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23年9月5日,2023年德国(欧洲)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Mbility)在慕尼黑正式开幕,并持续至10日。除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雷诺、现代等国际知名车企外,比亚迪、零跑汽车、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也在博览会亮相,标志着我国电动车汽车已经正式走向世界领先舞台,完成下面小题。
1. 比亚迪作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军品牌之一,去慕尼黑参展,要了解慕尼黑的大致位置,可以参阅的地图是( )
A. 世界政区图 B. 欧洲政区图 C. 德国政区图 D. 欧洲交通图
2. 慕尼黑位于(48N,11°E),最接近图中数字序号(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世界政区图反映世界各国位置,欧洲政区图反映欧洲国家的位置,德国政区图反映德国不同城市的具体位置,欧洲交通图反映欧洲交通状况,慕尼黑属于德国一个城市,去慕尼黑参展,要了解慕尼黑的大致位置,可以参阅的地图是德国政区图,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东增东经度,西增西经度,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与(48N,11°E),最接近图中数字序号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运动,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来。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A.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拉伸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D.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4. 在这些石头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 )
A. 这里气候寒冷 B. 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
C. 这里海拔很高 D. 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板块挤压碰撞,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贝壳、鱼类、珊瑚等海洋生物一直生活在海洋,这些海洋生物没有进化成陆地生物,B错误;资料无法体现当地的气候和海拔情况,AC错误;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原来是海洋,现在变成陆地,沧海变桑田,D正确。故选D。
2023年12月中旬,山西省迎来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气象部门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部分中小学因此停课。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在冬季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便在云层中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体积逐渐增大,就慢慢变成了雪花。完成下面小题。
5. 此次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雪预警是( )
A. B.
C. D.
6. 遭遇暴雪天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道路及时除冰,防止车辆侧滑②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③减少外出,防止滑倒摔伤④增添衣物,防止冻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红色级别是最高暴雨预警;由材料可看出,气象部门发布暴雪黄色预警,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题详解】
遭遇暴雪天气时,正确做法是①道路及时除冰,防止车辆侧滑,③减少外出,防止滑倒摔伤,④增添衣物,防止冻伤,应减少外出,防止滑倒摔伤,故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选C。
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载体。读世界宗教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建筑所属的宗教是( )
A. 道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8. 下列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圣经》
D. 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建筑为矗立十字架的教堂,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故D正确。道教的建筑为道观,佛教的建筑为寺庙或佛塔,伊斯兰教的建筑为圆顶的清真寺,排除ABC。故选D。
【8题详解】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故A错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B错误。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故C错误。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百叶箱和测量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气温观测前,老师给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属于老师强调内容的是( )
A. 百叶箱距离地面3米
B. 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
C. 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
D. 记录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
10. 测量的数据中( )
A. ①为20时的气温 B. ③为12时的气温
C. ②④温差约为6℃ D. 当日最高气温为12℃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气温测定时,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A错误;需将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观测仪器放入百叶箱内,使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B、C错误;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进行一次,D正确。选D。
【10题详解】
①为四次测定中的最低气温,应该表示2时的气温,A错误;③测得的气温为15℃,是当日最高的气温,应该是表示14时的气温,BD错误;④气温为12℃,为20时的气温,②气温为6℃,②④温度差为6℃,C正确。选C。
2023年12月22日是冬至日,是中国传统24节气之一,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我国有祭祖、吃饺子等习俗,完成下面小题。
11. 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最有可能属于冬至日的是( )
A. B.
C. D.
12. 冬至日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运动轨道中最靠近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意味着冬至日后的半年,太原( )
A. 白昼渐长 B. 黑夜渐长 C. 出现极夜 D. 出现极昼
【答案】11. B 12. D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地球的公转造成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进入屋内阳光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斜射最厉害,屋内太阳光线入射角度最低,屋内光照面积最大。读图可知,冬至日,位于北半球的太原应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对应B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运行至图中丁位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太原位于北半球,“日南至”说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渐长至”说明此后半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变长,A正确;黑夜变短,B错误;太原不在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D错误。故选A。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闭幕。据新华社、《环球时报》报道,当天近200个缔约方代表达成了气候变化领域的“阿联酋共识”,并通过一项历史性协议,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4.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有( )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C. 更适合人类居住 D.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15. 为减缓全球变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在南北极植树造林
C.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D. 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答案】14. D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还威胁人类的生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应该减少使用,A错误;南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合植树造林,B错误;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与现实不符,D错误。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 【自然环境对人口和聚落的影响】人口分布于聚落,聚落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分布、聚落形态、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这些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点。
探究二 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房屋在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 聚落发展与保护
萨那古城位于西亚地区,历史悠久,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其老城区1986年就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着彩色玻璃。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
(3)根据资料说出文中体现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
(4)请你为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答案】(1)纬度位置:中低纬度地区;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地形:多位于平原。
(2)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房屋多平顶;该地全年炎热,民居墙厚可以隔热;民居的小窗可避免阳光大面积射入屋内,减少热风。
(3)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
(4)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环保旅游;控制游客数量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匀的特点;人口稠密地区:从纬度位置看,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从地形来看,多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小问2详解】
读所给材料和示意图可知,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风沙较大,沙漠广布,树木、野草等地表植被少。传统民居墙体厚,利于隔热;降水少,不需要考虑屋顶排雨水的问题,屋顶为平顶;为防止风沙侵入,窗子较小;民居的小窗可避免阳光大面积射入屋内,减少热风;就地取材,形成土砖、泥房。
【小问3详解】
阅读材料可知,文中体现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建筑风格独特对应的文中信息是“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彩色玻璃”。
【小问4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为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环保旅游;控制游客数量等。
17. 【反季樱桃甜蜜来袭】世界各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种气候类型区农作物的上市时间有所差异,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品尝到一些当地的反季时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种植与分布
樱桃是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果树,适合在年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600~700mm,年日照时数2600~2800小时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1)从五带的角度说出适合樱桃生长的热量带。
探究二 上市与销售
春节期间,在我国市场能够销售反季时鲜樱桃,一方面得益于冷藏技术的应用,延长了樱桃的储运时间;另一方面,凭借快捷的物流,实现了产地直销。
(2)说出中国产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3)分析B地比C地樱桃上市早的影响因素。
(4)分析我国春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时鲜樱桃可能来自的大洲,并说明理由。
【答案】(1)北温带和南温带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纬度位置
(4)南美洲(或大洋洲);南美洲(或大洋洲)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的中国相反,樱桃上市时间为12月~2月,正值中国春节前后。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樱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属于南温带。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A地降水集中在夏季,最冷月气温低于0℃,最热月气温在20℃到30℃之间,并且气温年较差较大,雨热同期,可判定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和读图可知,樱桃是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果树,樱桃成熟的早晚受温度高低的影响,B地纬度低,温度高,热量丰富,C低纬度高,温度低,热量不丰富,所以B地比C地樱桃成熟早,上市早。
【小问4详解】
据材料和读图可知,北半球樱桃上市时间最早在5月~6月,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的中国相反,樱桃上市时间为12月~2月,正值中国春节前后。所以我国春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时鲜樱桃可能来自南美洲(或大洋洲)。
18. 【金砖扩员共同发展】2023年8月21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位置与环境
会议宣布,邀请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大家庭。2023年12月,阿根廷政府宣布拒绝加入金砖国家。2024年1月1日,其余五国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国。
(1)说出此次新增成员国所处的大洲名称。
(2)说出图中圈出地区的主要人种及主要信仰的宗教。
探究二发展与合作
金砖十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人口、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领土。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五个新成员国的加入将为金砖国家带来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在制造业、能源、农业、金融、科技等领域推动共同发展。
(3)金砖十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解释其含义。
(4)说出金砖成员国不断扩大体现出的世界经济特点。
(5)列举各金砖国家为提升本国综合实力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非洲;亚洲
(2)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经济全球化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新加入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所处的大洲是亚洲;埃及跨亚洲、非洲;埃塞俄比亚所处的大洲是非洲。
【小问2详解】
图中圈出地区是中东,中东主要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小问3详解】
金砖十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小问4详解】
金砖成员国不断扩大体现出的世界经济特点:经济全球化。
【小问5详解】
金砖国家为提升本国综合实力应采取的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水平,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发展科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增加教育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保护耕地助力粮食安全,节约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