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i 28 S 32 Cl 35.5 Ar 40 K 39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水溶液由于水解显酸性的是
A. NaHCO3B. NaHSO4C. NH4NO3D. CH3COOH
【答案】C
【解析】NaHCO3溶液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导致溶液显碱性,A不合题意;NaHSO4溶液由于NaHSO4电离出Na+、H+和硫酸根离子而使溶液显酸性,B不合题意;NH4NO3溶液由于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2ONH3·H2O+H+,C符合题意;CH3COOH溶液由于醋酸电离出醋酸根和H+而使溶液显酸性,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下列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 B. HClC. D.
【答案】A
【解析】CH4含有H-C极性键,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对称且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选;HCl中只含有H-Cl极性键,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B不选;的空间结构为,为半开书页形,两个O在书轴上,两个H分别与两个O相连,但不在同一平面上,为极性分子,C不选;的空间构型为V形,正负电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D不选;
故选A。
3.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NaOH溶液和稀盐酸B. NH4Cl和Ba(OH)2·8H2O
C. 甲烷燃烧D. 生石灰与水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以此分析解答。
NaOH溶液和稀盐酸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不合题意;NH4Cl和Ba(OH)2·8H2O是铵盐和强碱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甲烷燃烧是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不合题意;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 下列有关物质聚集状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气态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B. 晶胞是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
C. 晶体一定具有肉眼可见的规则外形
D. 液晶态是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状态
【答案】C
【解析】气态和液态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如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A正确;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即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B正确;有些晶体的颗粒很小,观察晶体需要借助放大镜,故C错误;液晶既不是晶态也不是非晶态,它是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物质聚集状态,D正确;
本题选C。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 基态B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C. 中子数为10的O原子:
D. 的VSEPR模型:
【答案】D
【解析】HCl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A错误;Br是35号元素,核外有35个电子,基态B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B错误;中子数为10的O原子质量数为10+8=18,表示为,C错误;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D正确;
故选D。
6.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电镀在铁上镀铜,当阳极消耗1 ml Cu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大于
B. 64g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
C. 100mL的醋酸铵溶液中的数目为
D. 1ml基态铬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答案】B
【解析】利用电镀在铁上镀铜,Cu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Cu2+,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当阳极消耗1 ml Cu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A错误;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3,64g的物质的量为1ml,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B正确;醋酸铵溶液中会发生水解,100mL的醋酸铵溶液中的数目小于,C错误;基态铬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含有6个未成对电子,1ml基态铬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B。
7.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由键连接的两原子可以绕以核的连线为轴旋转
B 外界环境不会影响共价键长度
C. 电负性相差1.8以上的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键
D. 键角是衡量共价键强度的参数,数值可通过实验获得
【答案】A
【解析】键是两原子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呈轴对称,两原子可以绕以核的连线为轴旋转,故A正确;外界环境会影响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从而影响共价键长度,故B错误;电负性相差1.8以上一般形成离子键,但也能形成共价键,如F与H或B之间电负性差大于1.8,形成的HF、BF3均为共价键,故C错误;键角是描述分子空间结构的参数,故D错误;故选:A。
8.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或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云图中的每个点都表示一个电子
B. 基态Cu原子的、、轨道是简并轨道
C. 激光、焰火都与核外电子跃迁吸收能量有关
D. 根据对角线规则,Mg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B
【解析】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故A错误;、、轨道的能量相同,故B正确;激光、焰火都与核外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能量有关,故C错误;根据对角线规则,Mg和Be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错误;选B。
9. 已知: ,、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则NO的键能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反应的焓变: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设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x,则有,,故选B。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的水解:
B. 氯气溶于水:
C. 沉淀转化为沉淀:
D. 与反应:
【答案】D
【解析】的水解:,A错误;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为离子,氯气溶于水:,B错误;沉淀转化为沉淀:,C错误;与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只发生
B. 如图为外加电流法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应使用玻璃棒搅拌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D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阳极主要发生反应,也有其他杂质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外加电流保护法防止钢闸门被腐蚀时,钢闸门作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题目所给图中没有外加电源,B错误;中和反应热测定要用专门的玻璃搅拌器搅拌使反应充分,不能使用普通玻璃棒,防止热损失,C错误;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分子有效碰撞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故选D。
12. 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常温常压下,过程③不能自发进行
C. D. 根据反应①可得知的燃烧热
【答案】A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放热越多,焓变越小,则,A正确;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是放热过程,常温常压下,过程③能自发进行,B错误;依据盖斯定律②-③即得到反应①,所以,C错误;燃烧热是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则根据反应②可得知的燃烧热,D错误;
答案选A。
13. 关于分子结构及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6H12分子处于椅式和船式状态时的能量相同
B. sp杂化轨道的形状与p轨道的形状完全相同
C. 范德华力CO>Ar是因为CO分子的极性更大
D. 氢键是一种强度大于范德华力的化学键
【答案】C
【解析】由于基团的相互作用,椅式结构中不在平面内的2个CH2原子团距离更远,空间位阻更小,更稳定,即C6H12分子处于椅式和船式状态时的能量不相同,A错误;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杂化后,各个轨道尽可能分散、对称分布,导致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sp杂化轨道的形状与p轨道的形状不完全相同,B错误;分子极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大,分子极性:CO>Ar,所以范德华力CO>Ar,C正确;氢键的强度大于范德华力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不是一种化学键,D错误;
故答案为:C。
14. 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 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气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即恒容恒温下,气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符合题意;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说明平衡不再移动,反应达到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反应为气体分子数改变反应,当压强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环氧丙醇是一种新型精细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分子中三个C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C. 环氧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环己烷中的小
D. 分子中的三元环张力大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中碳原子都是sp3杂化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中三个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是4,形成单键,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B错误;环氧丙醇中含有羟基,能够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环己烷中的大,C错误;三元环内的键角会越倾向于偏离理想化的120°,使得三元环张力大,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类比或推论正确的是
A. HF分子间氢键强度大于水的分子间氢键,因此HF的沸点更高
B. P可以形成和,N也可以形成和
C. 烷基是推电子基团,因此
D. 冰中一个周围有4个紧邻的分子,晶体中也类似
【答案】C
【解析】F的电负性强于O,则HF分子间氢键强度大于水的分子间氢键,但H2O分子形成氢键的数目比HF分子多,因此H2O的沸点更高,A错误;P可以形成和,但是N只能形成,不能形成,原因是:N原子最外层无d轨道,不能发生sp3d 杂化,B错误;烷基是推电子基团,导致中N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增大,对H+的吸引能力增大,碱性增强,则,C正确;冰中含有氢键,具有方向性,为非紧密堆积,则冰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而晶体中不存在氢键,周围紧邻的H2S分子不是4个,D错误;
故选C。
17. 化合物A是电池电解液的一种稀释剂,可以增加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M、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Z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基态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3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
B. 化合物A中W的未杂化电子参与形成键
C. R、W可形成一种硬度比金刚石大的共价晶体
D. 分子极性:
【答案】D
【解析】M、R、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则Z为Li或P,根据A的结构可知,Z为P;基态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3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则R为第ⅣA族元素,再根据原子序数可知,R为C;M、Z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则M为H,W、X、Y均为第二周期元素,根据A的结构可知,W为B,X为O,Y为F。
R、W、Y分别为C、B、F,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也有增大的趋势,所以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R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有答案)pdf,共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物质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