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水陆两栖动物。根据图中信息估测该动物的体长为( )
A.5mmB.20mmC.10cmD.1m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s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s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脉搏,1s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s
D.有人说0.2s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3.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萧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C.听到的萧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萧声和琴声听起来不一样是因为二者的音调不同
4.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B.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
5.遛狗伤人事故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对着狗一按驱狗器开关,狗会迅速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发出的声音( )
A.声源振幅小,响度小B.不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频率不为人耳所感知D.不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6.在公共场所应轻声讲话,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好B.音调低C.频率高D.响度小
7.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B.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舞蹈演员通过平面镜矫正自己的姿势
8.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凹透镜
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
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
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能会聚光线
9.教室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
10.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为矫正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
11.如图所示,这是河南省黄柏山景区。千树万树的红叶,愈到秋深,远远看去,就像火焰在滚动。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A.反射了红光B.吸收了红光
C.反射了红、绿、蓝光D.吸收了红、绿、蓝光
12.下列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B.黄C.蓝D.绿
13.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
14.小芳用二胡演奏了一首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她的左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当手指上下移动时,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5.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因为没有光照向快递车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必向西行驶B.乙不可能向东行驶
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二、简答题
17.清晨,小雨和妈妈到湖边散步,说笑中她们来到湖边,小雨发现长在湖水中的芦苇的水面部位有错位的有趣现象。
(1)鱼儿可以听到谈话声说明了什么?
(2)长在湖水中的芦苇的水面部位为什么会出现错位现象?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这说明了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1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__________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__________;
(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入射点O放置白板并调整位置,发现白板只在某一位置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测得此时白板与镜面成90°角,说明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4)自行车尾灯就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是由互相__________的反光面组成的,当汽车的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司机会看到尾灯特别亮。
20.如图为某次小明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
(3)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_________(“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4)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___________。
A.红光B.绿光C.黄光D.没有光、黑色
21.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实验前,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光屏上像未画出),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保持烛焰和透镜的距离不变,换用焦距小一点的透镜,此时像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__________(会/不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和光屏均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__(凸/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2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
(1)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
①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该小组同学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3)另一小组的小华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将一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分别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如图乙所示。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折射角是___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的,水对光的折射本领_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四、计算题
23.一辆汽车在某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18km后,进入服务区停车20min后又以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4.某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障碍物,经过0.8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即刹车)如图所示,又经过3.2s滑行30m才停下。求:
(1)司机发现障碍物到车停止,车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发现障碍物时距离车子100m,请计算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五、作图题
25.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6.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六、填空题
27.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纳米”是一种__________单位,合__________。小林上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28.2024年4月25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升空过程中,飞船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火箭是_________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29.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声音是由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吹__________(填序号)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3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大弦”“小弦”弹奏的__________不同。
31.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 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__________ Hz;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__________(是/不是)超声波。
32.以镜正衣冠,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小明在仪容镜前整理衣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光斑是由光的__________ 形成的,其实质是__________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cm,图中食指和中指的总宽度与该动物的尺寸差不多,该动物的体长约为2cm,即20m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s时间能读5个字左右,故A错误;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故B错误;
C.人们呼、吸气1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5s,故C错误;
D.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0.2s,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竹管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在常温常压下,声音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箫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箫声和琴声听起来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AC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汽车安装倒车雷达均表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CD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的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故C符合题意。
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7.答案:C
解析:A、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B、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符合题意;C、晚间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车前窗就像镜子一样,司机只能观察驾驶室内部,路前方却不易看清,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车内的灯必须关闭,这是防止平面镜成像,符合题意;D、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A
解析:A.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凸透镜,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让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照到凸透镜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在焦点处,所以“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是凸透镜,能会聚光线,从而将太阳光的能量集中,产生高温,引燃艾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A
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工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与物体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被吸收,故枫叶呈红色是因为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反射绿色光,吸收其它色光,说明其它色光对绿色植物有利,而绿色光对绿色植物有害。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而频率的大小与琴弦的长度、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当她的左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时,振动部分的长度变化,所以振动的频率变化,音调变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地面上出现快递 车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识别时利用凸透镜对光折射发生会聚的原理工作,故C错误;
D.人脸识别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识别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树相对地面静止,丙上的人看到树向西,则丙一定是向东运动;甲上的人看到丙是向西运动的,说明甲一定向东,而且速度大于丙;而乙上的人看到甲丙向东,说明乙可能向西运动,也可能静止,还有可能向东运动,但速度小于丙。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鱼儿可以听到谈话声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
(2)长在湖水中的芦苇的水面部位会出现错位现象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18.答案:(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3)空气;(4)声音变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1)如图甲,此实验可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为了明显地看到桌子的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把桌子的振动转化为纸屑或轻小物体的振动,即把桌子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如图丙,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铃声会逐渐减弱。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9.答案:(1)下;(2)①同一平面;②相等;(3)相互垂直;(4)垂直
解析:(1)当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时,入射角会增大,反射角也会随之增大。由于反射光线是向下偏转的,因此光屏上的光斑会向下移动。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确保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时,只有纸板B和纸板A在同一平面内时,纸板B上才能呈现反射光束。
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并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以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总是相等的。
(3)在实验中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并在入射点O放置白板并调整位置,当白板与镜面成90°时发现白板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说明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垂直的。
(4)自行车尾灯是由许多互相垂直的反光面组成的反光装置,当汽车的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光线会在每个反光面上发生反射,并最终沿着原来的路径返回,司机就会看到尾灯特别亮,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20.答案:(1)多种色光;(2)牛顿;(3)增大;(4)D
解析:(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则应增大彩色光带的宽度,即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4)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则只有红光能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绿纸会吸收红光,故看到的是黑色。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1)10.0;(2)使像呈在光屏中心;(3)缩小;照相机;变小;(4)会;(5)凹;近视
解析:(1)由图甲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观察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为照相机;保持烛焰和透镜的距离不变,换用焦距小一点的透镜,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则像距会减小,像变小。
(4)若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折射光线光路可逆,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靠近凸透镜,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呈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22.答案:(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不改变
(2)可逆的
(3)不同;小于
解析:(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此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2)该小组同学用一束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观察到折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由图乙可知:第一个图中的折射角为
第二个图中的折射角为
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不同介质时,折射角大小不同;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要大于在玻璃中的折射角,所以水对光的折射本领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23.答案:(1)30m/s;(2)14m/s
解析:(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停车后走的路程
总路程
总时间
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4.答案:(1);(2)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解析:(1)反应过程行驶的距离
行驶的总距离
总时间
车的平均速度
(2)反应时间
反应过程行驶的距离
车子停下运动的总距离
由于,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5.答案:见解析
解析:
26.答案: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7.答案:长度;17.5;1s内通过的路程是4m
解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长度的单位有米、分米、毫米、微米、厘米、纳米等。
单位换算
小林上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小林1s内骑自行车通过的路程为4m。
28.答案:运动;静止
解析:
29.答案:瓶内空气柱;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吹A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30.答案:空气;音调
解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琵琶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大弦”“小弦”粗细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31.答案:20000;不是
解析:超声波的振动的频率是大于20000Hz的。
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不是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的最高听觉范围,是听不见的。
32.答案:不变
解析:
33.答案:沿直线传播;太阳
解析: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可知,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小孔)在地上(光屏)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这是太阳的实像,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②
③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0°
11.3°
22.1°
35.4°
4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
