个暑假时间,跟在爸爸的后面挑了数十个瓜才练成的。有了拿手好戏,要是不显摆显摆,那岂不就是白练了吗?我早就盼着有机会可以向同学们露一手了。没想到这个机会说来就来。
周末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郊游,我们顶着烈日走了半天,又累又渴。忽然,路口的一个西瓜摊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们高兴极了,两三步便迎了上去。整车的西瓜又大又圆,真诱人啊!可是,谁会挑西瓜呢?同学们犯了难,我见机会来了,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拍着胸脯保证道:“嘿,我可是个挑西瓜专家。挑西瓜这活儿,还是看我的吧!”我走上前一边挨个摸了摸,一边跟他们传授经验:“挑西瓜共三招。首先要看,瓜皮光亮,底面发黄,花纹清晰,那肯定是个好瓜。瞧瞧,这个就不错。”说着,我抱起一个大西瓜,“其次是拍,如果拍的时候手心感到微微的颤动,肯定是好瓜。”我手往瓜上一拍,肯定地点点头。“最后是听,用手指弹西瓜,听到‘咚咚’的脆响声,一定是好瓜。”我将西瓜放到耳边,用手指“咚咚”地敲了两下,自信满满地宣布:“这个西瓜,百分之百是又沙又甜的。”
接着,我依样葫芦,又挑了一个。我们抱着这两个西瓜,迫不及待地朝附近的凉亭跑去。把西瓜在石桌上放好,我掏出小刀,往其中一个西瓜上略微一划,只听见“咔嚓”一声,大西瓜裂开了。鲜红地汁水像一股清泉,汨汨地冒出来。我顺势一切,只见肥厚的瓜瓤里,嵌着一粒粒黑珍珠似的瓜籽,把人馋得口水直流,真是个好瓜啊!我挨个把瓜分了,自己才拿起一块,咬上一口,沙沙的瓜瓤甘甜凉爽,汁水让人感到全身清凉。同学们一边大口吃西瓜,一边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直夸我的挑瓜技术好,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第一个瓜吃完了,我如法炮制地往另一个瓜上划了一刀,小刀竟破瓜而入,西瓜却没有裂,我开始疑惑起来,忐忑不安地把瓜切开,只见瓜瓤白中透点红,瓜籽又白又嫩,居然是一个生瓜!面对着同学们的眼光,我好尴尬呀。拿手好戏居然演砸了!
看来要想挑好西瓜,我还是得多多练习啊!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习作5篇+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信》优秀习作3篇+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有一个想法》优秀习作3篇+学案,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